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后倾城 > 第二百四十二章:吃得苦中苦
    阴沉了半日的天终究也没降下一滴甘露,当夜星空浩渺,霜月无声,预示着第二日又是个艳阳好晴天。
    老天爷将自己的耳朵与眼睛都关闭了,听不到人们的抱怨,也看不到他们的汗流浃背,气温一日比一日高。
    枫城的摊贩们都挤在日出前开摊售卖,等日上中天纷纷回家避暑,至西落西山再出来售卖一回。如此折腾往来,叫苦不迭。
    枫城外的庙庵仍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这时也不求前程姻缘了,纷纷在大慈大悲的菩萨面前祷告,能降下一场甘露泽被苍生。
    只可惜,菩萨的虽然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却没有一双能瞧见人间疾苦的眼,雨仍旧没有下,气温也持续上升着。
    百姓苦,戍守的将士们则更苦。他们日以继夜地值岗守城,头顶烈日,脚踏热地,任凭身体再好,三两日下来也倒下了大片,苦不堪言。
    陈渡身为兵马司总兵,白漓江身为禁军统领,各自忙着煎药消暑,可一大锅一大锅的清热消暑药端上城墙,抬下来的将士们仍旧一个接着一个。
    太子征粮之事告一段落,未达到皇帝期许之效,果然不许他再起征粮的心思。幸而有秋拣梅提前做好的安排,应对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可宫中接二连三有人因暑热倒下,人心惶惶,诸事不顺。便是他再好的体魄,也有些招架不住,人终日都是倦倦的。
    这日,太子妃送了一小盅菜粥来,请太子偿两口。
    荆自影哪里有心情吃,不过碍着她的颜面,抿了两口。
    粥一入口,太子爷两条眉毛纠成一团,“怎么这么苦?”
    公孙无虞但笑不答,只道:“殿下多偿几口。”
    荆自影依言,强忍着吃了几口,只觉得精神一震,竟是疲倦顿消,浑身清爽。他抬头,不解地看向太子妃,“这是什么?”
    公孙无虞笑道:“这粥里放了金银花、菊花、薄荷叶子,蔷薇妹妹令人在里头添了几片生凉瓜,令其消暑去乏的效果大增!”
    荆自影皱了皱眉,“凉瓜也常吃,怎么是这个味道?”
    太子妃道:“寻常咱们吃的凉瓜,都是经过御厨精心处理去除苦味的,也将它消暑的功效一并给去了。民间寻常百姓都是以此来消暑。这些日子暑热闹得厉害,臣妾想着,是否将此法广而告之,也好解一解乏。”
    荆自影道:“如此甚好,此事你同母后商议去,若果然能解眼下的事,此功可载入史册。”
    公孙无虞俯身谢礼,“臣妾代蔷薇妹妹谢过殿下。”
    荆自影此时才想起那位纳入青云宫的侧妃来。自她被抬入青云宫后,一直居在西园,便是新婚夜自己也不曾过去。偶然间撞见过几次,不过是来去匆匆,连她样貌都不曾细眼瞧过。
    当初娶她,是因为楼家是米卒人,遭受此灾后,为稳定米卒的人不得已而为之。
    太子想了想,道:“你挑一套首饰赏给她吧。”
    公孙无虞起身笑道:“臣妾挑的,哪有殿下亲自挑的更有意义?”
    荆自影拉着她的手坐下,言辞温和下来,“你我夫妻同心,谁挑都是一样,你们女子的心思,自然是女子最懂的。”
    公孙无虞低了低眉眼,莞尔一笑,点头应下。
    当天下午,公孙无虞便带着李蔷薇往云宫去,皇后听完后,请太医院的几位太医来询问过,他们个个称好赞奇,都道此法可行,立即开出个以凉瓜入药的方子来,煎煮成汤,颌宫派了下去。
    第二天晨时,许琳琅与白漓江都拿到了方子,紧接着这张方子流出皇宫,以至于市面上凉瓜跟着水涨船高,供不应求。倒是周遭种瓜的平头百姓,趁此机会赚了一把,丰衣足食,不为来年生计忧心。
    一时间坊间流传起了一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是一句调侃的玩笑话,却也是这个道理。
    白凰翡本是个最能吃的苦中苦的人,可她这次,却不如旁人。那碗充斥着凉瓜生臭味道的药刚刚端进屋子,她便呕了起来。
    秦文想了诸多法子,以苦瓜入菜、入糕点、入茶,想尽办法去处苦瓜臭味,还是入不了止戈郡主的口!最后,她也放弃了,只狠狠瞪着横卧香妃榻的人,咕哝一句:“麻烦人。”
    白凰翡闲闲地摇着团扇,有些哭笑不得。人间至美滋味她偿不得,如今这至苦的味道她也吃不得,看来只适合一辈子中庸。
    她牵了牵身上殷红的衣衫。蚕纱虽薄,却不透,能严严实实地将她浑身的伤痕遮挡住,触手温凉,是令人感到舒适的温度。
