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39章事情在起变化
    而像老梁头这样的熟练工人,在厂里占比并不高,但绝对数也不少,少说也有那么五六十个人,头一个月,这些人热情迸发,狂干实干,最低的收入也增加了百分之二三十,像老梁头这样猛拿钱的还有那么几个。

    千万别小看这多赚的两三百块钱,要知道当时买一个冰箱也就两三百块钱,这钱对家庭来说,就能直接改变生活品质。

    拿到工资后的老梁头一下子底气就足了。回家后一改哀声叹气的样子,胸脯也挺直了,头也昂起来了,他老婆和儿子都眉开眼笑,照这个趋势娶媳妇的好日子不远了。

    发现确实收益增加后,他们就开始卖力气干活了,有些熟手一下子效率翻倍,造出的产品和零件也大幅增加,而车间主管现在每天除了分配任务就是拿着本子记录各人的表现,每个人每天做出了多少合格的部件都必须详细记录在案,以前都是统一计数,现在不行,每个人都必须单独计数后再汇总。

    刚开始还容易混淆,记不清楚,但是很快大家就想出了新办法,比如车零件的,装框按颜色划分,上面贴各人的名字标签,就不会弄混了,每个人在交前自己都要过数,反复确认签字,才算通过。

    经过数天磨合,很多分厂车间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统计体系。

    不光是计数,还要考究质量,如果质量不过关,不予以验收。这方面则比较粗放,主要靠个人自觉和主管的眼光,主观性比较大,这样误差也比较大,还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后来厂里紧急引进了品质检查制度,增加了品质检查岗位才得缓解。

    这些熟练工人带动了一股风气,让各个车间有了新气象,工人积极性普遍提高,产品质量也逐步在提高。

    对各个分厂生产车间来说,现在质量必须得真抓实干了,这关系到成本核算,跟工资收入是挂钩的。以前厂里为了加强质量,三令五申地强调,还反复加强培训,但即使是这样,废品率也居高不下,但实施改革后仅一个月,废品率就下低了近乎一半。

    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这些工人们感受不是很深,但是与他们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工资提升与否则非常直观了。头一个月,厂里技术能手的工资普遍都比之前高出不少,他们领工资回家后,自然少不得欢喜异常加餐欢庆,惹得旁人羡慕不已,这就彻底带动了生产线的积极性,一时间光看整个西汽生产线,就能发现大伙儿一个个干劲十足。

    在一段时间后,很多干部发现,自己因为要维持之前的管理岗位,结果自己的工资反而没有那些工人高了。你看看那些工人,有个别人为了想多挣点,白班夜班一起上,十分狂热,到手的工资就是多点。看到这里,很多干部觉得心理不平衡了,他们谁不想多挣点?免得回去后被媳妇指着鼻子奚落。

    这些干部里有些人本来就有两把刷子,看到工人工资高了,眼睛就红了,有些人就决定不当干部,去当工人了,这些工人还是他们带熟的徒弟呢,现在徒弟比师傅挣得多了,怎么行?索性跟厂里提出调岗的要求,转成工人岗位后,他们的工资收入果然大涨,顿时快乐无比。

    这就搞得到厂里很头疼了,毕竟这些技术出身的干部是中流砥柱,如果都跑一线去当工人,谁管理啊?

    没办法,又紧急出台了新的政策补丁,干部的待遇跟车间员工整体的表现相挂钩,并增加绩效奖,才刹住了这股歪风。

    这些的积极影响是,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并且,进行成本核算后,虽然很多工人工资暴涨,但是效益却远超从前。对此,罗关根向林焕海提出了各种抗议,就是这计件的核算,最后都得靠他来落实,这工作量,绝对是非同小可,为了完成计算,罗关根毫不客气地还把林超涵拉去借用了几天。

    然而在初期,这些获益者毕竟是少数。更多人的工资基本是维持不动的,因为他们也就是基本完成了既定任务而已,也就没有涨工资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收入则是相对下降的。

