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23章 发病
    太后是第二天从青梅那里得到回报的。

    “姑娘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对李家好奇,想来还是听见了什么。但姑娘不想说,翠娥也不敢深问。”

    “她说看见刘瑁了,那奂云呢?”太后问。

    “应当是在一起,翠娥从净房出来,找姑娘时,瞧见这两位同大殿下说话了。”

    太后微微蹙眉:“琰儿?”

    边上郭楮道:“大殿下应当没瞧见姑娘,后来找去丽春台,还说了句‘叫我们好找’。不过,姑娘那会儿找到保定侯,支开老奴,和保定侯低声说了几句。”

    他这么一说,太后反而放心了,想来这孩子没受什么委屈,只是听见些以前没听过的事,惊着了,还知道和她爹说,就不要紧。

    “哼,八成是李家还想出一位太子妃,拿我们京华当对手了。”太后冷笑一声,“真定倒敢伸这个手。”

    “大约是看着我们殿下待姑娘好,误会了。”郭楮道。

    太后思量片刻,叹道:“也是,他们心内无邪,挡不住外面那些人满眼只看到权势。罢了,到底男女有别,真传出什么话去,以后琰儿亲事定了,也不好见面。”

    这是要避嫌了,青梅出宫回府后,便单独和翠娥交代:“以后姑娘不提,就不要再提宫里几位殿下了。”

    “怎么?”翠娥吃惊,“娘娘……”

    青梅摇头:“该避嫌还是得避嫌,不然将来殿下娶了正妃,听见什么闲话,对咱们姑娘不好。”

    正说着,外面来回报:“侯爷、姑娘回来了。”

    许京华一早吃过饭,和许俊去了齐王府,探望昨日醉酒的齐王,青梅就是趁着这个空儿进宫的。

    两人迎到门口,许京华却没过来,而是跟着许俊往正房走,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你得叫人看啊,你不叫人看,自己又看不着,光伸手抓能行吗?抓烂了,难受的还不是你?”

    “你少罗嗦,不用你管!”

    青梅忙快步过去,问:“侯爷怎么了?”

    “他后背痒,早上上车就忍不住抓,回来又抓,我说叫人看看,他还不乐意!”

    青梅道:“奴婢叫人去请太医吧。”

    许俊已经进到堂屋,听见这句,立刻回身道:“不用,就起了几个包,可能是虫子咬的。哪用得着请太医?”

    “这时节有虫子吗?”许京华问青梅。

    “有虫子……也不咬人吧?”青梅也不确定,“要不奴婢叫个小厮进来,先看一眼是什么样的包?”

    “行,叫人吧。”许京华决定忽略老爹的意见。

    许俊骂了她一句“多事”,但也没再拒绝,青梅就叫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厮进去,帮着许俊脱衣察看。

    这时赵嬷嬷也听说侯爷回府,从后院过来了,见许京华和青梅站在廊下,问清怎么回事后,果断道:“去把太医请来,叫个口齿伶俐的去,把事情说清楚。”

    青梅更无二话,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办了。

    许京华见她们这么紧张,反而有点惊讶,“嬷嬷,这么点儿事需要请太医看吗?”

    “早上吃药的时候,侯爷还没说身上痒,老奴是怕侯爷酒意没过,同药性冲撞了。早知如此,早上的药就不吃了,但老奴又怕……”

    “不至于吧?他不是说一共也没喝两杯?”

    赵嬷嬷道:“也可能是老奴多想了,但稳妥起见,还是让太医来看看。就算不是这个缘故,晚上的药还能不能吃,也得问问。”

    这倒是,“果然还是您老想得周到。”许京华赞了一声,堂屋里面也有了动静。

    小厮快步出来,回道:“姑娘,侯爷背上起了两片红疹子,”他两只手对在一起比了个圆,“肩膀上也有一小圈。”

    “不是一颗一颗,是一片一片的吗?没起疹子的地方红不红?”赵嬷嬷追问。

    “也有一颗的,少,大都成片。别的地方不红。”

    赵嬷嬷又问了几句细节,才让他出去,许京华抬脚进屋,问老爹:“你除了痒,还有别的地方难受吗?”

    “刺痒已经够难受了,你还想我怎么难受?”许俊没好气。

    赵嬷嬷跟着问:“侯爷发不发热?”

    对她,许俊就客气多了,“没有,没什么事,春天么,在北边时,也起红疙瘩什么的。”

    许京华却知道光听他说不行,径自走过去,上手在老爹脑门摸了一把,“好像有点热。”

    “你这手欠的,我看你是想挨揍!”

    许俊刚骂一句,赵嬷嬷也快步过来,说了句:“冒犯侯爷了。”就拿手背贴住他额头,说,“是热,侯爷没觉得身上冷么?”

