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499章让更多优秀人才进来
    孙小芦很能干,在林超涵看来,能干得有些过了份,起码当初林超涵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宣传上的事,孙小芦却精力旺盛充沛得惊人,兴致勃勃地组织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阵仗,不仅披红挂彩,还邀请了几个做记者的同学带着摄像机前来报道,搞到李午都感觉有些被抢了饭碗,甚至他还别出心裁去外面请人来,那种经常用在商场门口的大充气拱门,上书大字:热烈庆祝西汽第一辆大客车下线!然后还准备了一些汽球彩带。

    林超涵本来只是随意交待要搞得略微隆重些,没有想到小朋友们就搞得如此花哨和不伦不类,他想批评阻止都来不及了。哭笑不得之余,只得认了。那些老师傅也一个个斜披红彩带,同样被小朋友们整得哭笑不得,他们一辈子试车发车多了,但是像今天这么整,还是头一次。

    大客车正式试车的时候,徐云男果然来了,他一看到这阵仗,立即笑得合不拢嘴,当场给耿进波打了一个电话过去,表扬西汽方面对待大客车场面之隆重,恨不得红旗招展锣鼓喧鸣都要说出来了。

    耿进波听了很高兴。他最担心的就是西汽拿他的话不当回事,让他充当尽出钱的傻子,然后他的招呼都不管用,这既关乎到面子和尊重的问题。当即他下令让徐云男要好好利用集团的力量进行大力地宣传,用报纸、电视一切可能的手段,向外界宣布,属于他们龙德集团投资的大客车就要正式上市了。这对于他接下来的融资计划非常有利,说句不好听的,龙德的钱可不光是他耿进波在出,那是要从市场上圈回来的。

    林超涵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他无意中的一个吩咐,再加上孙小芦这帮小朋友不嫌事大的热心精神,却又再次让龙德坚定了向西汽进行投资的决心。

    这次试车,其实也就是挂个临时的牌去厂里厂外的道路上转一圈而已,相比从前的茫然,现在林超涵心里相当有数,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该内部测试也都试过了。

    果然,溜达了半个小时回来后,客车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没出现什么问题。

    徐云男很高兴,他不知道在这背后,其实是西汽这些年各种技术的不断提升,从机器设备到人员素质,再到设计工艺,都有了质的提升,导致虽然只是一个样车,却再也很难出现像林超涵刚回厂里试车时那样严重的故障发生,记得当时试车的时候车轱辘都飞出去了,大家脸上那种精彩的表情林超涵至今难忘。

    大客车试车成功了,西汽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差不多掐着半年的时间点,林超涵完成了这项工作,很多人都暗暗诧异和赞叹,用林焕海的话来说,就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不要骄傲自满,再接再励。”

    自然林超涵对这点小小成绩,自己同样不放在眼里,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点小小成就算什么,而且,准确来说这次大客车试制能够成功,一半都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根本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充其量是拼装罢了。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评价,对自己颇有些苛刻。其实仅是拼装也有很多技术含量在里面,就这半年时间,消化德方提供的底盘技术就很牛了。

    能让西汽这么牛的,功臣之一便是郑博士。他的团队利用金教授当年启动研发的国产cae软件在这次客车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cae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外的技术比国内领先很多。如果没有其它选择,林超涵一定会推动公司全力引进国外的先进cae软件,如果说西汽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那么有了这套软件协助,西汽就能内外兼修,变身超级高手。但是cae目前有了有国内选项,虽然说金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在改进cae软件,做了很多项目,但是技术水平与国外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还有资金的结果相比,仍然有巨大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金教授依然没有灰心丧气,坚持做了下来,之所以有这样的坚持,与西汽当年那次应用不无关系,西汽这些年,就算再困难,也依然每年会拨一些资金支持金教授进行研发,郭志寅常年会与金教授保持联系,一些活动会邀请他参加,甚至偶尔也客串一下教授角色,给他的学生们上几节课,两人保持了良好的私交。

