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丑女休夫:重生不做侯府妻 > 第二百九十章 北桑使团
    喜的是,自己竟然能有一个这么优秀又这么孝顺的女儿。
    悲的是,由于自己曾经的狭隘和冷漠,这个女儿终究是不可能像幼时一样,那样全心全意地依恋他,信任他,将他随意赠送的一件礼物视若珍宝了。
    “若初……以前,是我对不住你……”
    沈志彬挣扎了许久,终于从口中吐出这么一句话来。
    沈若初原本挂在面上的笑容滞了一下。
    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父亲不必如此,我自幼长在沈家,虽说幼时也多少有过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沈家并没有亏待我,父亲您也没有。”
    他至多就是没有那么重视她罢了。
    但该给她的,也并没有短过。
    甚至于后来为了弥补寇氏对她的那些伤害,沈志彬还主动将家中财权交给她,这于她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份偏爱了。
    尤其是,当她得知自己的身份并非是这沈府真正的嫡小姐之后,再想起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便也只能剩下感恩了。
    至于她被偷走的人生,那终究也怪不到沈志彬头上。
    他不也是为寇氏所害的苦主之一吗?
    从沈志彬院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沈若初抬头看了看天空。
    一弯残月。
    很快,就要到了她十五岁的生辰了。
    只可惜,及笄那日,却不能够由自己的生身母亲陪在身边,见证这一刻。
    好在她还有陆逾白,还有哥哥跟陆晚,还有温念璃。
    从她回到安京之后,几乎每日都在接待这些因为她的死讯和安然回来的消息乍悲乍喜的人,听着她们哭诉抱怨着自己的不告而别,再好声好气地跟她们保证自己绝不会再犯。
    温念璃更是早早地为她的及笄礼做了准备,她甚至说服了宣国公夫人来作为自己的长辈见证参与这一时刻。
    温夫人本就极喜欢沈若初,有意收她为义女,但有了江落雪那档子事在前,义女这个词早已在他们心中心照不宣地成了一个贬义的禁忌词汇。
    故而,温夫人得知此事时,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原本陆晚还打算请宁妃过来的,但后宫嫔妃不比宫外之人,出宫一趟禁忌太多且容易招惹是非,因此在沈若初的极力劝阻之下,陆晚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有他们这些人在,如今沈若初又初封郡主之位,可以想见到了那日她的长宁郡主府一定会十分热闹的。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沈若初的及笄之日还没到,安京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原来陆逾白派人送过去的那些饷银极大地鼓舞了边境将士们的精神。
    吃饱穿暖的将士们磨亮了长枪身披铠甲,将那些频频入境滋扰生事的北桑贼寇来了个一窝端,不光如此,那些士气大振的战士们还一鼓作气,趁着贼寇掉以轻心不拿他们当回事的时候,将一个数千人的军营据点打掉了,俘虏了北桑军将三千余人。
    北桑国君见势不对,转头便派了使团前来大朔求和,希望与大朔能够重修旧好,北桑愿以金银牛羊等物换回被俘虏的将士。
    除此之外,北桑还承诺将在两国边境辟出一座城池用以两国互市,为表诚意,此次北桑使团还带来了该城的舆图与和议书。
    北桑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希望大朔能够派一位公主远嫁北桑皇子,两国自此结成秦晋之好,便可互相扶持确保永无战事。
    一时之间,和亲公主的人选便取代了贪腐饷银案成为了宫中最大的热点。
    贪腐饷银案虽十分重要,但如今北桑使团来访,这些本国之间内部的龃龉之事自然是不愿让别国窥见。
    故而,裕明帝下了令,北桑使团来访期间,军饷贪墨案的一切调查都要暗中进行,即便查到了重大线索真凭实据也绝不可妄动拿人。
    裕明帝的这一谕令无疑让许多人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至少,在北桑使团来京的这段时日里,他们头上的那颗脑袋暂时得以保住了。
    但有人心安,就有人担忧。
    比如如今身处后宫之中的几位适婚公主。
    而这几人之中,又以宝珠公主陆曼尤为焦虑。
    当今裕明帝膝下共有六位公主,除却尚未及笄的最小公主之外,平乐公主与明珠公主已然成婚,清乐公主虽尚未成婚,却也已由裕明帝指下了婚。
    剩余的,便只有永乐公主和宝珠公主陆曼了。
    可永乐公主自幼便患有眼疾,裕明帝原就是做好了她这辈子都留在宫中的准备的。并不打算将她嫁人。
    况且,将一名身患残疾的公主嫁过去,这也是对求和之国的不尊重,一个不慎,或许便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争端。
    因此,这么一盘点下来,裕明帝能够送出去和亲的公主,似乎就只剩下陆曼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可自小在大朔宫中金娇玉贵养大的陆曼又怎么可能愿意去往西北边境那苦寒风沙之地?
    “母妃,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啊,我不要去,我不要去和亲,不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更不要跟母妃分开!”
    常妃斜倚在贵妃榻上,神色中也有些忧虑,却还是在安慰着自己的女儿。
    “现在言说此事还为时尚早,皇上也没说一定会答应北桑的求和,再说就是答应了也未必会让你去,你慌什么?”
    这话并没有抚平陆曼心中的焦虑。
    “北桑都提出那样优越的条件了,父皇怎么可能不答应?母妃又不是不知道,父皇他最是会权衡利弊...”
    “住口!”
    常妃倏地坐直,面色不虞。
    “你怎么还是改不了口无遮拦的毛病,皇上如何岂是你可妄议的?”
    “这不是在母妃你的寝宫里嘛,难不成还有人跑去告状不成?”陆曼对于常妃的教训有些不以为然。
    “你不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吗?”常妃语气仍旧十分严厉。
    见常妃如此,陆曼终于有些怂了,“母妃教训得是,曼儿不敢了。”
    见女儿终于听话了一回,常妃板着的脸才缓和下来。
    “其实,这件事母妃也仔细想过了,你父皇的确是很有可能会选中你去和亲。”
    见陆曼一下子紧张起来,她又嗔怪地瞪了女儿一眼,道:“母妃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又怎么可能会舍得让你远嫁到那种地方,此事母妃已经想到对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