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十八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8
    赵大娘心中虽已打定主意,但还是先询问大乔本人的意见,可见赵大娘确实极喜爱大乔。
    大乔俏脸1红,声若蚊蚋。
    “阿母,妾自然愿意,只是…只是…妾不知何时方可还许都…夫君…夫君2月便欲远征…妾…”
    大乔骤然变得羞涩无比,说话也断断续续,但众人皆忍不住莞尔1笑。
    小乔更是掩口偷笑。
    显而易见…
    大乔舍不得离开赵旻。
    赵大娘打趣道:“阿芷,今晚便让阿绍随老身同寝如何?”
    大乔的俏脸顿时酡红,垂下螓首半晌不语。
    大乔显然是默认了。
    于是赵大娘笑道:“阿芷,正月十5之前,老身必带你还许都,如何?”
    在汉末虽尚无正月十5上元节这1古代传统情人节,但正月十5已隐隐有成为情人节的趋势。
    于是大乔连原本雪白的修长脖颈,都红如晚霞1般。
    赵大娘不再逗弄儿媳,笑着轻轻拍了拍儿媳柔荑后,便挥了挥袍袖。
    “阿芷、阿荔,你2人先将阿绍送来,稍后老身带你等逛1逛街市。”
    大乔如蒙大赦1般,垂首行礼后匆匆而去。
    小乔向3位长者行礼后,1脸坏笑地跟了上去。
    2女走后,3位长者神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杨彪杨老头儿叹息摇头。
    “江东主少而臣强,恐非幸事也!周公瑾当效仿昔年陶朱公,方可全主臣之恩义。”
    陶朱公,便是功成身退的勾践首席谋臣范蠡。
    赵大娘深以为然。
    “阿旻曾言,伯符尚在世之时,便已开始猜忌公瑾,公瑾确应谨小慎微。”
    袁夫人打断了这两人毫无意义的谈话。
    “桥氏姊妹非愚鲁之辈,我等既已出言提醒,又何必为此操心?”
    旋即,袁夫人话锋1转。
    “嫂夫人见到本初之后,当苦劝其人迷途知返,勿要1意孤行、以至于汝南袁氏因而绝嗣。”
    杨老头儿忍不住发了句牢骚。
    “夫人此言,何异于与虎谋皮?袁本初若早有悔意,又何至于此乎?
    袁本初之野心,非我皇汉1州之地而不可满足也!阿旻又焉能许诺其人?”
    还是杨老头儿看得通透。
    袁绍欲世代割据1方、成为大汉异姓王之心,如今路人皆知。
    在如此情况之下,除非真给袁绍1州之地,否则袁绍怎么可能偃旗息鼓、乖乖交出兵权?
    此事遂无解。
    袁夫人幽幽1叹,并未与老伴儿争吵。
    赵大娘笑着打圆场。
    “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等花甲老人,何必忧心后代之事?文先,稍后你夫妇2人随老身逛1逛如何?
    江南之乱后,人心思定、1统可期,我等何必再忧心国事?2位且放宽心!”
    赵大娘心中肯定不着急。
    只要赵4…啊呸!刘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这天下便迟早是她老赵家的。
    当然,截止目前,此事除有数几人之外,旁人丝毫不知情,杨彪老两口当然也不例外。
    再来看苟哥。
    午宴之后,苟哥便依次通知麾下1众臣属至书房密谈…
    当然都是私聊,而且用时几乎都精准控制在5分钟之内…
    这也符合苟哥雷厉风行的1贯作风。
    因此,众人做述职报告时皆言简意赅。
    相对应的,苟哥对众臣属所说的话虽不尽相同,但主旨思想实则千篇1律:
    卿务必勉之,我必将重用卿!
