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55章改回弧面设计
    众人抬眼望去,果然老头子的脸上被风吹得有些红通,现在天气有些凉了,没了挡风玻璃,河滩上的风吹得确实会让人有些难受。

    葛乃尔又自顾自的抽烟去了。

    众人没有管他,自顾自地讨论起来了。

    大家分析了一下,其实要说起来双片风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装配工艺就复杂,装配效率比较低,其次橡胶条老化造成的漏水情况一天都没中断过,只能不停的换橡胶条,现有的橡胶材质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就算是焊点蒙对了,迟早也会因为橡胶条的问题引引发问题,这个以前老款车已经反复证明过了的。

    这个对于部队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过一天是一天了,因为这其实是涉及到材料的问题,已经不是西汽可以独立解决得了的。

    林超涵一边听着一边记录,最后忍不住,还是问了一个问题,“这个就一定得用平板玻璃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解释,林超涵自己也都很清楚,夏万成无奈地说,“那能怎么办啊?部队就这个要求,其实要我说,平板玻璃也有问题的。”

    “什么问题呢?”林超涵追问道。

    夏万成解释说,即使对于部队来说,平板玻璃有个致命缺陷,在反射阳光的情况下,平板玻璃的反射光很强,很耀眼,可观测距离很远,而弧面玻璃虽然反光角度范围比平板玻璃大,但是即便反光也只不过是一条亮线,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暴露的可能性比弧面玻璃高的多。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平板玻璃好处多多,而且已经是老传统了,部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这个传统也是可以更改的。”林超涵思忖着说,“依我思考,萨森原版设计使用弧面玻璃肯定有它的考虑,还有,如果平板玻璃存在这种特殊的缺陷,那么坚持这个传统其实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如果直接用萨森原始设计,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就迎而解了,根本没有必要再折腾来折腾去。”

    这是一条很光棍的思路,如果可行,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夏万成摇了了摇头,“这个太难了,想说服部队不是件容易事情。改变传统,哪有那么容易接受的。”

    “那我们做一些测算研究,证明弧面玻璃的好处呢?”林超涵说,葛乃尔说的不错,早知如今,何必当初,他越想越对,当初如果索性不改这个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根本不存在了。

    何况,德国人又不是傻瓜,他们难道不知道弧面玻璃和平板玻璃的利弊吗?他们这么做肯定有充分的理由,但林超涵苦于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此时说这些也不是很有底气。

    如果林超涵不是有之前的那些成绩,这些话大家就当是小孩子胡说八道,直接嗤之以鼻了。

    但现在林超涵已经充分证明自己并非无知小辈,这些前辈们就得好好听他说话了,所以大家还真是认真地考虑了一下林超涵的意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说得好有道理。

    但是要说服部队,改变传统,接受新的设计方案,这个事可就有点不太好办了,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只能把这个问题和解决方案整理记录下来,回去后交由厂里统一进行决定。

    同时,还决定不能因为这个事情耽误时间,他们能做的事立即更换挡风玻璃,做其它的测试,后面的测试是比较恶劣,但是震动性没有石头河沙滩这么强烈,比如说去石头河的泥滩里去跑,那里也是个特色,看上去比较平静,实际人一旦走进去,小腿就会陷进去,走路艰难,是试车的极佳地点,但是却不会对挡风玻璃这里有太大影响。

    于是就现场更换了挡风玻璃,不得不说他们的准备工作实在是做得太充足了,几乎能想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都考虑了进去,挡风玻璃会坏掉他们也考虑过,所以备有两块平板的挡风玻璃。这些人都是老手,只要有足够的材料,换起来并不是难事。

    到天黑之前,挡风玻璃已经换好了。

    晚上还简单地测试了一些课目,商量了一下,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先回厂,一方面把问题提交上去,另一方面好好休息,上次野营给大家带来的心理阴影有点大,还是决定不再露宿了。

