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九十八章老婆子转性了
    李氏在前面走着,刘珍儿在后面跟着。她不大能跟得上李氏的步伐,隔一小会儿,就要小跑着去追。然而即便这样,她还是很高兴。马上就要有头花戴了,她越想,心里越高兴,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

    刘珍儿和豆花一样的年纪,今年也是九岁了,多多少少能认得路,此时这李氏带她走的并不是去城里的方向,也不是去任何一个集的方向,便疑惑着问了一句:“奶,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去给你买花。”李氏头也不回,回了一句。

    听说的确是去买花,这下刘珍儿就放心了,又跟在她后面小跑了起来。

    李氏的娘家离这边并不是很远,大约摸走上一个时辰就到了。可是自打爹娘都死了以后,她就再也没回去过了,这条路此时再走,竟然觉的生疏了。

    刘珍儿一直跟在她后面小跑,也不说累。走了一个时辰,就到了李氏娘家庄上。她领着刘珍儿,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走到了河沿。

    住在河沿上的人家还是只有那一家,李氏轻而易举就找到了。隔着老远,她就看见孙牙婆正站在门口,往河里赶着鸭子。

    李氏走近了,喊了一声:“大嫂子。”

    孙牙婆听到喊声,回头一看竟然是她,起初诧异,再看到她后面还跟着个八九岁的女孩儿,当即心里便明白了。

    这婆子,八成是给她送买卖来了。

    “是他三姑啊,快快家里来。”孙婆子赶忙放下手中赶鸭子的树条,让着李氏进了家里。

    李氏进去一看,不免啧啧称赞。

    她还记得,当初她出阁离开娘家的时候,孙牙婆家里还是两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现在倒好,盖上一溜五间大瓦房了,那门楼子还是用青砖砌成的,看上去就体面光鲜。

    看来这牙婆,这些年卖小丫头没少挣钱,要不然也不能盖的起这么好的屋子。

    “来喝口水。”孙牙婆给李氏倒了碗水,也给刘珍儿倒了一碗。

    她时不时地往刘珍儿那边瞥了几眼,越看越满意。

    小丫头八九岁,模样俊俏,完全符合买主的要求。那一双大眼睛水汪汪,黑溜溜的,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丫头。

    即便猜到了李氏的来意,但孙牙婆并没有直接问她,而是笑着让她喝水,又和她说了几句闲话。

    如果她先开口问了,让李氏看出了她的迫切,肯定会抬高价钱。因此,孙牙婆就等着她先开口,这样也能少给她点银子。

    李氏喝了口热水,果然等不住了,便向孙牙婆说道:“大嫂子,你昨天和我说的那事儿,还作数不?”

    闻言,孙牙婆笑了起来:“哎呦,我说他三姑,那话是我昨天才说的,到现在都还热乎着呢,哪里就能不作数了?”

    李氏也笑了笑:“那你说要个小女娃那事儿,还要不要?”

    “要。”孙牙婆点了点头。

    “你瞧着,咋样?”李氏说着这话,往旁边的刘珍儿那边努了努嘴。

    孙牙婆又将刘珍儿好生打量了一番,不住地点头:“行,不错,模样和年纪都合适,就是不知性情咋样。”

    李氏忙打包票:“性情也行,勤快能干活,是个吃的住苦的。”

    刘珍儿因为惧怕李氏,所以平时在家里,自然不敢行事乖张。因此在李氏看来,这孩子便乖巧可人,从不闹事。

    “十两银子?”一提起银子,李氏双眼放光。

    孙牙婆点了点头:“是十两银子。”

    李氏满脸都是笑,仿佛白花花的银子已经进了她的兜一样。

    孙牙婆又接着说道:“这回采买的丫头可不一般,不是那些干杂活的粗使丫头,是要进主子房里伺候的。在主子房里伺候的丫头,那可都是有头有脸的,每月月银不少拿,时不时还能收到点孝敬,说是半个主子,一点都不为过。”

