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6
    大概过了大半个时辰,又或者过了1个多时辰…总之,良久之后,随着1声长长的“啊…”响起,张瑾1脸潮红、瘫软到了床上,再也无力动弹身子。
    赵旻这个苟哥,心满意足地揽住仍不时发颤、抖动的张瑾娇躯,在佳人脖颈、胸前留下1个个草莓印。
    片刻后,张瑾终于恢复过来、娇羞无比地缩进苟哥怀中。
    苟哥1脸坏笑。
    “阿瑾乖乖感觉如何?”
    我呸!这厮真不要脸!
    张瑾此刻正羞不可抑,哪里肯回答这个坏蛋?
    苟哥轻抚着张瑾如羊脂白玉般的光洁美背,感受着怀中佳人滚烫的娇躯,只觉无比满足…
    他着实没想到,张瑾看起来纤瘦,却颇为有肉;看似清纯,实则极其妖媚。
    张瑾确实是纯欲极品、是男人梦寐以求的老婆模板。
    “阿瑾乖乖可知,去岁我便对你1见钟情…”
    缩在他怀中的张瑾轻啐1口。
    “夫君就会胡说!去岁夫君分明避妾如避蛇蝎…”
    苟哥哈哈1笑。
    “乖乖有所不知,我深恐再不避开你,便将对你刻骨铭心也。”
    张瑾又1次惊喜交加地扬起仍满脸红潮的俏脸。
    “夫君此话当真?”
    苟哥爱怜地看着怀中的佳人,用力颔首。
    “我与小乖乖恩爱之时所说之话,绝无半句虚言。”
    思及爱郎那些羞人之言,张瑾本就布满红潮的俏脸,此刻如火烧1般。
    赵旻对佳人越看越喜欢,正欲再与佳人恩爱1场之时,却被佳人求饶阻止。
    “夫君…妾仍有些隐隐作痛…夜已深,夫君陪妾同眠可好?”
    苟哥只好悻悻然作罢。
    1夜无话。
    翌日清晨,赵旻早早便醒来。
    为张瑾仔细掖好被角后,赵旻便前去拜见其人新老丈人张裕。
    赵旻的目的显而易见:其人欲问何时启程赴江东。
    赵旻到得张裕的占星楼后,不待其人开口,张裕便先1步答道。
    “从文明日务必启程。”
    赵旻秒懂。
    赵旻经过1整日忙碌,将益州诸般事务理清楚、并安排好两路人马之后,是夜继续留宿于张裕府中。
    这1日张瑾虽有些不适,却也没有闲着。
    卞夫人、依嘉娜丽2女,由张瑾领着逛了大半天成都街市。
    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3女将1起生活很长1段时间,提前处好关系对谁都没有坏处。
    总之…
    这1夜,已基本恢复、且做好清洁工作的张瑾,与赵旻尽情激战了1个多时辰,直至张瑾再次隐隐作痛、疲惫不堪,夫妇2人方才紧拥入眠。
    次日清晨卯时,赵旻便精神抖擞地踏上赴江东丹徒城的征程。
    随行者是除曹氏、夏侯氏诸将之外的卫府众人。
    至于赵旻选择的路线,当然还是沿大江顺流而下…这也是从成都到丹徒最快的1条路。
    尽管此时虽有夏口城,没有黄鹤楼,但也不妨碍赵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辞别3位美妾、并叮嘱她们务必珍重后,在卞妤、依嘉娜丽和张瑾3位美女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赵旻干脆利落地踏上了征程。
    赵旻走后,卞妤,也就是卞夫人便成了赵旻后宅3美女的主心骨。
    “阿丽、阿瑾,我等亦应尽速赶赴许都!”
    依嘉娜丽闻言,有些不舍地看向距都江堰码头数十里开外的成都城…
    虽然妹子能看到的,惟有无尽的水田、连绵的山峦,但妹子在成都城这几日,确实体验到了成都城有别于西域、凉州及大散关的繁华烟火。
    这座闲适、安逸而又美丽繁华的大城,让妹子流连忘返。
    卞夫人笑了。
    “阿丽不必不舍,今后你我必有机会再至此地。更何况,许都之繁华,犹胜成都城十倍不止!”
