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草一甘露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人多房窄 兄弟帮忙盖新屋
    ( )    谁的人生不想一帆风顺?怎叫不如意之事十有*,永远活在痛苦的阴霾里终归不是好事,而且抑郁的心情还会影响亲人和朋友。(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可是要真正能做到确是很难。虽说时间能让人淡忘一切,但有些痛是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被时间带走。

    李松华晚年丧子,可以说这是上天在他身上点的一个死穴,他对儿子的定义是传统固执的,是无法替代的,尽管女儿女婿万般照顾和孝顺,都始终难以让他释怀。看着干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有时他甚至都会想,要是自己的儿子不早死的话,说不定在自己有生之年也能看着自己的孙子。

    “富儿,你还是没有嫌贫爱富,能来看看干爹,干爹已经很安慰了,回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好好陪陪你爹,他养大你们几个不容易。”李松华道。

    “我知道,其实这次回来我们打算在农村住先住下,现在外面的时局不是很好。”曾济元道。

    “真的?那是不是有点可惜呀?我都听说你当了官儿的。”李松华道。

    “我哪算什么官儿啊!就算是官也得回家您说是不是?”曾济元道。

    “也对,济荣说现在在外面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被抓去劳改,听说王麻子就是这样被抓去做了半年,这不刚回来呢!”李松华道。

    “是的干爹,还是农村好,我正想回来体验一下生活,等孩子大些再做打算。”梁度玲道。

    “那打算住多久?乡下地方你能住得惯吗儿媳妇?”素素的母亲王氏道。

    “现在还说不准啊!有可能这辈子都回来挨着你们了。”曾济元道。

    “好啊!不过,你们一下子回来,你们家里这么窄,能住得下吗?”李松华道。

    “挤挤倒也可以,只是时间长了还真是个问题,是得想个办法。”曾济元道。

    “诶!济元,要不咱们也在农村建个房子吧?就算将来不在这里住了,起码逢年过节回来也有地方住,你说好不好?”梁度玲道。

    “好是好,不过修房子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事还是回去跟卓越的爷爷商量商量,看有没有这个必要。”曾济元道。

    “我看你爹肯定会高兴,有一家人帮忙,用不了多少钱。”李松华道。

    “我不是说钱不钱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将来又要出去的话,那房子就会空在那里,不是浪费了?”曾济元道。

    “哦!那你们可得考虑清楚,这木房子要是没人住可是朽得快。”李松华道。

    没想到把话题已转开,李松华倒是放开了不少,还说如果曾济元要修房子的话,木工他包了。关于这件事他们聊了很多,聊得曾济元很是心动,不过这修房建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交通又不方便,一旦动工有很多材料都要靠人挑马驼,还是先回去跟父亲商量一下。

    从义父家回来,把想法跟曾西北一说,曾西北满心欢喜,应为曾西北根本就希望儿子留在农村,从前是,现在也是。还吩咐二儿子跟三儿子要全力帮忙修建屋子。

    “本来就应该修嘛!现在外面乱,先回来避世,就算将来你们一家人要出去,还有你儿子的两个儿子啊!他们可以住。”曾西北道。

    “爹,平儿跟云儿都还小,怎么去住我大哥的房子啊?”曾济财道。

    “老子说的是将来不是现在,听三不听四,你被想其他的啊!全家人先帮你大哥将房子盖起来再说。一个都不能偷懒。”曾西北道。

    “知道了,我大哥盖房子我怎么会不帮忙,只是我对木工石工都不懂,恐怕还得济荣来,他什么都会。”曾济财道。

    “你少给老子推三推四的,下蛮力你总该会吧!”曾西北道。

    “这个我没问题。”曾济财道。

    “二哥是怕二嫂说他。”?`妹道。

    “小丫头说什么呢?你二嫂我是那样的人吗?”曾济财的妻子陈氏道。

    “谢谢你啊!他二婶儿。”梁度玲道。

    “大嫂,你少听着丫头胡说,小丫头,真恨不得将你赶快嫁出去。”陈氏道。

    “我嫁出去,你舍得吗?我嫁了谁帮你带孩子?”?`妹道。

    曾济荣抱着美美没说话,素素在做饭,二娘周氏因身体不适谁在屋里休息。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做什么都有商有量,只要老爷子曾西北一发话,全家人都得听他的。

