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30章 草原段部
    皇上当初也是太子之子,也是由太后这个乳母保护着活下来的,刘琰也是生下来不久,生母就死了。

    许京华忍不住问:“你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正巧看书看到这里,没什么意思。”

    见许京华似乎不相信,刘琰拿起书递给她,“不信你自己看。”

    许京华:“……你故意的吧?”

    “故意什么?”

    “你说故意什么?”许京华推开书卷,“这玩意儿,它认识我,我认识它吗?”

    刘琰忍俊不禁,“对不住,我忘了。”

    许京华才不信他是忘了,这人肯定是故意的!但她不纠结这个,继续追问:“你不觉得这个故事里的文成帝也好,乳母常氏也好,还有那个小太子,都有点熟悉么?”

    “哦,你说这个。”刘琰露出恍然之色,“境遇是略有相似,不过大势不同,今人更非古人。”

    拓跋家的太子被吓死了,刘家的太子却南下继承皇位,还励精图治、收复河山。今上登基时,亦非任人摆布的稚子,加封乳母为太后,是他的执念,没人比刘琰更清楚太后其实并不想坐上那个位置。

    他态度坦然,看着没什么异常,再想想他是太后养大的,同太后比皇上还亲近呢,应该不是在暗指他母亲之死与太后有关,但许京华还是感觉哪里不对。

    “真这么恰好,你就读了这个书?”

    “我本来一直在读《汉书》,出来得太匆忙,没顾上带,到泽州后,打发人随便去买了几本,就这本还有些趣味。”刘琰解释完,反问,“不过,你在怀疑什么呢?不是你自己找我讲故事给你听的么?”

    也对,退一步说,他就算怀疑皇上或者太后,也不会跟她说,她又不会站在刘琰这边。

    “我也不是怀疑,就是被这故事吓着了,又和你们有点相似……”

    刘琰突然问:“你是怕我母后之死,有什么隐情吗?”

    “有……有吗?”许京华结巴,“没有的吧。我听娘娘说,皇上很怀念皇后娘娘的,娘娘也夸皇后娘娘品格好。”

    刘琰有点惊讶:“娘娘跟你说的?”

    许京华认真点头:“对啊。”

    她一向有什么说什么,不是会撒谎的人,刘琰和她对视片刻,笑了笑:“我还真不知道父皇怀念母后。”

    “皇上没跟你谈过皇后娘娘吗?”

    “没有。”

    “那你们父子见面,都谈什么?”

    “很少单独见面。”

    哦,对,皇上倒是常常去看太后,但没见过他单独和刘琰说话,许京华有点同情,出主意道:“那你去找他呀,问问皇后娘娘是个怎样的人,皇上应该愿意跟你谈的。”

    刘琰淡淡道:“皇上日理万机,不是我想见就能见的。”

    许京华更同情了,刘琰却很快说道:“不说这些了,你不是要给我讲草原传说么?我对段氏还挺有兴趣的,你给我讲讲段威和他兄弟的故事吧。”

    “老单于啊,老单于兄弟四个,二弟段勇,三弟段平,四弟段良,都是他一手带大的。”

    “我听说段威早年拜了辽西公段沛余为义父,当时他也带着三个弟弟么?”

    “对啊,老单于十三岁父母双亡,就一直带着三个弟弟。那时段部大单于就是你说的什么辽西公,也是个英雄人物。老单于少年时就勇猛强壮,被辽西公看中,先选为亲兵,后来段部内乱,他和段勇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护送辽西公脱逃,辽西公重整兵马平乱后,就收了他做义子。”

    “只收段威一个?”刘琰插嘴问。

    许京华答道:“还有另外两个亲兵。”

    “段勇呢?”

    “没有收他,他那时好像年纪还小,但辽西公也挺喜欢段勇的——他是四兄弟中最有计谋的一个,我爹他们那一代,多亏有他,才能在怀戎安家。”

    刘琰点点头:“我也听说段勇很亲近汉人,他还娶了个汉官之女吧?”

    “不能叫‘娶’吧,大夫人还是连氏,他们段部世代跟连氏联姻的。”许京华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又惊奇,“哎,你这不是都知道吗?”

    “只知道一些大面上的事。你为何叹气?”

    “我叹气了吗?”许京华反问。

    刘琰:“……叹了。”

    “哦,可能是渴了。”许京华端起杯,喝了一杯水,又续上,“你是想知道老单于死后,他三个兄弟和他儿子们争斗的事吧?”

