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他不想弯 > 第169章 ||||首|.0169
    晋|江|独|家|首|发.0169惹众怒贾府气数尽,凋百花百姓饥寒苦

    太上皇有意放权,兹事体大。自皇上派遣两个心腹臣子往河南等地去防治水灾,便有许多人察出苗头,纷纷站队。

    两位娘娘的父亲原都是中庸之辈,顶|破天了只得一句清正廉洁。只是廉洁的大臣,许多时候亦是无为的。盖因太过板正,不知变通。现如今皇上要捧他们,原先太上皇捧起来的新贵,并上先皇捧起来的易家,自然都不能善了。另有几位被一削再削的异姓王,亦如坐针毡,只唯恐攥在手里这仅剩的荣光,也要随着朝堂更替一并被剥削去了。

    东平郡王唯一的妹子往宫里去了,现如今也只是不痛不痒地封了昭仪,宫里头最得恩宠的仍旧是娴贵妃,现如今还添了一个吴贵嫔。北静王的嫡亲妹子倒是做了皇后娘娘,只是纵然母仪天下,得不着神眷,于家族而言亦不过是个好听些的名头,再没一样可用的。另两位南安郡王并上西宁郡王更是连边儿都不曾捞着,前些时候外邦不宁,今上还有意令南安太妃养下的小郡主和亲。幸而后来齐献长公主坏了事,这才搁置下来。

    现如今贾府并上吴府之势如烈火烹油,如何叫人不瞧得眼中着火?

    北静王乃是四王里头唯一一个还是亲王的,水氏还出了两位皇后,到底也坐不住。圣眷不再,任皇后都是水氏出的,也是无用。

    听闻河南水灾被控制得极好,北静王越发不能安坐。当日便回府命人请了北静王妃过来,他与王妃并不恩爱,只是真到了办大事的时候,还是得王妃来。

    北静王妃是个柔顺敦厚的人,匆匆来了,尚不及与他见礼,便听他道:“不必虚礼了,王妃过会子命人往娘娘宫里递牌子,明儿去瞧瞧娘娘。”

    她应下,才问他:“爷,可是出事了?”

    “不过是一早料到的事,来得过早些罢了。”原就知道,太上皇看重的氏族,到了今上这里,必然是要遭受冷落的。只是太上皇原正值壮年,便是退位了,亦未放权。再没料到他令皇上亲政来得这样快,快到他们尚且不及部署,毫无预兆便承了这份冷落。“后宫不得干政,你往宫里去,也别问叫娘娘难说的事。只问娘娘在宫里好不好,娘娘自然晓得该怎么回你。”

    “是,妾身知道。”自北静王书房内退出,北静王妃果然命人递牌子入宫。不多时那人便回来回话,说是娘娘明儿能见她。

    第二日清晨,北静王妃早早起身,净面梳妆,穿上王妃吉服,便往宫里去了。

    在家中时娇娇怯怯的小姑子,到了宫里头终究是不一样了。纵然北静王妃是女眷,在宫里头皇后娘娘不发话,也唯有隔着珠帘见她。皇后娘娘容色端庄,凤袍齐整,端坐于珠帘后,平白就叫人生出一分不可亲近的滋味来。

    北静王妃恭恭敬敬与她行了大礼,皇后命人搀她起来,赐坐。才道:“自家嫂嫂,不必这珠帘了,撤去罢。”

    宫婢上前来撤了珠帘,北静王妃才坐得近了些。

    皇后温温微笑,问道:“许久不见嫂子,哥嫂俱都安好?”

    北静王妃原在家中时便与这小姑子相处得好,此时见她年纪虽小,面上口吻中却已是一派老气横秋,不免心有测测。因望着她道:“我们都好。娘娘在宫里头……也该好生……”

    在宫里过得不好,这是大不敬的话。北静王妃不敢说全,只露出只言片语来。

    皇后唇角带笑,道:“这些话也唯有嫂子会与我说。”宫中锦簇花团,谁又见着内心的苦楚了。再没一个皇后能做得像她这样委曲求全,纵然太上皇当日对东太后亦无十分情意,到底面上做足。到她这里,皇上却连半分虚以委蛇都不肯。纵然是现如今失子失宠的周贵人,她也艳羡得紧。到底曾有过浓情蜜|意时!

