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65章 倭奴人死了五千多人,帮大明修好了
    第365章倭奴人死了五千多人,帮大明修好了七百多里铁路!
    那些死在修铁路上面的倭奴人,自然会觉得非常的残忍。
    可是当大明王朝的百姓看到修好的铁路的时候。
    他们就不会觉得残忍了。
    甚至当百姓们知道原来修铁路的是那些倭奴人,连工钱都不需要付的时候,大家伙是开心的。
    因为都听说过,这些倭奴曾经在沿海周边杀了多少老百姓。
    现在由大明王朝海军直接去进攻整个倭奴,把他们的土地给占领了下来,然后把他们的人给运送到大明来做苦工,这是多么正常的一种报复手段。
    之前你们能杀我们的人呢?
    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能够直接把你们给拉到这里,来给我们当苦工呢?
    这是一报还一报啊。
    很多时候,大家伙一想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
    一来是因为这些倭奴能给你打游击。
    这话说出来就非常的准确。
    看到那种场景的,陈寒是既悲愤又感觉无力。
    为什么要同情他们?
    难道你们不知道在未来,这些人对华夏百姓做过什么吗?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本身并不能大规模参战,他们人数少。
    所以老百姓们看到这一现象之后,议论的声音肯定是不少。
    这部分假的倭寇,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能在后面充当烧杀抢掠的活。
    最后在现代考古的时候挖出了,十几万具骸骨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坑里边。
    大家伙一想都是如此想的。
    有人就说了:“虽然死了不少人,我还亲自看到有咱们大明的官军把他们给掩埋掉,
    甚至到处都是万人坑,十万人坑,百万人坑。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为了修建铁路,为了搞一些工程,直接把华夏百姓当做了可以填地基的石头。
    同情他们干什么?
    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人曾经对大明王朝的百姓做过什么吗?
    当看到扒出来的那個坑里边,密密麻麻埋葬着十几万具尸体的时候。
    “这位老兄,我觉得你说得对,现在虽然他们死了很多人,但是帮我们修完了铁路,我们反倒不需要去感谢,这不过就是他们还债。”
    他们根本就不跟你玩正面冲突。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半的人是沿海的,一些混不下去的百姓,偷偷潜入到海里面去,然后跟倭奴浪人联合在一块,变成了这些倭寇,然后上岸上来烧,谋杀抢掠。
    可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去同情这些人的话,那么曾经死在他们这些倭寇手上的百姓,又找谁去说理?”
    这些人的死根本掩盖不了他们曾经犯下的罪恶。
    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他们在东南抗倭的时候,只要击溃了倭寇冲锋陷阵的那部分,就能以少了三倍数量的人数,追着几千倭寇乱跑的原因。
    我们有的人同情这些人,觉得这些人可怜,觉得这些人怎么样怎么样。
    有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去恨这些人。
    不过其中的倭奴人更可恨。
    这些人明明曾经也有过杀害老百姓们的,可是有些人却莫名其妙去同情他们。
    这些人最可恨了。
    所以有的时候,百姓们是恨其不争啊。
    死了的人直接就往坑里面埋。
    为什么?
    难道就因为现在他们死在了铁路上?
    陈寒要是听到了这样的话,更要生气。
    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欺负人啊。
    “说得对”
    这里不是在贬低戚家军的勇猛,而是说,倭寇之所以不成群结队进攻,而是采用游击战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曾经他们把大明或者说华夏人拉到去修铁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怎么样善待华夏百姓。
    大家一想到这些倭奴人,都咬牙切齿,但又没有办法。
    那些倭寇的确可恨,那些倭奴人的确可恨,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普通百姓,他们是被逼得去下海,然后又同时回来戕害自己家的百姓。
    心里面对于这种冲击感是什么样的?
    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仇恨。
    他读书的地方在北方,所以去过东三省这些地方,看过不少的关于这些罪恶的场景。
    但是这完全不能够掩盖他们,曾经在我们大明所犯下来的那些罪过。
    现在只不过是我来到了大明,先一步把他们给灭掉。
    然后把他们给拉到大明,来充当奴隶而已。
    当初这些倭奴人一个个跑到大明王朝来的时候,烧杀抢掠,死了多少百姓?
