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41章 算账
    可惜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太后暂且饶过他们,让他们先吃饭了,皇上还在呢!

    今日到底晚了,又是在太后宫里,皇上没法跟宋怀信深谈,简单聊过之后,就让齐王带着宋怀信出宫,先去许府安置。

    于是许京华和刘琰吃过饭,皇上也闲下来,让人来叫,要秋后算账。

    太后带着他们俩回去,两人都跪下行礼,皇上没叫起,淡淡道:“我料想娘娘和老五都舍不得说京华,只好自己来做这个恶人。”

    许京华跟皇上不熟,但以往皇上每次见她都笑呵呵的,十分和气,说话从没像现在这样,带着威势,让人害怕,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亡父尸骨未寒,就任性出走,一句话没给因哀痛病倒的祖母留,京华,你自己听着,这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吗?”

    许京华低着头不敢吭声。

    皇上却还没说完:“要是在外面听见谁家孩子这么做,你是不是也要骂一声狼心狗肺、不孝至极?”

    太后觉着这话有些重,看着皇上微微摇头,皇上却向她一笑,示意太后稍安勿躁。

    刘琰也跪着没抬头,没看见这番眼色,他有点担心许京华,略微侧头看过去,见她咬了咬嘴唇,开口答道:“是。京华不孝,让娘娘着急担心……”

    “你是不是觉着,娘娘有我们呢,又富贵又有人照顾,不缺你一个,所以你在不在,都无所谓?”皇上接着问。

    许京华抿紧唇,这话承认了,恐怕伤娘娘的心,不承认吧……那是不是欺君之罪啊?

    皇上哼一声:“你果然是这么想的!”

    许京华一惊,抬起头瞄了皇上一眼,见他正看着自己,又赶紧低头,小声说:“皇上圣明,什么都知道。”

    皇上有点想笑,强忍住了说:“像你这样的傻孩子,都这么想!你怎不想想,娘娘若是有我们就够了,为何这么多年都不肯放弃,费尽周折、想尽办法地找你们?亲人再多,也没有一个就替了另一个的!”

    “是,京华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一定好好孝顺娘娘。”听着皇上语气没那么吓人了,许京华麻溜认错。

    “真知错了?”

    “真知道了。”

    “那你先起来。”

    许京华借着起身的动作看了刘琰一眼,刘琰老老实实跪着,没看她。

    “京华过来。”太后出声。

    她只得歇了给刘琰求情的心,走到太后身旁站好。

    皇上脸色不喜不怒,声调恢复先头那种带着威势的平淡,“京华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但刘琰是怎么想的,我到现在都没头绪,要不,你自己说说?”

    刘琰头更低下去,直到触及地面,“儿臣知错,不敢申辩,请父皇责罚。”

    许京华见皇上面色好像更冷了,忍不住伸手摇摇太后手臂,太后却道:“拉我干嘛?他本来就该罚。”

    皇上转头,正看见许京华缩回手,就笑了笑。

    一见皇上笑了,许京华壮着胆子求情:“皇上,是我不肯跟大殿下回来,他才……”

    “他的错不在这儿。”

    那在哪儿?刘琰还干别的了吗?她怎么不知道?

    皇上目光转向刘琰:“你自己说。”

    “是。儿臣擅作主张,又不敢写信回来禀明,令娘娘、父皇忧急……”

    “你知道我们忧急,还这么做?”皇上用力拍了一下手边几案,“平日看起来少年老成,真放心让你出去办事,却如此肆意妄为,你有没有想过,万一途中出了差错,你也罢了,遂宁郡王就留下京华一个,你叫朕如何有脸再见娘娘?!”

    许京华吓得呼吸都屏住了,太后却微微皱眉:“皇上再生气也不该说气话,什么叫琰儿也罢了?”

    皇上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他若有什么,是他自找的,但……”

    太后皱眉摇头,皇上收住话头,“罢了,既已平安回来,便不说这些不吉利的。只教训不可少,我看你五叔说得对,你胆子这么大,皆是因为从小没挨过打的缘故……去把板子拿来。”

    还要拿板子?许京华眼见真的有人出去,吓得跑回刘琰身边跪下,求道:“皇上手下留情,大殿下从来没挨过打,您说打就要用板子,这他哪受得住?别说大殿下,我从小挨打也受不住的!”

    她跑过来跪下求情,刘琰本来心里一暖,再听她后面说的话,那点儿暖瞬间就被寒风刮走了——怎么着,她还想给父皇提点别的打人办法?

    “那依你之见,该用什么打呢?”皇上果然很感兴趣地问。

    “最好……不打。”

    总算说了句人话。

    “不打,我怕他记不住这教训。”

    许京华赶紧拿胳膊肘戳刘琰:“记住教训了吗?”