    “对了爹,我正想问您,济荣不是写信跟我说?`妹要结婚吗?为什么没结呢?”曾济元问。

    “哦!你姑父说去年跟今年都没日子,要明年才能结。”曾西北道。

    “大哥大嫂都不在,我又怎么会嫁呢?”?`妹道。

    “你是想要大哥大嫂给你些嫁妆吧?”陈氏道。

    “二嫂你瞎说,我什么都不要大哥的,只要他跟大嫂回来就行了,现在好了,以后他们都住在乡下。我结婚的时候,你们应该不会出去了吧?”?`妹道。

    “不会,大哥现在已是农村的庄稼汉了,肯定看着妹妹出嫁。”曾济元道。

    “不过?`妹,你以后这段时间可是会很辛苦的喔!平儿云儿还有美美,现在又加上我们家卓越,你可是成了教书先生了。你大哥做过校长,你问问他,有没有你这么辛苦?”梁度玲道。

    “大哥不是团长吗?怎么又成了校长啊?”?`妹道。

    “这件事说起来话长,一句话也说不清楚,以后慢慢告诉你们,这也是我们回来住的原因之一。”曾济元道。

    “大哥建了房子,也算是在老家成了家,以后我们兄弟又可以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了。”曾济荣道。

    “对啊!只是我这屋子修起来可得全靠你跟你二哥了。大哥只能出钱,修建上的事我实在不懂,还得你替我把关。”曾济元道。

    “没事,放心吧!保证给你修的漂漂亮亮的。对了,你们回来了,改天我跟鞠哥说一声,让他来家里耍一下,几兄弟聚一聚。”曾济荣道。

    “他跟你们一直保持着往来?”曾济元问。

    “当然了,人家可比你想家。逢年过节都会提前来看我。”曾西北道。

    “说起来也有几年没见了,对了,他现在有没有小孩啊?”曾济元道。

    “嗯!还没有,说是嫂子不能生育。”曾济荣道。

    “哦!那真是可惜,应该去大点的医院检查检查,等他来了,我再劝他。”曾济元道。

    “你关心人家这种事?”梁度玲道。

    “当然,那是自家兄弟,哦!对了,我忘了,你就是大医生嘛!不过可惜呀,你是外科医生,让你给别人看妇科,那还得了?”曾济元道。

    “你故意损我啊?你那兄弟他自己也是医生,我还是觉得人家自己会想办法,你说我们是大的,操心这种事人家爱人怎么想?”梁度玲道。

    “好了,别说了,爹在这里呢!我们讨论这个不合适。还是接着说修房子的事。”曾济元道。

    “嗯好!”曾济荣道。

    “呃!对了,济荣,你说我建这个房子得准备多少钱?”曾济元问。

    “建个木房子,不要土墙的话可能三百多就够了,如果要土墙围着,可能多花一百多吧!”曾济财道。

    “诶!你不是说你啥都不懂吗?怎么你又晓得要花多少钱?”曾济元道。

    “我是不懂修建的事儿,可是我请人建过房子啊!你忘了。前几年我花了两百多,现在最多只是这个数了。”曾济财道。

    “对啊!原来你已经修了房子了,可是不一样啊济财,你建房子的时候,那生活这块儿都是家里出,当然花的少了,我回来建房子还要家里出粮?我得买。”曾济元道。

    “买什么,家里的粮食可以拿些出来,不够了你再买。”曾西北道。

    “爹!这不合适,我在外面这么多年,回来建个房子,哪能要家里出粮食啊?我两个兄弟能全力帮忙已经很了不起了,还让他们提起生活费来帮我搞修建,这别人会说我的。我看还是全部买,先预算一下的要多少粮食。”曾济元道。

    “我说先别买就不买,你说你都决定扎下根子在农村跟我们一起了,家里的粮食吃完了,你会看着全家人饿死吗?”曾西北大声道。

    “老爷子怎么说就怎么办咯!反正我没多少余粮诶!只看老三会不会多一点。”曾济财道。

    “能出多少是多少,你们是亲兄弟,你哥回来了有困难要一起上。”曾西北道。

    “这样吧大哥!粮食在修建的前期就不买了,我们家全靠素素勤劳,有点余粮,先吃着吧!”曾济荣道。

    “这怎么可以!我决定了,先买,实在资金不够了再跟你们借些。”曾济元道。

    “借啥,自己家里,就像爹说的能出多少是多少了。”曾济荣道。

    看着济个男人在商量建房的事,梁度玲跟陈氏以及?`妹都没插话。最后统一意见,先吃着,边建边琢磨,可是曾济元还是背着家里跟邻居买了一些粮食。一家人同心协力,不到过年,一座简单的乡间木屋就建好了。

    曾济元一家三口搬进了属于他们的新房子,真正开始了他们的农村生活......

    欲知后事精彩,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