88读书网 > 武皇万岁! > 243.第243章 不论君臣
    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流放岭南的前一天,长乐公主身着素衣,头戴荆簪,将象征公主身份的诰命圣旨,渔符和金印,一并捧进了太极宫,像皇帝请辞。
    李善看着姐姐这样一副凄惨的模样,眼睛瑟缩了一下,随即哑声道:
    “长姐一定要这样,让朕的心里不好过么?”
    长乐公主将装着这些东西的托盘,缓缓放在了地上,扬起脸来,依旧是温柔慈爱的表情,说:
    “我不是要让你不好过,只是你有你必须要做的决断,我也有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与驸马感情甚笃,他和孩子们都要去受苦,我自己怎么能自己留在长安,一个人享福?”
    她认真地看着李善的眼睛,见他神情痛苦,便又诚恳地说:
    “你是皇帝,自有你的迫不得已,姐姐不怪你,真的……你就当长姐自私,要与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在一起。此一去,恐怕这辈子不能再见了,你多保重。”
    她说完,撩着衣裙,慢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在李善痛苦的目光中,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他一遍,像是不舍得,又像是要将他的样子记在心里。
    然后低头,转身,决绝地走了。
    李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想要大声喊她,可是又喊不出来,声音卡在喉咙里,咬在牙缝里,渐渐地就成了泪水,从已经通红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他骤然转身,看着武德殿上方,太宗皇帝题字的牌匾,强迫自己心冷坚硬,不做反应。
    只是眼泪汹涌而下,泪水很快模糊了视线,什么也看不清了。
    ……
    ……
    长孙无忌离开长安的那一天,濮王李泰,死了。
    查不出什么原因,突然间流鼻血,然后很快便陷入了昏迷之中,太医们替他延长了三天的寿命,还是死了。
    前来禀报详情的,是跟着濮王的老管家。
    老管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李泰临死时之前的事情,都说给了皇帝听。
    带着他自己的感情。
    李善听着,就好像亲眼看见了他的四哥,从活人突然间就变成了一具尸体一般。
    他靠在案几上,垂着眉眼,久久都没有反应。
    他突然间觉得,长乐公主跟他的诀别,还有李泰的过世,都是一种信号,一种因为他为了皇权稳定,真正要当孤家寡人的信号。
    他自己从这悲剧的开端中,灵魂飘到了一旁,看着自己呆坐在这里,看着自己痛苦到麻木,到认命。
    眼泪似乎都是冷的。
    武柔听到了消息,从外头进来,就看见李善侧着脸,坐在案几后头,垂着眼睛半闭着,像是一座没了灵魂的雕像。
    她走到了管家的身旁站定,问:
    “怎么会这么巧,濮王殿下要来朝堂指证长孙无忌,便突然出了事情,府里就没有什么反常的事情么?”
    老管家一听,哭声顿时止住了,抬了眼睛看向了武柔,似乎在思索在回忆,说:
    “没有什么反常的事情啊,跟着濮王殿下的都是府里的老人,太医检查过了,吃过的食物里也没有毒……”
    李善听闻,眸子终于动了一下,他想起了当时长孙无忌跪在朝堂之上,听说李泰来不了时,他那身影中隐隐透着得意的样子。
    霎时间便起身站了起来,问身旁的内侍:
    “长孙无忌现在走到哪儿了?”
    那值勤的内侍有些慌张,仔细想了想,说:
    “陛下,按照规矩,辰时从大理寺出发,现在还不到三刻,应该是没出长安城……”
    李善听闻,直接大步从案几后头走了下来,经过武柔身边的时候,小声说:
    “我去追长孙无忌,有些事情要问他,等我回来。”
    说着,就让内侍去准备出宫的衣物和马匹,招呼燕未带人,急匆匆地走了。
    ……
    ……
    长安城外,长孙无忌一个人被官差押送着,周围跟了两队府兵护送,刚刚出了长安城的朱雀门。
    他身上戴着镣铐,身穿白麻的囚衣,扭过头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城门上,朱雀门几个半人高的大字,厚重又威严,再往里,街坊相间,屋顶鳞次栉比,一直通到了天际线上。
    而与天际线相交的地方,便是太极殿的飞檐瓦顶。
    那是整个大唐权利的最中心,最高的地方,从前他站在那里,好像整个天下都跟他有关,如今看呢?
    ……呵,一个白衣老头,将要死在不知名的穷乡僻壤去了。
    长孙无忌心中无限悲凉,想起自己荣耀一生,却落得这番下场,微微眯了眯眼睛。
    突然,大街上来了一群人,一群宫中的侍卫。
    正在骑着马,朝着他飞奔而来。
    那一刻,他的瞳孔放大了,心中突然升起了希望,或许年轻的皇帝,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离不开他,反悔了叫他回去呢?
    侍卫们果然在他闪亮的目光中,停在了他的身旁,分列两旁,李善骑着马,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穿着宫中的常服圆领袍,宝石般的蓝色,流动着丝绸特有的光泽,没有龙纹,只有袖子处盘旋着专属于皇帝的纹样,不是太显眼。
    就像是他小时候做晋王时,被他抱在怀里时穿的衣服。
    可是从前那个亲切可爱,乖巧地叫他舅舅的孩子,如今坐在马背上,一脸寒霜。
    李善拽住了缰绳,伸手掀了头上斗篷的兜帽,将自己的整张脸都露了出来,脑后的发带很快就被吹到了前头,随着风,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脸颊。
    他看着长孙无忌,没有下马。
    因为长孙无忌用一种惊喜和希冀的目光看着他,而他不想让他误会。
    果然,长孙无忌仰着脸,眼睛里头的光,渐渐地熄灭了。
    他也没有跪,而是苦笑了一声,说:
    “此一去,这辈子估计就见不着了,最后一回见面,不做君臣,只论亲情如何?”
    李善看着他,明显眼神瑟缩了一下,抿了抿唇。
    他抬起了眼睛,看了看远处的官道,看了看官道通往的天边,说:
    “好。”
    说着就端庄稳重地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站在了长孙无忌的面前。
    长孙无忌问出口了心中的疑问:
    “陛下既不是来挽留我的,是为了什么?”
    李善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说:
    “四哥突然去了,我想或许舅舅知道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这个时候长乐公主早就死了,另外一位公主,驸马被流放之后,真的辞去公主的待遇,跟着一起去流放,两个人感情很好,但是是哪个曾经看过一眼,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