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女子常戚戚 > 59.三合一下(下)【已修】
    玉珠看着眼前比她高半个头的男装少女, 只觉得今日倒霉死了。

    定是出门没看黄历的关系, 让她今日这般不顺。

    别过头,想要绕过去, 却被手长脚长的晏宁拦了下来。

    “小娘子躲我做什么?”

    晏宁双手呈环状, 围住了玉珠的去路,脸上刻意邪魅一笑, 看起来十足十的恶霸模样。

    呸,真是个纨绔浪荡子,不,浪/荡/女!

    玉珠嘴角抽了抽,心里暗暗啐了声。

    懒得与她说话, 眼皮子都不想抬一下,转过身,换了个方向走。

    晏宁见状,又厚着脸皮跟了上去。

    玉珠走三步, 她也走三步;玉珠往左拐,她也往左拐;玉珠回过头瞪着她, 她也……她从怀里掏出一柄扇子,扇了扇。

    发丝飞扬, 自觉潇洒倜傥,真是一朵出尘绝艳美男子。

    玉珠本不想与神经病一般见识,毕竟精神层次不同, 一不小心, 可能反而伤了自己。谁曾想这个神经病竟然缠上她了……

    “你这女子知不知礼, 一直跟着我作甚?我又不买你家的瓶子了,要推销找别地儿去。”

    晏宁收起扇子,见四下无人,扯散了头发。

    玉珠见她神状有异,撒腿就跑。

    然而体力不济,被晏宁从后头饿虎扑食般抱住。

    玉珠心中一凉,觉得小命休已,不想那扑住她的人却浑身抽搐起来,看着癫狂可怖。

    这是真有病?

    是吧?

    玉珠心里头更慌了,使劲吃奶的劲儿挣扎起来,嘴里大声疾呼“救命”。

    晏宁见她惊慌失措的模样,忍不住伏在她胸前大笑起来。

    玉珠的胸膛都被她震动了,更是气不可遏。这是谁家的疯子,赶紧来人牵回去。

    晏宁笑够了,抬起头,直起身子,见小娘子被她气得面色绯红,看着更是鲜艳欲滴,顿时心情大好。

    “小娘子我不过与你开个玩笑,生气做什么,在下晏宁,在曲川也是说得上名号的人物,以后若是有事,你只管报我晏二的名头,那瓶子不值得什么,我等会儿送些波璃饰品与你赏玩,当个赔礼可好?”

    玉珠都要被她气笑了。

    晏二,真是人如其名。这是哪里来的神仙怪才,她也真是好运道,怎么就无端端的撞上了。

    谁稀罕那劳什子的波璃,要是不是为了泡药材……便是琉璃,从这么个人物手里出来,白送她都嫌烫手。

    还说得上名号的人物,怕是浑出名的刺头子吧。

    她又不是嫌日子过得太清闲。

    玉珠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子,径直要往家里头走,再和这神经病待下去,她都要被传染了!

    晏宁这次倒是不追,心中想到:这小娘子莫不是真生气了?她不过是作了个病症的怪模样想吓吓她,不是说这个年纪的少女最是怜惜病人吗?

    真是个难弄上手的。

    她见她大哥都是这么对女子的,先是扮作病公子,自有解语花来怜惜,再亮出身份,那些个女子顿时感动不已,恨不能以身相许。,怎么到了她这儿,就不管用了呢?

    晏小二百思不得其解,郁闷之下决定去搜刮大哥的宝库,解解气。

    ==================================

    玉珠气冲冲地回到了院子里头,见刘妈熬好了粥,拿起来“呼噜呼噜”就是一大碗下肚。胃里暖烘烘的,才觉得心情舒畅了些。

    一旁的刘妈妈跟见了鬼似的,姑娘今日是怎么了?

    莫不是又和郎君吵架了?

    “姑娘,你不是出去买器皿,怎么空着手,还饿着肚子回来了?可是被扒了银钱?”

    刘妈这般说着,心里也跟着担心起来,连忙放下手中的蒲扇,顾不得擦手,就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事,才松了口气。

    “妈妈还以为你糟了什么乱子,怎么今儿个兴头都变了,这野菜粥你平日里都不爱碰,怎么今日端起就是一碗,可是有什么事?和妈妈说说?”

