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棋局渐落幕,水落将石出5
    原因是赵旻还没有来得及考增项。
    1建考增项,每年只能报考1个专业,而1建总共有十个专业,所以赵旻还没来得及增那两个专业,便已经殉国魂穿至此。
    但平心而论,以基建狂魔赵旻的水平,其人过这两个专业问题并不大。
    言归正传。
    计议既定,张绣等两方人马,便开始了没有经过勘察、设计、出图、审图的土建工程。
    于是乎,此时的荆州、江东情势,以及各方的动向如下:
    南郡襄阳城,东州士人忽悠荆州豪族、安抚刘表;
    江夏郡竟陵县,流寓士人与桓阶碰面,桓阶挥舞锄头挖呀挖呀挖;
    江夏郡西陵县,张绣、诸曹夏侯氏同样率军挖呀挖呀挖…他们确实是在挖土搭土堰;
    江夏郡蕲春县,周瑜、程普2人的船队正沿大江顺流而下,与在4百里之外的下稚县、早已整装待发的太史慈舰队会师;
    江夏郡隔壁豫章郡的柴桑县,刘备1方,已与江东3老联军顺流而下;
    丹阳郡与庐江郡交界之处的大江之上,孙策、梁习2人正与刘备、3老的联合舰队双向奔赴;
    丹阳郡江乘县与吴郡丹徒县之间的大江之上,黄祖舰队正航向丹徒城外的大江码头。
    所以,黄祖必须确保,大江对岸的陈登不会断自己后路。
    丹徒城内,孙权、朱然这对发小,仍旧在紧锣密鼓地争取各方支持;
    徐州琅琊国开阳县,深知赵旻性格的陈登,已率孙家1众娘子军赶至此处,并与另1个老农臧霸会面。
    并且,臧霸已派出孙观、尹礼率5千部曲护送主母孙夫人…也就是香妹子。
    他们的路线将是经兖水至陈留,再由陈留转6路径直向西赶至许都…
    这条路线,也是耗时最短、兼且最安全的路线。
    此外,后边被赵旻派出去做为双保险的贾诩、董昭、乐进、张辽和陈矫等人,也皆在尽力加速赶路。
    最后…
    老干部段煨也已完成使命,正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通过主动部署,以及配合孙策、刘备等多方的行动而进行的部署,赵旻实际上已经初步完成对黄祖的合围,诚如赵旻所言,最多1月,黄祖便将被围杀。
    综上所述,至今仍胸有成竹的黄祖,尚不知其人实则已是瓮中之鳖。
    黄祖这个跳梁小丑,呵呵,当真是可恨、可怜又可笑。
    黄祖有野心并不可悲,值此乱世,各方诸侯皆有野心,遑论黄祖也具备相当不俗的实力。
    但黄祖最大的败笔,是不应该与赵旻为敌。
    因为他与赵旻,根本不在1个层次。
    赵旻不但从容破解黄祖的全部杀招以及后手,且犹能因势利导,利用黄祖这杆枪,逐渐营造出对自己明年西出阳关、重设西域都护府极为有利的大形势。
    换言之,赵旻此时不但丝毫不怨恨黄祖,反而对其人颇为感激。
    外宫城公廨内,赵旻倚在榻上读着各地发来的奏报,由衷地感慨了1句。
    “黄祖真是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同志啊!”
    赵旻之所以发出如此感慨,是因为各地已收到3荀撰写并刊印的邸报…
    也就是那份诋毁袁绍和高干舅甥2人的“大字报”。
    至于这份“大字报”引起了怎样的轰动…
    这么说吧,赵旻虽然只听说过、没见过“党锢之祸”,但此刻从各地奏报中那仿佛跃然纸上的群情汹涌来看,赵旻便能想象到,在天杀的汉桓帝时,党锢之祸恐怕也不外如是。
    好吧,云某说人话:
    各地士人已经把袁绍、高干2人骂惨了!
