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9
    1旦刘表派出有1半蔡家血统的刘琮,率蔡家部曲经沔水至大江…
    那么不难想象,在暗处接应这支军队的魏延或者黄忠,便可以堂而皇之、大摇大摆返回襄阳城。
    届时,1场兵变也好,亦或1场鸿门宴也罢,总之,荆州易主,那是板上钉钉之事。
    再或者,刘备诚如黄射所言,率军沿大江顺流而下…
    那么这支奇兵,便恰好符合“以正合,以奇胜”之兵家精髓,猝不及防之下,孙权的庐江郡、乃至丹阳郡将必失无疑!
    如此奇谋,不问可知,定是出自诸葛亮之手笔…当然,这些荆州士人们对此毫不知情。
    蔡瑁等人闻得黄射此言,在惊出1身白毛汗之余,登时大感逃过1劫。
    于是乎…
    这些士人们愈发怒不可遏。
    蒯越须发皆张、扶剑大怒。
    “黄射!枉老夫保你性命!你竟如此回报老夫?刘玄德素有枭雄之志,你与刘玄德密谋,何异于与虎谋皮!
    刘玄德得我江汉水师,必将鸠占鹊巢、尽夺荆州之地也!届时非但老夫等人,便是你黄射,亦将在劫难逃!”
    万幸蒯越虽大怒,却犹能保持冷静,没有当场杀了黄射这个污点证人。
    韩嵩咬牙切齿道。
    “异度兄,休要再与此人多言,速速将其人拿下,寻刘景升当面对质!”
    言罢,韩嵩瞪了怒发冲冠的蔡瑁1眼。
    蔡瑁当即会意。
    “德高放心!瑁先行1步!”
    不言而喻,韩嵩之意,是让蔡瑁确认1下:蔡家部曲到底有没有出问题。
    而且,韩嵩也是想让蔡瑁避1避嫌。
    无论如何,刘表终究是蔡瑁的亲姐夫,众人找刘表算账,蔡瑁最好不要在场。
    1众荆州士人将黄射5花大绑后,便押着这头蠢猪径直进了刘表的府邸。
    刘表何等人物?
    其人矢口否认与黄射、刘备有任何密谋…
    反正不管荆州士人还是黄射,都拿不出确凿证据。
    然后…
    趁众士人不备,刘表1剑结果了黄射。
    随即,刘表1把丢开带血之剑,怒喝道:“来人!速去查抄黄射府邸!如此吃里扒外、忘恩负义之徒,老夫定要查出何人乃其同谋!”
    不得不说,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的刘表,也是个狠人!
    此事至此死无对证,反正刘表单方面咬死不承认。
    刘表不但死不承认,还坚决表态自己绝不姑息养奸,荆州士人还能怎么办?
    他们难道还能对刘表逼供?
    高人啊!
    听到此处,赵旻忍不住蹙起眉头。
    “然则…诸位先生,此事便至此为止?”
    蒯良冷笑起来。
    “太子太傅放心,某等已记下黄射全部供词!”
    原来…
    黄射就是个软骨头,在荆州士人连哄带吓之下,其人对自己与刘表、刘备密谋的全部勾当供认不讳。
    刘表固然是个当机立断、有勇有谋的狠人,但这些荆州士人也不是吃素的。
    蒯良言罢,便取出黄射的供词,恭恭敬敬递向赵旻。
    “若非太子太傅及时赶到襄阳城,某等竟险些为奸人所害!惭愧惭愧!太子太傅大恩大德,某等永世不忘!”
    心中同样长长松了口气的赵旻,表面上却云淡风轻。
    其人挥挥袍袖自谦道:“子柔先生过奖也!旻观刘玄德举止异常,深思之下方才想到此节。此愚人千虑,必有1得焉。”
    言罢,赵旻接过黄射的供词,匆匆1览后,脊背不由冷汗长流。
    苟哥默默吐槽:诸葛亮啊诸葛亮!老子若不能收你,1定要把你关到你愿意为老子所用为止!
