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他不想弯 > 第86章 |||家|首|发.0086
    晋|江|独|家|首|发.0086别皇宫细雨打萧瑟,回贾府元春见钗黛

    贾元春回荣国府那一日,连绵阴雨不断,絮絮缠|绵,似乎要将人心肝脾肺都淋湿。

    四皇子坤仪宫前经过,他身侧的内侍高高举了伞,雨珠儿成串,顺着伞骨接连不断飘落。祈雨一手撑了伞,一手提着包袱,将迎春自坤仪宫|内送出去。

    祈雨一字一句地交代:“你如今出宫回府待嫁,在宫里,咱们是姐妹的情谊,出了宫,你便是荣国府的大姑娘。我们不过是伺候人的宫婢,再与你不是同路人。原该就此分道扬镳,只我们想着,你原不是那样的人,很不必如此。”

    元春将祈雨撑伞那只手握住,“我总是记着你们的。我当日入宫来,往好听了说,是贤良淑德,实则伺候人的差事,很不稳当。幸而有容霜姐姐和你们,费心教我,才叫我在这宫闱里活了下来。这些情分我一一地记着,一时一刻不敢忘怀。”

    “你能记着,自然是好。不记得倒也罢了,左右山高路远,我也只能送你到这里。”祈雨缓缓送了手,将伞兵送入她手中。后退一步,后头立时有个小宫婢撑伞上前,半分也不曾叫祈雨淋着。祈雨道:“容霜姐姐今日当值,不能来送你。”

    “我都明白,不必送我了。”元春|心内叹息,到底是要回来的,这见不得人的去处。身侧有两个内侍,奉命送她回府。

    一左一右上前,一个提了包袱,一个要替她撑伞。

    元春松了包袱,到底握着散,抬手示意那内侍停住:“我自己撑着就是。”

    与祈雨颔首道别,她转头欲去。才扭了身子,便见着那厢四皇子自雨中缓缓而来。元春|心跳如雷,偏偏要装作若无其事,还要仪态万分地走过去。

    她面上滴水不漏,含|着微笑。见四皇子已走至自个儿身前,自往一侧退了两步,“见过四皇子。”

    四皇子脚步略顿,一言不发,旋即抬脚离去。事已至此,竟已无半句言语可说。

    元春深吸一口气,这深秋的天,微凉的气息,深入肺腑,真叫人在这一刻,几乎连心也凉透了。

    两个身影,一朱一青,背道而驰,竟是谁都不能回头的场面。

    出了宫门便有车在外等着,元春上了车,内侍收伞,二人一左一右坐于车前,冒雨驾车,总算赶着午膳将元春送回荣国府。

    入了宫的大姑娘要回府来待嫁,今日一早,荣国府众人已早早起身候着。

    今日因下了雨,林黛玉受了冷气,才起身便觉着有些蔫蔫的,很提不起精神。

    薛宝钗晨起往贾母房中来,不见宝玉黛玉,与贾母见过礼,便问道:“林妹妹怎么不见?”

    鸳鸯指了指碧纱橱里,笑道:“林姑娘还睡着,才宝玉去寻了。”

    薛宝钗昨儿才见着林黛玉,果然如传言中一般,自有娇怯一股,又生风流几番,再添俊俏数分,难得玲珑七窍。是个出众人物,便生了亲近之意。

    林黛玉如今父母兄长健在,又是一贯被娇养的。再见着温柔端方的薛宝钗,竟也不觉酸楚,不过短短数个时辰,便已与她十分亲近,更有交心之感。

    二人已情同姐妹,薛宝钗听她尚未起身,便起了逗弄之心,起身笑道:“我往里头去瞧瞧。”

    才进了隔断,便见林黛玉躺着,贾宝玉歪在绣床|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薛宝钗不防两人亲近至此,又被自个儿瞧见,一时间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那厢林黛玉身侧的霁雪却已瞧见,笑着迎上去:“宝姑娘。”

    宝钗这才含笑颔首,往里走去,自在一旁粉彩岁寒三友绣墩上坐了,道:“听人说你们姑娘躲懒,我便来瞧瞧。”

    “宝姐姐怎么也笑话我。”林黛玉见宝钗进来,已起了身,推搡着贾宝玉也坐直了:“宝姐姐来了,你还这样地歪着。”说着,一边下床来,拢着头发坐到镜前,一面唤紫鹃:“给宝姐姐倒茶。”

    紫鹃送茶来,宝玉与宝钗皆取了一杯,慢慢吃了。宝钗又道:“你这茶吃着味道倒淡些。”

    “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旁的茶味道重些,吃惯了这个,旁的倒不惯了。”小丫头送了热水来,霁雪自上前伺候林黛玉净面。林黛玉道:“倒赖我大哥,说我年岁尚小,吃浓重的茶难免夜间难以安睡,便寻了这个。”

