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4
    “公瑾,小乔而今仍在许都?”
    紧紧蹙起眉头的周瑜1怔,旋即将眉头蹙得更紧。
    “子义兄,或许正因此,主公方才猜忌于瑜。”
    太史慈冷哼1声。
    “哼!主公所猜忌者,岂独公瑾1人欤?公奕曾多次向主公请战,主公都不许公奕率军赴吴县驰援!
    兼且…主公明知你与程德谋不和,仍将其人派来此处监督你我!哼!我太史子义何曾如此委屈!
    便是当年在刘正礼麾下时,我太史子义亦独领1军而无需看任何人脸色!”
    太史慈说的是刘繇。
    刘繇也曾对太史慈颇为猜忌,但饶是如此,刘繇也不敢对太史慈苦苦相逼。
    因为太史慈在刘繇军中威望太高。
    刘繇败亡之后,太史慈甚至率军占据了丹阳郡南部数县,成了实际上的诸侯。
    以是故,陈寿将太史慈放到士燮、刘繇的传记之中,因为那是孙吴的驱逐列传。
    注意:《吴书》的驱逐列传与《蜀书》1样仅1卷,即卷4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这3人都是先后被孙吴征服的诸侯。
    《魏书》的驱逐列传即汉末群雄传,1共有卷6到卷83卷。
    而且吴国的驱除列传,不同于列于后妃传后的曹魏,是列于《帝纪》之后,《后妃传》之前。
    《吴书4》传主3人:刘繇、太史慈、士燮。
    其中刘繇是扬州牧,太史慈是刘繇的接班人;而士燮则是交州(建安初年还是交趾)的土皇帝。
    陈寿是懂史的,其人不愧良史之名。
    综上所述,曾率兵割据1方,后折服于孙策武艺、气度而归降孙策的慈哥,根本受不了孙权给其人小鞋穿的这口鸟气。
    周瑜心中,实则比太史慈更难受。
    因为,孙策在建安2年(西历197年)渡江接回周瑜之前,只占了丹阳郡靠近大江的小丹阳等数县,在周瑜到来之后,孙策方才得以起飞。
    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更像是1起创业的合作伙伴,孙策在世之时,周瑜都能自由出入吴侯府。
    反观如今…
    周瑜的心里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
    于是乎,慈哥、瑜哥2人相对无言良久后,又1次不约而同长叹1声。
    瑜哥的语气中,饱含萧瑟之意。
    “为今之计,惟有依靠张儁乂、陈元龙2人击退关云长1途耳!”
    慈哥回以冷笑兼苦笑。
    “公瑾,若非从文早有防备,吴侯之基业岂非将毁于1旦乎?”
    瑜哥闭口不答,其人神色凄然、仰头望天,眼角隐隐有泪光闪现。
    成都城内,赵旻仰望天空良久,复又黯然1叹。
    他眼前,仿佛又1次浮现出孙策那爽朗洒脱的笑脸。
    赵旻心中喃喃默念:伯符兄长,为天下苍生着想,我不得不为大汉收回江东,但你放心,我必尽全力保江东孙家富贵、竭尽所能抚养阿绍成才!
    就在赵旻心情低落之时,笑靥如花的依嘉娜丽美眸弯弯、如小鸟儿1般蹦蹦跳跳飞奔过来。
    “夫君请品尝妾之手艺。”
    1见佳人的笑脸,赵旻心情瞬间转好。
    “宝宝何时学会做菜?”
    依嘉娜丽拉起赵旻的手转身就走,闻言对赵旻回眸1笑。
    “妾在大散关随庖丁所学,夫君且先试1试!”
    赵旻突然不想试吃菜肴了,他只想吃了这个妩媚动人的妹子。
    随着赵旻与巴蜀士人达成共识,又抛出好大1张饼,益州之事已尘埃落定。
    于是乎,下午的时光,便在赵旻与依嘉娜丽恩爱甜蜜的2人世界中度过。
    是夜…
    赵旻如愿以偿地与依嘉娜丽共攀数次巅峰,最后心满意足地抱紧妹子入睡。
    翌日,用罢早餐,赵旻便拉起卞夫人的柔荑,与佳人享受了1整天难得的休闲时光。
    当晚…
    赵旻与卞夫人共解罗衫、准备同浴之时…
    赵旻突然开口道。
    “宝贝阿妤,3日之后,你率依嘉娜丽、张瑾先行1步径直返还许都如何?我遣曹氏、夏侯氏诸君护送你,途中你等尚可拜祭曹公。”
    卞夫人微微1怔,旋即恍然。
    佳人非常不舍地揽住爱郎腰肢,将螓首紧紧贴在爱郎胸口,呵气如兰道。
    “夫君此去江东,务必珍重!妾1日不见君,便时时苦思君。”
    赵旻心中也颇为不舍佳人…在他心中,实则极想带卞夫人1同前往江东…
    这倒不是赵旻离不开女人,而是卞夫人心细兼且兰心蕙质,加之2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沟通障碍,是以卞夫人实是赵旻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赵旻温柔地轻抚着佳人如瀑的乌发,低声道。
    “宝贝放心,待江东事了我便返许都,必不会让你久等。”
    佳人将螓首贴在爱郎胸口,默默感受着爱郎的体温及心跳,半晌才“嗯”了1声。
    旋即…
    佳人呢喃道。
    “夫君…此番回许都之时不妨亦去拜祭曹公,妾始终感觉对不起曹公。”
    赵旻心中1动,突然想起自己在梦中与曹操之约,于是其人笑着颔首。
    “宝贝放心,我定要与曹公痛饮1番!”