    刘琰点点头。

    “老单于在的时候,其实已经选定了大儿子接位,但他这个大儿子没有二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大单于勇武,在族中威望不高,大家不怎么服他,老单于就交代段勇和其他两个兄弟帮衬一下。”

    可惜人死如灯灭,身后事是管不到的。段威第二子段文振,仗着自己能征善战有威望,联合了几个部族首领,逼迫兄长让位给他。

    段勇这时还记着兄长的遗命,尽力维护大侄子,另外两位却见乱起意,想一不做二不休,推段勇上位。

    “他们兄弟多亲近啊,侄子毕竟差一层,但段勇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他这人和别人挺不一样的,看事情闹到无法收拾,干脆不管了,带着自己一家人和部属,直接去怀戎扎营定居。”

    段勇一走,幽州就更乱套了,他三弟想着反正和段文振也闹翻了,干脆自己上位。老四呢,转回头又去支持段威长子,中间又有段威其他的儿子出来争,整个乱成一锅粥。

    羯人看着有机可趁,大举进攻幽州,许俊就是那时候被抽丁上战场的。

    “这么说,段勇是自己先走的。”刘琰问,“而且是在羯人进攻幽州之前。”

    “对呀。我爹说,他刚被编进军伍那会儿,上头一天一变,今日让他们往东,明日就可能让他们往西,和羯人接战几次,都溃败收场,根本没有士气。但那时西北因有段勇坐镇,就很太平,所以后来他们就都往西北跑。”

    “如果是这样,你们应该很感激爱戴段勇才是,怎么我听着……”

    许京华道:“因为他杀了段文珍,就是大单于的哥哥。当时大单于已经把段平段良都杀了,段文珍逃到怀戎,求段勇保全他,还说愿奉大单于为主。但是段勇为了子孙永镇幽州西北,还是杀了段文珍,把人头送到幽州城,献给大单于。”

    “我也听说,段勇为了不被段文振清算,杀段文珍以自保,但我总觉得以段勇为人,不至如此,没想到……”

    “倒是也有另一种传说。”许京华说到这儿,声音压低,语气也多了一丝神秘,“大单于对段文珍赶尽杀绝,连子孙都没放过,大家都传,当初段文珍来投奔段勇时,求的不是保全自己性命。”

    “你是说,段文珍还有子嗣留下来。”

    “大伙都这么传,谁知道真假。有说是遗腹子的,也有说是刚满月的小孙子的,反正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自己是段文珍的子孙。”

    刘琰若有所思:“段勇的子孙里,有没有比较特别的?”

    “没有吧,都挺窝囊,对大单于唯命是从。”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有没有特别受优待,或者特别受苛待的?”刘琰说完,见许京华似乎有点迷茫,又解释,“就是有没有人不出奇,却能得到最好的,或者明明人不错,却无父无母没人管,外人见了,都不信他是段勇的子孙的。”

    许京华脱口而出:“有啊,段弘英就是。”

    “段弘英?”

    “呃,对。”许京华说完回过味来,“你是说,他有可能是段文珍的子孙?不可能吧?段弘英他爹是段勇跟一个羯人奴婢生的,从小就不得段勇的喜爱,人也瘦弱,被兄弟们欺负排挤,所以才……”

    “这人是段勇第几子?叫什么?”

    “我也不知道第几,段勇十几个儿子呢!名字,好像叫末柸。”许京华说完,见刘琰似乎挺当回事的,又强调,“不会是他的。他娘是汉女,我还见过呢!”

    “段弘英今年多大?他娘还活着吗?”

    许京华一拍手:“对啊,他才十七,段文珍二十年前就死了,他肯定不是段文珍的遗腹子。”

    刘琰定定看了许京华一会儿,说:“你好像很在意这个段弘英。”

    “不是在意,我从小就认识他,他娘同我娘也说得来,我们小时候放羊都一起,他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了。”

    “可你不觉得奇怪吗?段勇的孙子,居然和你一起放羊,连自己的部属都没有。”

    “也不算很奇怪,毕竟段勇的孙子太多了,他爹本来就没多少部属奴隶,他娘又是汉女,什么都分不到,也不稀奇。哦,你刚才问他娘是不是?他娘不在了,比我娘还早死一年。”

    “那他娘死了之后,他怎么活下来的?”

    许京华非常后悔自己刚才嘴快,提什么段弘英,便敷衍道:“就那么凑合活下来的呗。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好困啊,我要眯一会儿。”

    刘琰也没追问,又拿起书翻开,许京华松口气,闭眼装了一会儿,却丝毫没有睡意,就又睁开眼睛,掀起帘帷,往外面看。

    “听起来,”刘琰突然开口,“你和段弘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家长辈还交好,那你之前怎么一句都没提过他?”

    许京华看了他一眼,又扭回头看窗外,哼道:“我又不是什么都和你说。”

    “但你提过好几个玩伴,怎么,你们长大后,就不在一起玩了?”

    许京华不回头,不吭声。

    “或者,他就是怀戎那个,让你挂念的人?”这一句话到了嘴边,刘琰略一迟疑,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