    孙牙婆把那些主子房里的丫头夸的花一样,让李氏越发动了心思。

    “这是谁家的丫头?”孙牙婆不免问道。

    李氏迟疑了一下,笑着回答:“是我孙女儿。”

    孙牙婆一怔,随即立刻明白了过来。

    这婆子,年轻的时候就爱钱,现在年纪大了,还是那个样儿,一点都没变。见钱眼开,听说能有钱拿就转了腿肚子,连自己亲孙女都要卖。

    那些卖闺女的人家,都是实在走投无路了才会如此,但凡是家里日子能过得下去,很少有卖孩子的。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只要自己能养活的了,哪里舍得给人家为奴为婢,当牛做马的?

    据孙牙婆所知,李氏家里的日子过的并不差,绝对到不了需要卖孩子过活的地步。她现在来找她卖孩子,肯定是为了那十两银子。

    “她爹娘知会这事儿不?”孙牙婆不免又问了一句。

    李氏是个爱财的,舍得卖孩子,但这孩子的爹娘呢?是不是也同意?如果只是李氏这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人家孩子的爹娘压根不同意,那这买卖她宁愿不做,省的到时候惹上一身的事儿。

    “她爹娘都听我的。”李氏一口回道,“那么好的去处,有啥不答应的?”

    闻言,孙牙婆只能顺着她的话说道:“是啊,的确是个好去处。我干这买卖这么些年了,也是头一回碰到这么大方的人家,一下就是十两银子呢。想来去了以后,主子也都是宽待下人的。这丫头又生的这么俊俏,等再过上几年,长开了,肯定更好看,到时候,说不定真就能当上主子了呢。”

    孙牙婆笑着说道。

    李氏也在笑,心里憧憬着将来的情形。如果这丫头真是个争气的,将来当了主子,那她可不也跟着沾光?

    越想,李氏越高兴。

    沉默片刻,孙牙婆又接着说道:“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儿去你家里领人,一手交人,一手交钱?”

    孙牙婆还是留了个心眼,想亲自过去看看,看看这孩子的爹娘到底答应不答应。

    “行”,李氏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商量妥当了这事儿,李氏便带着刘珍儿出了孙牙婆的家。

    路上,李氏又带着刘珍儿顺路去了大杨庄卖杂货的铺子,花了五文钱,给她买了一对儿头花。

    刘珍儿高兴的什么似的,当即便把头花戴在了头上。又跟在李氏后面,小跑着走了。

    且说自打李氏带着刘珍儿走了以后,沈氏头脑里想的全是这回事。

    “你说,你娘这是咋了?”沈氏向歪在床上的刘万方说道,“平日里一毛不拔的,有了啥好东西,老万年也不会想到珍儿,这下是咋了?竟然带着珍儿去买头花了。”

    “你管那些干啥?”刘万方不耐烦地回了一嘴,“娘毕竟是孩子的奶奶,给孩子买样东西还咋了?哪里像你这个当娘的,一下都不管孩子。”

    一听这话,沈氏当即便恼火了。

    “你这是说的哪门子混账话?啥叫我不管孩子?我要是不管,他们都是喝西北风长大的?”

    见沈氏抬高了嗓音,刘万方也不想再与她争辩。瞅了她一眼,转过头去不理她。

    沈氏瞪了他一会儿,然而刘万方并不搭理她,她自觉无趣,便也就此算了。

    恰巧这时,睡在长筐里的三牛又哭了起来。

    “哭哭哭,成天到晚就知道哭!”沈氏骂骂咧咧,不耐烦地走了过去,抱起了孩子,解开怀,给孩子喂奶,口中还不忘:“我要是不管你,你早就饿死了!哪还有气儿在这哭?”

    沈氏这话音才落,就听见门口传来响动,她探头往外一看,见是李氏带着刘珍儿回来了。

    沈氏一眼就看到了刘珍儿头上戴着的那两朵红艳艳的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