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171章 武状元
    第171章 武状元
    这半年,空间里也进一步扩大了,如今已经有两百亩土地了。
    里面种植的人参、灵芝,以及后面杜幼菱加上去的另一味名贵的药材——天麻,都在空间的加速下快速生长。
    空间里自带的时间加速是十倍。就是在空间里生长一个多月的植物,相当于外界的一年。
    要是想再加速,就要花费积分来加速。花费越高的积分,当然加速的时间越快。
    因为暂时还用不到这些名贵的药材,所以杜幼菱就没有花费积分去加速。
    人参的年份当然是越长越好。如今空间的储物柜里有一支三百年份的野山参,原本有十二支五百年份的野山参,送给了齐家和宋家各一支,还剩下十支。
    杜幼菱曾经用积分,催生过十株灵芝,每株都到了五百年份,存在空间的储物柜里。前段时间送给姨婆用过一支,如今剩下九株。
    其他种下去的人参种子和灵芝种子,在空间加速的情况下,六个月过去,已经有五年份了。
    天麻是两到三年生。虽然是后面才种上去的,如今也已经收获一伐了。都在空间自带的储物柜里放着。
    储物柜里时间静止,放进去是什么样的,拿出来还是什么样的。珍贵药材放进去,都不用担心会保存不好。
    这些难得一见的名贵药材,等以后哥哥们步入官场都有大用处。而且随便哪一个拿出去,都能给他们家换来许多银钱。
    剩下的土地,当然是种的各种香料了。杜氏酒楼早就不在外面的药铺里,买日常所需的各种昂贵香料了。
    各种香料,还有辣椒,都是杜幼菱的空间里长的。
    杜幼菱如今也接触了京城里的一些富贵生活,自然也知道了,有一些木料也是十分珍贵的。
    比如黄花梨、金丝楠木、小叶紫檀和檀香木。
    黄花梨需要百年左右成材,金丝楠木、小叶紫檀需要大概五十年左右成材,檀香木二十年左右成材。
    这些木材,等杜幼菱长大,完全就可以用了。所以每一种树,杜幼菱都种了一百棵,就种在空间土地的边缘,正好将整个农庄围了起来。
    空间里四季如春,微风拂过脸颊,草长莺飞,远处泉水叮咚,仿若人间仙境。
    杜幼菱舒展双臂,感受了一下这里的空气,也不便久留,就从空间里出来了。
    ……
    九月二十二,武举的结果出来了。
    西长安门外挂榜,同时赐给武状元盔甲!
    此次武举,共收录了二百五十八名武举人。武状元及第者,所授予官职可为前锋参领、护军参领等,职位一般是从六品,也有从五品。
    但如今大历朝并无战事,这些人多数都会被分到禁军里,少数有幸会被分到御前侍卫里。
    而此次武举,杜星剑俨然是一匹黑马,居然从众多勋贵子弟里杀出重围,最终荣获武状元!
    所以,他是一定会进宫当值的。
    一时间,杜家门庭又热闹非凡。
    不但有兵部派人来送喜幡和武状元盔甲,还有一些低阶的武官,也首次登门来贺喜。
    当然杜星剑在赤诚书院的师父以及师兄弟,也都一个不落前来贺喜。
    杜家的亲友自是不必说。
    杜家仍旧是办了三天热热闹闹的流水席。
    之后,等到十月初一,杜星剑就要进宫当值了。
    而在这之前,杜老二又带着一家老小,回了千水村。
    此次回来,除了杜星剑成了武状元,杜老二还准备和族老商议一下,把祠堂重建起来。
    村中公帐上,如今已经有了两百两的银子。
    原是当初分地剩下的二十亩地。十两银子可以买一亩良田,这二十亩地由村里富裕一些的人家花钱买了,钱就存在村里的公账上。
    其中杜家买了六亩,当然他们家全部买下来都没有问题,但是杜老二想给村里人留一些。
    就给自家凑了个整,买了六亩地,凑够了二十亩良田,他觉得也挺好。
    后来杜老二又买了五个粗使的下人,留在了千水村。一是为了看着房子,毕竟总不能一直麻烦大舅哥他们帮忙打扫三进院。
    二是,种地里的庄家。
    秋收的时候,就是这些人料理的,杜家人都没有回来。
    如今打下来的新粮,都在三进院的仓库里,堆的满满的。杜家人连带着这么多下人,一年的口粮,都有了,还有剩余。
    而千水村剩下的十四亩地,则是由李大力家、王屠户家,还有杜青家买下来的。
    前两家是富户,杜青家则是有些特殊。
    杜青就是王阿婆的儿子,原本他们家是最穷的,但是杜青在杜氏酒楼上工,一个月有一两银子。
    他们家的生活慢慢也好起来了。
    杜青更是个有主意的,留意着村里的那块良田,看里正他们买的时候,也拿出来家里他原本修火炕挣的二十两银子,买了两亩地。
    这下他们家就有了十六亩地,杜青又花了自己工钱的一半,500文,从邻村招了一个长工。能给他们家下地干活,平日里还能给家里干一些粗活。
    这样他们家地里的活,平日里就有人做了。农忙时,他回来一起干,再花钱雇一些人,收成播种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了。
    王阿婆自己就负责带着三个小孙子就好。
    而且十六亩地的粮食,他们自己家根本吃不完,等收下来新粮,交了税。留下自家吃的,多余的都可以卖到粮站了,这又是一笔银子。
    杜青在杜氏酒楼每天都是包吃包住的,所以他每个月还能存下来半两银子左右,这样不出两年,就能攒钱再娶个媳妇儿了。
    他们家的日子,眼看着也起来了。
    王阿婆如今也不是村里有名的抠门阿婆了,村里的小孩偶尔和她小孙子一起回家来玩,她还能笑呵呵地给人家一把炒豆子,当零嘴吃。
    一家人现在,大人小孩都是整日里,将浅笑挂在了脸上。
    ……
    杜家人回村里来,杜星剑又中了武状元,千水村的人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这一次,杜家人没有再在村里,办一次流水席了。杜老二和族老们商议,准备先将祠堂盖起来。
    之后,村里人再一起,吃顿杀猪宴庆祝。
    村里人觉得,这样极好。
    如今不缺钱,村里公帐上趴着二百两银子呢。又找人算了算日子,也是巧了,九月二十四就是个宜动土的好日子。
    所以千水村的人花了一日,去城里将砖瓦木材买齐。
    第二日,全村都来了,老老少少的,全都出动盖祠堂。
    有熟练的泥瓦工,自然就有一些小活,比如捡干草,递砖头,做饭,这些都是妇人、老人和小孩干的。
    盖祠堂这样的大事,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尽自己的一份力。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五日,三间祠堂就盖好了。
    千水村的人欢聚一堂。
    杜老二自己花钱买了两头猪,就在祠堂的院子里,架起了好几口大铁锅。
    他们一个村的人,一起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杀猪菜,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