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书之炮灰翻身从流放开始 > 第55章 邪祟
    顾明非当然知道秦家对这边境意味着什么,况且,秦家世代忠良,不掺合任何的权利更迭之争才是正确选择,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改朝换代了,只要龙椅上坐着的不是傻子,他都得想办法招安秦家人。
    “元帅,每年入冬北蛮都会袭扰,今年不知为何提前了许多,还严重了许多。”顾明非落下一子,低声说道。
    秦奕认真的看了顾明非一眼,“这,控制不好力度可是要玩大的。”
    “元帅,又不是真让北蛮进城,不过是上奏的时候人数夸张些,”顾明非抬眼扫了一眼流放营的方向,“不乱些,杜家人怎么趁乱跑掉?”
    云舒那些动作根本瞒不住,聪明人一猜就知道目的,当然,云舒也没想瞒住所有人,她没那么看的起自己,她赌的就是,能想明白的那些人不会与杜家为敌,只要那些手里有权有兵的人装糊涂,杜家人就不会有事。
    当然,这也是杜家人跟她商量的结果,杜家人似乎知道的更多,很笃定的不会有人多嘴。
    秦奕白了顾明非一眼,“明非,你要知道,我们秦家的职责是保卫边境,可以用心术,但是绝对不能以边境百姓的身家性命为饵。”
    顾明非淡定落下一子,“我们下山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使命,辅佐边境驻军守住边防。”
    秦奕觉得,那个只在权贵之间流传的传言应该是真的,据传,本朝开国之君,之所以没有对千机阁赶尽杀绝,是因为他派了自己智多近妖的次子接手了千机阁。
    这位皇子也是个传奇,天生足疾,体弱多病,但是自小聪慧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本朝开国,这位有一半的功劳,可惜开国第二年这位就去世了,葬礼隆重而神秘,最主要的是,高祖皇帝并未收回这位的食邑和封地,接下来的几位皇帝也没收回,这就奇怪了,权贵之间隐隐的传言,千机阁已经经这位绝顶聪明的皇子改造,完全是朝廷设立的江湖眼线了!
    恒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兴河,在对岸安营扎寨。
    黑水这边,秦奕八百里加急催要粮草,北蛮大举进攻。
    与此同时,各地驻扎的军队,乱象四起,除了驻扎在边境的军队,其余京城近处的军队大半揭竿而起,跟随恒王清邪祟。
    是的,恒王打的名号是,如今坐在龙椅上那位,不是皇室血脉,是迷惑先皇的邪祟。
    云舒听到这个口号的时候,惊得差点把手里的茶杯丢出去,人家不都清君侧吗?历来造反的没有直指皇帝本人的,都是说,皇帝身边的人,你们坏坏,带坏我们本来好好的皇帝,然后再搞一出皇帝禅位的把戏。
    这恒王玩的就是一个直指核心啊!
    京城,皇宫
    大殿外跪满了朝臣,大殿内寂静无声。
    朝臣之间弥漫着绝望,礼部书吏浑身颤抖的几乎跪不住了,皇上疯了,都快兵临城下了,他居然还临阵斩将,群臣左侧十步以内的地方,献血横流,是两位兵部尚书和几位侍郎的戮颈之血。
    今日早朝,皇上命人商议应对乱臣之事,兵部不过是照实呈情,说一下军需粮草的储备情况,皇上就恼了,说他们暗地里投靠了那乱臣,把京城的粮草都送给乱臣贼子,命御事处的把人拉出去砍了,就在大殿之外砍,满朝文武跪下求情,皇上就跟疯了一样,指责大殿上都是一些庸碌,中饱私囊之辈,之后就把人全赶到外面跪着。
    如今已经入冬,在这空旷之处跪了小半天,大臣们都脸色苍白,几位年纪大的开始摇摇欲坠。
    砍完兵部的人,就叫了礼部尚书进去,大殿之内,礼部尚书嘴里发苦,他怎么证明皇帝出身正统?先帝的私生子,还是乱伦的私生子,先帝到是给儿子安排了身份,贵妃之子,起居录,出生稳婆,史官一套的都有,但是先帝的后宫跟现在可不一样,那些身居高位的嫔妃没一个简单的,先帝当时身体已经衰败了,来不及清理就薨了,继任的这位就是个二百五,把他爹的妃嫔全都弄到感业寺出家,如今那些漫天的流言,以及恒王言之凿凿的口号,要是没有先帝嫔妃的手笔,谁信啊?
    礼部尚书咬后槽牙,“陛下,您不必过于忧心,保重龙体要紧,外面那些不过是跳梁小丑,您的帝位是先帝亲口说的,那乱臣推翻先帝的御旨,是为不孝,一个不孝的人不得民心的,”礼部尚书微微偏头,继续‘忽悠’,“陛下,如今最要紧的是赶紧让各位朝臣回去,尤其几位年级大的,他们是先帝传位与陛下的见证者,在这紧要关头,他们跪坏了可不好。”
    龙椅上的皇帝,脸色缓和了些,但是开口轻蔑,“哪有那么金贵?不过是跪了几个时辰......”
    “奴才御事处刘忠,有事禀告。”
    皇帝对自己的御事处还是很宽容的,皱皱眉毛,“说!”
    “外面,闽乡侯爷晕倒了!”
    礼部尚书趁机又劝了几句,刘忠适时的汇报几句闵乡侯爷的病情。
    最后,刘忠突然说了一句,闵乡侯爷是已经去世的耀王妃同宗。
    皇上不情不愿的,到底放人了。
    礼部尚书临走之前,看了刘忠一眼,对方面色平淡,低眉顺眼的服侍皇上喝茶。
    这一场早朝,相当的惨烈,死了六个,晕了两个,其余的相互搀扶脸色苍白,问题是,什么也没谈论出来,怎么对付乱军没有对策,朝臣白白的跪了小半天,皇帝一点表示没有。
    随着各位大人出宫,前朝后宫都舒了一口气,但是一股衰败的氛围蔓延开来。
    皇后宫中
    “哼,又蠢又疯!”
    “娘娘!”
    “没事,又没人会来,嬷嬷,在佛堂再加一把香吧,香嫔所出的小六没了。”皇后闭眼,可怜的孩子,下辈子不要投身皇家了。
    嬷嬷也满脸感伤,御事处说六皇子是调皮自己开了窗户,着了凉高热没的,这话嬷嬷一个字也不信,六皇子都七岁了,一个七岁的孩子还能不知道冷暖?再说就算皇子调皮,下人们是死的吗?任由窗子开一夜,任由皇子高热也不请御医?就这,皇上居然相信了御事处的哭诉,打了板子罚了月银了事。
    娘娘说的对,真蠢,还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