    “真没有,我还觉着有点热呢!”许俊说着,手不自觉地伸向后背,抓了几把。

    赵嬷嬷和许京华一起阻止:“侯爷当心抓破了。”“你小心点,别抓破了。”

    许俊无奈:“好,不抓不抓,你们别当多大个事儿似的,没事。”

    许京华跟赵嬷嬷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提太医,并在太医来到之后,直接把人请到了正房。

    人都来了,许俊没办法,只得又把衣裳脱掉,让太医诊视一番。

    太医看过许俊后背,又把了脉,看了舌苔和眼睛,赵嬷嬷最后把许俊昨天喝过酒的事一说,太医道:“难怪呢。酒气没散,药性才被激得返了上来,不碍事,我调一调方子,晚上换新药吃就好了。”

    “那背上痒,不用管吗?”许京华问。

    “下官带着外用止痒的药膏,一会儿拿来,叫人给侯爷擦上就好。”

    许京华道了谢,赵嬷嬷请太医去前面厅中开方子,堂屋中很快只剩他们父女俩。

    “这一通折腾,又脱衣服又穿衣服的,没事儿都折腾得着凉了。”许俊悻悻地裹紧袍子,“你就不知道拦着点儿?这么大点儿事,请什么太医?”

    许京华道:“人家嬷嬷就是娘娘派来看着你调养身体的,当然万事小心为上,而且你就是喝了酒,换个药方,既不冲撞,又不耽搁治病,不是挺好么?”

    “治什么治?半辈子累出来的病,除非大罗神仙,否则谁能治好?”

    “呸呸呸!你再说这话,我告诉娘娘去!”

    父女两个怒目对视,谁也不让步,直到另一位张嬷嬷拿着药膏进来,要给许俊擦药,许京华才气呼呼地出去,站在院子里等。

    这会儿已近正午,太阳照下来,还晒得人挺热,赵嬷嬷从前面回来,看见她站那儿,惊讶道:“姑娘怎么站在日头底下?”

    许京华迎上去,扶住赵嬷嬷手臂,低声问:“嬷嬷,太医还说没说别的?”

    “说什么别的?”

    “我爹的病,”许京华看着赵嬷嬷眼睛,“到底要不要紧?”

    赵嬷嬷笑道:“太医不是说了么?不要紧的。姑娘吓着了?”

    “太医真的再没跟您说别的?”

    “没有,只是换了药方,还说明日要再来瞧瞧侯爷。”

    “说起来,我一直忘了问,我爹每日吃的药,到底是治什么的?”

    赵嬷嬷耐心道:“侯爷多年劳累,饮食又跟不上,难免气血两虚,脾胃失调。太医开的药是调理脾胃的,我们每日给侯爷做的药膳,则主要给侯爷滋补气血。不过这两样都不是一时片刻就能见效,得花上些功夫,好好调养。”

    许京华虽然不太明白气血两虚、脾胃失调到底是什么病,但听起来似乎不怎么严重,赵嬷嬷的语气又特别安抚人,刚才因为老爹那话而生的不安,很快消散。

    许俊那边擦过药,痒意确实解了许多,晚上吃了新药,也没再发疹子。许京华更加放心,踏踏实实睡下,却没等到天亮,就被翠娥叫醒。

    “姑娘,侯爷突然发起高烧,嬷嬷已打发人去请太医,您快去看看吧。”

    许京华慌忙穿好衣裳,一路跑去正房,青梅先迎上来说:“姑娘别急……”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烧起来了?现在怎样了?”许京华不等她说完,就一路问一路进了内室。

    因为家里没有女主人,青梅一向不进许俊内室,便停在门口答:“兴许是着凉了。侯爷看昨日天热,没让烧火炕,但夜里下了点儿雨,侯爷不惯睡床,还是睡在炕上,大约……”

    许京华已走到床前,眼见老爹满脸通红、双眼紧闭,嘴里还呜噜呜噜地,说着辨认不清的梦话。

    赵嬷嬷正叫小丫头投湿帕子,给许俊擦额头脖颈和手心,“姑娘先坐一坐,太医住得稍有些远,可能得一会儿才能到。”

    许京华哪里坐得住,“是着凉么?身上那是疹子还是包的,怎么样了?”

    “老奴刚刚看过,好像肿高了一些,”白日擦药的张嬷嬷说,“也更红了,但侯爷现在烧得,没起疹子的地方也红。”

    “那别的地方呢?有没有再起疹子、红疙瘩什么的?”许京华又问。

    “侯爷不惯让人贴身伺候,别处……”

    赵嬷嬷接话:“还是等太医来了,一总看吧,咱们看了也不明白,又掀被子、又拉衣裳的,别再着凉,烧得更厉害了。”

    这话有道理,许京华只得耐着性子把太医等来,再让太医和嬷嬷们一同察看。

    她自己退到外间,翠娥迎上来,给她披上外袍,又倒了杯热茶送到手里,说:“姑娘坐下等。”

    许京华茫然坐下,眼睛望着黑洞洞的窗外,忽然想起娘走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么个天都没亮起来的冷夜。

    “娘,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老爹好起来,他才找到亲娘,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呢……”她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