    “你哥哥想得周到,到底你身子弱,很应该如此了。”宝钗将茶放回桌上。

    黛玉眉眼含笑,偏口中仍是道:“偏他想得多写,寻了这么个别致的来,日后往别人家里去,竟是吃着不好了。”

    “瞧瞧你,偏是这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宝钗见霁雪正为她挽发,知她不可妄动,便上前在她脸上一拧,“有这样一个爱护你的好哥哥,倒叫人羡慕都要羡慕死了,偏你口口声声的不好。”

    贾宝玉原是最偏帮着黛玉的,此刻亦然。上前取了一小盒胭脂在手里玩,往口中送了,笑道:“林妹妹嘴上不饶,心里欢喜,我最明白。”

    “你什么都明白,姊姊妹妹的心思,你都明白。”黛玉将他手中胭脂夺过,不许他吃。指着他笑:“来日再有和尚道士来,你便随了去罢,胡言乱语,倒是很像。”

    如此调笑,他也不恼,只取了一只珍珠头簪,往她发髻上比:“妹妹和宝姐姐都在这里,我哪里舍得去?”

    林黛玉侧头躲了,道:“我不要这个。”

    “是了,今日大姐姐回来,你戴这个,难免素了些。”说罢,又另取几支出来,放在手心细细看过一回,一时究竟分不出那支更好些。

    黛玉见他出神,回头与宝钗相视一笑,暗示宝钗,宝玉又发痴了。

    宝钗笑道:“宝玉挑的那些都不好。”说罢,自从妆盒中选了一支镂空鸾鸟素兰簪,自簪于黛玉发间:“此方是相得益彰。”

    “到底姐姐挑得好!”宝玉松了手里那些,又对着林黛玉看过一回,亦觉甚好。

    林黛玉梳洗梳妆罢了,霁雪取了几碟糕点来。宝玉抬头去看,只见有一份豆腐皮包子,一份枣泥山药糕,另有一大碗米汤。

    霁雪笑盈盈道:“老太太昨儿见姑娘用得少,今儿便叫厨房做了好克化的糕点来,姑娘尝尝。这米汤却是滋养脾胃的,旁的也就罢了,这个姑娘须得吃一碗。”

    宝玉因念着今日元春归家,早饭也不曾仔细用,又见黛玉这里有米汤,那枣泥山药糕又是调理胃口的东西,便道:“老祖宗最疼妹妹,我借着妹妹的光,也吃一碗米汤罢。”

    “旁人听了还当是什么,要借我的光,一碗米汤也值得你这样。”林黛玉笑他不知羞,转头又叫宝钗也吃。

    宝钗因是用了早饭才来的,也不觉饿。到底那枣泥山药糕做得细致甜香,她取了略用了两块,却也放下了。

    黛玉原因着身子不爽,懒懒的不肯吃东西。宝玉陪着,好歹用了一碗米汤,两块枣泥山药糕,后又用了三个豆腐皮小包子。

    宝玉亦吃了大半,夹着那小包子笑道:“晴雯却最爱这个。”

    “瞧瞧,我才说什么?”黛玉笑说,“谁喜欢什么,心里想的什么,不必问她,只找你问就是了。”

    三人坐着用了写东西,又吃过一回茶水。宝玉取了黛玉近些时日写的诗词看,赞妹妹近来进益了。

    却说林黛玉今次父母兄弟皆在,字句之中更少伤春悲秋,更多积分雅致洒脱,却更出尘了。宝玉自觉不如,心里念着,也唯有宝钗能与她一争上下。念及此处,便起了心思。

    才要说话,便听外头有人来请:“宝二爷、林姑娘、宝姑娘,大姑娘回府了,才与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说了话。老太太叫请出去,见见大姑娘。”

    三人应了,这才自碧纱橱内出去。

    林黛玉自隔断内转出来,却见贾母坐于软榻上,四周围着邢夫人、王夫人、三春等人。另有一个穿烟青宫装的,正依在贾母身侧,与她说话。想必正是元春。

    将元春打量一会,觉其虽穿着一并规制的青色宫装,到底容色出众,肌肤莹润,明眸皓齿。套在这素衣里头,仍显出格外出众的气蕴来。

    宝玉一早扑了上前,唤道:“大姐姐!”

    元春入宫前便一直与宝玉同住贾母房中,教养亲弟的事一贯做得得当,姐弟二人,情分自然深厚。

    许久不见宝玉,元春搂着他,竟也不由双目泛红,泪光盈盈。“宝玉高了……”

    千言万语,竟也只得了这一句。千般思念,万种忧心,人至眼前,反无话可说。

    林黛玉与薛宝钗上前见礼,唤道:“元春姐姐。”

    元春这才回神,取出软帕揩眼角细泪。抬头看了一回,心底已有计较。口中却问贾母:“这两位是?”

    贾母面上带笑,率先指了黛玉:“这是你姑母与林姑父的嫡女,乳名黛玉,她当唤你一声表姐。”又指向一旁宝钗:“这是你嫡亲姨母家的嫡女,闺名宝钗,亦应当唤你一声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