    第二天一早,夏万成就把试车的结果向厂里进行了汇报,郭志寅和林焕海听说后,把林超涵留了下来,其他人接着进行试车。

    把林超涵留下来自然要是好好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谢建英也回到了厂里,几个人开了个会,林超涵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说明后,大家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都是行家里手,很快就意识到林超涵的方案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

    郭志寅为此表扬了林超涵,这个解决方案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敢提出来,则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是几位领导虽然认可这个解决方案比较好,但感觉也是很有些棘手,真是捍山易,捍部队的传统难,而且咱们的部队是一个特别重视传统的军队,历史上各种传家宝传下来,才有了后来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虽然这种平板玻璃不算那种革命传统,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林焕海沉吟了半天,把这个顾虑说了出来。

    林超涵有点急了,“这种传统算什么啊?这种传统观念如果是错的,就应该向部队力陈,改正这个错误。”

    林焕海瞪了他一眼,“你说改就改啊,部队你家开的?”

    林超涵无语,这个玩笑上次已经开过一次了,记得上次老林急眼了也是这么反问他。他只能翻着白眼,懒得理他。

    倒是谢建英看不过去了,批判林焕海,“我觉得小超说得很有道理,不能墨守陈规,如果部队提的修改要求不正确,我们就应该勇敢提出反对意见来。”

    林焕海道,“这个,这个……军方的要求,不能随便改啊。”面对谢建英,他多少有点发怵,有些霉头还是不要触的为好。

    郭志寅打圆场,“得了,得了,我建议要不就直接部队方面问个清楚。”

    于是林焕海就请军代表韩庆生过来商谈,韩庆生过来后,果然当场对西汽否定传统的解决方案表示了不满,他自己也曾经在部队当过一段时间的汽车兵,对平板玻璃是有感情的。但好在韩庆生也是一个非常明白的军人,他清楚自己的职责,在林焕海等人力陈实情之后,决定一是要求西汽方面提供足够的实际测量数据和效果说明,证明原始设计的弧面玻璃比平板玻璃更有优势;二是向上级进行汇报,由上级方面来决定取舍。

    对此,西汽方面并无异议。

    很快韩庆生就把这个修改动议递交给了部队车船司,其实也就是仲玉华负责的部门,仲玉华接到报告,立即提出修改设计不是不行,必须要有详尽的实验说明才行,否则部队是不会承认的。

    经过讨论商议,将样车和一辆老款车做了一次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是平板玻璃在特定情况下的可观测距离高达5公里,而弧面风挡的可观测距离只有1公里,反倒比平板的好很多。这次光线反射实验的效果证明,也证明了林超涵原来的估计,就是原始设计弧面玻璃已经充分考虑了散射光导致隐蔽失败的问题。

    至此,部队接受了西汽的建议,取消对新款7吨车平板玻璃的修改要求,维持萨森原始设计,改回弧面玻璃。这一来一回改变,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好在挡风玻璃在后面的测试中再也没有出现问题,挡风玻璃的事就算是解决过去了。

    现在,厂领导们心里彻底有数了,基本上这次的7吨车,大致上已经算是前期研制完毕了,后面就该进行定型测试了。

    这定型测试就得去国家试验场去测试,已经提出了申请,还在等待回复,预计可能会在开春进行。不过现在已经接近寒冬了,严寒条件下的极限环境测可以提前展开了。

    在此之前,整个样车试制车间热闹非凡,车间人手已经从15人增加到了近百人,这么多人,主要是为了尽快在短时间内生产出第二批10辆车的样车,这批样车将会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定型试验。

    原先第一批的两辆样车经过前段时间的试车,可劲的折腾,有些部件已经磨损严重,比如轮胎就花得不成样子了,现在也该功成身退了,在它们的身上,西汽验证了很多以前没有用过的技术。如今,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各种设计工艺修改也都该改的都改了,之前有的措施还是临时应急的修改,很多技术需要在下一批车时才能固定下来。

    所以这一批10辆样车,相较前一批车,已经是相当成熟了,而且都会喷上部队的绿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