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烽火青春 > 41.第041章 挑选战马
    第二天,收买战马的工作也开始进行。 ()地点就在县城“十”字大街以西三十多米处。这里街道比较宽。街北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条粉红色的横幅:“此处收买战马”。横幅下面同样摆着一张方桌。</p>

    上午九时,陈耀星、窦路山等游击队领导人和五六个游击队战士,以及从骑兵营请来的两位骑兵同志都来到这里。有两个游击队战士身上背着两条布袋,看样子份量很重。一条布袋里是用于买马的银元,另一条布袋里是铜钱。两名战士将两条布袋放到方桌底下。</p>

    此时,已经有五六匹马在这里等候挑选。马主人有的把缰绳拴在街道两旁的树木上,有的则在地面上插一个木桩,用锤子或砖头砸进地面,然后把马缰绳拴在上面,有的就干脆把马缰绳牵在手里,随时准备让骑兵战士挑选。</p>

    陈耀星站在桌子前面,扫视了大家一遍,然后向两位骑兵师傅说:“咱们开始吧。”</p>

    两位骑兵一个姓王,二十一二岁,个子不高,身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小王”。另一个姓李,三十多岁,身材比较高大,人也十分强壮,大家都叫他“老李”。</p>

    “好。”听了陈耀星的话,老李答应一声,便走到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卖马者跟前,开始检查他的马。这是一匹枣红色的马。身躯高大而健壮,绒毛很短,透出光泽。脖颈上的鬃毛很长,被主人编成一条条小辫儿,散垂到两旁。马的四肢粗壮有力,肌腱强劲。两位骑兵师傅详细检查了马的四条腿,又察看了马的四个蹄子,然后在主人的配合下掰开马嘴,检察牙齿。</p>

    “三岁口。年龄也差不多。”骑兵战士说完,两眼认真地盯着那匹马,围着马转了一圈,然后用手捋了捋马鼻子,又用手挤了挤。最后让马头对着阳光,用手在马眼前晃了晃,仔细观察马的反应。检查完毕,他向陈耀星说:“这匹马不错,可以当战马用。不过,还需要细细地调教。”</p>

    在老李检查马的时候,陈耀星饶有兴趣地看着。等他检查完毕,说这匹马不错时,陈耀星才向他俩问:“这里头有什么讲究?”</p>

    小王说:“讲究可多啦。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叫‘远看一张皮,近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宽,后看屁股齐。当腰掐一把,鼻子捋和挤。眼前晃三晃,开口看仔细。赶起走一走,最好骑一骑。’”</p>

    陈耀星笑着说:“讲究真不少!难道还要上去骑一骑吗?”</p>

    老李说:“那当然。只有骑上去试一试,才能知道马在载重情况下的步伐如何。”说到这里,他从马的主人手中接过缰绳,牵着马在街上来回走了一圈,见马的步伐没有问题,然后向小王说:“把马鞍子拿来。”</p>

    小王走到桌子旁边,从他们带来的四副马鞍子中挑选了一副比较适合那匹马的马鞍子,递给老李。</p>

    老李接过马鞍子,放到马背上,并固定好。然后向大家说:“都闪开,都闪开。小心马踢到你们。”大家见他要骑上去试马,都慌忙闪到旁边,站得远远的。只见老李将左脚放进马镫,右手按住马鞍子,左脚用力一蹬,使身躯腾空,紧接着他右腿向后一扬,跨过马背,骑到了马鞍子上。那匹马本是农家用马,从来没被人骑过;猛然发现一个陌生人骑到它身上,哪里能容忍。只见它扬起头一声暴叫,接着又蹦又跳,在大街上尥起了蹶子。老李双手抓紧马鞍子,身子向前一腑,就像粘在马背上一样。任凭那匹马上窜下跳,又踢又蹬,左右狂奔,始终没能把老李甩下来。</p>

    周围的人见此情景,都惊得目瞪口呆。就连陈耀星也为老李捏一把汗,他忍不住喊道:“老李,小心!”</p>

    那匹马折腾了两三分钟,才渐渐停下来。</p>

    大家看到老李仍然骑在马背上,毫发无伤,这才都松了一口气。陈耀星走上来问:“老李,没伤着吧?”</p>

    “没有。”老李接着让马在大街上来回走了两趟,边走边察看马的步伐姿态。最后,他从马背上跳下来,跟陈耀星说:“这匹马没问题,可以使用。”</p>

    陈耀星听后,转身向马的主人问:“你是要法币,还是要银元?”</p>

    马主人问:“法币给多少?银元又给多少?”</p>

    陈耀星说:“法币是六百元,银元是二百元。”</p>

    马主人说:“那我要法币吧。”</p>

    陈耀星走回桌子前,拉开抽屉,从抽屉里数了六百元法币,交给马主人。马主人接过钱。陈耀星对他说:“到那边登记一下。”</p>

    马的主人走到桌前,登记了姓名、住址,以及马的颜色和价钱,然后便走了。</p>

    接着,陈耀星他们又验收第二匹马。</p>

    第二匹是一匹黑色的马。身躯较小,但全身绒毛细腻,乌黑透亮,看着十分可爱。老李仍然像检查第一匹马一样,先检查了马的四肢,又检查了鼻、口、眼,然后牵着走了两圈,最后又骑上去试了试,这才说:“这匹马五岁口,是大了一些。但它小巧玲珑,性格又温顺,很适合初学者使用,同时也适合女同志。”</p>

