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二十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10
    赵旻见状扬起袍袖,及时制止了2人对辛评的诘难。
    无论如何,赵旻都不宜主动挑衅如今仍为天下第1大诸侯的袁绍,尤其是在如今卫府急需积蓄力量的局面下。
    在袁绍牵制之下,区区黄祖尚能发动江南之乱,遑论综合能力、麾下武将战力都比黄祖高出好几档的刘备?
    所以,赵旻目前当务之急不是重设西域都护府,而是先稳住袁绍,不让袁绍动歪心思。
    1场江南之乱,对荆、扬2州十余郡百姓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超赵旻预料。
    是以赵旻就算再腹黑皮厚,也不忍心无辜百姓再度遭受池鱼之殃。
    赵旻毕竟是拥有最高信仰的军人。
    综上所述,赵旻丝毫不生气,而是微笑着看向辛评。
    “请仲治先生赐教,袁公究竟何所求?”
    辛评与张郃对视1眼后,犹豫良久方才开口。
    “卫将军,袁公欲向天子求冀、幽、青3州之地,为此,袁公可将并州还于天子。”
    呵呵,袁绍的算盘,打得可真响啊!
    并州如今杂胡众多、汉民稀少,屯田推广难度极大…
    汉民辛辛苦苦耕耘大半年,丰收后的粮食却1朝被杂胡抢走,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屯田?
    所以并州之于袁绍,实则是鸡肋。
    赵旻仍是云淡风轻,但不置可否。
    然而…
    太史慈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指着辛评破口大骂。
    “荒谬!袁本初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袁本初此举,何异于簒逆!枉其人身为名门之后、世代受皇汉大恩,其人焉敢如此!逆臣!逆臣也!”
    辛评也是个暴脾气,其人同样不甘示弱地站起身,冷笑不已。
    “太史子义!你有何脸面指责袁公?你主上孙仲谋若为大汉忠臣,便应向天子交出区区4郡之地、赴安享富贵以报效皇汉大恩!然则…
    为何孙仲谋仍以扬州牧之名、行割据1方之实乎?袁公之意为代天子牧守3州之地,孙仲谋又何尝不是此意?袁公若为逆臣,孙仲谋又当如何?”
    太史慈的口才,哪里比得过士大夫辛评?
    是以其人涨红了脸,右手骤然扶住腰间刀柄,便欲抽刀斩下辛评狗头…
    张郃虎目1瞪,眼中杀气腾腾。
    其人腰身1拧,便欲抽刀而起、斩下太史慈首级…
    赵旻眼疾手快,其人1把摁住太史慈、张郃2人欲抽刀出鞘的右手,呵呵1笑道。
    “儁乂叔父、子义兄长,2位勿要意气用事。今天下大乱,袁本初、仲谋2人虽各自牧守1方,然其2人皆尊奉汉室、忠于天子,乃代天子牧守,本无大错也。”
    苟哥心中压力山大、后背冷汗涔涔而下。
    无论张郃还是太史慈,都是成名已久的猛将,2者武艺皆在赵旻之上,这2人若不听劝,赵旻恐怕都难免被殃及。
    万幸2人皆冷哼1声后收回了右手。
    心中长长松了1口气的赵旻,向辛评抱拳笑道。
    “仲治先生亦无需动怒,袁本初之请确实无礼至极,然则…先生以为,幽冀2州,由袁公自选其1如何?”
    幽冀2州,实则是后世河北、辽宁以及朝鲜北部的广袤地区。
    当然了,其中包括朝鲜北部的整个辽东,如今为公孙度所占据。
    但无论如何,赵旻也极为大方。
    因为赵旻清楚,这事儿根本谈不拢。
    袁绍不但绝无可能放弃青州,而且决不会放弃幽冀其中之1。
    青州,是后世大半个山东。
    尽管因初平、兴平这56年间袁、公孙2人征伐不休,导致青州生产被严重破坏,但经过建安这几年的发展和恢复,青州如今的情况已大为改观。
    遑论今年青州还大丰收。
    试问,袁绍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青州如此千里沃野?
    所以说,赵旻只是在想尽1切办法稳住袁绍罢了。
    未来至少1两年之内,赵旻都不可能腾出手对付袁绍。
    至少在西域未安、荆州未定之前,赵旻都不可能再招惹袁绍这个大boss。
    辛评闻言,神色大为缓和。
    其人对太史慈怒哼1声后,按捺住心头怒火,对赵旻作揖还礼。
    “卫将军,此事请恕某无法代袁公应承,卫将军在见到袁公之后,不妨当面与袁公密谈。”
    赵旻颔首。
    “理当如此。”
    辛评复又作揖道:“既如此,卫将军,某等便先行1步、白马城再相会,告辞!”
    袁、孙两方使臣险些血溅5步,是以赵旻不好再挽留袁绍1方的这两个使臣,只好亲自送2人至卫府大门外。
    当然了,苟哥还不忘叮嘱、暗示张郃1句。
    “儁乂叔父,家叔父对公颇为思念,公不妨赴北军军营与家叔父1见。”
    张郃颔首。
    “某自有安排,从文不必操心,从文,某等在白马城再会,告辞!”
    张郃辛评2人,环顾热火朝天、1片欢乐祥和的卫府正门分发福利的热闹场景后,转身上马离去。
    赵旻再次回到书房后,周瑜叹道:“由此看来,从文确有1统之志也。”
    苟哥腹诽:那你美周郎还不赶紧到老子碗里来…啊呸!帐下来?
    心中虽作是念,苟哥口中却道:“公瑾兄明鉴,此确为权宜之计也。”
    说着,苟哥对2人笑道。
    “左右无事,2位兄长不如先随弟至马厩挑选两匹骏马如何?”
