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新宋·大结局(全15册) > 第69章 天下才俊(6)
    第69章 天下才俊(6)
    这个比喻可谓十分生动贴切,石越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赞道:“仲麟说得极好。”
    司马梦求也是豁然明白,抱拳说道:“学生受教了。”
    一直认真旁听着的陈良亦是眼睛一亮,补充道:“如果在准备工具的同时,行有余力,还可造一架马车,这样在搬开巨石之后,便可以加快上路,把时间补回来。”
    石越笑道:“正是如此。”又对司马梦求说道:“冗官冗兵冗费,这的确是国朝的痼疾,但仓促间难以解决。所以,不妨先多做些有益于国的事情,待到时机成熟,再去动它们不迟。只要能耐下心来,静待时机,必有成功之时。当今天子圣明,英杰之士,正是大有为之时。”
    司马梦求连连点头。
    9
    严肃的话题既然说得差不多了,众人也就慢慢放开。司马梦求喜欢说些他游历各地时所见的风俗习惯、地方民情、官吏贤愚之类,和潘照临倒是颇有共同话题。而吴从龙等人显然去过的地方不多,吴从龙对秦汉晋唐以来的官制礼仪非常熟悉,常能引经据典,说上一番,不过他为人方正拘礼,和范翔恰好性情相反。范翔思维灵活,什么事情都是一点就通,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市井百姓,各种趣闻秩事,他信口拈来,倒如同自己家后院的事情一般清楚。而陈良此人,竟然是精通刑名钱粮诸般庶政,实在出乎石越意料之外。
    众人交谈颇为相得,而吴从龙和范翔又是刻意巴结,卖弄学问,席间气氛活跃,笑声不断,直到天色渐暗,这才发现时间流逝之快。石越与宋人交游,见过的名士才子,不知凡几,但当时读书人,无不书生气甚重,谈得几句话,往往就是往琴棋诗画引,其中高材之士,也不过谈谈历史上的典故经文,以证其博,石越心里对这些实在有一种厌烦之心,因此他平时倒更喜欢和沈归田这样的小吏说话。今日碰上司马梦求几人,说的当时当世之事,便是说历史得失,品评也是适可而止,绝不肯夸张虚饰,石越本就有招致之意,此时更觉不舍,便吩咐侍剑,让人点起蜡烛,挂上“气死风”,做彻夜之谈。
    众人从上午至晚上,边喝边谈,本来各有醉意,石越又说到给侍剑和唐康找了个箭术教练,称君子当文武全材方为上乘。范翔乘着酒意,指着司马梦求笑道:“石秘阁,若论文武全材,司马纯父可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作赋。其箭法之精妙,非开封府一个捕头可比。”
    司马梦求笑道:“仲麟不要胡言乱语。”
    潘照临却似笑非笑的说道:“纯父何必过谦,仲麟岂是乱说话之人?”
    范翔也一本正经地说道:“潘先生说得是,我范仲麟什么时候会乱说话?纯父兄何必谦虚,干脆表演一下,也给秘阁看看你的本领。”
    众人哄然称是,侍剑少年心性,更是想看热闹,也忍不住露出期盼之色;潘照临却依然是似笑非笑的神色,道:“纯父兄表演两手,我们以此下酒,岂不也是雅事一桩?”
    司马梦求早就看出来潘照临实是石越身边的谋主,对自己的态度相当微妙。他其实早就对石越颇为钦服,而石越言语中也已微露招致之意,心想干脆就一展生平所学,也好给石越一个好印象,同时让潘照临知道他司马梦求的本事。当下并不回答,只是迟疑的看了石越一眼。
    石越对于所谓武功,心里本来就很好奇,毕竟他是看着武侠小说长大的。加之大家都在兴头上,便也笑道:“纯父何不就露一手给大家开开眼界?”
    司马梦求见石越发话,站起身来,抱拳笑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侍剑见他答应,顿时喜笑颜开,连忙说道:“公子,我去取弓箭刀剑来给司马公子。”
    石越心中一动,叫过侍剑,在他耳边轻声吩咐了几句,侍剑似乎吃了一惊,略一迟疑方才答应着,去拿诸般兵器。
    不多时,侍剑便带着一个家丁取了弓箭和一个大盒子过来。
    石越先接过弓箭,双手交到司马梦求手中。这是一张犀角弓,石越提举胄案虞部之时,胄案经常会造些好兵器出来送给王公贵人,石越做了那份差使,下面的人要巴结他,自然忘不了给他留一份。他也并不拒绝,只是按价付钱,以免授人以柄。这些兵器放在家里,他也没什么用处,一直是当摆设用。
    司马梦求接过此弓,不由赞了一声:“好弓!”