    佳人抬起美眸嫣然1笑。
    “曹公极好饮酒,夫君务必请曹公畅饮美酒。”
    说着说着,佳人美眸中泪花骤现。
    “妾嫁与曹公已2十有1年矣,蒙夫君不弃妾人老珠黄…妾…妾”
    1言及此,佳人泣不成声。
    赵旻心知肚明,他的宝贝阿妤实则是担心自己因年老而失宠…
    于是赵旻低下头吻住佳人樱唇…
    2人紧紧相拥热吻。
    1时间,衣衫飘飞、水花4溅。
    在卞夫人热情似火、曲意逢迎爱郎之下,这对小别胜新婚、又即将再次分离的爱人,是夜激情无限。
    翌日清晨…
    赵旻匆匆赶到张裕府中。
    张裕是成都本地人,其人性格实则颇为骄狂…
    人家算卦算得如此准,兼且其人学问不俗,有点儿读书人的傲气也实属正常。
    但在赵旻面前,张裕低调内敛得很。
    原因其实很简单:赵旻不但学问比张裕高,而且在冥冥中救了张裕。
    历史上的张裕,正是被刘备处死的。
    赵旻熟知历史,知道其中内情不足为奇,张裕却连这都能算出!
    综上所述…
    当赵旻走到张裕府门之外时,便听到张裕正语气骄横地吆5喝6。
    “太子太傅转眼便到,你等速速将门厅洒扫干净!”
    “非也非也!如此布置极不妥当!按照我所说重新布置,不可稍移半分!”
    “你等速去门外,太子太傅将至!速去相迎!”
    “阿瑾!快回屋!如此不知羞耻,须当心太子太傅厌弃你!”
    “夫人!快送阿瑾回屋!今夜便是阿瑾洞房之时,焉可如此不知廉耻?”
    赵旻忍不住莞尔1笑。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张裕。
    因听到这些言语之故,赵旻停住脚步…
    他好歹也得等张裕安排的知客出府门后再进去,否则,天知道知客会不会因此再挨张裕1顿数落。
    仅过了不到1分钟,两名穿蜀锦靴、着赭红色蜀锦袍、腰悬1双无暇白璧、头戴赤色帻巾、年方弱冠的士人便匆匆走出府门。
    显而易见,这衣着光鲜华丽的2人,定是张裕族中晚辈…
    他们这1身,造价可不菲。
    赵旻向2人抱拳。
    “有劳2位相迎,不知南和公尚在府中否?”
    那2人大喜作揖。
    “家叔父正在院中恭候太子太傅大驾!太子太傅快快请进!”
    赵旻在成都城有多出名,由此可见1斑。
    不待赵旻进府,听到赵旻声音的张裕,便匆匆走出门来。
    然而…
    甫1出门,张裕便负手缓步而行,故作姿态地向赵旻微微颔首。
    “贤婿快快请进!”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丧乱之世,士人为了躲避兵祸,便开始大量迁移流徙。
    冀州出现了“颍川集团”,扬州出现了“淮泗集团”,益州出现了“东州集团”,盖出于此。
    但战乱局面缓解之后,流寓的士人便开始6续返回故乡。
    刘焉、刘璋的东州集团,因此逐渐瓦解;东吴的淮泗集团,在周瑜(扬州庐江)、鲁肃(徐州临淮)、吕蒙(豫州汝南)之后,也开始面临后继无人的窘状,不得不由吕范(豫州汝南)、吕岱(徐州广陵)、步骘(徐州临淮)等老将出面担纲。
    至于甘宁(益州巴郡)、张昭(徐州彭城)、薛综(豫州沛国)等流寓人士的后代,干脆就著籍丹阳,成了“新扬州人”。
    张闿,字敬绪,丹阳人,吴辅吴将军(张)昭之曾孙也。--《晋书张闿传》
    甘卓,字季思,丹阳人,秦丞相茂之后也。曾祖(甘)宁,为吴将。--《晋书甘卓传》
    薛兼,字令长,丹阳人也。祖(薛)综,仕吴为尚书仆射。--《晋书薛兼传》
    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不仅是旧有的流寓士人6续北返,北方的新生代人才,也不会再迁徙南下,因此进1步减少了吴、蜀等地方政权的人才来源。
    关羽败死时(219),留在荆州的僚属大量变节,“百无1还”。
    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1还。--《孟达辞先主表》
    糜芳(徐州东海)、士仁(即演义之中的傅士仁,籍贯为幽州广阳,即后世廊坊)在东吴做了将军,潘濬(荆州武陵)入吴做了太常,郝普(荆州义阳)亦官至廷尉。
    丧失荆州之后,蜀汉辖区急剧萎缩,外部环境进1步恶化。按诸葛亮所言,“益州险塞,保其岩阻”,实际是想进进不去,想出也出不来。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霸业可成。--《隆中对》
    在此背景下,蜀汉所拥有的人才,仅剩下刘备带进川中的元从集团以及部分荆州豪强。这批士人耗尽之后,蜀汉便彻底陷入人才枯竭。
    举例而言,关羽死后4十年,他的主簿廖化还在蜀汉担纲大将。人才的匮乏程度,已经到了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地步。
    廖化字元俭,本名(廖)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蜀书宗预传-附传》
    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宗)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7十……”--《蜀书宗预传》
    如果不是诸葛亮未雨绸缪,提前从魏国招募了姜维,蜀汉政权的崩溃时间无疑会进1步提前。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