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417.第417章 皇室家宴
    第417章 皇室家宴
    刘备很忙,民生经济,前线军务……就算有尚书台的帮助,每天的事务依然非常繁重。
    尤其是地盘越大,这事务自然也就越多。
    好在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刘备也在一点点的适应这种变化。
    刘备很信任自己的文武,可地方官和皇帝是两个概念,再信任,重要的事情也要过目。
    哪怕是装装样子,不懂装懂也好,总能让下面的人明白,他在关注这一切。
    这一手还是张和教刘备的,属于最基本的御下之道。
    再次见到刘备,人在批阅文书。
    实际大部分文书他都不是很懂,随便写个‘已阅’就算了,主打‘我信任你们的判断和决定’。
    “来了?怎么想到来一趟长安?”刘备见张和过来,放下手中的文书。
    之前战场上没注意,当了几年皇帝的刘备,那股帝王威仪是越来越浓厚。
    说穿了,就是上位者的那种不怒自威,核心就是自信。
    “在益州缴获不少财帛,给押运过来。”张和回道。
    此刻已经有宫女拿了茶水糕点过来,张和随便就拿起来享用。
    “正好,现在什么地方都要用钱。”刘备颔首。
    “还是专款专用吧!”张和回道,“长安的外城墙,也应该修起来了。话说大哥,真就要定都长安这边,不回洛阳了?”
    如今兖州和豫州已经基本打下来,那么就不需要担心敌人会突然攻入洛阳。
    再说只要虎牢关和武关还在,那么对方就没办法兵临城下。
    “不了,长安这边更有感情。”刘备摇头,“再说这是前汉都城,如今不过是还于旧都而已。”
    还有个不太想说的原因,就是洛阳虽然重建,可要完全恢复到原本的样子,经费完全不够。
    太多基础设施没有完善,偏偏长安却在变得越来越繁华。
    就说现在,都已经在规划扩建,迟早会比洛阳更加繁荣。
    到时候再迁都回去,且不说浪费人力物力,刚富裕起来又跑回去艰苦朴素,这不有病啊?
    刘备也是人,洛阳求学那阵,他却不是很喜欢读书,更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如今难得享受到了,自然就得享受下去,这样才叫当了皇帝。艰苦朴素?不存在的!
    就说刘备身上的龙袍,都比正常的龙袍要奢华一些,用料也更考究。
    上行下效,长安官府的官员,甚至是豪族,可能奢靡之风要起来了。
    “大哥,商税改革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张和询问。
    “已经在做了,尤其是奢侈品税这点。”刘备随口回道。
    很早以前张和说过,大汉的商税不太合理,尤其这盐铁也的确应该收归国有。
    《盐铁论》更像是一个缩影,更早是管子的《管子·海王》就提到官山海的概念。
    也就是官府来管理山里和河泽里面的产出,进行专营。
    在物资匮乏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政策的确能给王国带来不少的财富。
    可如今天下一统,物产丰富,一些不太重要的物资也管控专营,显然不太现实。
    于是桑弘羊就提出《盐铁论》,只针对战略意义的物资进行专营。
    奈何收到世家豪族的干涉,这个制度在东汉是完全废除状态。
    刘备要重新进行管控,需要一些时间和准备。
    尤其不仅是盐铁,煤炭他也打算列入管控范围。
    除了专营之外,消费税和奢侈品税什么的税务也要完善起来。
    一方面是鼓励商人多经营稀缺的物资,一方面的压制那些奢侈品的泛滥。
    毕竟奢侈品除了用于享受之外,本质上于国无用。
    刘备喜欢享受没错,但他不希望奢靡之风起来。
    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这个他还是拎得清的。
    “也是,这种事情也不需要愚弟专门提醒。”张和有些恍然,自己有些太着急了。
    主要有些拎不清自己的身份,身为帝国的臣子,好好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好。
    那么大的朝廷,衮衮诸公总不能都是摆设。
    “达道也是为国为民,一番心意,为兄感激还来不及。”刘备笑道。
    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人说话已经开始留三分,继续下去,大概得半真半假。
    以前没起家的时候大家都是好兄弟,无话不说,可真当了皇帝一段时间,发现大家都虚伪起来。
    严格来说不是虚伪,而是高处不胜寒,很多人都在盯着他们的位置。
    很多人不得不变得慎重,不会说官腔的,也要逐渐变得学会官腔,不再轻易承诺,轻易说真话。
    那么多人里面,只剩下田丰无所谓,该说什么说什么。
    人家膝下无子,就两个女儿,也不招上门女婿。
    几个子侄,在地方任职,资源倒也没少他们。
    人家就传承到这一代,女婿都不打算怎么照料,自然百无禁忌。
    也只有田丰出面劝谏,甚至是顶撞自己,刘备才意识到,还有人愿意跟自己说真话。
    问题是人太少,也不能独宠田丰,张和愿意说真话,就算是废话,刘备还是很高兴的。
    眼看天色不早,刘备设宴招待张和。
    张和也不客气,就留在皇宫,吃了一段家宴。
    期间皇后张氏带着儿女过来拜见,张和自然也看到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姿色也就中等,但女大十八变,不到十八岁很难说怎么样。
    实在不行,自己给准备一些养颜的药丸,好歹不让张珩那么吃亏。
    主要还是担心,张珩嫌弃刘氏长得一般,从而冷落对方。
    也看到刘封和刘禅,当然还有刘理。
    理论上刘理之前还有个刘永,却因为先天疾病,出生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
    刘备觉得,这大概是上天对自己的警告,这封禅无所谓,理也可以,永自是不能指望。
    出于对天的敬畏,于是刘备的孩子里面,就不会再有刘永。
    当时张和出征在外,刘备当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儿子,就让张和过来长安治疗。
    更没想到保守治疗才三个月,孩子就夭折了。
    刘封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出色也没有太差,是个守成之君。
    要说张和对他不是很满意,毕竟大汉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怎么能二代就守成下去?
    奈何刘禅和刘理年纪还小,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实际就算看出什么,张和也懒得管刘备的家事。
    谁当皇帝无所谓,反正张珩会辅佐,张飞那一脉也会辅佐。
    若这边出问题,自己在域外的后代,可能会率军杀回来,自己当皇帝。
    不如说,自己在域外称王,建立势力,无形中就给大汉一个压力,逼迫他们继续进取。
    否则一点外部压力都没有的话,这个国家怕是又要开始内耗。
    “达道,难得过来,不若在长安盘桓几天?”刘备提议。
    “还是别了,回去晚了,家里的母老虎们要吃人的。”张和摇头。
    “哈哈,当今天下,要论用情至深者,非达道也。”刘备笑道。
    之前有人说刘理之前有个刘永,倒不是忽略,而是故意。
    意思就是告诉刘备,你要‘永’理那是不可能了。
    铺垫到现在才说,不知道谁还记得这个。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