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干部任用改革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查和周密考虑,刘岩决定,正式启动临元县事业单位干部任用和上岗制度的重大改革。
    在县4套班子会议上,刘岩将改革方案向大家做了详细说明。
    在会上,虽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但刘岩心里明白,实际上,有不少领导的内心,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见和看法。
    因为,这么1来,多多少少会触及到,他们和他们千丝万缕的那些关系的位置和利益。
    经过这段时间发生的1系列事情,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刘岩的做事风格。
    1旦他认准了的事情,其他人再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
    就像集资修路、小城镇建设等等,即使教师上访,甚至连电视台都曝光了。
    非但没有阻止刘岩的行动,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决心,并且加大了实施的力度。
    既然如此,还是别引火烧身为好,前车之鉴已经够说明问题了。
    ……
    几天后的1个上午,县政府办公室主任6平,兴匆匆的跑到了县委办公楼的2层。
    刘岩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着的。
    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刘岩不由得抬起头。
    只见6平满面春风,手里挥动着文件夹。
    “刘书记,”6平笑着说道:“好消息啊……”
    刘岩放下手里的笔,看着路平:“什么事?看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
    6平走到刘岩面前,打开文件夹,放到刘岩面前:“你看看,省政府办公厅的传真,燕京调查组肯定了我们临元县集资修路的做法。
    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媒体的态度截然相反。
    而且过1段时间,交通部和省政府还要来临元,现场组织召开交通治理经验总结表彰大会。”
    刘岩闻言,笑了:“叶县长知道这个消息了吗?”
    6平点了点头回答道:“叶县长看到这份电报后,让我立即来告诉你......”
    刘岩默默地看着省政府的传真。
    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站起身子,长吐了1口气,说道:“压在我心头的1块石头,总算搬开了!”
    ……
    刘岩并没有被眼前的喜讯冲昏了头脑。6平走后,他立刻找来了县委组织部长张宇。
    刘岩1脸写满了严肃,沉声说道:“老张,经过这段时间的初步治理和取得的成效,临元县应该到了全面治理的阶段了。
    而这个治理,最主要的是干部问题。
    过去,由于在干部任用方面缺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至跑官买官盛行。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不少有能力和有水平想为老百姓干事的干部。
    更给我们的工作和干部队5作风建设,带来了不少危害因素。
    我来临元县1段时间了,看到1些县处级领导干部,1些正科级、副科干部,平时不好好工作,不能正确对待职务问题,而是违**的纪律,以至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所以我想,从我们这1届县委开始,要探索1条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干部的路子。
    因此,请你们组织部立刻组织1个强有力的班子,认真研究,拿出1个可行的方案和规章制度,然后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
    大体方案,参照我在县4套班子会议上提议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把那些有真才实学、品质优秀、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坚决杜绝跑官、买官、卖官现象。”
    张宇说:“刘书记,自从你上次在会议上讲过之后,我反复思考,找了不少资料,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和初稿。
    我赞成你的观点,在干部问题上绝不能搞个人说了算,搞神秘化。
    在选拔任用制度上,1定要增加透明度,每1个过程都要交给群众监督。
    比如任前公开,进1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是1个极好的办法,让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无缝可钻。”
    刘岩点着头说道:“张宇同志,今后选拔干部,首先要让群众推荐。
    每1名干部的平时表现情况,在1个相对稳定的集体中,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每个人性格特点不同,表现形式也各异。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谁投机取巧,谁外强中干,谁占着茅坑不拉屎?每个人心中都有1杆秤。
    在群众推荐的众多候选人当中,必须进行廉政知识和文化考试、考核。
    考试旨在对新提任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纪政纪法规教育。让新提任干部通过以考促学、以考促廉,深入理解和掌握党内各项法规。
    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反腐意识。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以铁的纪律从严要求自己,保持清正廉洁,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
    从中选择最优秀的候选人,确定应选的候选人之后,再向社会公布。”
    张宇接着说道:“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公示,让群众都来监督。
    得到大多数群众认可选出来的人,1定是优秀的。”
    刘岩继续说道:“而领导只是在选择干部当中做1些牵头、服务的具体工作,而不应该干预。这就是我的指导思想。
    这样1来,那些想买官的人找谁去买?谁又敢1个人包揽卖官的大权?
    我们县委通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文件后,不仅当事人可以对照条件,广大群众也会对照条件。
    某人是否符合,有章可循了,谁违反了,大家1清2楚。”
    张宇接着问道:“刘书记,那原有的干部怎么办?”
    刘岩沉思片刻说道:“暂时还只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第1步,先把缺额的岗位按照新的办法办理选拔。
    1方面总结经验,另1方面可以听听社会、群众的反映。”
    刘岩想了想,接着说道:“有的单位领导干部位置虽然没有缺额,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的,可以选择1些单位作为试点。
    下1步,也可以把这些需要调整的岗位,拿出来公开竞争上岗。
    原来的领导干部也可以参加竞争,能竞争上就竞争上,竞争不上也不能怨别人!这就是制度选人的好处。”
    刘岩和张宇的谈话结束之后,刘岩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接通了电话,是沈艳红,只听见电话那头说道:“刘书记吗?黄3木已经到临元了……”
    刘岩立即表态说:“沈艳红同志,你对黄3木说,我马上就过来,叶县长知道了吗?”
    “叶县长马上就到,是他让我给你打电话的。”沈艳红说道。
    刘岩放下电话,又向张宇交代几句,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作者题外话】:刘岩和周海洋,两位上山下乡的知青战友,1977年恢复高考后分别考上燕京大学和秦华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仕途。
    从乡镇副职到县委副职,先后展开了3轮公开公正公平的较量。
    在各自进入县委1把手后,第4轮的较量开始了……
    谁更胜1筹?敬请关注!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1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1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寒门子弟逆袭官场作品不同的3观、思维、格局和境界,带你站在1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7十年代到2十1世纪,官场中的1代人。
    百忙工作中,码字辛苦,希望各位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请高抬贵手,帮忙打分评价,给予作者创作动力。
    本书每天18:30-19:00之间更新3章(每章2100字以上,偶尔加更1章)。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以不同方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