    他们即便是在辽东,即便是在北平府这些地方都听过。
    我们不提倡一定要记住仇恨,一定要杀某些人。
    但是我们却要记住那个民族,对咱们所做出来的那些恶性事件。
    现在的自己能够穿越回到明朝,陈寒相信是那些死掉的同胞的灵魂,汇聚成的力量,
    然后这股力量将自己给拉回到了明朝,是让他到明朝去做一件事情,拯救这个民族。
    然后把倭奴这个民族给打趴下,把他们给拉到大明王朝来做苦工。
    让他们死在大明王朝埋在这片土地上。
    这样才能够告慰曾经死掉的同胞。
    陈寒是这么想的,所以当陈寒在京城,收到了北平府燕王朱棣发过来的这封信之后,他是哈哈大笑的。
    “看起来咱们的计划还是成功的,倭奴人现在死伤的越多,对我来讲就是越发地可以宣泄我内心的痛恨。”
    陈寒说着在边上的江都郡主很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讲。
    虽然她没有到过陈寒所在的那个时代。
    但是听陈寒说起倭奴人在大明王朝以后的这片土地上,所犯下的那些罪。
    即便是身为一个女人,江都郡主听到这些事后,那都是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直接去把所有的倭奴人都给杀掉。
    很多人都会说有些倭奴人可能心存正义,
    他们也不想战争会造成这些结果的。
    都是军国主义。
    但是有过调查,曾经百分之九十的倭奴人都是支持的。
    唯有那百分之十的人是真正有良善之心的。
    所谓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就是因为为什么这个倭奴人有能力,跑到华夏这片土地来犯罪,
    就因为后勤保障,都有这些个普通的百姓在支撑着。
    没有多少人是无辜的。
    所以一想到不少倭奴人死在修铁路的工程上,陈寒则是哈哈大笑。
    这时候的江都郡主说道,“我知道伱现在很开心,但是有一件事情你还是得要解决吧,如今铁路已经修好了,那就要怎么看一下去把辽东那边的铁矿尽快的拉过来,辽东铁矿也需要工人去挖矿啊。”
    陈寒道:“还真不劳夫人提醒,这一次返回倭奴的船只,我又让他们带一封信给沐英。
    让沐英从倭奴那边再次运送俘虏过来,有了运送过来的俘虏修铁路这件事,我想他们挖矿那也是一把好手。
    在那边他们就已经在金矿银矿锻炼过,这一批人可以置换过来,拉到我们辽东那边的铁矿去挖矿。
    同时伐木啦之类的,也同样可以同步进行嘛。
    我们在岭南的发展,难道就不需要人了吗?
    我觉得很需要人,我觉得夏原吉那边同样需要更多的奴隶前去那边伐木。
    虽然咱们已经发动了全天下,把各州府牢房里的罪犯拉过去,
    但是远不如从倭奴那边拉人最快。”
    江都郡主就有点奇怪,“那之前为什么你就没有想过这些呢?
    我觉得你一开始提出来让放人情去采伐树木的时候,就应该先让倭奴那边的俘虏过来。”
    陈寒摇摇头,“那时候倭奴的俘虏不仅不多,反倒金矿银矿内部也需要大量的俘虏去挖矿,
    这个时候转运俘虏,不仅价值不高,反倒会给降低金矿银矿出矿速度。
    再说,当时咱们大明还没有能力铺设大量的铁路,连蒸汽火车头现在也不过,才刚刚运转。
    那时候的速度比马还要慢许多,修建起来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烧更多的煤?
    浪费更多的原料去堆积,这么一个连人跑步的可能追得上的火车?”
    江都郡主一想也对,“那现在呢,现在好不容易把火车的速度提升到了跟马跑得差不多了就有价值了?”