    既然是改革,肯定会触动既得利益群体,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混日子的闲人懒汉,这些人还不是极少数,平时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那种,这类人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以前好赖不赖,不求上进也没关系,反正厂里也不少他们一口吃的,该领福利的时候就领福利,评优秀先进跟他们绝缘,一辈子当不上干部也不在乎,这种人走到哪里都有,西汽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也有那么一批这种人,他们现在如果不犯大错,能完成任务,公司也不会真的开掉他们,但是他们就得眼睁睁看着别的人拿高工资,自己就可怜巴巴拿着底薪,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时候他们就可就要难受了。

    另一类人是少数蛀虫干部,上次林超涵他们在墨河进行试车的时候,厂里就曾经开掉一个吃里扒外的小干部,这种人其实还不少,上下勾联,拿着厂里的资源交换一些蝇头小利,纯粹就是倒腾车间里物资的老鼠,这些人因为掌握着权力,日子过得还很不错,现在厂里改革,要求杜绝浪费减少废品率,这简直就是要切了他们的命根子,这些人从根本上就反对改革,他们比那些懒汉闲人对改革要更加痛恨,懒汉闲人要是改变一下,顶多就是拿的比别人少些,而他们则是彻底没了外快,而多年的技艺荒疏,加上有些人本来就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他们挣的可能还远不如一个熟练工人。干看着别人拿高工资,自己却只能拿点死工资还断了财路,这可就要了他们的命了。这类人反对改革反得最厉害,闹得也最凶。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些反对改革的议论和事件开始接连出现。

    这次改革之后,整体来看工资是增加了,公司员工们拿到的工资,由于浮动工资的出现,奖罚更为分明,导致很多人实际收入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虽然工资增加了,但是福利则相应的减少了,隐形的福利被砍掉了大半,特别是医疗、子女就学等以前是完全免费的,但是现在则是只是部分减免,这个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和家里有子女正在上学的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了。

    不得不说,这个砍福利是必须要着手进行的事情,人员工资固然是成本的重要方面,福利更是沉重的负担,有些职工身体有疾,为他们的健康着想,以前医疗费用都是厂里直接全部报销,除了少数大病超出报销范围的,基本上大家都不用为生病发愁,这是很美好,但是长此以往,厂里实在是受不了,以前还有国家和上级单位撑着,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拨付和各种支持,但是现在这些支持几乎没有了,一切都要靠西汽自力更生,这个负担立即变得难以承受,西汽发展的资金现在全都要靠自己来挣,利润几乎全被各种福利吃光了,这几年已经勉强支撑吃老本了。要知道,医疗费用是个无底洞,而且因为全部免费,很多人有病没病都想占点便宜,没事就去治病开药,没病找病,甚至个别人跟医院串连掏厂里的钱,这种情况不说很普遍,也是有的。厂里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现在像医疗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小病可以报销一半,大病最多只能报销40%,这一下子,厂里各种隐形福利支出就减少了一大半。这些宝贵的资金就用来给那些干活干得的好的人加工资,再多余的就可以用来支撑厂里更新设备,发展生产了。

    那些反对改革的人就从这里着手开始闹事,改革后没多久,一个谣言开始在厂里工人们之间悄悄地流传,说是现在厂里只有少数领导干部仍然享受着之前的福利,而且福利更甚于从前,有些资金被用来建设楼堂馆所,用于领导享受了。

    正巧,这段时间厂里用来招待家属亲戚、外面客户来宾的宾馆正在进行修缮,暂时停止对外营业了。这件事就被有鼻子有眼传得越来越邪乎,有人说是宾馆大堂的灯具一个就上万元,还说里面准备修成领导们专用的娱乐场所等等。

    这些谣言没多久就传得沸沸扬扬,很快,员工们看领导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觉得厂领导是借改革的机会变相地给自己捞好处。

    刚开始,这些话还只是一些人私下里流传,没几天,就成了厂里面公开讨论的话题了,有些人甚至在林超涵上班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打探内情,问他知不知道宾馆的装修有多豪华。这问得林超涵很诧异,不就是一次很普通的修缮吗?怎么突然问得有点离谱了?

    再说了,他哪里知道,这事又不归他管。

    但旁人就问了,不是说厂里领导打算把这里装成专用的娱乐场所吗?

    林超涵这才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好像在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