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四十五章 抢水
    见他们明事理,洛媱也就放心了,说:“我请各位来并非只为了拦截水流一事,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与你们商量。”
    村民们不解地看着他,这个小公子年纪轻轻,文质彬彬,一看就是读书人,怎会与他们商量事情?
    洛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重点介绍了造水车,修建水渠的重要作用。
    而且这作用不仅仅是能用一年两年,而是能造福后代的。
    村民们不知道什么是水车,但水渠他们是听说过的,而且如果能解决用水问题,确实能解决他们的难题。
    只是这位年轻公子为何要帮他们?
    “各位做得了主吗?不如找里长来,这附近的村子都要参与进来,并非一个村子的事情。”
    说话间,上坑村的村民也得到消息赶过来了,一个个气焰嚣张,似乎要与人拼命。
    两边一对上就开战了。
    洛媱看看左右,最后选择明哲保身,等他们打尽兴了才开口说:“打架如果能解决问题,那还要水源做什么?”
    洛媱摆出官架子,两边各训斥了一顿,之后说:“本官先前就让人来通知过各村镇,下乡巡视一事你们可知晓?”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先前里长来通知,让大家安分一些别闹事是因为这个。
    “县太爷啊,您可要为草民们做主啊!”下坑村的村民们跪了一地。
    洛媱眼瞅着天都要黑了,事情还没个章程,生气地说:“架也打完了,气也出了,接下来好好听
    本官说话!”
    正好刘冲带着木匠们来了。
    这些木匠已经和县令大人合作过,拿过一天一百文的高工资,很乐意配合县令大人做事。
    听说他要造水车,木匠们拿着图纸眼睛发亮。
    图纸上虽然只是草图,连比例都没有,可木匠们稍微一想就能想明白原理是什么。
    “水车转动起来,将河水提到高处,再通个竹筒,那水就能源源不断地流上来了,好想法!”
    “如此简单的办法,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还是陆大人聪慧啊!”
    洛媱听着他们的恭维,笑问道:“本官要造两座水车,一大一小,大的约莫十丈高,小的三丈左右,几日能完成?”
    一名老匠人问:“大人,不知您是想用木头打造还是……?”
    “水车用木头造,水管可用竹子。”洛媱大概算了下时间,砍竹子应该比挖沟渠更省力,于是决定先用竹子通水,等农闲时再来挖沟渠不迟。
    几位木匠交头接耳一番,最后说:“毕竟是第一次做,请大人给我等七日时间。”
    这个时间太长了,洛媱以为三天就能做好,但她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说:“天色已晚,明日一早让村民们先去砍伐木材和竹子,尽量在午时前将第一批木材运到这里,把这河边清理出一块平地来,咱们边做边研究。”
    下坑村的村民抗议道:“大人,为何要将水车造在这里?这里离上坑村更近。”
    洛媱耐心解释:“
    一来这里是上游,河水更湍急,二来,这边地势更高一些,水往低处流,更方便送水。”
    “那万一上坑村的村民又将水源断了,不让水流下来怎么办?”
    “就是就是,他们可没少干这种杀千刀的事!”
    洛媱瞥了上坑村的村民们一眼,冷冷地说:“一旦发现此事,你们立即上报县衙,本官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有人弱弱地问一句:“什么代价?是要蹲大狱吗?”
    县衙的地牢臭名远扬,人人谈之色变。
    洛媱笑着说:“不是,若是发生恶性抢水的事,今年你们上坑村的粮税加重一成,下坑村的粮税减一成,记住,是全村!”
    上坑村村民脸色巨变,当即表示:“大人放心,草民绝不敢如此!”
    “那就好。”
    当天夜里,洛媱和木匠们都住到了村民家,连夜把水车的细节研究出来。
    下坑村的村民得知水源被截流一事,差点就要集体冲到上坑村去干架。
    碍于县令大人在此不敢造次,一个个忙活着给县令大人准备一顿像样的吃食。
    你家出一个鸡蛋,我家出一把青菜,就这样凑出了一桌勉强能看的晚餐。
    洛媱吃住都在里长家,丝毫不嫌弃破败的屋子和简陋的食物,吃的很开心。
    夜里,上坑村的村名又提来了一只鸡一只鸭,洛媱夜宵里便喝到了暖洋洋的鸡汤。
    木匠们连夜做了一个水车模型,放入水槽里转动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快看,真的能抽水!”
    “太神奇了,它竟然会自己一直转!”
    村里的孩子大半夜不睡觉全都围了过来,甚至有聪明的孩子想拜木匠为师,学习这项本领。
    匠籍在这个朝代是贱籍,可学会了一门手艺,也是赖以生存的本领。
    洛媱心思活络起来,苍梧县的工匠太少了,木匠还算人数多的,铁匠、泥瓦匠这些更少。
    她看着这群眼中冒着光彩的孩子,问:“你们有多少人想学木工?”
    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站出来的只有三个,而且年纪都不小了。
    洛媱又问木匠们:“有谁愿意收他们为徒?”
    木匠们都不吭声,选徒弟不是这么选的,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是学徒本性不良,他们的后半辈子也就完了。
    洛媱也不想强人所难,不过还是提了一个建议:“这样吧,本官想在县城开设学徒班,专门教授手艺,不用拜师,只需要每日上门授课两个时辰,一个月一两银子束脩,可有人愿意?”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大人这是要将我等的技艺掏空啊!”
    说话的是一位老木匠,手艺没话说,可年纪太大,许多重活已经干不动了,这回是带着他儿子一起来的。
    “瞿师傅,您都这把年纪了,难不成还想把一身手艺带进棺材里?教会了徒弟,那就能养活更多人,能将您的手艺发扬光大,这不好吗?”
    “不好,几年之后,谁知
    道这是我瞿二郎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