    刘琰:“……记住了。”

    皇上在他们俩身上打量个来回,说道:“京华,你可别忘了,你自己的过错,我还没罚呢。”

    “……”她真的忘了!

    不对,不是还有宋先生吗?许京华赶紧说:“但是皇上,我们把宋先生请回来,总能将功折罪吧?”

    “折谁的?”皇上问。

    许京华:“两个人一起折,不行么?”皇上不是很看重宋先生吗?难道宋先生没贵重到这地步?

    皇上摇摇头:“不行,只能折一个。”

    “……”许京华看一眼刘琰,他还维持头很低的姿势,显得特别恭敬——他这样生来高贵的人,大概是生平第一次头挨着地这么久吧?

    许京华有点愧疚,就算中间刘琰有两头瞒着的嫌疑——至少他跟她说的时候,说的是写信回去,告诉皇上和娘娘,他要陪着她北上,如今看来皇上和娘娘却都不知——这事还是因她而起。

    “那能不能打个商量,一人折一半?”许京华鼓起勇气,跟皇上讨价还价。

    皇上没想到她还有这个主意,忍不住笑了:“你倒敢同朕讨价还价,勇气可嘉。”

    这时内侍已把板子取来,许京华见那板子约两寸宽,长度好似说书先生口中的齐眉棍,本来快没了的勇气瞬间又暴涨,“这错本来也是我们两个一起犯下的,皇上您最讲道理,两个人各折一半,剩下的一起罚,这才公平嘛。”

    “剩下的一起罚?怎么?你还想跟他一起挨板子?”皇上故作惊异,“你莫忘了,折半也还是要打的。”

    许京华看着板子,感觉屁股隐隐作痛,试探着问:“那折半以后打多少下啊?”

    皇上觉得很有趣,这两个孩子一路同行、走了那么远,显然已结下深厚情谊——许京华明明很惧怕挨板子,为了刘琰仍不退缩,实在难得。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并不鲁莽,没大包大揽地说“我替他挨打”,还知道试探自己要罚多重——皇上有一种感觉,如果自己说的数字很多,她很大可能会打退堂鼓,并反应过来她自己那份罚是不用挨板子的。

    “罢了,看在宋先生和京华面上,刘琰这一顿板子先记下。”皇上突然松口,“但罚不可免,你这一趟落下多少功课,明日自己去问先生,回来双倍补齐,另外再写一篇出行见闻和一篇有关新法实际推行情况的策论。”

    刘琰叩头应是。

    旁边许京华没想到皇上这么轻易就改口了,还在发呆,就听皇上接着说:“宋先生旅途劳顿,我让他先休息几日,京华正好趁着这几日,留在宫中多陪陪娘娘。”

    “哎,是!”

    许京华答得很痛快,皇上却道:“我还没说完,时光宝贵,不可轻耗,这几日刘琰先教京华识字描红,每日给我交十张大字——我可是要看的。”

    这显然是对她的责罚,许京华不敢再讨价还价,老实答应。

    “都起来吧。不早了,娘娘早些歇息,这两个不听话的回来了,您也该睡个安稳觉了。”

    太后一笑:“皇上也是一样。”

    皇上起身告辞,刘琰和许京华一起送到庆寿宫门外,看着御辇远去,才一起长出口气。

    “大殿下,我今日算是对你有救命之恩了吧?你看见那板子了吗?这要真打下去……”

    刘琰推着她往回走,“是是是,救命恩人,快回去早点睡吧,明日开始,有的忙呢!”

    许京华想想十张大字,也觉头疼,小声问:“你不能替我写吗?”

    “你没听皇上说要亲自看吗?我替你写,是欺君之罪。”

    “……”

    许京华愁眉苦脸进去西偏殿,太后却只当没看见,“京华先进去沐浴更衣吧。”

    这是要单独和刘琰说话吗?娘娘这么慈爱的人,肯定不会喊打喊杀,许京华没什么不放心的,答应一声,跟着宫人走了。

    刘琰等她们出门,自己走到太后跟前,屈膝跪倒,低声说:“琰儿让娘娘失望了。”

    太后低头凝望着少年俊朗面庞,他出去一趟,脸上被风吹出了棱角,肤色也褪去之前养尊处优的雪白,看着长大不少,像个坚毅的青年了。

    “我没失望,只是有些担心。”太后声音温柔,“你不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哄骗京华回来,对你而言也并不难,迟迟不归,必有缘故。”

    刘琰心里一跳,下意识避开太后目光,低下头去。

    “京华她爹病重时,正赶上李弋去世,我过后回想起来,总担心是那段时间精力不济,忽略了你,让那些人有机可趁,离间我们祖孙。”

    刘琰心开始狂跳,有一句话跳到嘴边,他几乎忍不住要问出来。

    太后也在等他问,然而殿内安静许久,除了蜡烛燃烧偶尔爆出的响声,再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