    刘备的全盘谋划,要远比赵旻想象中周全长远得多。
    显而易见,这也是出自于诸葛亮的手笔。
    刘备确实想要鸠占鹊巢,他不止要占荆州,还想将赵旻设在荆州的工坊也占了。
    刘备得刘表部曲是第1步;借刘表名义攻江东是第2步;挟得胜之威、借刘表之名夺长沙0陵2郡是第3步…
    这3步,都在赵旻预料之中,不足为奇。
    然而…
    第4步居然是…
    汇合武陵郡的5溪蛮,以及暗中怂恿5溪蛮生乱的…文聘!
    有这第4步,第5步便不难猜测,借平乱夺武陵郡,再将蔡瑁部曲丢到南阳郡吸引张绣注意力,刘备趁机借刘表之名夺荆州士人之权…
    最后,刘备继续扶持刘表为傀儡,愉快地掌控荆州、及荆州境内的工坊。
    如此1来,交趾、除9江郡之外的扬州、荆州皆将在刘备之手。
    发育几年之后,刘备入西川还难吗?
    赵旻险些被诸葛亮气笑了。
    这不就是南北朝?
    诸葛亮真是乱天下之奇才!
    最要命的是,大江之南被刘备尽夺,大江之北还有1个袁绍呢!
    赵旻被刘备、袁绍1南1北夹在中间,这日子还能好过得了?
    天下3分,君踞其1。好1个祸乱天下的诸葛孔明!
    当然了,此局之关键,在于刘表。
    刘表不甘心被荆州士人架空、不甘心终将被赵旻吞并的命运,所以刘表将计就计,欲借刘备之力破自己的困局。
    但刘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5溪蛮是人家刘备的!
    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难想象,刘备1定是用赵旻的工坊作筹码,以换取5溪蛮的支持。
    啧啧啧,诸葛亮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自始至终,刘备什么都没有付出,但是…
    若此计成功,未付出任何成本的刘备,将是唯1的赢家。
    兵和粮草辎重是蔡瑁的,工坊是赵旻的,荆州目前是刘表的,连黑锅都是刘表来背,刘备又付出了什么?
    好吧,如果风险也算成本的话,那么刘备确实付出了风险成本。
    这不比黄祖累死累活、打生打死要高明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
    文聘是如何与刘备混到1起的?
    文聘又是如何与5溪蛮接上头的?
    文聘在这大半年,都干了些什么呢?
    赵旻合上黄射的供词,将其还给蒯良,并问出以上3个问题。
    文聘出身于荆州南阳豪族,所以赵旻问这些荆州豪族,绝对没有问题。
    1众荆州士人面面相觑。
    文聘老乡、同为南阳豪族出身的名士韩嵩不由叹了口气。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仲业素来忠义,仲业故主、黄祖匹夫亡于孙仲谋之手,故仲业1直欲为黄祖复仇。
    此番刘景升欲借刘玄德之力图谋大事,必已暗中遣人联络仲业,只是…某等皆不知,仲业竟已暗中潜入武陵。唉!
    以某观之,当是某南阳同乡、汉升将军寻到仲业,请其人助刘玄德,共报黄祖匹夫之大仇也。太子太傅明鉴,黄汉升与黄祖匹夫,乃同族而异支。”
    赵旻至此已完全想通此事之前因后果。
    张绣在南阳之时,恐怕与文聘有些龃龉,是以文聘对赵旻恨屋及乌。
    而张羡之乱时,文聘1定曾参与平乱,故5溪蛮对文聘敬畏交加。
    江南之乱后,文聘漂泊江南,偶遇黄忠,2人1拍即合…
    于是有了5溪蛮生乱、刘备谋荆州!
    1念及此,赵旻看向荀攸和陈群。
    “黄汉升是否仍在江东?”
    荀攸、陈群怎么可能知道黄忠何在?
