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183】北伐定策(中)
    侯君集闻言一愣,起身双膝跪地:“还请皇上另则良将!”

    李世民满脸不解,双眉微蹙,看着眼前这个枭猛的大将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正在此时,侯府正厅外传来一个中年人的授课声:“所谓父慈子孝的意思,就是做父亲的要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要孝顺自己的父亲。”

    此时一声稚嫩的童声响起:“先生,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怎么孝顺他呢?”一群孩子都是叽叽喳喳的喊了起来,问着同样的问题。

    李世民和侯君集对视一眼,起身走向门外。

    那中年教书人的声音似乎极为尴尬,仓皇道:“好了,好了,孩子们,别闹了。”

    李世民走在头前,看向正厅大门右侧的通舍,只见一个教书先生正站在最前,手里拿着一本书在想他面前的三四十号孩子们授课。

    那授课的声音再次传来:“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李世民站在那里看了半晌,脸现不忍,低声问道:“你收养的这些孩子,难道都是飞虎军的遗孤?”

    “是,飞虎军之所以能战,只有一个秘诀,就是因为他们敢死!皇上你看这些孩子,他们的父亲都是为大唐战死的。却将沉甸甸的痛苦留了下来,臣这心里一直都充满了内疚。它再也经不起煎熬了!”侯君集看到那些孩子,似乎想了当年的兄弟,他们浴血沙场,并肩进退的日子。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君集,难为你了!”

    “飞虎军走了,不会再回来了......”侯君集语气哽咽,最终还是没有接下皇上亲自送来的“飞虎将军印”。

    李世民看了侯君集一眼,满是无奈和辛酸,张开嘴巴想了一刻,却不知道如何劝说,到最后只能一字未言,转身离去......

    皇城御书房,李世民一手持着朱笔细批奏折,一手抚着额头略感疲惫。

    此时,房玄龄抱着一堆折子缓步而入,略向李世民躬身。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指着御案左侧的矮凳道:“玄龄,坐!”

    房玄龄闻言只将屁股坐了一半,并不坐实。拍着怀中的折子道:“皇上,这么多表章可逗是自荐或举荐飞虎将军的!”

    李世民并不抬头,只是嘴角微微一翘:“都是谁啊?”

    房玄龄将怀中折子交给服侍皇上的太监道:“举荐太子的居多,蜀王上了份自荐表,齐王也从山东发来了奏章。”

    李世民闻言朱笔停下,往墨上一搁,将身子斜斜依在靠背处看向房玄龄问道:“玄龄,依你看,朕的这些皇子之中,有谁能担此重任啊?”

    房玄龄心中暗忖,皇上这话是何意思?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好像在划分势力一般。他心电急转,答道:“皇上,某身为尚书左仆射,又兼掌兵部。在百官和诸将中,聚贤任能是臣的职责,臣自可直言不讳。可在百官之上,皇子之间,就不是臣敢妄言的了。”

    此时李世民中指习惯性的划过自己的胡须,笑道:“长孙无忌从江南上传来奏章,举荐了太子;而岑文本则举荐蜀王,至今只有你没有说话。”

    房玄龄听闻略感惊讶,回道:“原来是这样,臣先感谢上的信任,竟将这些内容告诉了臣。长孙大人之所以要举荐太子,那是要培养太子的才干,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而至于岑文本,他是要借住蜀王的军事才华,打败颉利收复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