    弓是好弓,箭自然不会是坏箭,金箭筒内二十支箭,全是雕翎箭。
    司马梦求也不说话,走出亭来,就在曲桥之上,搭箭上弦,嗖嗖三箭,只听弓弦响过,池塘那边的三枝柳条,应声而落,掉在水池之中。而箭势并不稍减,一直钉到园的围墙之上。众人一齐起身,凭栏而立,齐声喝彩,侍剑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
    司马梦求微微一笑,手中却不停留,接连二十箭发出,二十枝雕翎箭在雪白的围墙上,竟是钉出一个隶书“石”字来。这手箭法,连潘照临也望而失色。
    石越击掌笑道:“司马纯父,果然神技。”
    司马梦求拱手谦道:“雕虫小技,让秘阁见笑了。”说着就要把弓还给石越。
    石越摆了摆手,却不去接,“所谓红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这张弓放到我这里,白白蒙尘,不如就送给纯父,明天我再让人去在箭上刻上纯父的名字,纯父不要推辞才好。”
    司马梦求心里也很喜欢这张弓,而且他也是豪爽之人,当下恭身笑道:“如此学生愧领了。”
    石越微微一笑,走到侍剑身边,接过他手中的檀木盒,递到司马梦求前面,笑道:“这里有件东西,还要请纯父鉴赏。”
    众人见石越如此慎重地取出一样东西,知道必非凡物,不由一道围了上来。司马梦求却抽空偷偷瞄了潘照临一眼,见他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微露笑容,显是早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当下接过这个三尺长半尺宽的檀木盒,右手轻轻一扣,把盖子打开。
    众人一齐把头凑过去,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把古剑,剑鞘和剑柄,皆是黑色,上面刻有简单的纹,在剑鞘之上,刻有隶书诗句:“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宋人文章独推韩愈,司马梦求等人自然知道这是韩愈的名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赤诚相待。石越这时候拿出这么一把剑来,背后深意,不言可知。
    司马梦求拿起剑来,只觉触手生寒,便知这确是一把宝剑。他把盒子交给一个家丁,右手握剑,左手抓鞘,刷的一声,将剑拔出半截,便见寒光四溢。他观摩良久,自问见识并不浅薄,却不知道此剑之名。因问道:“学生孤陋寡闻,竟不知此剑来历。”
    潘照临笑道:“这柄宝剑,是有人高价从杭州购得,送与公子。苏子瞻、公子与在下,皆是不识。剑上并无题款,唯鞘上有韩文公诗一句而已。”
    范翔伸着脖子看了一回,他本是个儒生,自然也不能识其来历,不过他生性机敏,眼珠一转,高声笑道:“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这柄剑虽由昆吾之铁炼成,却必是零落飘沦已久,竟至于没没无名,要待秘阁方能识它,可见也是机缘巧合。此剑之前辗转于俗人之手,自然无名,然宝剑入英雄手,日后必当显名于世。学生以为不如就由秘阁给此剑起个名字,也好别让它埋没了。”
    他一番话语带双关,以宝剑暗喻司马梦求,还轻轻拍了石越的马屁一下,便连潘照临也暗赞他的机敏。石越虽然不喜欢别人拍马屁,但是如范翔这般恰到好处,只怕是圣人再世亦不能拒,何况石越一凡人,因笑道:“仲麟道这宝剑蒙尘已久,只怕也是事实,否则以苏子瞻那般高才,岂能有不识出处之理?方才仲麟用了郭震的诗句,我就从这诗来名之,称这柄剑为‘昆吾剑’,如何?”
    石越都把名字说了出来,除非是吴安国,别人又怎么会说不好?自然是哄然称赞。
    石越见众人都说不错,又笑道:“仲麟方才说宝剑入英雄手,方能显名于世。此话深得我心,在坐并无习武之人,文武全材,当数纯父,我便将这昆吾剑赠予纯父,料纯父定不会让它埋没。”
    他这话一说出来,除了潘照临,众人都是吃了一惊。这柄宝剑,虽然无名,却必是名贵之物,竟然就此相赠。不过众人都是聪明之人,石越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司马梦求轻抚昆吾剑,慨然说道:“大丈夫在世,能得一知已足矣。学生定然不负秘阁之望,绝不让此剑蒙羞。”
    说罢拔剑出鞘,白衣晃动,剑光闪闪,竟是在曲桥之上舞起剑来。只见他出剑之时,有如雷霆之怒,收剑之时,却似江海澄光,白衣寒光,滚滚翻动,看得众人都痴了。舞得兴起处,突然将宝剑掷上云宵,高达数十丈,而司马梦求手执剑鞘,准确的把电闪一样的宝剑接入鞘中。
    潘照临看着此景,不知怎的,心中忽有慷慨高歌之意,情不自禁的拍栏歌道:“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这本是唐人的一首长诗中的几句,潘照临心有所感,此时唱来,慷慨豪迈之意,动人心魄,众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此时亦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一齐跟着拍子,慨然歌道:“……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当读完“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之时,便是连似懂非懂的侍剑,也心情澎湃不已。众人都在想象着自己就如那把昆吾剑,此时虽然默默无名,但日后建功立业,虽有艰难险阻,而必定终于能显名当世、流芳青史……
    也是自此夜之后,司马梦求与陈良一起进入石越的幕府,而吴从龙与范翔,日后亦成为“石党”的中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