    0陵士人刘先替2人解围。
    “太子太傅,黄汉升应不在江东,否则合关云长、黄汉升之勇,吴县早已为刘玄德攻下。”
    赵旻对此深以为然。
    得知刘备密谋之后,赵旻已经察觉,张飞攻钱唐为虚、关羽攻吴县亦为虚!
    真正的杀招,恐怕是躲在荆州的黄忠!
    刘备当前的目标不是吴郡,而是庐江郡!
    刘备的真正目的,已经呼之欲出!
    问题又来了:
    为何孙权在事关自己存亡的大战中智商狂降?
    【作者题外话】:上1章刚刚提及,孙权因为出身卑贱,对江南的豪族特别提防。
    虽然孙权放弃了孙策的“尽诛英豪”等血腥政策,转而通过联姻手段,逐渐完成了自身的“江东化”;
    但对吴郡门阀,孙权始终心存芥蒂,不肯完全信任。
    此外,孙权甫登主君之位,1众淮泗士人不1定对孙权信服,所以孙权也在提防淮泗士人。
    由于孙权的猜忌,故而给诸葛亮施展计谋提供了充足条件。
    这1章,咱们便聊1聊诸葛亮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句话,呵呵,真特喵的扯犊子!
    奉行法家之术、势的诸葛亮,权欲之心实则极重!
    察人之所行,不察人之所言。
    《出师表》天下名篇,其中“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更是被文人骚客争颂,以为楷模。
    历来文士,皆将诸葛亮此言,视作“安贫乐贱,不求功名荣华”的清高象征。实际分析诸葛亮隐居始末,可知其情悖谬,与诸葛本人的心态南辕北辙。
    亮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并非虚指,而是特指;所谓“诸侯”即荆州牧刘表。
    而“躬耕南阳”亦有隐喻。这与汉末文士的“清议纵横”,魏晋世家的“浮华交游”1脉相承。
    诸葛亮此后的1系列举动,其实都是其“隐居态度”的现实反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精通刑名的世家子弟,不会安贫乐贱,躬耕山野。
    琅琊诸葛家族,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司隶为显职,监察百官,东汉时号称“3独坐”。
    注意:东汉3公逐渐虚职化,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升司空;中丞掌御史台)、司隶校尉、尚书令,班在9卿之上,独擅1榻,号称“3独坐”。
    诸葛氏贵“刑名学”,与颍川世家大抵相似。
    汉末丧乱,琅琊亦遭兵祸,宗族门人星散,诸葛家族却能在魏、蜀、吴3国均位至宰辅,金紫等身。
    这与其好研法术、精通刑名律令的家风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颍川荀氏亦凭“精通刑名”显赫当时。反倒是与颍川并称的汝南、南阳,家传经学、伏膺儒教,在乱世逐渐衰落。
    注意:蜀之诸葛亮,吴之诸葛瑾(亮兄),魏之诸葛诞(亮从弟),皆出将入相,时人荣之。
    诸葛亮对“刑名之术”亦有特别喜好,所研习者、皆法家经典。
    (朕)间暇历观诸子及《6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6韬》1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先主敕后主遗诏》引自《诸葛亮集》
    刘备喜《6韬》、《商君书》;
    诸葛亮为后主撰《申》、《韩》、《管子》,皆崇法术。
    注意:《6韬》即太公兵法;
    《商君书》则是商鞅思想汇编;
    申不害、韩非、管仲,皆法家大宗;
    另有慎道,与申、韩构成法、术、势3门。
    注意:诸葛亮治蜀,刑法峻急,为法正所非。有《诸葛亮报法正书》,辞令间颇崇法术,文多不载。
    钻研律令,精通刑名的琅琊诸葛氏,世代以文吏,或仕州郡、或为令史。
    这种家庭不可能培养出“安贫乐贱”的子弟。
    诸葛亮躬耕南阳,自有不得已之苦衷。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