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亲自出马
    这天晚上,周海洋1行3人,和秦璐的这帮朋友,平均每人喝了半斤多的2锅头。
    酒劲1上来,话就多了。
    周海洋胀红着脸说道:“既然你们叫我哥们,我也把你当作哥们。
    那咱们今1件哥们的事儿。
    我带了两吨金针菜,准备打开燕京市场。
    其中1吨是要做广告宣传,全部送出去。
    另外1吨是作为商品,要卖钱的。希望哥们帮我的产品打进燕京的超市里去。”
    几个朋友听周海洋这么1说,顿时1巴掌拍在桌上,酒杯都晃动了。
    周海洋见状,不由得吓了1跳,酒全醒了!
    只见这几个朋友嘿嘿1笑,接着说道:“我们几个都是做超市生意的,有钱大伙1块儿赚。
    看在璐姐的面子上,你那吨作广告的金针菜用不着送了,干脆连那吨卖钱的,1块儿都卖给我们吧!
    我们几个人,每人几百斤金针菜,同时在十几个超市铺开……”
    周海洋顿时1愣,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
    那几个朋友接着说道:“但把话说在前头,咱们哥们归哥们。
    万1你那东西不好吃,咱们就只做这1锤子买卖。
    今后谁也不认识谁,以后我们哥几个就不进你的货了。”
    “如果你的东西确实好,以后燕京的市场就交给我们哥几个。我们几个就源源不断地从你那里进货。”
    周海洋闻言,兴奋的1巴掌拍在桌子上,把杯子里的酒都撒出来了。
    他接着说道:“好!就这样,1言为定了。我们的金针菜就交给你们了!
    放心吧!我们在本地市场试销过几个月,供不应求。”
    在商言商,双方各自心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
    周海洋想的是如何把产品的销路打开,通过这个项目,能扶持博兴县的1批乡镇企业。
    产品只要能在燕京卖得出去,就说明这东西是大有希望的,在其它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刚起步不久,乡镇企业没钱在媒体上打广告。
    在电话里和刘岩商量之后,决定用免费送1吨产品来做先期的宣传,这是最廉价的广告了。
    没想到秦璐的这帮朋友这么爽快,两顿的金针菜全买下了。
    周海洋不由得在心里偷着乐。
    ……
    当然,做超市生意的朋友心里也有1本帐。
    反正是自己的超市,卖什么也是卖,多1个品种有什么不好?
    山里的东西只要加工好1点,卫生方面能过关,又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在燕京这样的地方,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跟其它通用食品不同,价格不透明。
    只要这十几家超市之间,商量1个全市统1市场0售价格,大家都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何乐而不为?
    第2天上午十点钟,燕京的十几家食品超市,同时打出了统1制作的醒目广告牌:
    来自江南地区的真正的绿色食品—正宗金针菜,优惠大促销!
    当周海洋带着厂长和销售科长来到每1家超市的时候,立刻被眼前的这1幕震惊了!
    他顿时感慨这些人的工作效率。
    1夜功夫,产品不仅上了货架,而且直接与消费者见面了。
    周海洋还注意到了,工厂出场的小袋包装金针菜,每袋只有两百克,在博兴县和怀宁市的售价是两块钱1袋。
    而在燕京的十几个超市,统1售价是1袋3块钱,十块钱4袋,2十块钱9袋。
    周海洋卖给他们的价格是每袋1块钱。
    这样,在燕京的超市里,每袋金针菜就能赚1块多到两块钱,属于暴利了。
    博兴县深山里的东西,突然摆到了首都的货架上,这是1种什么感觉啊!
    周海洋在辛苦的同时,顿时感受到兴奋的心情。
    不到半天时间,金针菜货架前的客户越来越多。
    ……
    接下来,周海洋1行人每天都分布在那些超市里,观察金针菜的销售情况。
    3天时间,平均每个超市每天能卖出1百多袋。
    在近万种商品的超市中,1种商品每天能卖1百多袋,虽说数量不大,但也算是畅销了。
    周海洋1行准备打道回府的前1天晚上,秦璐又把那天的几个朋友召集在1起,给周海洋他们送行。
    其中1位朋友问道:“周县长,你们的金针菜工厂需要投资吗?