    如果单纯靠学校资金,甚至是政府课题基金,金教授其实是养不起机器设备,还有郑博士这一圈人马和各种研发消耗的,西汽再加其它几个企业长年累月的支持,才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现在国产的cae软件虽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林超涵等人试用的情况来看,支撑他们使用是足够了,当然从长远来看,还必须要不断升级,以追赶国际化水平。

    而现在郑博士就是cae软件国产化升级的关键人物,而且必然是将来的领军人物。

    在大客车试车的当天晚上,林超涵和郑博士在庆功宴过后,深度聊过,他们都坚信一点,像这种重要的技术,等到将来某个时间节点,就一定会被外方所限制,如果没有国产化作为备胎备份,到那一天的时候,西汽甚至是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会面临枪有弹,却无法击发的尴尬局面。

    郑博士的原话是,“我的老师在国外留过学,我也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些西方国家现在只所以还能表面对中国保持友善和开放的姿态,只是因为我们落后他们太多,远远无法对他们形成威胁,但私底下,他们其实已经对中国保持着万分警惕了。我敢打赌,到了某一天,他们会露出自私本性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任由他们占据所有高端技术,把宝压在他们身上,太危险。”

    林超涵对此深以为然,就是他连续数次赴德谈判,他都深刻感受到了某些德国人的骨子依然是高高在上,说歧视也好,说误解也好,总之,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感受到舒服。这也许是中国人特有的敏感、自尊和好强在作祟,但是无论如何,都让林超涵更加坚定将来走出自己道路来的决心。

    “郑博士,我认同您的意见,我对于国产cae软件是百分百地支持的,但是咱们也不能闭门造车,开放的心态还是要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口的软件我们也要有。”林超涵思考道,“一来作为借鉴,二来也可以更快让我们公司技术得到提升。”

    对于这一点郑博士没有不同意见,西汽不可能只用他们负责的国产cae软件,国外软件的引进与采购一直有计划推动。

    林超涵问他未来的计划打算,郑博士表示仍然回到学校继续研发。

    林超涵微笑道,“郑博士,我有一个提议。我们不妨搞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大课题,由我们西汽来资助,你长期驻扎西汽,在实践中进行研发如何?你知道的,我们还有很多的重大课题要做,比如我们的下一代军车计划,比如我们即将引进的g2000技术消化改进,还有我们未来肯定会走上正向研发,有太多项目需要做,有什么比在实践中,更能实现你的理想吗?”

    郑博士犹豫了,他知道林超涵所说的都是正确的。

    “我还可以给你和你的团队争取到最好的待遇,我可以为你争取到最好住房条件,最好的报酬,最不缺的科研经费,还有你的团队同样可以享受到各种优惠待遇。你觉得如何?”

    郑博士哭笑不得,他是个书呆子,虽然不大通人情世故,但是聪明绝顶,闻弦歌而知雅意,“林超涵,你这是在挖墙角让我跳槽吗?敢情,我来给你干几个月活,以后就一辈子要呆在这里了。”

    “非也,非也!”林超涵摇头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并不影响你的学术道路,甚至也不要求你离开学校,只要你肯全力参与我们公司的项目就可以,平常也不一定要所有的时间都呆在我们公司,所谓产学研结合嘛,还得让你有学的时间。”

    郑博士哈哈大笑起来,他知道林超涵其实看中的不只是他,还有他背后的团队与学校,只要他还在学校保留身份,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吸收到最优秀的年轻学生加入进他的团队来,如果他跳槽到了西汽,可能就没有背后的资源了。但是他不在乎,正如林超涵所言,他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他想做事,结果却因为要到处争取资金浪费时间,西汽能够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比什么都强。

    “成交!”郑博士脸上带着微笑,主动伸手向林超涵。

    林超涵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终于,又给西汽抓到了一个牛逼的人才。他林超涵再聪明,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来,才能让西汽彻底走上光明大道。这一点,他看得很明白,更加不可能妒才嫉能了。

    至于他答应的那些条件,他们俩都没有讨论能不能实现,那是明摆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