    说着,卞夫人看向张瑾。
    “阿瑾,成都城虽好,许都却为当今天下首屈1指之大邑!待至许都,妾必带你2人好生见识1番许都之繁华!”
    于是乎,怀着对许都的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3女也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而就在赵旻匆匆赶向丹徒城之时…
    张郃充分利用吴郡河道纵横的地理优势,在尽量避免与关羽正面交锋的情况下,在1个多月之内多次神出鬼没、反复袭扰甚至焚烧关羽存放粮草辎重的营地…
    尽管张郃未能焚毁关羽的粮草辎重,却仍使孤军深入的关羽对此颇为难受。
    不得已之下,关羽只好稳守营寨,欲与张郃正面交手…
    1向有自知之明的张郃,当然不会遂关羽之愿,只要关羽不继续出兵,张郃才不会主动来攻打关羽…
    生命只有1次,要且行且珍惜。
    如此1来,关羽由攻转守,吴县之危自解。
    其后数日,孙权、刘备2人,先后接到天子诏令。
    孙权巴不得刘备尽速撤兵,于是其人派出曾与刘备并肩作战的朱治做使臣,并恳请刘备的好基友陈登随行,前往会稽郡山阳城与刘备谈判。
    于是乎,在赵旻顺风顺水、日夜兼程、十1日后赶到丹徒城所在的大江流域之时,朱治、陈登2人尚未抵达山阳城。
    成都城到丹徒城,沿大江而行有3千6百里,在顺风顺水、日夜兼程之下,通常最多9日便可抵达。
    但赵旻在途中耽误了3日…
    途经夏口之时,赵旻下船登岸继续画大饼…
    徐晃、甘宁2人,前在竟陵、后在夏口,足足坐镇了1年有余。
    赵旻的大饼不外乎“我两年之内必遣人至此,你2人届时可返许都”、或“我必重用你2人”云云。
    可偏偏…
    徐晃、甘宁2人就吃赵旻这1套。
    2人先后坐镇江夏郡竟陵、夏口之时,亲眼目睹赵旻1口口吃下了荆州的章陵、江夏、长沙、0陵4郡,并在襄阳城粉碎了刘备的阴谋诡计。
    得遇如此明主,2人还有什么不甘?
    横向比较,他们比如今的太史慈、周瑜、蒋钦等人幸福何止万倍。
    安抚完毕2人、又巡查1遍城防、规划1番黄鹤楼的选址、最后解决了1些民生经济问题后,赵旻方才重新踏上征程。
    其后,赵旻行至庐江、9江时…又耽搁1日。
    综上所述,当赵旻抵达丹徒城北的码头时,时间已是8月廿8的巳时(上午9点过)。
    大江两岸码头的孙权、程昱各自率众前来迎接赵旻。
    这2人第1句话都是…
    “主公,西域而今可定否?”
    “卫将军,不知西域都护府是否已重设?”
    苟哥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答道。
    “仲德公、吴侯,憾甚,憾甚!因西域诸国桀骜难驯、兼且康居及乌孙2国兵马众多之故,今岁西域尚未定也,是故来年我仍须远征西域。”
    显而易见,苟哥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但苟哥神色遗憾、语气坦荡,所以在场之人都信了。
    程昱、孙权2人,以及卫府陈矫、薛州,江东韩当、蒋钦、周泰、董袭、6逊、吕蒙……等人皆对此深表遗憾。
    区别在于,卫府中人是确实憾甚,而江东1方则是暗自庆幸。
    苟哥看得分明,在江东众谋臣、武将之中,不太善于隐藏情绪者,甚至露出些许幸灾乐祸之色。
    苟哥暗笑:嘿嘿,你们就幸灾乐祸吧!老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将来有你们哭的那1天!