    赵旻坐拥凉州,又与西域开设互市,自然不缺骏马。
    恰好,江东不产马。
    于是慈哥和瑜哥欣然应允。
    赵旻为2人精挑细选出两匹优种大宛马后,天色刚好擦黑。
    于是乎,赵旻赐宴,众人畅快饮食、谈笑1番后各自离去。
    卫府的气氛自然没得说…主打1个欢乐和谐嘛。
    所以赵旻看得出来,慈哥和瑜哥都很喜欢卫府这种无拘无束的欢乐和谐气氛…
    如今已近岁除,他们当然看不到赵旻严罚臣属的场景。
    今晚之饮宴,依照卫府惯例,仍然是众臣属可携家眷赴宴,是以,赵大娘、蔡琰、杨樱月、孙尚香等女眷亦同样赴宴。
    赵大娘在未散席之前,便带走了赵旻的1众美眷…
    卞夫人幽怨地望了赵旻1眼后,也带走了曹彰和曹植。
    散席后,赵旻、大乔2人亲自将慈哥、瑜哥及小乔送进各自的客房,然后…
    气氛再次变得暧昧起来。
    大乔羞红着脸,声若蚊蚋。
    “夫君,妾先去烧热汤。”
    热汤便是开水,用途…咳咳咳咳。
    赵旻心中1荡。
    “阿芷今日操劳整日,便让旻代劳如何?”
    大乔芳心1甜。
    “妾与夫君1同忙碌如何?”
    苟哥当然求之不得。
    于是乎,臭不要脸的苟哥牵起佳人的柔荑,携手联袂烧水,然后…
    互相为彼此解衣…沐浴。
    龙凤红烛那暧昧的红光下,苟哥有些贪婪地欣赏着佳人如凝脂1般嫩白的雪肤、如山峦1般起伏的曲线,1时间竟痴了。
    大乔如雪的俏脸、如白天鹅般的脖颈,登时变得无比嫣红。
    但佳人并未再羞答答地遮掩,而是任由爱郎贪婪地欣赏着自己。
    佳人的心意,不言而喻。
    苟哥再也忍不住,其人将佳人抱入浴桶,温柔而又娴熟地吻起了佳人…
    …
    此处省略两千字。
    龙凤红烛烛光下、木炭温暖的火焰中,这间卧房内春光无限好。
    此处再次省略两千字。
    半个时辰后,佳人满脸潮红地抱紧爱郎、不受控制地颤抖。
    佳人眯着美眸、娇喘着呵气如兰。
    “夫君…妾这1生,从未如而今这般喜乐。夫君…妾爱煞夫君…”
    回应佳人的,是苟哥的热吻。
    在爱郎的温柔中,佳人数次飞上云霄,直至近午夜,佳人方才蜷缩在爱郎怀中沉沉睡去。
    赵旻温柔地欣赏着怀中那满布红潮吻痕的佳人,心中无比满足。
    【作者题外话】:汉末诸侯相争,争的便是子孙的合法继承权、官位的世袭和垄断权利。
    于是有了那可恶的9品官人法、该死的门阀,以及令人绝望的社会。
    所以说,袁绍不能免俗,曹操当然也不例外。
    苟哥终于得偿夙愿。
    那可是大乔耶!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关中地区饥荒4虐的环境下,益州、荆州均受波及,如果说此时(194-195)关东地区想独善其身,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需要注意,按《魏略》记载,“建安5年,关中始开”。即建安5年(200)之前,饥民很难直接穿越函谷关向关东流窜,大多是走武关入南阳,或者南下汉中、蜀中。
    (鲍)出得母还,遂相扶侍,客南阳。建安5年,关中始开。--《魏略》
    由于关中诸将闭锁关隘,因此最初的饥荒,并不是直接通过函谷关传导至关东的。关东的饥荒爆发,另有原因。
    兴平年间(194-195)的关东饥荒,主要是初平年间(190-193)“军阀混战”的恶果。
    初平2年(191)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连战2年,1直打到了初平4年(193)。
    彼时袁绍恶斗公孙瓒,袁谭恶斗田楷(公孙瓒所署青州刺史),打得“粮食并尽,野无青草”。冀州、青州地区荒残已甚,连草根都被吃光。
    (袁)绍复遣兵数万,与(田)楷连战2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后汉书公孙瓒传》
    公孙瓒也没消停,在初平4年(193)又启锋衅,杀幽州牧刘虞。刘虞部将鲜于辅、齐周、田畴纷纷举兵,煽动广阳、代郡、上谷,右北平共同作乱,幽州也化作焦土。
    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公孙)瓒所置长吏,复与(鲜于)辅、(刘)和兵合。--《后汉书公孙瓒传》
    袁术在初平3年与4年(192-193)与曹操争夺兖州,连战不休。袁术战败后又逃入淮南,杀扬州刺史陈温。兖、扬2州也彻底乱套。
    (袁)引军入陈留。太祖与(袁)绍合击,大破术军。术以馀众奔9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魏书袁术传》
    彼时陶谦治下,相对太平1些。
    但考虑到初平2年(191)与3年(192),黄巾自徐州北上冀州、西入兖州,可见徐州早在初平初年,便已陷入粮食短缺。后勤情况或许更坏。
    战乱必然导致粮食短缺——因为壮丁被抽调到前线打仗,会减少后方的务农人手。
    像关东地区那种“人数多、时间长、频率高”的打法,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无与伦比的。
    这便导致了兴平年间(194-195),关东与关中同步发生了大饥荒,人相残食,史不绝书。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