    于是乎,赵旻在极短时间内,便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而卫府1众臣属,也皆激动不已…
    苟哥画大饼的技能,同样接近满级。
    如是般,在短短1个时辰之内,苟哥便完成了臣属述职这1环节,同时,苟哥已记满不知多少张纸…
    速记,是1个优秀特工必备的基本技能之1。
    临近尾声时,苟哥唤来新加入卫府的荆州流寓士人,也就是司马芝、王粲、和洽、繁钦…等人。
    这些人虽皆为载入史册、有各自传记的高士,但如今这些人普遍存在1个严重缺点:
    缺乏治理地方的经验。
    因此,赵旻在温言勉励这些荆州流寓士人1番后,将这些人打散、安排到近畿诸县…
    也就是靠近许都、陈留县的诸县任县令或县长。
    两汉惯例,万户以上大县为县令,万户以下之县为县长,秩6百石到千石不等。
    这些流寓士人当然不在乎俸禄几何,他们要的,只是出仕及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这些人中,王粲是个例外。
    赵旻对王粲道:“仲宣,我久闻你文采斐然,而卫府在德祖赴凉州之后,恰好缺1名主簿,你可愿任卫府主簿1职?
    此等要职,非妙笔生花者不可胜任也!此外,我尚有1不成熟想法,即为中平元年至今之英雄人物作传记,我欲取名为《英雄记》,仲宣以为如何?”
    我呸!
    苟哥还要不要脸?
    因为历史上《英雄记》的作者不是别人,就是王粲本人!
    《英雄记》对后世影响颇深,甚至连南朝刘宋宗室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颇受《英雄记》启发。
    王粲果然颇为意动,而诸如司马芝等人则对此毫无波澜。
    历史上建安7子之1的王粲,其文学修养确实高出司马芝、繁钦、和洽、裴潜…等人1大截儿。
    “主公,粲必尽力而为!”
    苟哥很欣慰。
    这些荆州流寓士人出去后,苟哥唤来石韬、崔州平和庞统。
    “广元、州平、士元,你等之2位师兄元直及公威,今已在2关大放异彩,只不知你3人有何打算?”
    徐庶和孟建2人,在这不到半年之中,非但已将玉门关、阳关2关修缮1新,而且制订了极为详实、严谨的互市条例,约束西域及凉州商贾之间公平、公开交易。
    3人中年龄最长的石韬躬身作答。
    “主公,某兄弟3人惟愿效仿2位师兄,为皇汉稳定西域略尽绵薄之力耳。”
    崔州平、庞统2人同时躬身,却并未开口。
    显然,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苟哥颔首而笑。
    “甚善!既如此,你3人来年2月,便随我1同远征西域如何?”
    3人喜出望外,忙不迭躬身应是。
    旋即,苟哥话锋1转。
    “你等以为,我当如何做?”
    苟哥问的,显然是远征西域、安定西域之策略。
    这3人既然立志要定西域、并且在西域都护府任职,便不可能从未研究过西域的大体形势如何。
    卫府的车马行系统内,关于西域的情报俯拾皆是,只要3人有心,便足以在经过统筹之后,碰撞出1条可行性极高的策略来。
    这3人中,有两人位列诸葛4友,还有1个与诸葛齐名的凤雏。
    由是故,这3人不可能碰撞不出思想的火花。
    而且,这也算是赵旻考校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这3人真才实学的考卷。
    结果…
    的确没有让赵旻失望。
    相貌平平、气质却极超然的庞统躬身作揖。
    “主公,实不相瞒,某等兄弟3人,却曾略有所得,如今便为主公献丑。”
    苟哥精神1振,身子微微前倾。
    “我愿闻其详!”
    庞统微微1笑,再次作揖。
    “主公,某兄弟3人以为,西域大小诸国虽众…”
    庞统话刚说出口,便被门外赵甲的声音打断。
    “少君,宫中大长秋携天子赏赐至此,并向少君传诏。”
    大长秋便是赵常侍,也就是伏寿的心腹大宦官。
    所以说,这哪里是向赵旻传天子诏令?
    这分明是伏寿在彰显自己身为赵旻大妇的存在感。
    赵旻对此无可奈何。
    伏寿为赵旻牺牲了许多,甚至为赵旻甘冒身死名裂之险,人家控制欲强1些又如何?