    所以说,黄祖确实是1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利赵旻的好同志。
    诚如足不出户知天下的赵旻所料,此时天下确实大“乱”…
    而最“乱”的地方还不是许都,而是陈留郡。
    陈留城内,1众士人们正在“游行示威”,当然了,汉末没有这个名词,这种行为在汉末叫做集会清议。
    在两次“党锢之祸”中,“清议”是士人对抗宦官的重要武器之1。
    在严畯暗中推动之下,陈留郡郡学,以及陈留县、浚仪县、尉氏县、封丘县、酸枣县…等等县学的诸多学子、士人们自发集合,以各自的博士为首,大4表达对袁绍、高干的不满和批评。
    他们所发表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不外乎如下几点:
    袁本初虽出身于4世5公之名门汝南袁氏,却罔顾汉恩、目无天子,欲私立故伯安公(故幽州牧刘虞)为帝;
    袁本初居然胆敢诋毁当今天子血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好吧,这两点其实是同1回事儿:初平年间,袁绍为对抗关中朝廷,不得不拥立关东天子刘虞,以对抗被李傕所劫持的汉室正朔,也就是傀儡天子刘协。
    以上两点,无论伤害性还是侮辱性,都还不算太强。
    难道说,3荀就这点儿水平?
    还是说,这些学子、士人们把握不到重点?
    别急,下面还有十几点,咱们往下看。
    有士人指出:
    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
    由此可见,袁本初不轨之心早已有之。
    这点,显而易见,乃是出自荀彧手笔,荀彧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其人目的就是给袁绍扣屎盆子。
    因为袁绍的堂弟袁叙与袁术1样都不是什么好鸟,其人之“轻狂放纵、口不择言”与袁术别无2致。
    这1点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已较强。
    更有甚者,甚至直接引用“大字报”原文内容:
    南兄臣下(即袁术)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即袁绍)长,以位则北兄重。
    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
    由此亦可知,袁本初与伪帝袁贼实为1丘之貉也!
    以上这1点…
    不是出自于荀彧,而是来源于《献帝起居注》,当然了,此时这本《起居注》还不叫这个名字,但作者是同1人。
    那人便是宗正、侍中刘艾。
    这些材料并未明言袁绍“许之”,仅说“袁绍宗族凶逆无道、乃至于此”。
    但这种前后杂揉、断章取义的笔法,却无疑将“心怀不轨”之铁证,引向袁绍本人。
    这1点,便已是伤害性、侮辱性都极强了。
    然而…
    3荀这手法妙就妙在,就算袁绍当面与3荀、刘艾等人对质,刘艾也可理直气壮地怼上1句。
    “老夫从未明言你曾许之!诋毁诽谤从何说起?莫非你袁本初心中有鬼?”
    仅仅以上这几点,便足以使袁绍怒发冲冠,但是…
    以上都还只是铺垫!
    以上材料,都是以旁观者的口吻,向天下人揭发袁绍的丑恶嘴脸。
    真正能引起群情激愤,使天下人众口铄金、销毁袁绍、以及汝南袁氏满门积骨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赵旻看得笑出了声,甚至笑到肚子疼,只好其人暂时放下奏报,收拾1下自己的心情。
    他已经能想象到,如今陈留有多乱。
    此时此刻,陈留确实已经大乱。
    因为在陈留郡全郡,如今几乎所有的学子、士人都在口诛笔伐“天杀的逆贼”袁绍和高干。
    在陈留郡圉县,高家的祖宅已经被无数义愤填膺的陈留士人们包围。
    “高干狗贼罪该万死!”
    “某等不欺侮长者、妇孺,然某等亦绝不姑息奸贼!你等速速向高干狗贼修书,令其人速向天子、卫将军请罪!”
    “极是!只要你等向高干修书、责令其人向天子、卫将军请罪,某等便主动散去!”
    “高干之所为,可谓天怒人怨!某与高干誓不两立!”