    两匹蚕纱,秋拣梅令人替她制了两身宽松衣衫,余下的制了两柄团扇,及几张娟帕。白凰翡将团扇送了秦文一柄,娟帕也送了她几张。小姑娘嫌弃着收下了。
    三两日后,席卷枫城的暑热终于被凉瓜赶走,想出此法的太子侧妃得了荆皇好一番赞誉,又赏赐了许多东西,连带着她的家乡米卒也受到了荫庇,得了一块皇帝御赐的‘凉瓜之乡’的牌匾。
    五月二十三日,尚在卯时,寂静夜空忽然被一道闪电划破,紧接着滚雷阵阵,将还在熟睡中的人纷纷惊醒。
    电闪雷鸣之后,狂风大作,摧枯拉朽地折腾一番后,阵雨‘哗啦啦’地在天地间拉开了阵仗,大有将欠了人们这月余的雨水都补上的趋势。
    白凰翡浅眠,第一声雷电后便醒了来,起身披衣,开了窗户,瞧着外头的瓢泼大雨怔怔出神。
    屋子里有人掌了灯,灯光渐渐地向她靠近,照出一个剪影投在窗畔,上半身消失在雨幕中。
    琉璃灯盏避开窗口的凉风,搁在靠窗的案几上,文弱公子抬手替她拢了拢身上披着的外衣,轻声道:“这场大雨终于是下了。”
    “盈满则亏,物极必反,人与气候都遵循此则。”白凰翡回手一握,将肩上的那只手抓在手心,身子向后一靠,寻了一处结实的胸膛做了依傍。“听说陵上四季如春,无大起大落的气候。”
    秋拣梅展臂环住妻子,低低应道:“夫人若愿意,待勉知出世,咱们便往那处居住去。”
    白凰翡浅浅一笑,“夫君不管太子了吗?”
    秋拣梅会心一笑,“梅庵与陵上与我并无差别,只是辛苦太子殿下折腾罢了!”
    女子双肩一颤,加深了脸上笑容,眸子里却有深切的担忧,“那父亲呢?”
    “父亲……”文弱公子轻轻呢喃一句,半晌无声。
    他迫的老人休妻杀子,到头来孤寡一人。
    “父亲此生已属荆国朝堂,乡野生活并不适合他。”他以此句,为老人的一生做了总结。老臣殚精竭虑,最后一口气也是为了荆国而留。国家国家,国在前,尔后才是家。尽管他也曾有过私心任性的时候,但比起他做出的牺牲,这一点小小的私心,是可以被原谅的。
    就如他这一病便是将近月余,朝堂上的事一概不理会。
    荆皇明白,满朝文武大臣明白,甚至这枫城的平头百姓都明白,正是所谓的虎毒不食子。他再怎么大公无私,终究是有血有肉的人,人非草木,自然有情。
    只是他的情藏的深掩的好,只在临界点时,才不动声色地以这样自罚的方式流露出来。
    上官谦是荆国的好丞相,荆皇的好臣子;他却不是妻子的好丈夫,不是儿子的好父亲;他护着泱泱大国,为天下万民殚精竭虑,却辜负了妻儿。
    秋拣梅敬父亲大义,却自愧做不到他的无私。此生能守一人白首,儿女绕膝,于愿足矣。
    阵雨不歇,天色渐明,满城青枫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大街小巷溪流成河,人们穿着草鞋,挽着裤管走出家门,任凭大雨浇在身上,敲打着饥渴的身体,仿佛一场庆祝新生的盛宴。
    然而,所谓乐极生悲甜中生苦,淋一场大雨固然酣畅,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风寒!这其中便包括了怀安王荆庭!
    荆明正满面严霜地端坐在高案后头,冷眼瞧着下头不停打喷嚏的小儿子,眉间的寒意越来越深,最后一撑额头,叹了口气,“李太医眼下在云宫,赶紧让他给你瞧瞧!”
    还不等荆庭说话,他又道:“罢了,回头再把风寒传染给你母后了!在这里候着吧。”
    甄熹立即会意,着了个小太监往云宫传话。
    怀安王恭恭敬敬地揖礼,还不等谢恩的话出口,又是一个喷嚏响彻整个紫武殿。
    荆明正瞧着他,越看越觉得,他是专程来给自己添堵的。没好气道:“堂堂一个王爷,因为贪玩把自己弄病了,这要是传出去,成何体统!”
    “此事早已传开……”荆庭说几个字打一个喷嚏。
    荆明正气的一摆手,“闭嘴,再说话罚你出去晒太阳。”
    怀安王委屈巴巴的闭了嘴,犹如玉树一般挺立一侧,果然不动了。
    正此时,门外小太监传太子来了,荆皇立即宣他进来。
    太子长揖一礼,还未开口请安,一声喷嚏生生将他的话堵了回去。他偏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二弟,目露不解,随即又要请安……
    荆庭又是一个喷嚏出口……
    太子爷眉眼一挑:“庭弟这是怎么了?”
    荆庭歉然一笑,“染了风寒……”说完,又是一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