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草一甘露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安慰义父 有女无儿痛难平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安慰义父 有女无儿痛难平

    ( )    南龙的冬天很难看见大雪纷飞,但是也有寒风刺骨。( )找不到接收的单位,再在县城里带着也不是个办法,何况离家只有数十里,比起千里行程,现在已是家门在望了。不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家门口越是心里没底。这次回乡,真的可以甘于平凡,做一辈子农夫?还是只是回来探亲,完了还得回到城市,继续人生的理想。曾济元心里似乎有些举棋不定。

    梁度玲倒是无所谓,一个善良的女人,一辈子只要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一切都无所谓,更何况是一个善良勤劳的女人。在她看来,国家不可能一直这样,总会有转机的一天。第一次回乡时,梁度玲就被村里的人们友善所感动,想来回去种地也不会惹来非议。

    自小在城市长大的她,没有看到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人们的认知也是不断提高的。这里的人们三十年前看见人打手电筒,一定会认为很神奇,因为到处都只是马灯,而且要大户人家才有马灯,穷苦人家照明用的都是从山里的松树上砍下的明子柴。可如今见着手电筒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

    “爸爸,我们真的很快就能见到爷爷了?”卓越天真的问道。

    “是啊!不光是爷爷,还有你二叔二婶跟三叔三婶,对了还有你哥哥姐姐。我想应该不止一个喽!”曾济元背着两岁多的儿子。

    “妈妈,什么是哥哥姐姐啊?”卓越问。

    “哥哥是你二叔的孩子,姐姐是你三叔的孩子,他们比你大,所以你叫他们做哥哥姐姐。”梁度玲道。

    “那,爷爷凶吗?”卓越问。

    “爷爷不凶,很疼小孩子的。不过你爸爸还少说了两个人。”梁度玲道。

    “那两个啊?”卓越问。

    “就是奶奶跟你姑姑了。”梁度玲道。

    “哦!对对对,你看我都差点忘了,你还有个古灵精怪的姑姑呢!”曾济元道。

    “那姑姑凶吗?”卓越问。

    “姑姑不凶,姑姑最喜欢小孩子了。”曾济元道。

    “哦!”卓越道。

    一家三口在崎岖的山路上慢慢地走着,雾很大,还夹着小雨,曾济元怕儿子受冷,还特意在县城里买了背带和裹风,将桌越裹得严严实实的背在背上,连小脑袋都没露出来,在外面盖着头巾,方便出气。都说父亲的背时是最暖和的,不到一会儿,小家伙就在曾济元的背上睡着了。

    夫妻俩买了些用的吃的,大大小小好几包。曾济元背上背着人,手里还提着二三十斤的东西。只让梁度玲拿一包衣服,夫妻两个一瘸一拐,走了好半天,到了双龙岭上,他们输了口气,翻过去就到家了。不知道这么冷的天气,家里人都在做什么呢?

    来到屋后,寥寥的青烟从屋顶蔓升,听见锯子锯木的声音,想来全家人都在。

    “?`妹!”曾济元在屋后喊了一声。只见一个十*岁的年轻姑娘闻声跑出来,没错,正是?`妹。

    “大哥!真的是你们回来了?”?`妹道。

    “哎呦!快来帮忙你嫂子拿东西呀!”

    曾济元显然已经很累了,背着两岁多的胖儿子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手里还提着东西,这种滋味可想而知。但曾济元人不忘让妹妹先帮爱人拿东西。想梁度玲自小生长在城市,何曾受过这番苦,但是一家人回来,她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让丈夫拿。

    “好的,快放下,我来。”?`妹道。

    “谢谢你呀妹妹!”

    梁度玲舒了一口气道。

    “客气啥?赶快进屋,这毛风细雨的,都快淋湿了,家里火大得很,爹跟二娘都在,三个在锯柴火呢!”?`妹道。

    “三弟这么冷的天气这么只穿这么点衣服啊?”梁度玲道。

    “呃!大嫂跟大哥回来了?赶快进屋。我干着活儿,热得很呐!”曾济荣道。

    “济荣当心感冒啊!实在没烧的就烧煤吧!省得砍柴了。”曾济元道。

    “煤火哪有柴火烤着舒服啊!赶快进屋,别冷着你背上那个。”曾济荣道。

    进了屋,父亲曾西北还是坐在那把椅子上,只是多了垫子跟靠背,因为天冷,周氏特地帮他弄的。看到儿子儿媳回家,老爷子高兴得站了起来。

    “爹您坐着吧!别管我们。”梁度玲道。

    “好像外面雨满大的,济元你也真是的,怎么不弄把伞,淋湿你们两个不要紧,淋着我的小孙子怎么办?赶快!做到火边。”曾西北道。“诶!卓越还睡得正香呢!要不你再背会儿?”梁度玲对曾济元道。

    “没事儿!让他睡吧!现在放下来怕感冒。”曾济元道。

    “富儿你们回来了!”周氏从房间里走出来。

    “二娘!”梁度玲道。

    “你娘这几天不舒服,睡着呢!我说你怎么起来了?”曾西北道。

    “哎呀!睡着也不舒服,这又冷,听到富儿他们回来了,我起来烤火,可能要好些。”周氏道。

    “哦!那一会儿让玲玲给您看一下!”曾济元道。

    “大嫂你们坐着,我去帮三哥那些柴来,把火烧大一点。”?`妹说着就往外跑。

    “这丫头,还是这样!”曾济元道。

    这时背上卓越行了,哭着。小孩子都这样,背着走的时候很能睡,可是大人一停下脚步,马上就会醒。

    “呵呵!醒了醒了!爸爸马上放你下来啊!”

