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105章 许京华以京华

第105章 许京华以京华

 热门推荐:
    刘琰喜悦了一路,直到马车快要拐进双柳巷,他才发觉似乎哪里不太对。

    娘娘好像并没有直接答应他啊!娘娘的前提是京华心甘情愿为他背负太子妃的责任,并且叫他自己来问京华愿不愿意。

    可这怎么能直接问她呢?她刚对自己有所回应,就跑去跟她说:“京华,做我的妻子不容易,要管着整个东宫,辖制住上下各处的内监宫女;要跟各宫妃子处好关系,人情往来多多上心;还有弟弟妹妹们,也要拿出长嫂风范……”

    算了吧,他自己都懒得装长兄风范,凭什么这么要求京华?

    刘琰想打退堂鼓,便要开口说掉头回去,然而此时外面许府门子已经和他的侍从打上了招呼,许府大门打开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走是不能走了,想想他也好几日没见过京华,刘琰决定既来之则安之,一切见机行事。

    许京华没想到他会来,见到太子殿下,第一句就问:“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闲下来了,就来看看你。”

    许京华却道:“我都听说了,娘娘当初的担心还是应验了吧?”

    刘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你说他们反咬我么?不要紧的。”又问,“你听谁说的?宋先生?”

    许京华点点头:“刚才上课前说的。”

    “宋先生还亲自给你上课呢?我以为师母进门后,他会把你交给师母。”

    “他现在又不怎么忙,还是可以上课的。”

    “唔,那你们如今讲到哪里了?今日学了什么?”

    “学的武则天的诗。”

    刘琰:“……怎么突然讲到她了?”

    许京华笑嘻嘻道:“讲她不行么?这么厉害的女皇帝,有好多故事可听呢!”

    刘琰苦笑:“不是不行,看怎么讲——武后篡唐,赞扬她,多少有些犯忌讳。这一点,宋先生不会不知,怎么还要同你讲她的事迹?”

    “因为我回来后,跟他请教怎么才能长出铠甲,他说不用问,等我年纪大了,自然就心肠冷硬起来了。”许京华说这话时,脸上就带出不相信之色,“我最烦他们说等你长大就如何如何了,都是敷衍!”

    刘琰想了想,问:“你不信,所以宋先生拿武后做例子了?”

    “嗯,他说经历造就人,武则天也不是生来就杀亲骨肉毫不手软的。”

    “话是这么说,但这对你,有何帮助吗?”

    “帮助就是让我长长见识。”许京华撇嘴,“让我知道眼前这点儿事根本不算什么。”

    刘琰微微皱眉:“那也没必要。其实我倒更赞同他一开始说的,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从先生那里学到,有些事得自己经历,慢慢成长,你才十四岁——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说你没长大,但你确确实实还没及笄,让谁说,你也还是个小少女。”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许京华的反应,许京华倒没生气,只嘀咕:“你非得加个‘小’吗?”

    刘琰笑道:“说你小,只是说事实上的年纪,不是说你像小孩一样不懂事,我一向说你比许多大你好几岁的男儿还强的。”

    “你说过吗?”许京华被夸得心里美滋滋,还忘不了较真,“我怎么不记得?”

    “不记得,以后我天天说。”刘琰笑着哄完她,又说,“至于说铠甲,你长不出也没关系,不是还有我吗?我做你的铠甲。”

    这话太动人了,许京华心里甜甜的,却摇摇头说:“不用。”

    刘琰有点惊讶她拒绝,没想到她接着小声说:“你也会伤心啊,我不想让你伤两份的心。”

    太子殿下好像冻久了的人突然进到温暖室内,被热气一熏,鼻子都酸了。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没有什么伤得了我。”刘琰声音低低的,还带点儿鼻音,“京华,你真的不用太把这些当回事,心肠柔软不是短处,对无辜被害的人怀有悲悯之心,原是高贵品性。”

    “但我不是见了这些,又管不了,特别难受嘛。”

    “这次拔掉李家长房,形势就会好很多了。压制住士族,新法逐步推行,三年就能见成效,到时人口耕地都会大幅增加,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许京华点点头:“我听说快结案了,皇上打算怎么判?”

