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七十五章 仇雠(上)
    毕竟动乱刚刚结束,这回宫之事关于众人性命,无论如何都要慎之又慎。
    思虑之下,龚昭仪决定派一名熟知宫中事务的老太监回京看看情形,觉得一切无碍,再带着众人回去。
    老太监对龚昭仪颇为忠心,一口应承下来,带上几日的干粮就出发了。
    这几日之中,我们可谓是心情惴惴,坐卧不安。
    京城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动乱的日子里,大路上时常有流寇杀人越货,老太监能否平安进京再回来,也是未知。
    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宫中。
    虽然从新帝的诏书上看,他愿意善待先帝和先帝的内眷,但说一套做一套的事,在这年头并不稀罕。先帝既然还活着,那么景璘说不定也活着。先帝的诸皇子在作乱之后,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唯一名正言顺的子嗣就剩下景璘了。龚昭仪身为景璘的生母,回宫之后究竟是不是羊入虎口,这谁也说不准。
    不过我发现,对于新帝,龚昭仪身边的这些太监宫人们显然并不愿意将他往坏处想。
    “新帝当年还是齐王之时,为了他的老师,就算忤逆圣上也在所不惜。”一位老宫人道,“可见其生性仁义,亦爱惜声名,断不会做出这等言而无信之事。”
    “就是。”旁人附和道,“圣上虽不喜欢他,但论私德,齐王无可指摘。他性情虽清冷,我却不曾听说他苛待过一个服侍的人。天潢贵胄们我等见得多了,
    能做到如此的是凤毛麟角,这难道还不算完人?”
    他们叽叽喳喳议论一番,有人看向我,道:“娘子以为呢?”
    我坐在一旁,给一件破了洞的衣裳打上补丁。
    “不知道。”我淡淡道。
    这话其实有几分假。
    虽然我确实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但以我对齐王的了解,他确实不会做什么对龚昭仪不利的事。
    因为这对他没有好处。
    他新登基,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尤其要稳住先帝留下的一干旧臣。龚昭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嫔,对他并无实质威胁,他如果将她好好供起来,那是会受到仁善的赞誉的;相反,如果龚昭仪被伤了一根头发,传就让他好不容易维持的局面造成动荡。
    所以,傻子才会动手。
    而我过去的心碎经历证明,他一点也不傻。
    果然,在众人忐忑不安地等待了数日之后,一队车马和禁军打扮的军士,突然来到了我们的藏身之处。
    领头的,正是龚昭仪派出去的老太监。
    他穿着一身新衣,神色激动地向龚昭仪跪地磕头,说宫中已经准备停当,这些车马卫士,就是新帝派来迎她回宫的。
    所有人都激动不已,诚惶诚恐,泪流满面。
    除了我。
    新帝对龚昭仪确实很是不错。
    她的宫室已经毁坏,新帝就将仍然完好的昭阳宫拨给了龚昭仪。
    昭阳宫,从前是皇后的居所。此举,足以见得龚昭仪当下的地位之尊。
    当然,龚昭仪也
    是个经历过的,再三谦让之后,住到了昭阳宫附近的丽阳宫。
    而我,仍旧回到了玉清观里。
    从前那位老住持娘子,在乱军来到之前投井而亡。我回到玉清观里的时候,她的尸骨已经被收敛,在后院的一处梅花树下,造坟立碑。
    我向宫人打听,这坟是谁造的。她们说不清楚,应当是先前到宫里来清理废墟的人,顺手将她收葬的。我颔首,在坟前给她焚香烧纸,磕头行了大礼,而后,独自收拾屋舍,在观中住了下来。
    新帝的建章宫,是前朝的前朝留下的。当年,这是皇帝理政之所,天下的中心。后来历代变迁,到了本朝,整个宫城都已经挪了地方。可那建章宫颇有几分神奇,经历数次毁坏,或是重修或是改作他用,一直屹立不倒。于是,本朝在建章宫的旧址上将其重修,作为皇帝在京城中的一处离宫保存下来。
    在这次乱事之中,建章宫的八字依旧坚挺,甚至曾被叛党占据为攻打宫城的大营。后来叛党被收拾干净,它也依旧完好,据京中百姓说,叛党说不定是被它克死的。
    这么个地方,任谁都要敬而远之,以免自己也被它克了。
    但新帝偏偏不在乎这些,就将建章宫当作了驻跸之所,住了进去。
    我求见的事,很快得到了准许。
    时隔四年,上次最后见他的时候,他十七,我十五。
    现在,他二十一,我十九。
    弹指一挥间,我却觉得
    已经过了好几辈子。
    踏上建章宫的玉阶的时候,许多事,我以为我早已经忘掉,此时却在心底浮了起来。
    就在那齐王府里,我哭着将他骂了一顿。他听着我发泄,不发一语。
    可在我愤怒地离开之前,他忽而对我说:“我会回来,你信么?”
    我那时并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后来我才明白,此人心思之深。
    那时,先帝还没有下令让他离京就国。但在这之前,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局。
    现在再想起来,我只觉讽刺。
    他确实回来了,说到做到。
    就像当年他突然在世人面前现身时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见我的地方,并不是建章宫的正殿上。而是在正殿和后面宫室相连的复道上。
    这复道,是建章宫最有名的地方,如长虹飞跨,站在上面视野开阔,能将建章宫高墙之外二十里内的景色一览无遗。
    新帝身边没有随从。
    他的身量似乎又比从前更张开了些,站在那里,遗世独立。
    就像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一样。
    过去的记忆,并无美好,只有破碎。不过我也不再是那终日只想着自己那片小天地的我,再见到他时,已然心如止水。
    我上前行叩拜之礼,道:“玉清观玄真,拜见陛下。陛下万年,无量寿福。”
    话音落下,没有人答话。
    我似乎能察觉到他打量的目光。
    “平身。”过了一会,我听到他答道。
    那声音很是平缓,比记忆中更低
    沉些。
    不过,一样的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