    【作者题外话】:上上章说到,刘备组建流民武装,勾结边地游商(苏双、张世平),招募亡命之徒(关羽、张飞),涿县的地方衙门却装聋作哑,坐视刘备坐大。
    因为彼时涿县的1把手,正是公孙瓒。
    他充当了刘备发迹初期的保护伞。
    这就是汉末版的黑白勾结。
    注意:《魏书》记载公孙瓒出仕于熹平年间,误。
    《后汉书》、《资治通鉴》、《3国志集解》均作光和(178-184)年间。
    照此推断,刘备与公孙瓒在洛阳游学的时间,也并不很长。
    这不难理解。
    公孙瓒因为生母卑贱,长期不得发迹;刘备则是破落宗室,游学费用还得依靠同族长辈资助。
    (公孙)瓒以母贱,遂为(辽西)郡小吏。--《后汉书公孙瓒传》
    (刘)德然父(刘)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蜀书先主传》
    按照曹魏太尉蒋济所言,“洛中市买,1钱不足则不行”(见鱼豢《魏略》),刘备与公孙瓒这对儿穷哥们儿,在帝都那高昂的物价水平下,恐怕也难免囊中羞涩。
    破虏校尉邹靖,是刘备早期的贵人之1,不过刘备在邹靖麾下并未发迹。
    邹靖真正发挥扶持刘备的作用,实际是在中平末年(189)刘备第2次返回洛阳时。
    这个问题在后文会详细谈到。
    邹靖是武官,曾活跃于幽州地区,与公孙瓒有很紧密的联系。
    按《魏书》记载,公孙瓒在迁为涿令之前,在辽东属国长史任上,便已经有了与边地胡人作战的记载。
    (公孙瓒)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后汉书公孙瓒传》
    此时的邹靖,与公孙瓒为同僚,还曾被公孙瓒救过性命。
    (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邹)靖为所围,(公孙)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邹)靖之围。--《太平御览》
    换言之,在公孙瓒出任涿令之前(178-184),他便与邹靖有旧,还对邹靖有恩。
    因此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时,涿县草民刘备,可以以白丁身份“从校尉邹靖讨贼”,引荐者何人,也就显而易见了。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蜀书先主传》
    关于刘备“讨伐黄巾”之事,诸书记载有出入。
    《先主传》与《华阳国志》称刘备在是凭借镇压黄巾的军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元年(184)。
    中平元年,(刘备)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典略》则称刘备是凭借镇压张纯之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4年(187)。
    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张)纯,过平原,子平荐(刘)备于从事……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典略》
    通过时间比对,不难发现鱼豢为是,陈寿为非。
    理由很简单,张纯是中山太守,刘备任职的“安喜县”隶属中山国,可知是在镇压张纯之后才得以上任。
    (中平4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后汉书灵帝纪》
    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自号弥天安定王,为3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4州。--《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然而,刘备上任未久,便遭上官沙汰,怒鞭督邮之后,弃官亡命。
    《先主传》对此事件,有1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即“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
    (刘备)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蜀书先主传》
    “顷之”即“不久”。至于何进募兵,事在中平6年(189)。
    “张纯之乱”始自中平4年(187),结束于中平6年(189),可知刘备在安喜县尉任上的时间极短,最长不过两年,最短不过数月。
    镇压张纯的主力,是幽州牧刘虞与骑都尉公孙瓒。换言之,提携刘备的贵人,还是自己的老同学。
    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6年)3月,幽州牧刘虞,购斩渔阳贼张纯。--《后汉书灵帝纪》
    至于中平元年(184)刘备随邹靖讨伐黄巾,恐怕军功寥寥,因此未能获得1官半职。
    这也不难理解。
    其1,黄巾贼的动乱地点在冀州,而且是冀州巨鹿郡周边诸郡。
    诸君,涿州到邢台巨鹿、广宗县1带,大约有78百里吧?
    而且…巨鹿是张角老家!
    刘备怎么可能率几百涿郡部曲千里迢迢跑到敌军老巢送死?
    刘备又不傻!
    张举作乱的中山国则不然。
    涿州到满城、保定1带,不足2百里,而且经过3年猥琐发育之后,刘帮主势力已经膨胀了。
    其2,刘帮主在幽州所谓平黄巾之乱,大概也就是升级加强版的帮派争杀,所以战功寥寥。
    总而言之,刘备真正出仕,还得等到3年,甚至是5年之后。
    这就引出了1个悬案:
    胆大妄为到打死督邮的刘备,是如何从朝廷通缉犯,摇身1变重新成为朝廷命官的?
    要知道,杨家后人杨志,杀了牛2成为贼配军之后,还得遇到1个梁中书才能翻身呢!
    答案是:
    曹操!
    刘备与曹操的交往,滥觞甚早。
    前文已述,刘备青年时代曾游学于洛阳。
    准确来说,是洛阳东侧3十里的缑氏山。彼时卢植在京城做议郎,在缑氏山中开课授业。
    曹操在此期间,也在洛阳,担任洛阳北部尉。
    (曹操)年2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魏书武帝纪》
    按刘备“年十5,母使行学”,可知他与曹操的交集,可以上溯至熹平4年(175)。
    是年,刘备十5,曹操2十1。
    曹操不久便放外任(顿丘令),又连坐免官,5年之后(180)重返洛阳。彼时刘备如果尚未离去,2者可能另有交往。
    曹、刘2人相交极早,远远早于史书记载的建安3年(198)。
    只不过后来2人分道扬镳,形同寇仇,因此无论是《魏书》还是《蜀书》,对此都特别讳言。
    尽管3国演义中,有1半都是曹刘2人的恩仇史。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