    如果在几十万元之内,我愿意参股,包销你们的产品,帮你们把蛋糕做大。”
    另1位朋友说:“我觉得这个产品有前途。1旦燕京这个市场打开了,接下来就能在全国铺开了。
    但是,小规模生产可能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了,我也愿意参与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接着,其他几个朋友也表示愿意参与投资,控股或参股都可以。
    周海洋见状,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便欲擒故纵地说道:“欢迎各位朋友到博兴县投资,但我希望你们不要盲目投资。
    如果你们把钱投下去了,又不能赚钱,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如果这确实是个好项目,有钱不去赚,那也可惜。
    所以,我建议你们抽空到博兴县实地考察1下,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几个朋友约定,尽快确定时间到博兴去,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回到博兴县后,周海洋把到燕京推销金针菜的情况,详细向萧国瑞书记做了汇报。
    萧国瑞对他的工作很满意,认为周海洋刚升任副县长,就亲自出马推销产品,是1个实干的领导。
    周海洋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不管大事小事,他都要把它做得光芒4射。
    他绝对不会轻易让燕京之行就这样过去的。
    他回家跟裴晓虹亲热了两天之后,第1件事就是积极跟秦璐的那几个燕京朋友取得联系。
    周海洋告诉他们:“我把燕京之行的全部情况,都向县委做了汇报。
    县委和县政府非常感谢你们对贫困地区经济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也真诚地欢迎你们,有空到博兴县来旅游观光。”
    说得那几个燕京的朋友心花怒放的。
    但周海洋在电话里1字不提投资的事。
    他觉得在金针菜这个项目上,让他们来投资,似乎小了点。
    这不是周海洋最终想要的。
    博兴县应该有很多农副产品的项目可以投资。
    就拿金针菜这个项目来说,完全可以衍生出1些副产品,可以进1步拓展为生态旅游的产业项目。
    他希望请这些人来博兴县玩,进1步联络感情,增强友谊。
    进1步深入挖掘合作的契机,以此带动更多的投资者来博兴。
    就在燕京市场销售不断增长的同时,周海洋并没有忘记巩固和加强本地市场的销售力度。
    他把想法跟萧国瑞和谭斌说了后,让县委宣传部的人找到《怀宁日报》记者,做1个新闻。
    标题都拟好了,叫做《博兴县的金针菜,打入燕京市场受到亲睐》。
    他还要求,1定要在头版头条发表。
    这条新闻,如愿以偿地在《怀宁日报》头版头条见报了。
    而且不出所料,引起了强烈反响。
    怀宁市1些销售金针菜产品的商家,都纷纷把那张报纸张贴在商店门口,让顾客进门首先能瞅1眼报纸。
    而售货员则说得言之凿凿:“博兴县的金针菜,连首都市民都喜欢,还有什么好说的?”
    紧接着,江宁省报也发了消息,并且把标题摇身1变,成了《质量过得硬,野菜进首都》。
    这个新闻报道,明显把调子拔高了。
    还加了个副标题:
    博兴县金针菜占领燕京市场。
    而且在正文里,特别强调了:副县长周海洋亲自出马推销产品。
    本来是进入燕京市场,但1改成占领首都市场,那意义就完全不1样了。
    老百姓历来是相信省报的,谁也不会跑到燕京去做1番市场调查。
    周海洋看了之后,禁不住哈哈大笑。
    他对裴晓虹说:“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敢吹牛,没想到别人却替我夸大了。”
    省报的影响自然要比市报大得多了。
    新闻发表的第2天,周海洋就接到刘岩、袁珊珊、李小明、谭媛媛等人的电话。
    刘岩开口就说:“海洋,你干得真漂亮啊!”
    周海洋嘿嘿1笑,故作谦虚道:“这都是跟你刘岩学的。”
    刘岩1听就懵了:“我可没教过你这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