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500章梅姐的支持
    林超涵挽留郑博士,自然不是心血来潮的行为,准确来说他是代表公司出面去谈的,得到了顶层授意。

    后面要用到他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郑博士都是西汽渴求得到的人才,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团队,无论以什么名义,只要这个团队留在西汽,对西汽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至于那点待遇经费,对西汽来说,就不算个什么事了。

    大客车试车成功后,改进速度也很快,在公交集团那边不断催单的情况下,西汽调拨了力量,组织生产了第一批次的50辆大客车,在两月内全部组装完毕,给公交集团交了货。省城的公交集团使用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批车比他们预料的要省油、噪音要小,且舒适度高,操纵性能良好。公交集团很高兴,马上又催着西汽赶紧交付剩下的150辆。

    相比西汽现在产量近万的卡车相比,这点数量的客车订单只能说是毛毛雨了,但是这等于又闯进了一片蓝海,上下对于大客车有良好的开端还是很振奋,这也间接地促进了一些其它新规划的进度,暂且不表。

    只说这个大客车市场,其实西汽是低估了难度的,正如现在重卡市场进入已经有了不小的门槛一样,大客车本来就是被动上马的一个项目,虽然巧合之下有了一批订单,这销司那边摩拳擦掌,招兵买马准备进军客车市场,但是很快市场开拓回来的信息给他们泼了一头冷水。

    徐星梅得到汇报,第一时间去找到了林超涵,“小超,情况不妙啊,这个客车市场开拓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她只所以第一时间找林超涵,除了信任等个人因素外,也在于林超涵是这个大客车车项目实际上的负责人。

    林超涵听到后有些吃惊,“公交集团不是给了订单么,应该后续市场好打开啊。”

    徐星梅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那么简单,公交集团那一单,其实有省里上层授意的结果。当时省里知道我们要做大客车,就指示公交集团给我们一些扶持,这样才有了这一笔订单,但是省里不可能一直无限度地支持下去,所以公交集团没了压力,就不愿意再订了。”

    “啊?”林超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批客车还是有省里领导暗地扶持的结果,他心里暗暗地感激,无论如何,这也给龙德和西汽解了套。

    但是解套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省里肯定是希望西汽能够自己良性循环起来的。

    “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林超涵问道。

    徐星梅道,“根据我的销售调查回来的信息,目前全国各地的公交集团,早就有了自己的供应链和供应厂家,基本上双方关系早就很铁了,就像现在很多单位,一直采购我们的重卡,与我们的关系很好一样,在客车市场这块,我们算是新手,切进这个市场,一无知名度二无关系网三无安全行驶积累记录,贸然想插足这块市场,根本就切不进去啊。现在我们能勉强打开的就是一些边缘市场,还有一些个体户有采购可能,大的公交集团、旅游集团什么的,根本不愿意采购我们的产品。”

    林超涵听了,知道自己之前想的太简单了,他虽然知道有不少客车企业,在客车技术上进行耕耘,但是他还是忽略了很多因素,比如安全行驶记录,在这一块,西汽等于是零,能拿得出手的是省城公交集团目前运行的这批车那点可怜的记录,根本不足以服众。

    而公交、旅游这些人采购客车,最看重的是什么?就是安全啊,你没有品牌,谁敢采购你?再加上原先客车企业根深蒂因的关系网,西汽想切进去,几乎没有可能。

    “这个事情比我想像的要棘手啊!看来我也是犯了主观冒进的错误。”林超涵喃喃地道。徐星梅肯定不会骗他的,她说不行,那就真的是不行。徐星梅当年只是一个普通销售的时候,为了能卖出车,她都敢出省境,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拜访死磕,自然不会是听到下属叫几句困难就会下结论的。

    徐星梅同样很头疼,“小超,这件事情,我们还得跟公司高层报备一下,这个大客车项目,不能贸然扩大生产。”

    “报备是必须的。”林超涵点头,他觉得有点气闷,对徐星梅道,“梅姐,我们去车间走一走吧。”

    徐星梅道,“好,我很久没有下车间去看看了。我们边走边聊。”

