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九十六章 浩气永不朽,激荡十三州终
    以赵旻、荀攸和刘晔3人为首,卫府上下关于宏观经济的讨论及解决方案,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3日休整期转瞬即逝。
    重新进入工作状态的卫府,在赵旻领导下,再1次高速运转起来。
    仍是由夏侯渊率军赶路…
    目前卫府中,渊哥的地位无人可替代。
    赵旻率夏侯惇、曹洪、依嘉娜丽于卯时准时开拔,率前期忙于工程建设的那8千卫府精兵赶赴乌孙国。
    于禁则率自己的泰山部曲,匆匆赶往阳关,召严颜、法正、孟达等人尽速赶到西域都护府,庞淯跟随于禁前往敦煌郡履新…
    其人将替代法正,接任敦煌太守。
    卫府其余臣属,则率先前1直赶路的卫府铁骑,投身于修缮加固西域都护府的伟大基建工程之中。
    有卞夫人坐镇,赵旻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预算使用都非常放心。
    临行前,赵旻唤来曹彰、曹植2人,反复叮嘱2人要勤学好问,多积累1些工程管理经验、现场施工组织经验。
    有赵旻这个出身于基建狂魔的工程专家在,大汉将来基建绝对不可能少。
    交待妥当1切后,赵旻这1路人马,外加1个必须尽快通知大宛国主前来的班归,便在晨曦之中开拔。
    西域都护府至乌孙王城赤谷城,有1千7百多里。
    (赤谷城)东至都护治所千7百2十1里,西至康居蕃内地5千里。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樠。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
    摘自《汉书之西域传》
    在渊哥率军赶路之下,仅仅4日,赵旻便又1次来到了依嘉娜丽的故乡。
    赵旻的第1站,当然不可能去找徐庶等人…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带小老婆回家省亲,当然了,在现代这叫“回门”。
    尽管依嘉娜丽还没有踏进赵旻远在大汉中原腹地许都、陈留2城的家门。
    进入乌孙国境后,赵旻便放缓了速度,并先1步派曹洪前去为老丈人阿不满金送上回门礼…
    新女婿带人家闺女回娘家门,哪有空着手的道理?
    至于回门礼…
    当然是大量蜀锦。
    赵旻虽不带粮草辎重、没有马车随行,但他有1人3马的8千卫府铁骑。
    以是故,未时中(下午两点过),阿不满金率自己新提拔的1众重臣,愉快地接见了新女婿的使臣、带着大量蜀锦的曹洪。
    曹洪武艺、勇猛虽不及夏侯惇,而且为人颇有些吝啬,但其人待人和气、长袖善舞。
    别的不说,就说惇哥那独眼1瞪,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面对主公的老丈人…之1,曹洪态度格外谦卑恭谨。
    其人向阿不满金深施1礼。
    “汉臣曹子廉参见大王!”
    曹洪可以谦卑恭谨,但同样长袖善舞的阿不满金却丝毫不敢托大。
    其人忙不迭扶起曹洪,面带微笑、1团和气道。
    “上国使臣莅临鄙国,俺不胜感激、惶恐,不知上使有何贵干?”
    曹洪说明来意…
    这厮极为圆滑。
    “回大王,某家主公甚为宠爱贵国公主,兼且贵国公主颇为思念大王,故此某家主公携贵国公主回门省亲,特派某为大王奉上薄礼,请大王笑纳。”
    曹洪这番话,换成惇哥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阿不满金、乌孙1众重臣听得心花怒放。
    于是乎,阿不满金看向1众重臣…实际上就是乌孙各大部族的酋首们。
    “诸位以为,俺等当如何?”
    众人异口同声道。
    “王上,俺等以为,应出城十里…不,2十里相迎卫将军大人!”
    阿不满金从善如流。
    但阿不满金低估了赵旻在乌孙王城的影响力。
    当相迎大汉卫将军的队列行至乌孙王城门外时,不但依嘉娜丽那年轻貌美的母亲,因思念爱女而自发进入队列…
    就连家中曾有子弟、男丁死在赵旻手中的乌孙人,都自发进入队列欢迎大汉卫将军。
    如是般,当赵旻与依嘉娜丽妹子有说有笑地并辔行至乌孙王城赤谷城外2十余里时,便远远望见乌泱乌泱的欢迎人群。
    若非曹洪先1步赶来通知赵旻,赵旻还以为…
    自己眼前这副阵势,其实是乌孙王城阵亡将士们的1众家属前来找他复仇的。
    依嘉娜丽那年轻貌美的胡女母亲,此刻早已站到丈夫阿不满金身畔。
    远远望见分别1月的爱女,夫妇2人皆激动不已。
    区别只在于,阿不满金是因赵旻为了自己爱女愿意再至乌孙国而激动,而依嘉娜丽的母亲,则是单纯因与爱女重逢而激动。
    赵旻滚鞍下马后,小心翼翼地扶自己最心爱的小老婆下马,夫妇2人奔至阿不满金夫妇身前深施1礼。
    “小婿(孩儿)参见2位大人!”
    阿不满金忙不迭还礼。
    “从文不必多礼!而今西域诸国皆已愿臣服于大汉?如有难处,从文不妨明言,诸国国主皆需卖俺3分薄面。”
    这番话,暴露了阿不满金曾身为乌孙国外交官的真相。
    赵旻心中吐槽:老丈人您可1点儿都不疼女婿!
