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皇万岁! > 244.第244章 你不愿相信我懂
    第244章 你不愿相信我懂
    这时间正好是开春,天气回暖,阳光下的风,都似乎带着万物复苏的活力。
    长孙无忌消瘦的身材,穿着单薄,手戴镣铐,可是气度傲然,依然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
    他抖了一下手上的镣铐,往一旁走了两步,避开了李善的目光,缓缓说:
    “你呀,还是没有大局意识,即便是做了皇帝,还总是将眼界缩在小家小情上。
    如果我是你,我此刻即便心中有所怀疑,认为他死于非命,也不会气冲冲地跑去质问。
    而是会在心中暗暗庆幸,这世上,唯一一个拥有正统名分,且有可能威胁到我皇权统治的人,终于无声无息的死了,还不用我背上骂名,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李善对于他这个舅舅的冷血感到心惊,沉静地说:
    “舅舅刚刚不是还说,我们不论君臣,只论亲情么?”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瞬,感叹般地说:
    “皇家哪有单纯的亲情啊。”
    李善注视着他的侧脸,瞳孔闪着难以理解的光亮,说:
    “在我印象中,你不是这么冷血无情的人。
    父皇在时,你幽默风趣,亲切,对我们这几个孩子,总是暗中维护……
    是我的错么?是我不够格,不能够像父皇一样,让你忠心拥戴,所以导致你一步步猖狂傲慢,面目可憎?”
    长孙无忌有一瞬间的心虚,他顿了顿,垂下了眼睛,突然又冷声说:
    “我刚刚说得话,你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要不是你总是胸无大志,眼光从不以大局为重,我能这样么?
    你可知如今的大唐,是我和你父皇辛苦了一辈子的心血,你呢?
    你都做了些什么?闹着要废后,要招武昭仪进宫,要将有经验的老臣们赶出朝堂,要用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李善冷笑了一声,仰着脸说:
    “我要废后,自然有我不喜欢王氏的原因,可归根结底,是因为你跟柳仕同出一气,成了王氏忤逆我,妄图控制我的靠山。
    让武昭仪进宫,也是因为我要废后,要摆脱你们控制我,控制太子人选。
    而她,一无所有,只能仪仗我,且有能力也有胆量取代王皇后,还不会因为权利背刺我一刀。”
    李善顿了顿,望着远处的山峦和大道,出了一口气,自嘲般地说:
    “我曾经也想过,利用没有背景,罪奴宫婢出身的萧淑妃,可是她太笨了,眼界太窄,只有眼前那几分利,争那几分言语气头上的高低。她的力气跟我使不到一处去。”
    他看向了长孙无忌,头一次用一种蔑视的眼神,说:
    “在舅舅心里,是不是我只是一个被情爱迷昏了理智的废物,让武昭仪进宫,就是不顾大局,贪图美色?
    可是情爱也是信任的基石之一,舅舅曾经愿意追随我父皇,赶生赶死,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除了信任他的能力,自然也有一分情义在其中。我说得对么?”
    长孙无忌从年少时,便跟太宗皇帝是好友,又有妹夫的这一层关系,其中情义自是不同寻常。
    他没有说话,眼神中有些惊异,微微瞥了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外甥。
    李善接着说道:
    “至于如何用人,是你我分歧的症结之所在。舅舅所做的一切,不就是想让我听你的么?可我不能苟同。”
    长孙无忌立时说:
    “那是先帝在时制定的策略,他团结了所有可以团结的势力,以此得了天下,治理了天下,你不赞同,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他?”
    李善微微侧了侧脸,沉静平和的脸上,用一种理所应当的表情说:
    “我为何不能?父皇在世时便说,他有他的任务,我也有我的任务,天下大势不同,自然也要有所改变。
    如今,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上了。如何用人,决定了到底是皇权世袭,世家官宦如流水,还是世家官宦靠世袭,皇权如流水般更迭的时候了。”
    他用清亮的眸光,似是看透人心一样,盯着长孙无忌的眼睛,问:
    “这道理,舅舅是不懂么?还是说,舅舅认为我不懂?”
    长孙无忌嘴唇动了动,还没有说话。
    李善便肯定地接着说:
    “我认为,这道理舅舅非常懂。而且,你也知道我能懂,可是你不愿意相信我懂。
    我要是懂了,你如何大义凌然的,以为我,为大唐着想的理由,为长孙家的世袭谋出路呢?”
    长孙无忌眸光晃动,猛地朝着李善瞧了过来,他眸光幽深,似乎不愿意承认,冷声说:
    “隋朝二世而亡,不就是因为开了科举,得罪了所有人。你也想学隋炀帝么?
    你说我是为了我自己?不,先帝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曾经才提议要皇权和刺史世袭罔替,让李家和功勋老臣共享荣耀。
    保证功勋老臣的利益,就是保证李唐江山的利益,这你不懂么?!”
    李善却直接反问:
    “那舅舅当初,为何要极力反对呢?”
    长孙无忌一时哽住了,瞪着李善,说不出话来。
    “我替舅舅回答,刺史世袭,便又回到了周天子时期,天子坐镇朝堂,群雄割据,天下纷争不断。
    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李姓江山传继不灭,却对天下,对百姓,尤其是对文官尤其不利。
    你们需要的是一个大一统的治世,在治世下,让子孙后代安享富贵,而不是在乱世中,以诗书传家的底蕴,去对抗强权的血刃。
    若是刺史世袭,我们李家那么多的王叔,还有我那些庶出的兄弟们,都领着一州土地,再以武学充沛的家学渊源,怎么算,长孙家都捞不到好处。”
    长孙无忌听着,脸色更加的黑了,说:
    “陛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之所以反对,是为天下百姓请命,不是为了自己。先帝之所以打消了念头,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哦?……那舅舅为何反对我发展科举,启用新人呢?一定要坚持,优先从官宦子弟中,举荐用人呢?”
    长孙无忌翻了个白眼,倨傲地抱着手说:
    “陛下自然是不信,可是我们举荐的都是有才之人,并无徇私之处。
    若其他人有才,自然也会极力举荐,可是我们不认识也不知道,为了负责,自然只能举荐自己熟知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