    两人就离开办公室,往车间走去,边走边聊了开来,林超涵道,“梅姐,要不要建客车生产线,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我知道,这个客车项目本来就是龙德方面要求的,现在他们是老板,说什么我们得听着。可是这拍脑袋决策,浪费的也是他们的钱啊!”徐星梅有些不解。

    “这事,跟耿总个人的决定相关,我们很难改变的。”林超涵苦笑,耿进波不知道哪来的执念,一定要让西汽上马客车项目,这件事情已经很难再逆转了,他又道,“不过,客车这块市场虽然难进,但是我感觉得出来,这一块的前景很好,不能轻易放弃。”

    说着两人走到了车间,孙小芦看到林超涵过来,高兴地跑过来,“林主任,你过来看看,我们刚刚又攻克了一个小工艺问题,车身连接的一些毛刺大大减少了,未来我们的客车人坐起来会更舒适的。啊,梅姐,您也来啦!是来考察我们客车生产线的吗?我给介绍一下!”说着孙小芦热情地向徐星梅一通介绍。

    徐星梅含笑听着,就在没多少年前,她还在生产线上打扫卫生,做些低端工作,转眼间她以销司总经理的身份来视察生产线了,这转变,就是人生的写照啊。

    “好,继续努力!”林超涵勉励了孙小芦几句,看着他快乐地身影跑来跑去,颇为感慨,“梅姐,想当年,我刚回厂的时候,可没像他这么乐观。”

    “不一样,当年你回来,黑云压城,厂子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像现在这么生机盎然。”徐星梅含笑点评道,“你那时候,肩负的压力比他们大多了,自然不会像他们那么欢乐。”

    “我记得那时候,虽然沉重些,但是还是欢乐的。”林超涵怀念地一笑,他和徐星梅都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的身影,或者,那个时候如果没有沈玉兰,他也会觉得枯燥吧。

    “如果客车项目做不好,我们也没法向他们交待。”林超涵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看向了忙得热火朝天的生产线,这里有一辆改进型的客车正准备下线。

    徐星梅突然兴致来了,和林超涵一起坐上了这辆客车,体验了一把当乘客的感觉。下车后,徐星梅突然改变了主意,她决定无论市场开拓有多难,都争取去做,至少保证西汽的客车生产线能够维持下去。

    林超涵很感激,徐星梅的表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他个人的支持。因为这个项目是他主要负责的,如果就这么胎死腹中,对林超涵的将来发展来说,其实是个抹不去的污点。

    林超涵并不认为客车项目是个坑,从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和西汽都得到了很多,思路也开拓了,客车市场固然开辟艰难,但是未来必须也是西汽布局里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份前景如何实现,恐怕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了,林超涵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

    接下来,在林超涵的推动下,龙德入股,加上天健公司,西汽正式成立了风行者客车分公司,专攻客车项目,林超涵虽然不担任分公司的职务,但是整个公司的技术都掌握在他的手上,生产线也依然在西汽,风行者公司只是独立出来一个品牌形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风行者公司会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品牌积淀,直到成功突破市场。

    林超涵清楚,在客车技术这块,其实仍然有颇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市场开拓不明显的时候,抽调一部分力量,在闲暇时候攻克这些技术难关,为将来的爆发做准备,这是他的策略。

    比如说,客车技术这块,还存在明显的噪音问题(公交集团那是相对于之前老掉牙的车辆对比说噪音小的,其实与其它客车品牌相比,则并不乐观)。虽然设计不断优化,加工精度也在优化,但与那些国内专攻客车的厂家尤其是一些合资厂家相比,西汽在加工精度上依然不如人家,装配水平也不如人家,再加上为了适应国内需求做的简化改进,换了不少总成,而且上装还有变化,因此原来设计的nvh(震动噪音)控制手段经常失效。

    样车出来时还不明显,跑的时间一长了,就会发现一打着火就跟拖拉机一样抖个不停,跑到路上一会抖一会不抖,共振没规律,就连制动都有啸叫,所以只能拆开来一点一点的检测振动源,在第一批客车交付后,其实此后花了两个月在解决这一批车的震动问题。

    这也是公交集团不接着增加西汽客车采购的借口之一,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