    玉珠“碰”得放下碗,好在那碗解释,在木桌上纹丝不裂。

    “妈妈你不知道,我今儿个出门遇上神经病了,真是出门没翻黄历,晦气。”

    刘妈妈被她的新鲜词汇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这“神经病”是个什么病?

    “姑娘,既然是病了,咱们也不要多计较,得病的人也是苦的,谁好好的想生个病呢。姑娘避远些,别被沾上了就好。”

    玉珠一听这话就知道刘妈妈误解了,这“神经病”可不是病。

    不对,也确实是病,只是与正常的病不一样!

    “妈妈,你不晓得,这神经病就是疯症,看着可吓人了。”

    疯症?刘妈妈顿了顿手中的动作,焦急地问道:“这家里人怎么不管着?这出来可不好。”

    “是呢。”玉珠撇撇嘴,吹了吹滚烫白胖的麦果,吹凉了些一口放进嘴里。香浓的芝麻在味蕾中流窜,刘妈妈的手艺真好。

    玉珠觉着她最近吃的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不知道会不会胖啊。

    想着便匆匆起身,到了房里,反锁上门,就接了裙带,手掐上自个儿的小腰比了比。

    恩,没粗,还好。

    不知道……

    玉珠的小手羞羞怯怯地向上攀升,摸到两个小鼓包,小小的还不及她半个手掌,却微微胀疼。

    “嚇”

    玉珠突然想到了什么,匆忙撤出手捂住脸,觉得脸皮都要烫熟了。

    吃晚食的时候,玉珠与秦恒说起那女疯子的事,秦恒皱了皱眉。

    “珠珠你日后离这人远些,我这些日子看看有没有别的合适的地方适合搬过去。”

    “别——”

    玉珠可不想为了个不重要的人搬走,青石巷环境清幽,四周人家都很和气,西市上的菜农小贩也与她很是熟络,她舍不得呢。

    她还要做润肤膏脂送人呢。

    “秦恒,她又不是这头的人。做什么要搬走,这儿挺好的。”

    玉珠扯着秦恒的袖子,杏眼水汪汪地看着秦恒。

    “这儿的人我都熟了,不走嘛。”

    秦恒拗不过她,点头应了。

    “这两日我要去西郊一趟,你与刘妈妈两个人在家要小心点。”

    说完,看着玉珠纤细的身子,又补了句:“要不请两个护院吧。”

    玉珠点了点头,她是被晏宁那个女疯子有些吓怕了。请两个护院她就不用避着人了。到时候看看是她威风,还是自己威风。

    秦恒第二日天未亮便骑着马走了,那时玉珠还在睡梦中。

    等玉珠从梦里醒来,天光都大亮了。刘妈妈做好了早食,在院子里头给玉珠做绣鞋。

    玉珠这些日子长得快,原先的绣鞋都有些不合脚了,穿着倒还是能走,只是绷得有些紧,鞋底也磨损得厉害。

    玉珠坐在石凳上,吃着早食,外头传来敲门声。

    以为是秦恒请来的护院到了,放下碗,便急着去开门。

    谁知门一开,护院没见着,又看到了晏宁一张讨人厌的脸。

    玉珠心中一堵,便要关上门,却被晏宁一顶,让她得了空,闯了进来。

    “小娘子莫恼,小生是来赔罪的。”

    说着拍了拍手,两个大汉抬着两口大箱子就进了小院门。

    玉珠此时正想问问这晏宁是不是真有病,这般做派,是不是话本子看多了。

    用前世的话来说就是天雷滚滚啊。

    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小言路子?

    而且你是个女子啊!你就是再邪魅狂狷也不能撩妹啊!我是已婚妇女了!!

    玉珠一脸头疼地扶着额,对着晏宁道:“我不要你赔罪,你日后别来了,咱们就算揭过了。”

    “那可不成。”晏宁一脸认真道。

    她赔罪是为了交好,可不是为了绝了交情。

    “若是日后不见了,你原不原谅我有什么关系,左右我也是惹小娘子厌了,还不如日日缠着你。”

    这话说到后来就有些赖了。

    玉珠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这居然还是个有脑子的无赖,竟然赖有赖招,她还拿她没法子了。

    晏宁自说自话地打开箱子,拿出里头的波璃瓶子,塞到玉珠手里。

    “你收了我的礼,咱们算揭过了啊。”

    玉珠真想一瓶子甩她脸上,要不是看在她是个女子的份上……罢了,当是日行一善吧。

    玉珠将瓶子放到石桌上,解了小荷包说道:“多少银子?”