    眼见此事火候已足,苟哥便绝口不提自己的这段“黑历史”。
    甚至于,苟哥连刘备对荆州实施的阴谋也绝口不提。
    苟哥非常不喜欢孙权,这1点从其人对孙权的称呼便可看出。
    “吴侯,刘玄德是否已退兵?”
    孙权对此信心满满。
    “太子太傅请放心,刘玄德必将退兵!”
    苟哥冷笑1声。
    “我看未必!”
    【作者题外话】:赵旻行至庐江、9江时加起来耽误的1日,后文自会详细解说其人做了什么。
    这1章,咱们来聊1聊上上1章中提到的太史慈之事,以及3国帝王称帝之路。
    帝王兴起、均有所驱逐。
    所谓“驱除”者,即被开国之君扫平的“末世群雄”。如秦末的项羽是西汉的“驱除”,新末的隗嚣、公孙述是东汉的“驱除”等等。
    “驱除”是王朝正朔之来由,意在强调“得天下之正”。因此《驱除列传》(或称“群雄传”)在历朝国史中,往往会紧随帝王本纪之后,甚至列于《妃嫔传/外戚传》之前,借此凸显其地位。
    驱除者,1代之所因所胜也。凡断代史书,列所因所胜,皆在列传之首。--《3国志知意》
    本文就《3国志》中列国《驱除传》的人物构成及位置特征,浅谈背后含义。
    魏国的驱除,共分3卷。列于《帝纪》与《后妃传》之后,《开国功臣传》之前。且3卷人物构成意味深长。
    吴国的驱除,共1卷。列于《帝纪》之后,《后妃传》之前。
    蜀国的驱除,共1卷。列于《帝纪》之前,诸卷之首,异于魏吴。
    魏蜀吴《驱除传》顺序均不相同,反映的是3国政权的“架构差异”、以及各国“地方霸史”的特殊性质。
    曹魏的“群雄列传”有3个特点:其1是位置问题,其2是益州缺失问题,其3是人物汇编问题。
    (1)位置问题
    不同于《蜀书》与《吴书》,曹魏的《群雄传》位置在3国史中、相对最靠后,处在《后妃传》之后。
    乍看之下似乎是曹魏的外戚地位在3国之中最高,实则不然。在曹丕《甲午诏令》后,曹魏的外家权利遭到严重限制,故曹魏之外家,在3国之中实际地位最低。
    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魏书2文帝纪》
    换言之,曹魏有“后妃”而无“外戚”。《魏书》中“后妃传”紧随帝纪,其隐喻是曹魏后妃、已经完全沦为“皇权的附庸”。
    因此《魏书群雄传》(卷6至卷8)的位置问题,反映的并非自身问题、而是曹魏内部的妻族地位升降。
    (2)益州缺失问题
    《魏书群雄传》共3卷。传主颇可探讨。
    卷6传主是:董卓、袁绍、袁术、刘表。
    卷7传主是:吕布、臧洪。另有穿插张邈与陈登,但不成列传。
    卷8传主是:公孙瓒、公孙度(家族)、陶谦、张杨、张燕、张鲁、张绣。
    问题很明显。
    按地位而论,卷6缺失刘焉、刘璋父子。而卷7的吕布、臧洪,论名望功业、无甚特殊;却列在“2公孙陶4张”之前。尤其是臧洪,区区广陵1功曹,袁绍麾下的鹰犬叛将,甚至不配与吕布合传。
    其实《魏书》人物汇编设置,颇为巧妙。
    《魏书卷6》很明显是汉末群雄中首屈1指的“霸主级人物”,通俗1些讲就是“魔王传”。
    董卓、2袁、刘表皆割据州郡,图谋篡逆的奸雄,甚至后来大部分军阀、都是从其阵营之中分裂而出的。
    比如吕布孕育于董卓霸府,曹操孕育于袁绍幕府,孙策则孕育于袁术政权等等。
    董卓雄踞司隶、袁绍鹰扬河北、袁术窃据扬土、刘表跨蹈荆襄。
    这群魔王们,几乎占据了丧乱初期的全部州郡,唯有益州不在其中。
    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魏书6董2袁刘传》赞语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