    而且话说回来,对赵旻这种权倾天下、允文允武又年轻俊朗的男人,人家伏寿盯得紧1点有错吗?
    赵旻站起身。
    【作者题外话】:或许,在赵大娘心中,大乔才是其人最理想的儿媳妇模板。
    因此赵大娘在最初时并不喜欢张凝。
    赵旻的1首《孔雀东南飞》,才让赵大娘止息棒打鸳鸯的念头。
    不同于赵大娘,赵旻确实极喜欢张凝…
    那是他在这个时空的初恋。
    话说回来…这几个妹子,又有哪个是苟哥不喜欢的?
    苟哥可不是那个优柔寡断的张无忌,更不是1遇杨过误终身的神雕大侠。
    他就是个lsp。
    苟哥画的大饼就5个字:我必重用卿。
    王粲的《英雄记》已不全,但从残卷来看,《世说新语》明显有模仿的痕迹。
    司马芝、裴潜、和洽、繁钦等人,在演义中未出场因此知名度极低,但这些人都不简单!
    他们都足以胜任1州刺史。
    伏寿确实哪儿都好,唯独控制欲超强…
    苟哥的妻妾中,唯11个能治住苟哥的,恐怕也只有伏寿。
    当然了,苟哥1定会狡辩:
    老子这是心疼老婆!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彼时关中地区见诸记载的“人相食”事件,不可胜数。
    (1)长安人相食
    饥荒最初在3辅地区爆发,很快蔓延至长安。东汉帝都,迅速陷入秩序崩溃,乃至“谷1斛5十万,豆麦1斛2十万”,长安中“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是时谷1斛5十万,豆麦1斛2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后汉书献帝纪》
    长安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已然如此;其余地方也就可想而知。
    讽刺的是,在这种人间地狱的绝境下,东汉的赃官污吏,依然贪墨不绝。
    刘协曾下令赈灾,结果“经日,死者如故”;刘协大怒,严加彻查,发现是赈济官监守自盗。
    (献)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縻,乃知非实。--《后汉书献帝纪》
    更可笑的是,汉帝对这种恶劣行径的处理,也是草草敷衍,打了赈济官5十板子,就翻篇儿不问了。
    (献帝)诏曰:“未忍致(侯)汶于理,可杖5十。”--《后汉书献帝纪》
    可见彼时的东汉朝廷,威信荡尽,政令不行。
    (2)3辅人相食
    兴平元年(194)的大旱,引爆了翌年的粮食危机。
    刘协在兴平2年(195)的日子更加难过,米麦全无,只能吃臭牛骨为生。
    (献)帝求米5斛、牛骨5具以赐左右,(李)傕曰:“朝餔上饭,何用米为?”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献帝起居注》
    彼时李傕称“邸阁无粮”,邸阁即粮仓。换言之,关中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手中也没有余粮了。
    李傕曰:“我邸阁储偫少。”乃悉载置其营。--《献帝纪》
    彼时“天盛暑热,人尽寒心”,刘协遂出奔关东,谋求生路,最终辗转各地,被曹操所获。
    李傕、郭汜失去天子,更加破罐破摔,“放兵劫略,攻剽城邑”;最终“人民饥困,2年间相啖食略尽”。
    时3辅民尚数十万户,(李)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2年间,相啖食略尽。--《魏书董卓传》
    彼时(194-195)3辅地区,有1些食人狂徒,已经形成了组织,号称“啖人贼”。他们数十人1伙,结成团队行动,用绳索贯人手掌,牵去烹杀。
    兴平中,3辅乱……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魏略》
    京兆游侠鲍出,其老母便被“啖人贼”所劫掠。鲍出仗着1身武艺,救出老母。但没被救出的人,无疑更多。
    (鲍)出怒曰:“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乃攘臂结衽,独追之。--《魏略》
    考虑到京兆郡治长安,属于3辅地区的核心地带;京兆如此,那冯翊和扶风的惨状,也就可想而知。
    (3)3辅人逃荒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