    曾济元将儿子解下,抱在怀里。小家伙撅着嘴巴,两个肉拳头揉着眼睛,还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呢?

    “你这一觉可是把你爸给累坏了!”梁度玲道。

    “是个胖小子啊?哎呦我的小孙子!这浑身都是肉啊!济荣你来看,你哥这儿子。”曾西北笑道。

    “诶!马上!”曾济荣在屋外应道。

    “当然了,生下来的时候就有足足十斤。”曾济元道。

    “什么?十斤?好家伙,来让爷爷抱抱。”曾西北道。

    “来,高卓越,你看看,这是爷爷,那是奶奶,小姑姑,三叔。”曾济元指着道。

    “你叫他什么?高卓越?我的孙子怎么会姓高?你可以要给老子说清楚。”曾西北一下就反应过来,露出了不悦的神情。

    “哦!不是,您的孙子当让姓曾了,这是他干爷爷给他取的小名儿。”还好梁度玲反应也够快。

    “爸爸!爷爷好凶哦!”卓越道。

    “诶!爷爷怎么会兄呢?爷爷最疼您了,乖孙子。”曾西北意识到不妥,不能第一次就吓坏这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就急忙笑着说道。

    小卓越看到爷爷露笑容就好好的在爷爷的怀里了,还好没有让着要过来挨着妈妈,否则曾西北心里又不高兴了。

    看着父亲的不悦,曾济元就将自己回柯灵后所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父亲,曾西北虽然脾气火爆,但也不是不讲道理。在得知亲家还没见着面就撒手西去,为此感到可惜,抽了一袋烟叹道:

    “想不到亲家竟是这么早就走了,哎!没有跟他碰上面真是可惜,要想见着亲家,只有将来我也去了才能见着啊!想不到你们还认了个这样的干爹,官儿是当了,就是没什么人,也怪可伶的,你乡下的这个干爹就更可怜了!”

    “我也听说干爹家出了事了,只是当时实在回不来,等明天我们得去他家一趟,给老人们作些安慰。”曾济元道。

    “哎!这好好的一个儿子,硬是出沙沙给撑不过来,是那个黑骨头害的呀!”曾西北叹道。

    “爹!您别乱说,这是没有根据的事,这说出来没人会听啊!”曾济荣道。

    “怎么不是了?人人出沙沙都没事,唯独死了你丈人的独苗,还不是他呀?”曾西北道。

    “怎么回事?哪个黑骨头?”曾济元问。

    “还有谁?李能哪个没良心的咯!将他死鬼老娘埋在寒龙宝,相山打过真个村子,鸡不鸣狗不吠。这不他没上寨的都搬下来了。”曾西北道。

    “我还说怎么村子里的人都搬来下面依水而居呢!原来是这样啊!不过这在科学上讲不通啊!没有根据我们不能把他怎么样。”曾济元道。

    “有依据的话你干爹早把他狗日的杀了,这风水啊!杀人于无形,可现在偏偏不让人信。你说是不是很没道理?”曾西北道。

    “济元,你们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啊?”梁度玲问道。

    “这个你以后会懂的。不过我们是得好好去看一下干爹他们,他可是对我们有恩呐!对了,济荣,你媳妇呢?还有美美也不在家。”曾济元道。

    “素素她们娘儿俩去婆家了,自从我小舅子死了以后,老两口整天以泪洗面,生活也没什么心肠(希望)。”曾济荣道。

    “哎!还是这件事啊!”曾济元叹道。

    虽说曾济元算不上久别回故乡,但离上次回来也有三个年头了。义父晚年的不幸,让他心情也是很不好受。一家人吃过晚饭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天,曾济元带着点礼物,一家三口往义父李松华家而来。素素跟美美都没回家,看着曾济元夫妇带着孩子来,素素也急忙跟他们打招呼,李松华夫妇也在家里。

    “大哥大嫂,你们回来了?”素素道。

    “嗯!干爹在家吗?”曾济元道。

    “谁啊?”李松华在屋内问道。

    “我,富儿!”曾济元道。

    “哎呀!是富儿啊!快进来,你怎么去了那么久都不回来啊?”李松华道。

    “爹!还有我大嫂跟他们的孩子呢!美美,叫大伯啊!”素素道。

    “大伯!”美美道。

    “都这么大了,来这是弟弟,带着去玩吧!”曾济元道。

    “好啊!来弟弟,我带你去玩。”

    美美很会说话,相反,卓越第一次来到农村显得有些害羞。两姐弟走开了,曾济元跟梁度玲进屋与李松华说话。

    “富儿啊!干爹以后没有后了。”李松华哭道。

    “干爹怎么这样想?我不也是您儿子?还有几个妹妹啊!”曾济元道。

    “哎!干爹知道你孝顺,不过这也只是安慰我呀!猪儿死了,以后谁能传后?她们几姊妹迟早是外头人,没用的。”李松华道。

    “怎么回呢?济荣对您不好?您跟我说,我教训他。”曾济元道。

    “好!济荣比亲儿子都好,只不过,哎!”李松华叹道。

    “好就行了,现在国家提倡男女平等,男娃跟女娃都一样,您老就别再为这个事噎着了,对您身体不好。”曾济元道。

    “是啊!干爹,我爹爹也只有我一个女儿,也不是好好的吗?只是他现在已经不在了。”梁度玲道。

    “爹,您就别再想了,猪儿都走了两年了,你再想他也回不来啊!家里有什么事我们四姊妹会早叫早到,晚喊晚到。”素素道。

    “罢了,这都是我的命。”李松华道。

    虽然看上去有所放开,可是对于儿子小猪的夭折,在李松华的心里始终是一层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叫他如何能释怀,开心得起来,安乐的过完晚年......

    欲知后事精彩,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