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七十四章 旧事(四十六)
    众人走了之后,明玉留下来。
    “你这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说,“我可不信你是为了太子。”
    “从洛阳回来的路上受了风寒罢了。”我说。
    她看着我,幽幽叹口气,却露出讽刺的笑。
    “你父亲会不会后悔了?”她说。
    “后悔什么?”
    “后悔让我跟你那发小定亲。”明玉道,“七皇子本就是圣上最疼爱的儿子,如今太子废了,人人都说他就是储君。你父亲一心想让你当皇后,若当初跟七皇子定婚的人是你,他可该称心如意了。没想到,歪打正着的人成了我。”
    以我对父亲的了解,我觉得,明玉这话说得没错。
    但恐怕就算明玉不曾与景璘定婚,我和景璘也成不了。因为圣上不会让我做皇后。
    “这我不知晓。”我说,“你今日来,就是想跟我说这个?”
    “我岂有这般无聊。”明玉轻哼一声,道,“我今日过来,是想问问你,你将来有何打算?”
    我愣了愣。
    蓦地,我又想到了那人。世界如同笼罩着一层灰暗,前路漫漫,不知方向,更不知尽头。
    “我能有何打算。”我淡淡道,“婚事自有我父亲做主,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
    “我等女子活这一世,难道便只有婚姻这一件事?”明玉冷笑,“又不是结婚生子之后,人就入土埋了,将来的路还长得很。”
    我讶然。
    “你何意?”
    明玉看着我:“我想通了,既然你那发小我是嫁定
    了,那我断不会只做个王妃,我要做皇后。”
    我说:“而后呢?”
    明玉抓住我的手:“你要帮我。圣上虽然最疼爱他,可他当下还不是太子,说明圣上还在犹豫。圣上对你父亲如此信任,说动圣上立七皇子为太子,你父亲定然能办到。”
    我看着她,心中苦笑。
    明玉管家很是精明,但当下,她显然对朝中局势不够了解。她嫁给景璘,恐怕本身就说明了圣上是想让景璘继位的。
    “而后呢?”我问,“当了皇后,你要如何?”
    明玉再度冷笑:“我要将后宫牢牢抓在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了皇后再做太后,再做太皇太后。就算人人都知道我养面首,也无人敢说我一句不是。”
    我:“……”
    不愧是明玉,万事不改初衷,一条路走到黑。
    “到那时,你可以跟我一起。”明玉笑嘻嘻道,“我们一起养面首,享尽人间富贵欢愉,如何?”
    这听起来,倒是比我当下遇到的这破事有盼头多了。
    “好啊。”几日来,我第一次露出了笑意。
    ————
    齐王离开京城的时候,我没有去看。
    我的密友们去看了之后,又是回来聚在一处抛洒热泪,发誓绝不会放弃他。
    这之后的两年里,我发现,明玉预感颇是不差。
    父亲确实很是后悔当初促成明玉和景璘的婚事。当然,他追悔莫及。据我所知,他曾暗搓搓使劲,想将这婚事搅黄。当然,圣上也如我所
    预感的那样,没有遂他的意。
    至于齐王。
    我很少听到他的消息。
    纵然我那些密友们,利用自家权势,发挥十八般武艺多方打听,能得到的消息也少得可怜。据说齐王在临淄的王府里,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几乎与同春园时无异。
    为了少听到他的名字,我甚至跟密友们疏远了些,唯有那不得不去的场合,才跟她们见面。
    当然,不必我刻意回避,我听到齐王名字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的。
    我的密友们到底没有去成临淄,因为她们已经及笄,一个接一个定婚成亲。成婚之后,再光明正大惦记别的男子便不礼貌了。齐王二字,渐渐成了她们远去的美梦。
    于我而言,是远去的噩梦。
    唯一一个还想着齐王的,竟是明玉。
    经过认真且周密的卜算,她和景璘的婚期,定在了景璘十九岁生辰之后。所以这两年里,她仍是待嫁之身。
    她乐得如此,每次见我,总会或多或少地说起齐王,感慨京中当真无人,齐王消失两年,竟没有一个能打的。
    我每次都很是不耐烦,只想把她赶走。
    景璘则是一帆风顺。所有人都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景璘确实就是储君人选。
    而先帝决定出征北戎之时,更是只将他带在了身边。
    “等我回来,就是太子了。”他离京之前,得意地对我说,“到那时,你可不能再叫我阿麟,要认真叫我殿下,再往后,还要叫我陛下。”
    他
    在我面前惯于如此幼稚,什么都敢说。
    我说:“知道了,在这之前,你须打个胜仗给我开开眼。”
    不想,一语成谶。
    景璘不但没有打胜仗,还和圣上一道成了北戎的阶下囚。
    而我的父亲,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接着,灾厄落在了我们家头上,一切过往荣华,皆灰飞烟灭。
    直到真正品尝过人生的苦楚,活着的不易,我才明白,自己那所谓的伤心欲绝,问兄长我是不是要死了的话,是多么的矫情。
    人真的到了绝境之时,只会想不择手段地活下去。
    我做洗衣婢的时候,到玉清观戴罪出家的时候,十分神奇的,再也没有梦见过齐王。
    那段过往,仿佛真的似过眼云烟一般,从此消散不见。
    直到诸皇子作乱,我和景璘的母亲龚昭仪逃入深山,然后,听到了齐王攻入京城,登基称帝的消息。
    他发布诏令,安抚天下,收拢流落的宫眷宗室以及工人太监。
    经过再三权衡,龚昭仪决定回宫。
    而我,只一门心思要为上官家翻案,至少要先救出兄长。而唯一可行的道路,也在宫里。所以,我也和龚昭仪一道回宫。
    当然,我也有龚昭仪不知道的心思。
    齐王现在已经成了皇帝。
    从前,他骗了我,而我父亲杀了杜行楷。所以,我并不奢求他能为上官家翻案或将我兄长救出来。
    但有一件事,他能办到。
    新朝廷正在清算作乱的余孽,陷害我家的那些人,我手
    上有他们作恶的罪证。这些人也曾是他的敌人,也是我家翻案的绊脚石。
    如今,我借他的刀报仇,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