    “除了李欣必死之外,他三弟李欢原在侍卫司任职,也偷偷潜回京城,参与谋叛,在处斩之列。他们父亲李策声称毫不知情,在大理寺顿足嚎啕,要亲手打死这两个逆子。”

    许京华嗤道:“让他打啊!打不死,我可以帮忙。”

    刘琰被她逗笑:“李策年纪也不小了,他哭了一场就差点没晕过去,还打两个儿子……”他说着摇摇头,“本来按律法他也要被株连,但他是李弋长子,又五十好几快六十了,父皇决定饶他一命……”

    “发去西北开荒种田?”许京华接话。

    刘琰笑着点头:“不错,正好把李奂云也打发去,让他们祖孙做个伴。”

    李奂云是真定长公主亲生的,是皇上亲外甥,皇上这都没饶了他,可见是恨极了姓李的。

    “李家还有别的人吗?”

    “李策还有个长子,丁忧前做的是地方官,确实没有牵扯进此事,父皇的意思是从此革除官职、永不叙用。另外李欢有好几个儿子,十岁以上一起流放。”

    “那那个想把女儿嫁给你的吴侍郎呢?”

    刘琰:“……他没牵扯进此案。”

    “陆璇呢?”

    “她还在荣王府。这些人谋反,打的旗号是拥立我,荣王自然不愿掺合,不过父皇嫌他们恶心,打算过些日子把陆璇许配给荣王长子。”

    “荣王长子才多大?”许京华惊愕。

    “十一岁。先赐婚,过几年再成婚就是了。”刘琰露出一点儿坏笑来,“这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荣王妃不是带着陆璇到处露面吗?如今索性叫陆璇给她做儿媳妇。”

    陆璇被李家接来,等于和亲生父亲断了干系,如今李家也自身难保,她与无依无靠的孤女无异,还拖着个弟弟在身边,荣王妃肯定不愿意要这样一个儿媳妇。

    退一万步说,就算陆璇能与亲生父亲和解,陆道成还认这一双儿女,荣王生母就是陆家人,他们也不需要再结这么一门亲——陆璇可比荣王长子大了四岁呢。

    刘琰把这些一一说给许京华,听得她直乐,“皇上这是想恶心回来吧?让他们逼着皇上选一个不中意的儿媳妇!”

    “嗯,父皇这口恶气也是憋得久了。”刘琰手伸过桌去,悬在许京华手臂旁,“从始至终,除了你,父皇就没看中过别的儿媳妇。”

    许京华瞪他一眼,转头往门口看,没看见人,才拍一下刘琰的手,刘琰顺势握住,低声道:“翠娥和杨静早都躲远了。”

    每次他来,必都要请进正厅奉茶,不过如今天冷,他们便没在正堂坐,而是进了里间。翠娥送上茶后,就退到了门边,许京华没留意她什么时候出去的。

    “松手,万一一会儿回来呢!”她小声回。

    刘琰笑:“放心,他们一定会在外面先禀一声,再进来。”说着他不但不松手,还又握紧了些,并扯开话题分散她注意力,“我跟娘娘说了。”

    许京华一惊,顿时把别的都抛在一旁,问道:“你怎么说的?娘娘怎么说的?”

    “我说我想过两年再成婚,等着你。”刘琰说着略一停顿,摩挲一下心上人嫩滑的手背,“娘娘叫我们想清楚,如果我们真的两情相悦、以后不管遇见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同心协力,她就同意我们的婚事。”

    许京华十分惊讶:“真的吗?娘娘这么好说话?”之前不是还叫她想清楚吗?怎么这么快就答应刘琰了?

    “还是有前提的。”刘琰斟酌着说,“你也知道,太子妃还有一重职责在,娘娘说,要做好太子妃,大概需要学的还很多。但我来的路上想过,圣人还教世人做君子呢,又有几个真能做到?我们尽己所能、无愧于心,也就行了。”

    “娘娘是说我还不够格吧?”许京华比刘琰坦然,“我也觉得我还差得远……”

    “不,你一点儿都不差!”刘琰坚持道,“我说过不束缚你,也不愿意你为了那些去辛苦改变自己……”

    “可我愿意啊!”

    刘琰一愣:“你……你愿意?”

    许京华点头:“这没什么,哪个姑娘嫁了人,不得伺候公婆、周全叔伯大姑小姑还有妯娌?我早就知道做太子妃不容易,但谁让你是太子呢?”

    “谁让你是太子呢”——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却是太子殿下此生听到过的最动听的一句。

    他隔着一张方桌,深深凝望着带给他莫大喜悦的姑娘,“京华,你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

    “啊?”

    “许京华,许以神都繁华。”太子殿下握紧许京华的手,探头过来,在她耳边轻声许诺,“刘琰在此立誓,来日不但许京华以京华,万里江山、祖宗社稷,皆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