    陈寒点头,“我们刚刚把大量的水泥路从南方铺设到了北方,
    从京城铺设到了各承宣布政司的首府,
    又在首府建立了大量的水泥路修建工程部,以及水泥厂和红砖厂、钢铁厂,这才有能力来四面开花。
    所以火车铁道的运行才要提上日程,修建铁轨才刚刚步入到项目来,这个时候将倭奴人给送过来才是正道。”
    江都郡主说不过陈寒,“反正你怎么说都是对的,不过现在铁路已经开始铺设了,接下来又要搞什么?”
    陈寒道:“接下来我想搞电力,只是这方面,还真不仅仅只是靠我的那些资料能做成的。
    还要不断地投入研究,到时候可能大把时间要放在其中,我们的儿子呀,可能就没有办法天天陪着他了。”
    陈寒看着已经有六个月的儿子,心里边也是格外的感慨。
    自己来到大明都已经快三年了,真是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
    三万多的倭奴俘虏来到了大明王朝之后,在修铁路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有人死去。
    这也引起了部分造成,官员对这方面的不忍。
    虽说当初倭寇寇边杀了不少的百姓,
    但现在大明王朝的海军毕竟已经占领了倭奴大半国土,
    从他们那边直接把百姓变成俘虏,然后又运送到大明来修铁路,死伤那么多这些官员还真有一些于心不忍。
    不能说这些官员是圣母婊,
    只能说他们没有经历过陈寒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事。
    有这样的想法,情有可原。
    毕竟大明王朝也算是礼仪之邦,如此对待俘虏,他们这些人于心不忍。
    不过太子朱标从陈寒那听说了,将来那些倭奴会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屠杀四五千万人。
    这种事情他不想再发生,所以狠了心之后,面对官员们对他提出来的一些意见,他直接是拒绝。
    即便那些官员也很奇怪,为什么一向非常柔和的太子朱标,突然之间会如此的残酷。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太子朱标都没有再回复他们。
    虽然这听上去很是残忍,但是三万多的俘虏,日以继夜的修,铁路取得的效果是相当的惊人的。
    别看修铁路会死很多人,但这帮倭奴人估计还真就有点工匠精神,
    即便知道修铁路死伤很多,但他们在修铁路的时候依旧一丝不苟。
    这一点的确是要表扬一下,因为这帮死脑筋的人。
    对于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当死板,可以说不是很变通。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杀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会执行长官的命令,因为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件工作,也发挥出所谓的匠人精神。
    很快又是几个月过去,从北平到京师几千里路程的铁路,已经修了快七八百里。
    虽还没有接通,但肉眼可见的有了希望。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死了将近两千倭奴人。
    听说在修这个过程当中也发生了一些问倭奴人起义的事。
    他们觉得大明的人太压榨他们。
    如果按照十二个时辰来算的话,每一个小鬼子每天的工作量都在八个时辰以上。
    曾经有资本家说过的一句话,我能让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在我的机器边上,到二十二岁就满头灰发。
    正是因为这种压迫,效率虽然有,但死伤也很严重。
    所以这些小鬼子居然还敢反抗。
    那镇压当然是血腥的。
    杀了三千多俘虏之后,剩下的两万多俘虏,又开始老老实实地修铁路了。
    而转眼马上又到了太子朱标寿辰之日。
    还真是奇怪,老爷子自己的寿辰,他过得相当的简单,没有铺张浪费。
    但是在太子朱标的寿辰上面,老爷子那是不遗余力呀。
    又是大肆的铺张,又是更多国家的使臣过来庆贺。
    而为了给自己的父亲献上一份贺礼,朱允熥带领着他的攻坚小组,居然搞出了煤油灯。
    煤油灯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何得到煤油,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化学工程。
    朱允熥也是弄了许多的时间,走了很多的弯路,才终于是达到了陈寒的要求。
    当煤油灯燃烧起来,那一刻,朱允通小小年纪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沉稳的笑容。
    煤油灯最大的好处就是亮堂,比蜡烛要亮堂多。
    再则可以控制亮度,而且要比蜡烛燃烧的时间更长。
    只要掌握好了煤油的获取,那就要比蜡烛更加的省钱。
    虽然现代的人觉得煤油灯,只不过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可是在明朝搞出了煤油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