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八十三章 暗计(上)
    我看着景珑,心头似水面投下了一粒石子。
    “殿下说笑了。”我仍微笑,“这等事,贫道岂敢置喙?”
    景珑道:“从前在宫中,姊姊常带着孤玩耍。那时,无论孤做什么,姊姊都会指点一二。孤离京多年,对于京中之事不甚熟悉,如今遇得这等事,自然也想听听姊姊的意思。”
    我说:“难道我劝殿下回琅琊国去,殿下就真会回去么?”
    “那是当然。”景珑道,“姊姊从不曾骗过孤,姊姊说什么,孤便做什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注视着我,目光灼灼。
    见我看着他,他忽然撇开目光,看向园子里。
    那坐得端正的身体和侧过头去的模样,蓦地,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另一个人。
    一时间,谁也没说话。幸好这时候,外头传来脚步声。两名女冠走进来,将午膳呈上。
    这午膳,吃得心猿意马。
    景珑果然是大人了,不像小时候那样总盯着我的东西,跟我讨吃的。相反,他倒是记得我爱吃什么,譬如烩茄子和几碟小菜,通通推到了我面前来。
    “为何给我?”我有些好笑地问。
    “从前都是孤抢姊姊的,现在该还给姊姊才是。”
    “哦?”我眨眨眼,“过那么久了,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景珑似是怕我不信,又补充道“孤在国中,时常想起姊姊。”
    “为何想我?”我问。
    “也不为何。”景珑把菜夹到碗里,低头吃一口,道,“就是觉得
    跟着姊姊,每日都高兴得很。”
    若是当年,我听着这话会很得意。但现在我觉得有意思。
    我这么个心思又多又龟毛的人,居然有人说每日跟我在一起待着很高兴。
    “是么。”我说,“你在琅琊国,难道那些臣下对你不好?”
    “好。”景珑道,“但他们跟姊姊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
    我没问下去,只将一盘素肉推到他面前。
    景珑目光微亮,笑了笑,继续吃饭。
    “姊姊。”过了一会,他突然道,“你想一辈子待在宫中做道姑么?”
    “自是不想。”我无奈地轻声道,“可我家的事,你也知道。我脱不得罪,便要在这道观里赎罪。世事使然,我又有什么办法。”
    景珑望着我,剑眉之下,双眸若有所思。
    ——
    隔日,京中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太极宫外的登闻鼓,突然被擂响了。虽然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擂登闻鼓的人一向是有,但这一次,据说场面格外壮观。
    数百人浩浩荡荡而来,登闻鼓响了整整一日,伴随着的,是震天的喊冤之声。
    这等事,引了许多人去看热闹,御史是不可能不管的.
    没多久,这冤情的原委也传了开去。
    吏部尚书刘温的胞弟刘潭,仗着兄长是朝中大员,在老家襄阳横行霸道,鱼肉乡里。为了扩张自家田庄,他强买强卖,甚至惹出了好几桩命案。乡人去官府告状,不但每次都不了了之,还有
    不少人在官府里挨了一顿打。乡人们实在不堪忍受,竟有数百苦主结伴上京来敲登闻鼓,让皇帝为他们做主。
    刘温前不久还因为手下人犯案,连带着他也惹了一身骚,被御史盯上。
    而这一次,人证物证确凿。且闹得沸沸扬扬,再也压不下去了。
    天子震怒。
    景璘在看了御史的奏报之后,当庭发怒,质问刘温。
    刘温此时也一脸惶恐,只在堂上磕头告罪。景璘不多言,还亲自接见了几名冤情最大的苦主,向他们保证,朝廷定当细查,如冤情属实,严惩不贷。
    这般果决之举,不但当事之人泪流满面叩谢天恩,围观之人亦无不拍手称快。
    不过在朝廷里,更多的人关心的却是太上皇的动向。
    刘温是太上皇的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动刘温,就是动太上皇。
    但如我所料,这事着实闹得足够大,就算是太上皇,也不能出面保刘温。据出去探听消息的兰音儿说,关于刘温的各路八卦已经超越了太上皇,成了当下京中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所以就算太上皇再不乐意,当下之势,弃卒保车才是上佳之选。
    大理寺审得很快,三日之后,就已经有了结果。
    刘潭因罪大恶极,被皇帝亲自下令问斩。而刘温,也被查出了在刘潭那里收受了不少钱财,视为从犯。虽不至于入刑,但也免了官职。
    至此,吏部尚书之职空了出来,景璘随即启用了先帝时的吏
    部尚书郑庆补上。
    天子再下一局,旧臣们无不欢欣鼓舞。
    至于太上皇。
    这些日子,他不在芙蓉园中。
    他突然又想起了北府大营,没有向宫里打一声招呼,自行巡营去了。
    ——
    照理说,景璘若得知太上皇去了北大营,定然是要暴怒的。
    不过我发现这事并没有发生。
    太上皇去北府大营两日后,景璘大大方方地驾临了青霄观,并且也在斋宫用膳。
    “前几日,阿珑昨日来看你了?”他一边用筷子从盘子里挑出他最不爱吃的萝卜丝,一边问道,神色并无不悦。
    “正是。”我说,“他祖母刘婕妤也供奉在殿上,他既然回京,总要来拜一拜。”
    “不止吧。”景璘道,“他跟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他问我该不该留在京里。”
    “这还没什么?”景璘不满,“这小子愈发没规矩。朕那日找他长谈,要他认清大局,站在朕这边。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竟又来问你的意思。”
    “谁不知道我和你的关系?就是站你这边,他才来问我。”我说,“你见他时,对他说了什么?可是要他在兵部留任?”
    “正是。”景璘道,“朕当下正是用人之时,兵部那边一直被上皇党捏着,朕动也动不了。如今终于有了个出息的,无论出身或功绩,也镇得住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怎能不安插进去?”
    我没说话,只将他挑出来的萝卜丝倒回他碗里。
    景璘瞪着我。
    “这
    萝卜是女冠们亲手种的,我每日都去浇水,辛苦许久,才能换来陛下这几口。”我说,“便如同琅琊王,他好不容易才有了些气候,陛下更当珍惜才是。”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海青拿天鹅\" identityid=\"b22b18b1b27ba78847b9e86e41c000cb\" />
    鹅被一些事耽搁了,下一章迟一点点会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