    “皇上厚爱娴贵妃……自然是有娴贵妃的好处……”北静王妃小心翼翼瞧了她一眼,不着痕迹规劝:“娘娘是皇后,母仪天下……”娴贵妃再好再受宠,也不过是个妃。纵然她来日养了皇子,那也是皇后娘娘的儿子,与她没什么相干。嫡母与庶母间如隔天堑,轻易不能越过。故而皇后只需做好皇后分内的事,争风吃醋亦不必。

    皇后轻笑道:“嫂子放心,却轮不着我与她相争……北静王府现在定紧要的是稳住,叫旁人乱他们的,咱们兀自不动就是了……”

    娴贵妃母家声势日盛?不,皇上不会允贾府一家独大,这回不是连着吴府一并抬举了麽。自然,他们是该抖起来了。出了一位圣眷优渥的娘娘不说,便是娘娘的父亲也得了重用。只是这抖也抖得不长久,瞧着吧,有的是人要暗中下黑手。既如此,北静王府何必出手,倒平白惹一身腥臭。

    不过几日,河南那处果然出了大事故。骤雨连绵,偏堤坝被冲毁,一时间死伤无数,尸横遍野。皇上拨赈灾米粮下去,中途被层层克扣,至灾民手里时,竟十不存一。那处遍地饿殍,竟有易子而食之相。

    与此同时,贾政被参。奏折中字句愤懑,道河南饥荒遍野,疫病扩散,死去的人已堆积如山。而贾政在府中仍穿金戴银,不顾百姓吃糠咽菜,只怕胭脂米吃着尚觉不能入口。

    皇上第一回料理政事,有心要遮掩。便命北静王过去处置,务必将此事盖严实。万不能泄露出来叫太上皇晓得,否则他亲政的时候更远。原本俱都算好,既有疫病,染了病的民众当场焚烧了就是了。另一并带些米粮过去,好歹将缺口堵住。

    再不料太上皇几个心腹大臣竟将此事完整无遗,奏请太上皇明察。

    太上皇勃然大怒,即刻命贾政卸任,押解回京。至于皇帝,现如今罚是不能罚了。

    当日林海亦在当场,只见太上皇对着皇上看了许久,长长叹息了一声,道:“慕容永宽,你真是叫朕失望……”

    自他登基,便再没人能指名道姓地喊他。现如今太上皇这样唤他,却是十成十地失望了。

    林玦听闻这事时,正与慕容以致对坐于合睿王府暖阁内手谈。慕容以致昨日才回来,对外只说是太皇太后抱恙,想见见小儿子,便匆匆令他从边关回来。偏才回来,便出了这事。

    下人回禀了此事便下去,林玦落下一字,趁着慕容以致举着棋子思索的时候,拿起桌边的芝麻糕来吃。“水患年年年年防治,岁岁无果。洪涝之灾,原在意料之中。赈灾米粮经受层层克扣,也是寻常。皇上错就错在妄想将这事掩住,还命人将尚存气息的灾民就地焚烧。再没听过闹了灾祸,皇帝不想着救灾,而要千方百计将事情掩住的。”

    “他与旁的皇帝不同,上头还压着一个太上皇,做事施展不开手脚。既想要去亲政,不说有什么丰功伟绩,总不能出这样大的岔子。皇上太急切了些……”慕容以致终落下一字,端茶来吃,冷笑道:“也太阴毒,不是大丈夫所谓。竟不像个男人,还妄想与我争夺你!”

    “又开始胡言乱语!”林玦气恼,将剩下一半的芝麻糕放入口中,待咽下,方又道:“今儿是你回来的第二日了,还不进宫见太皇太后?”

    既然是因着太皇太后病了,才千里迢迢召他回来。他到了京城,又不入宫,岂不是叫人生疑。

    “今日皇兄才发落了皇上,我若去了,也见不着皇兄。不如待此事尘埃落定了再入宫,也清净些。”他面带不耐,“宫里头说话总爱说半截藏半截,见许多人,倒叫我头疼。”

    慕容以致低下头,眼中闪过寒意。慕容永宽这回栽了个大跟头,也是因着他自个儿固步自封的缘故。太扶持后妃母族,岂不想想,要凭着送姑娘往宫里去挣前程的人家,哪里是真有本事的?

    他只想着后妃母族是自个儿手下的人,却没想着,真正治国靠的本不是姻亲关系,否则要科举、武举何用?

    且在坑底待着罢,过些时候他将千斤巨石压上去,一定要他永世不得翻身。皇位坐得太舒畅,总想着要寻旁人的晦气。就别怪旁人将他拉下马,自个儿坐到那呼风唤雨的位置上去。

    林玦自然不晓得他有这样的念头,只想着待此间事罢,他将两人的事告诉父亲母亲,便跟着慕容以致往边关去。一是离得远,不叫他们面上难堪。二是若他们真不肯宽恕他,他往外去了,也不在跟前碍他们的眼。至于这三,自然是天高皇帝远,好绝了慕容永宽的心思。

    “帝王争斗,权柄更替,苦的都是百姓。”林玦望向窗外,秋霜已降,冬至将来,万物凋零,百花零落。唯有这松,年年月月常青,日日夜夜久翠。“便是惹了太上皇并上皇上厌烦的恭仪伯,如今被圈禁了,也是好吃好喝供着。那些灾民却是吃了这顿没下顿,寒风瑟瑟,许连遮头的片瓦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小琪”,灌溉营养液+52017-08-0817:55:39

    读者“霁雪”,灌溉营养液+102017-08-06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