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零一章宋锦元爱吃醋
    豆花也不再卖关子了,说道:“我觉的,他一定在县学里。”

    “为啥?”赵氏和刘万田异口同声地问道。

    豆花接着他们的话茬,又笑问:“爹娘你们还记得吗?良子的发带是啥颜色的?”

    “白色的。”赵氏一口回道。

    良子的衣物都是她打理的,啥样颜色的发带,她自然清楚。可是这和那个人在哪里,有啥关系?

    豆花又解释了起来:“这便是了。可能你没留意,在县学上学的人,和在私塾上学的人,他们的衣裳虽然都是天青色的,可发带的颜色不一样。在私塾上学的人,发带的颜色是白色的,只有考过了童生试,进入了县学,才能用天青色的发带。”

    “真的?”赵氏皱眉又问,仍然不大确信。

    除了良子,她家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所以在这方面自然知之甚少。

    “是的,你再想想锦元用的发带,就知道了。”豆花又道。

    她对这边学堂的情形也不是十分了解,是发现宋锦元自打上了县学以后,就换了发带的颜色,这才知道的。

    “对,是,就是那个色儿的。”赵氏明白了过来,激动地笑了起来。

    说完,她又看向刘万田笑道:“难怪你咋找都没找到,敢情人家都不在那边。”

    豆花也跟着笑,其实她早就应该想到的。大姐说那人的年纪有二十上下了,既然这么大了还在读书,想来必定已经考过了童生试,进入了县学。村里的那些小私塾,里面大多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倘若再大一些,能考上功名自然都已经考了,没希望考上的,也早早回家种地去了,哪里还会继续在学堂里浪费时间和银钱?

    想明白了这个,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即便还是没找到那个人,但他们已经有了准确的方向。

    豆花又想了想,和赵氏说道:“娘,要不我让锦元给帮帮忙?”

    宋锦元就在县学里上学,让他去找,肯定比他们自己找要容易的多。

    “好。”赵氏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第二天豆花又见到宋锦元的时候,便与他说道:“你再学堂里帮我找个人。”

    “找谁?”宋锦元立即变了脸色,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在学堂里的不是学子就是先生,不管是学子还是先生,都是男的,豆花要找谁?

    “就是一个人,应该也在你们县学里上学,二十上下的样子,大概这么高。”说着,豆花也伸出手,比量了比量,而且还是在宋锦元的头顶比量。

    这下,宋锦元越发受不了了。

    “到底是谁?”他的语气中,脸面上,明显带上了几分恼怒的颜色。

    豆花要找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豆花一门心思扑在找人的事上,一时间还没留意到宋锦元不高兴了。

    “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就只知道可能是你们学堂里的。”

    然而宋锦元并没有答应。

    豆花还以为他没听到,便又问了他一声:“你听到了没有?”

    宋锦元抬头看着她,一双挺拔的眉毛简直揉在了一起:“我很快就会比他更高了。”

    他这话说的莫名其妙,豆花起初不解,但再仔细一想,就明白了。

    原来他这是在吃醋,说那人比他高,他就恼了。

    “你现在咋就越来越小心眼了?”豆花无奈笑道。

    不过说完这话,她又发觉,这句话也是说错了。宋锦元不是越来越小心眼了,他是一直都小心眼。

    “是,你很快就能比他更高了。”豆花只得顺着他的话说道。

    听她这么说,宋锦元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却仍然把刚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你让我找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他刨根问底,然而这个问题,豆花真是不好回答他。

    “我真不知道他是谁,你只帮我留意一下吧,如果见着和我描述的差不多的,你就结交结交,把他们带去我家吃顿饭也行。”豆花回道。

    “这是为何?”宋锦元眨眨眼睛看着她,越来越糊涂了,豆花这到底是想做什么?

    关于豆子的事儿,豆花也不想再让别人知道,于是便简单回道:“反正这事儿关乎我大姐的名声,你只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好,我记得了。”宋锦元回道,看着豆花笑了起来。

    豆花却不明白,他刚刚还明显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就答应的这么痛快了?

    之前豆花让宋锦元帮他找人,宋锦元自然不乐意了。他希望豆花的心只在他的身上,她多关注别人一分,他都会不高兴。可是后来一听说这是豆子的事,他便释怀了。

    既然是大姐的事儿,他自然要帮忙了。

    傍晚回去,豆花便把这事儿和赵氏说了,同时又宽慰她:“娘你也别着急,既然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到的。”

    赵氏点头:“哎,不着急,不着急。”

    可是嘴上说着不着急,心里咋能平静的下来?

    自打豆花和宋锦元说了这事儿,宋锦元的确上了心,在学堂里仔细留意了起来。然而豆花说的条件未免也太宽泛了,二十上下的人太多了,这让他怎么找?

    好在当时豆花还比量了比量那个人有多高,能让他排除掉一批。排除过以后,只剩下十来个人,宋锦元便按照豆花说的,想法子与他们结交,然后再邀请他们去豆花家里吃饭。

    赵氏一点都不嫌人多,和豆花一起忙忙碌碌地准备了饭菜,将他们好生款待了一番。

    豆子则躲在屏风后面,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细细打量了一番。

    吃完了饭,宋锦元便带着人走了。

    赵氏赶忙去问豆子:“咋样?看见了没?是哪个?”

    她满脸希冀,然而,豆子却摇了摇头。

    “都没有?”赵氏惊诧地看着她。

    豆子点点头;“她刚刚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看着,她努力地将每一个人的样子,都与她记忆中的那个人重合。只不过,没有一张脸能重合的上。”

    她也很想找出那个人,结果并没有。

    赵氏叹了口气,心里也跟着难受了起来。

    那人到底在哪?咋就找不到了?

    不消一会儿,宋锦元把那些人送走,自己又回来了。

    豆花少不得问他:“你都叫齐了没有?”

    “就按你说的,二十上下的,大约摸这么高的,都叫来了。”宋锦元回道。

    “那咋就没有呢?”豆花皱眉,自言自语。

    “要不我再回去找找?”宋锦元问道。

    豆花点头:“再去找找吧,看看别再有漏了的。”

    宋锦元答应一声,又回了学堂。

    这事儿过后,家里暂且恢复了平静。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入冬的头雪一下,天气立马冷了起来。

    大姐的事儿,已经过去好一段时间了,这些日子以来,豆子的状态好了很多,每天该吃吃,该睡睡,活儿没落下,每天都会帮着赵氏买菜做饭收拾家务。

    见她似乎完全好了,赵氏也放下了心。

    唯一不好的,就是那个当初救了豆子的人,能证明她清白的人,依然没找到。

    不过现在,豆花一家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执着了。能找到固然好,但如果实在是找不到的话,那也就罢了吧。反正现在大姐也好了,清者自清。至于那些爱说闲话的人,且让他们说去吧。

    这日,赵氏正在家里翻晒被褥,忽然听见大门上传来响动,紧接着,便有人问道:“这是刘家吗?”

    赵氏赶忙走到门口,见站在门口的,是一个年岁和她差不多大的妇人,甚至比她还要小一些。

    “是,你做甚?”赵氏回道,狐疑地打量着眼前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