    其人躬身作答。
    “大人放心,我得依嘉娜丽之助,1切皆顺利。”
    依嘉娜丽的母亲却专心打量着自己爱女…
    见爱女臀儿愈显浑圆丰满、双峰愈发高挺,眼角眉梢满是难以掩饰的妩媚春情、青涩稚嫩的少女气息荡然无存,这经验丰富的少妇心中长长松了口气。
    不言而喻,自家女儿没少享受爱情浇灌、而且夫妻生活甜蜜和谐…
    这对深受乌孙部族文化熏陶的成熟少妇而言,便已足够。
    要知道,乌孙女子的地位,远比大汉女子低贱卑微。
    乌孙国还处于奴隶制的部落社会,远远落后于渐渐攀上封建社会巅峰的大汉。
    赵旻见自己年轻貌美的丈母娘1直打量着自己最心爱的小老婆,便向丈母娘行礼。
    “大人,此番我欲与依嘉娜丽在乌孙国盘桓数日,如有叨扰之处,还请大人勿怪。”
    阿不满金夫妇、1众乌孙部族酋首皆大喜。
    瞅瞅!
    在西域,俺们乌孙国就是不1样!
    阿不满金抚须而笑。
    “乌孙国亦为从文之家,从文又何必客气?从文请随俺来,俺亲自为从文择1处良宅!”
    赵旻笑着行礼。
    “有劳大人费心!”
    赵旻牵着小老婆的小手,随阿不满金夫妇进入赤谷城不提。
    当晚,阿不满金不但在王宫赐宴,而且宣布王城大贺3日。
    晚宴的气氛,因赵旻与换上1身乌孙公主装的依嘉娜丽大秀恩爱而融洽。
    宴后,母女2人离去说女人之间的悄悄话;
    赵旻、阿不满金2人则进入后者的御书房秘议。
    1番官方套话后,赵旻直入正题。
    “丈人,而今西域都护府已重建,故旻需丈人牵头,召集西域诸国齐至西域都护府祝贺。”
    阿不满金欣然颔首。
    “从文放心,此事俺必妥善安排。然则…从文欲返回大汉?只不知从文有何打算,俺曾闻,大汉而今天子…”
    赵旻干咳1声,打断了老丈人的话。
    不言而喻,阿不满金这个老丈人,也存了拥立赵旻称帝的心思。
    “丈人慎言!而今大汉乱世未定,兼且汉室正统观念深入人心,故旻无心篡位,而欲效仿先贤周公、将来必还政于太子。”
    阿不满金颇有些遗憾。
    “从文,无论如何,乌孙国皆始终支持你!”
    赵旻笑着抱拳。
    “旻多谢丈人!”
    阿不满金抚须而笑。
    “从文对西域诸国有何打算不妨明言,俺必竭力相助。”
    赵旻心中1动,将卫府商议的建立西域统1货币体系之事,向老丈人详细解说1番。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而谯周恰是益州出身,他来自巴西郡西充国县的大族,按籍贯而论,他在蜀汉政权中应被归入少数派。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蜀书谯周传》
    至于彼时因“军旅数出”而被谯周攻讦的姜维,虽然不是荆楚出身,但来自凉州天水,亦非益州土著。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即蜀汉的统治集团虽然多为流寓人士,但真正戮力前线的基层士卒,却只能来自益州本地(因为流寓人士的人口基数过小)。至于身处后方,提供粮草辎重、赋税钱粮者,也只能是益州百姓。这也是《谯周传》中“军旅数出,百姓彫瘁”的历史背景。
    在谯周看来,蜀汉的流寓士人集团与魏国交战,最终遭受损失的却是益州豪强、百姓,这当然不符合益州士人的利益。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籍贯豫州汝南)“论其利害”,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刘禅也是流寓人士,立场倾向显见),因此他才“退而书之”,撰写《仇国论》抒发政见。
    从《3国志》、《晋书》的相关记载来看,自诸葛亮死后(234),蜀汉主动对魏发起的战争便罕有斩获。军事上的失利又影响到经济,以至蜀地“民皆菜色”。而刘禅奢靡无度,“常欲采择以充后宫”,以至“内供服御,费用张广”;姜维集团又“玩众黩旅,明断不周”,激起益州士人的不满情绪是可以预见的。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2,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蜀书董允传》
    (孙)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汉晋春秋》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蜀书姜维传》
    按王隐《蜀记》,蜀汉灭亡时(263),成都的府库中有“米4十余万斛,金银各2千斤”;另按《张飞传》,刘备入成都时(214)曾“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金各5百斤,银千斤,钱5千万,锦千匹”。
    按此,刘备入蜀时,成都内库尚有“金2千斤、银4千斤”;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内库中“金”的储备没有增加,“银”的储备却凭空减少了2千斤,这无疑是耗损于军费之用。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
    更不必说蜀汉还存在“男女口9十4万,带甲将士十万2千”这种畸形的人口结构,益州百姓的兵役、徭役负担也是十分沉重的。
    (刘禅)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2十8万,男女口9十4万,带甲将士十万2千,吏4万人。--《蜀记》
    不难想象,出身于益州大族的谯周,对占据蜀汉统治地位的流寓士人集团必定存在反感之心,对连绵不绝的战争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在邓艾兵临城下之际劝说刘禅归降,站在益州土著的立场上看,是合乎逻辑的。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