    “好,那就收下它。”陈耀星转身向那匹马的主人问:“你是要法币,还是银元?”</p>

    马主人说:“我也要法币吧。不过,我不要那么多,只要四百元就够了。”</p>

    陈耀星不解地问:“你为什么只要四百元?”</p>

    马主人说:“当前咱们国家被外寇侵略,百姓被鬼子践踏。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消灭鬼子贡献一份力量。要不是急等着用钱,我就把它全部捐给咱们八路军了。现在我少要一些,也算我为抗日尽了一份微薄之力。”</p>

    陈耀星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老乡,谢谢你的一片心意!”周围的群众也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陈耀星随后便点给他四百元法币,又对他说:“去那边登记一下。”</p>

    马主人走到桌子前面,负责登记的战士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儿的人?”</p>

    马主人说:“我叫邓钦山,是杨怀庄村人。”</p>

    那战士记下后,又登记了第二匹马的颜色和价钱,然后邓钦山便走了。</p>

    第三匹马虽然也是一匹枣红马,但它的鬃毛和尾毛都是黑色的,而且与身上的枣红毛结合得十分自然,看着非常漂亮。老李一边检查,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匹骝马,很不错。”检查完后,他走到陈耀星身边,说:“这匹马可以用。”</p>

    “好。”陈耀星随即向那匹马的主人问:“你是要银元,还是法币?”</p>

    马主人说:“我要银元。”随后又问:“你们出多少呢?”</p>

    陈耀星说:“二百银元。”</p>

    不料,马的主人却说:“那可不行,必须得三百银元。少一块也别想买走我的马。”</p>

    陈耀星他们一听,都愣住了。骑兵老李忍不住大声说:“你一下子就多要一百块银元,这也太多了吧?”</p>

    马主人又说:“嫌多你们就别买,我卖给别人。”</p>

    小王还价说:“给你二百六,怎么样?”</p>

    马主人:“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少一块也别想买走我的马。”</p>

    陈耀星听到这里,把老李拉到方桌旁边,低声问:“这匹马到底怎么样?”</p>

    老李说:“这匹马很好!马身不大不小,正适中,性情也温和,非常适合骑兵用,特别是适合女同志用。就是它的主人要的价钱贵了一点。”</p>

    负责登记的战士气愤地说:“在这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好多人为了抗日都捐款捐物,有些马主人也主动少要钱。可他却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多要一百块大洋。这简直是讹诈!简直是发国难财!他的马咱们不要。”</p>

    老李低声说:“他这匹马确实很好!不买实在可惜。”</p>

    陈耀星问:“你认为三百大洋买了它,值不值?”</p>

    老李说:“从马的本身来看,不值;但从我们以后的使用价值来看,值。不光值,而且还非常值!”</p>

    陈耀星一挥手,果断地说:“那咱们就要了。”接着他走到马主人跟前,干脆地说:“三百块现大洋,这匹马我们要了。”</p>

    谁也没想到,那马主人却说:“我刚才要的太少了,必须得三百五十块现大洋才能卖。你们愿买就买,不愿买就拉倒!”</p>

    听了他的话,几个八路军战士和周围围观的群众都被激怒了。其中一个战士气愤地说:“这是什么人啊?马的价格竟然随风长。”陈耀星也不由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他竭力抑制着自己的火气说:“老乡,刚才三百元的价格,可是你自己要的。”</p>

    马主人拿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自己要的怎么啦?我的马,我想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你们谁也管不着!”</p>

    这时,一个等候卖马的中年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把马缰绳交给旁边的一个老年人:“老哥,你先帮我牵着马。”说完,便握着拳头走到那卖马人跟前,大声嚷道:“我看你是想发国难财!这跟汉奸有什么区别?乡亲们,像他这号人就欠揍。大家说,我们该不该揍他?”</p>

    “该,该!揍他!”“揍他!”旁边有几个年轻人。边嚷边举着拳头向那卖马人凑去。</p>

    几个八路军战士一看要打架,赶紧上去劝阻:“乡亲们,冷静一点。我们八路军一向买卖公平,决不强买强卖。”</p>

    中年人说:“这跟你们八路军没关系。是我们卖马的人看不下去了,要揍他。”说完,又领着大伙向那马主人跟前凑。</p>

    那马主人也发现自己触犯了众怒,知道再不改就要吃亏。于是他连忙改口说:“我不长价了还不行吗?还按以前说的三百块钱算帐吧。”</p>

    “这还差不多!”等候卖马的中年人这才收起了拳头。周围的人见他服了软,也都向两旁退去。</p>

    陈耀星见交易已成,便点了三百块银元交给那马的主人。马主人接过钱,也没顾得登记,便灰溜溜地走了。</p>

    中年人看着那财迷的马主人走远,才余怒未消地说:“这真是人跟人不能比,竟还有这种想发国难财的人。”说到这里,他心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于是他立即向两位骑兵战士说:“同志,先检查我的马。我这匹马分文不取,无偿献给咱们八路军。”</p>

    陈耀星说:“那可不行!我们八路军有纪律,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p>

    那中年人说:“你们八路军为了打鬼子,连命都可以豁出去。我捐献一匹马,又算什么呢。”</p>

    陈耀星想了想,然后说:“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少要一些,我们付给你一百五十块现大洋。怎么样?”</p>

    中年人说:“我这个人说到做到,一分钱也不要。”</p>

    陈耀星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应该到十字街东边去。我们这里是收买战马的,那里才是接收捐献的地方。”</p>

    中年人说:“好吧,我就到那边捐献去。”</p>

    陈耀星向小王吩咐说:“你跟这位老乡走一趟。到那里把他要捐马的情况说清楚。”</p>

    “好。”小王跟着那位老乡向十字街东边走去。</p>

    ……</p>

    陈耀星和老李继续验收马匹,直到晌午才结束。这一上午,他们共收买了十二匹马。收工时他们决定,下午继续收买。</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540/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