    晏宁一下就急了,这小娘子真是难哄!

    “都说了是赔礼,你给银子算什么?我晏二不缺这玩意儿。”

    玉珠估摸了一下瓶子的大小和箱子的大小,一个箱子约莫能装四个瓶子。

    玉珠从小荷包里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到晏宁手里。

    “你的赔礼我受了,这瓶子我不能白要你的。我拿来是要做东西的,日后保不齐还要拿出来卖钱,我不能白拿你的。”

    晏宁才不信玉珠的话。

    这小娘子年纪不大,倒也是个口花花的,竟然拿这种事骗她。

    她家里头就是做生意的,她爹还算开明的,可家中的生意也轮不到她搭手。

    日后就算把铺子陪给了她做嫁妆,她也不过就是月月和掌柜对对账目,审视一下铺子就算了事。

    这小娘子开口便说卖钱挣银子,她才多大?

    不过想着她们刚“和好”,若是她实话实说小娘子怕是要生气。

    晏宁想了想,将银票子退回玉珠手里。

    “小娘子若是做生意,便当我入了份子,日后挣了银子,分我一份利钱便可。”

    玉珠见她一脸不容拒绝的样子,想着她与中二病颇为相似的症状,还是决定收了银子,日后再说,大不了当她是个存银子的。

    这种神经病,你永远不知道她的疯点在哪里!

    晏宁见她收回了银子,脸上阴转晴,眉目灿烂得不行。

    玉珠觉得她正常起来,再换身衣裳,也是个美人。

    可惜,美人有疾,白瞎了一张好脸。

    晏宁待到吃午食才将将回去。她原意是留下来蹭顿饭,能留宿、同住、抵足而眠就更好了。

    奈何她家老头子是个拆后台的,竟派了人来“请”她回去。

    来人还向玉珠行了一礼,表了歉意。

    玉珠觉得自己前头想的没错,这晏宁果真是个烫手的刺头子,她家里人道歉都做得这般熟练。

    晏宁不情不愿地回去了,玉珠也松了口气。

    她将那些波璃瓶子用热水烫了一遍,放在院子里晒干。

    “姑娘,你捣鼓这些做什么?”

    “妈妈,这可是好东西呢,咱这儿还见不到,是西域那头的东西呢。”玉珠回道。

    “打西边来的啊。”刘妈好奇地凑上前仔仔细细看了会儿。

    “这还能照出人影来啊,姑娘是不是要放到屋子里头?”

    玉珠被刘妈妈的话逗笑了,哪有人拿瓶子当镜子的。不过想着刘妈妈怕是只见过铜镜,看着这波璃自然稀奇。

    “妈妈,你要不要拿一个?我用不了这么多。”

    刘妈妈急忙摆摆手,推拒道:“这我怎么好拿,姑娘莫和妈妈开玩笑。”

    玉珠也没坚持,刘妈妈拿了瓶子确实没用,还不如她润肤膏脂做出来多送她些来得好。

    刘妈妈要做活,一双手自然不如别人,送膏脂最合适了。

    浸泡油需要的日子长,不论是花材还是药材都要浸泡一个月以上,有些还需要两个月、三个月。

    如今是七月,过两个月就是九月底。

    到了十月,正是秋末要入冬的前头。

    听人说,曲川的寒风来得早,她这膏脂那时候做好刚刚好。

    浸泡油用的药材和花材必须是干的,药材买来便是干的,就是花材需要烘干水分再浸泡。

    如今桂花开得正好,她们巷子里读书人家多,读书人家为了好彩头,多在院子里种一颗桂花树。玉珠挨家挨户地买桂花,那些人家还挺高兴的。平白多了几十文铜钱呢。

    玉珠将药材买来浸了,还多余的空瓶子用来浸桂花。

    桂花可是很实用的花材,既可用来渍糖桂花,做桂花糕,也可用来做桂花浸泡油。这浸泡油拿来做皂,做膏脂都有不错的效用,是不可多得的滋润美白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