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长安 > 第106章
    九月初九这天,长安大病初愈后第一次踏出长安宫。

    如今身边伺候她的宫女都是陌生面孔,不过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生怕有那点做得不好。

    最近的一个半月里,她都是安静地在长安宫里静养,除了卫珩和每日给她把脉的晏绒衣,长安宫里连个宫女都看不到。

    她其实是被卫珩变相软禁。

    思来想去,只能猜测卫珩是被她之前那句话给吓到了。

    有时候,和太聪明的人打交道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那天,卫珩听到她说要废了皇上,脸色都变了,拽着她的手便问:“长安,你是否是算计着要离开我?”

    长安当时没有回答卫珩,而是扭过头,轻飘飘地甩过去一句:“本宫乏了,卫大人退下吧。”

    卫珩等了她好一会儿,她也没在出声,最后像是憋了一肚子委屈离开的。

    大约他的委屈没处发出来,导致的结果便是他借着她刚醒来必须静养的由头,把她拘在长安宫里。

    长安并不气恼,十分安分地在长安宫里养身体。

    每天卫珩下了朝都来陪她用膳,给她喂药,她也是十分乖巧配合。

    但这段时间,两人都没怎么对彼此说过话。

    知道昨天晚上,卫珩实在憋不住了,问她:“长安,你……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长安才如实相告:“其实,我并没有说要离开你。我只是想让我的至亲离开。这儿对八弟和母妃来说,都不是安身之所。”

    卫珩道:“有我护着,你又担心什么。”

    “可你能护一辈子吗?”长安反问,“你可比皇上大了许多岁。将来,谁能保证他能压着住你卫家人掌控的朝廷?还是,你会为了他把你们卫家人斩草除根?”

    卫珩被问得哑口无言。

    长安继续游说着:“我只是不愿意他将来真的成我梦里想的那样,最后死得比我父皇还惨。我如今只剩这一个愿望,只要你肯帮我,我便对天立誓,绝不离开你半步,否则我生生世世都做你的奴婢,给你做牛做马。”

    卫珩见状,只能叹气道:“其实,我可以帮他建立一个属于他的势力。”

    “我不相信。”长安眼里噙着泪,“你先去也跟我说,你从未想过要我的命,可我和我肚子里的孩子,还是死在了你送来的毒酒之中。”

    “长安,你听我说……”卫珩见她流泪,心里愈发难过,“我,我再也不会伤你。”

    长安抬头望着他:“那你这是依了我了?”

    “都依你。”卫珩抬手轻轻拭去她脸颊的泪水,“你说如何便如何。”

    “明天是九月初九,我想去看母妃。”

    卫珩点头,心想,如今还计较那么多做什么,只要长安好好地在自己身边,便足矣。她既不信自己能护住皇上和她母妃,那依他的意思好了。

    ***

    长安临出发前,特地吩咐宫女给自己上了妆。

    宫女给她画了时下最流行的妆,青黛色的画眉笔勾勒出眼角的媚意,额间的一朵腊梅花衬得肤色白皙亮丽,面颊左右点上薄薄的一层桃红色胭脂,加上她天生的丹蔻色樱桃唇,整个人看起来何止是靓丽。

    她想让母妃看到自己意气风发的一面,好叫她相信自己真的已经痊愈,不要担心自己。

    可等宫女画完对着镜子一照,她觉得怪怪的,怎么看都有种自己的狐狸精的感觉……

    这宫女大概是会错她的意思了吧。

    她说的是要看起来气色好,而不是看起来妖媚。

    算了,反正宫里正经位份的女子也就她一个人,倒也没必要再把妆卸了重画。

    太后宫里伺候的人并不少,不过灵妃原本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平时总是打发宫女去外面候着,只留一两个在殿内贴身伺候。久而久之,这些不常伺候的宫女便会一起去御花园里玩耍。如此一来,倒显得太后宫里看着十分冷清了。

    长安到的时候,宫门口连个守门的宫女都没有。

    她没让宫女去告知太后,而是自顾自迈进了殿内。

    一进屋,她眼睛便酸了。

    屋子里点着香烛,太后此刻跪在软垫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闭着眼睛念经,连她走近了都未察觉到。

    “母妃……”长安哽咽地喊了一声。

    她一激动,都喊错了,此刻,她应当喊母后才对。

    太后听到她的声音,立即停下手里所有动作,待看清眼前人确实是长安后,喜极而泣。

    “长安,果然这一次她们不是在安慰我,你……”太后将长安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你果真是好了。那晏姑娘确实是神医,也不枉我这日日夜夜给你祈祷。”

    看着太后的脸,长安眼泪扑簌簌地直往下落。

    才不过一两年,太后已经苍老得她快不敢认了。

    太后应该比皇弟更想每日见到她,可是她昏迷前怕母妃每日见到自己憔悴的模样心里难受,便不让她时常来看自己。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做错了,如今太后的模样,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多岁。

    长安扶着太后站起来,“都是女儿不好,害母后这些日子担心了。现在女儿全好了,你看,以后别再日日跪着祈祷,神灵会被你烦恼的。”

    她尽可能地用轻松的语调,可不知道为何,看着母后变得这般容颜,她心里如针扎一般难受。

    太后倒是越看她的模样心情越好。

    “长安,你若真好了,母后便再无忧虑了。”太后握着她的手,面露慈祥,“我看卫珩对你是真的好。虽然大周已经成了他卫家的了,可只要他真心对你好,你一个女儿家,不用把所谓的亡国之仇记在心里。左右你父皇又不是他卫珩杀的。”

    长安只是苦笑,未接这一茬,倒是细细问起了太后这段时间的生活起居。

    母女俩聊了一上午都不觉得乏,还是宫女进来禀告快用午膳了方结束长谈。

    中午,长安便留在太后宫中用膳。

    因晏绒衣已经同她说了,从今往后的膳食,都可随意,所以她又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

    用完膳,长安陪着太后一起去御花园散步消食。

    九月御花园里的菊花和桂花开得正盛。

    有些小宫女正在采菊桂花,准备做桂花露。

    听说最近御膳房里有人学会了酿桂花酒,所以两拨人都卯着劲地采新鲜的桂花。

    这些宫人大多是卫珩扶持皇八弟登基后新选进来的,有些还不认得长安。

    看着御花园里宫女们忙碌的景象,长安恍惚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她才不过四岁。

    她也喜欢跟着宫女一起采花,什么菊花桂花都比她糟蹋过,连番邦进贡给父皇的别国的花也没能逃过她的魔掌。

    那些日子好幸福,一点烦恼都没有。

    太后见她发呆,问道:“长安,在想什么?”

    长安笑了笑,“在想这花真好看。我很久很久没出来到御花园走走了。”

    太后点头,“哀家也是许久不出来走动了。宫里添了许多新面孔,哀家都不认得几个。”

    “不认得也好。”长安心想,反正快要离开这儿了。

    “母后,今后你可有什么打算?”

    太后叹气,“能作何打算?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哀家都插不上手。哀家不过是他卫家暂时养着的一个老人家。若哀家动了一点心思,只怕不仅不能善后,还会连累你和涵儿。”

    “那母后……你可曾想过,离开这皇宫,回到民间,过普通人的生活?”长安试探性地问着。

    太后愣住了,好一会才说:“那卫家肯放人吗?”

    对太后来说,如今的日子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先皇在世时那些后宫算计是没了,可眼下手里的权势也是没有的。仰仗卫珩活着,总是不大踏实。

    若能出宫做平凡人那自然符合她的心思。

    只是,这种念头,她只入宫后就从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