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八十五章 千里如破竹,一旬尽还主3
    历史上,刘帮主和诸葛亮这对主臣,被陈寿赞为“心神无2”。
    先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2;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摘自《蜀书先主传》。
    而如今,苟哥和刘晔2人间,也渐渐呈现出这种趋势来。
    苟哥对刘晔推心置腹,而刘晔也对苟哥肝脑涂地,并展现出其人丝毫不逊于荀彧、诸葛亮的才华。
    历史上的刘晔虽处处被桎梏,1身才华施展不出3成,但犹能与程昱、董昭、郭嘉齐名;
    这时空毫无束缚的刘晔,便逐渐展现出其人超1流谋士的潜质和才能。
    这对主臣,正愈发变得相得益彰。
    庶哥在收摄心神后,很快便开口道。
    “主公,愚以为,某等当以重树朝廷威严为先也!”
    庶哥此言1出,苟哥便喝起彩来。
    “甚善!元直此言甚合我心也!”
    庞淯老娘赵娥,为何要如武松血溅鸳鸯楼1般,亲自提剑为父报仇?
    还不是因为河西4郡秩序崩坏,朝廷威严荡然无存之故?
    河西4郡之望族,包括段垒那厮在内,与《让子弹飞》中的鹅城恶霸黄4郎何异?
    他们在当地,便是法律。
    若非看在段垒老爹、大汉战神段颎,及其族叔段煨段老头儿份上,苟哥恐怕早已将段垒嘁哩喀喳了。
    所以,苟哥和庶哥不谋而合,此番1路西行至2关,苟哥势必要挥舞屠刀,将张掖、酒泉和敦煌3郡的恶霸揪出来嘁哩喀喳。
    做这种事,苟哥虽不如宠哥专业,但苟哥胜在干脆利落。
    刘晔适时提出异议。
    “主公此举,是否过于酷烈?”
    刘晔终究是宗室出身、崇尚教化仁政的儒生,对依法治国的寒门法家之术不大喜欢。
    庶哥对此不以为然。
    “子扬兄不知凉州之险恶,对凉州冥顽不灵、残害黎庶之凶徒,非如此,不足以震服其众也。”
    由此可见,庶哥并非迂腐儒生。更何况,锄强扶弱,本就是侠士所应为。
    苟哥笑着看向刘晔。
    “子扬不必担忧,凡事皆1体两面,士族之中既有贤者,则必有凶顽之辈。我此番只诛首恶,余者仍以教化、劝诫为主。”
    苟哥与1味崇尚管子、商君、申子、韩非子“法、术、势”的曹老板、刘帮主不同。
    其人在充分了解到这时代基本国情后,已经暗戳戳地制订出法、仁结合的治理之道。
    这终究还是士大夫当家、道德底线相对较高的汉末,而非粗鄙武夫欲壑难填、视百姓如食粮的残唐。
    何况路要1步1步走,历史上纵然曹老板、刘帮主大力推行法家之道,可在3分归晋之后,不也1样被司马家、1众门阀全盘否决了吗?
    1念及此,苟哥便喝道。
    “伯宁!”
    宠哥用力抽了自己坐骑1鞭后,催马上前。
    “主公。”
    “至张掖郡治觻得城后,伯宁可顺应民心,揪出彼处凶顽之徒当众枭其首!”
    宠哥的回答掷地有声。
    “主公放心,宠必震服河西3郡之宵小、凶徒!”
    对这种业务,宠哥是专业的。
    苟哥对宠哥极为满意。
    宠哥复又道:“主公,我等已将至鸾鸟城。主公,愚以为,文远既曾入鸾鸟城,则城中宵小必已伏诛。”
    按照贾诩那毒士的毒计,以及荀攸后来的修正,乐进、徐晃和张辽3人,先前应分别在删丹县(后世山丹县)、氐池县(后世民乐县),以及武威郡鸾鸟县(后世金昌市永昌县)。
    赵旻率军开拔之前,曾让荀攸遣斥候通知这3名猛将,令其3人尽速赶赴张掖郡治觻得城(后世张掖临泽县),并在沿途歼灭抵抗的杂胡、慑服宵小、安抚良善士族。
    所以,宠哥提出的建议为,为加快行军速度,赵旻不必在沿途诸县城耽误时间,径直赶赴觻得城即可。
    归根结底,河西3郡名义上仍归大汉管辖。
    且以汉末逐渐趋于郡国本位化的郡县制,赵旻只需保证郡治处于绝对掌控之中,那么该郡下辖诸县,必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1言蔽之,宠哥的意思是:赵旻应抓主要矛盾,而舍弃次要矛盾。
    由此可见,苟哥如今麾下的谋士们,名气虽不1定在历史上有多显赫,但水平都非同1般。
    尽管历史上同期,刘晔还只是个颇受排挤的小仓曹掾;
    满宠还被曹老板放在汝南那等龙潭虎穴自(借)生(刀)自(杀)灭(人)…
    说起来,历史上同时期最幸福的,当属初遇刘帮主的庶哥。
    在庶哥出谋划策之下,刘帮主在建安6年,1路从新野推到叶县,险些打过昆阳直逼许都。
    但话说回来…
    在赵旻如今这个时空的3人之中,庶哥的综合素质目前是最差的。
    可见曹老板有多耽误满宠、刘晔2人的成长。
    言归正传。
    苟哥从善如流,欣然颔首。
    “便依伯宁之言!我等径直赶赴觻得城!妙才将军,有劳!”
    1直负责带节奏的老夏…夏侯渊,闻言居然犹能在马上抱拳。
    “主公但请放心,明日戌时之前,某等必可至觻得城。”
    鸾鸟城距觻得城,不过4百余里,对老夏而言,1天半时间足矣。
    于是乎,在大散关4名郡守急匆匆赶赴姑臧城;而襄武城如长龙1般的商队急吼吼赶赴姑臧城之时…
    老夏也再次提速,率5万余大军向张掖郡治觻得城疾驰而去。
    由此可见,苟哥麾下猛将们的能力,也非同1般。
    夏侯渊绝对不负其人“虎步关右”之美誉。
    在翌日申时末,大约近下午5点钟时,赵旻便远远在辽阔草原上,看到1座雄城。
    大军即将抵达觻得城。
    待大军驰至城门外时,赵旻阔别近两月的乐进、徐晃、张辽3将,早已在城门前恭候多时。
    见赵旻越众而出,疾驰而来,3人同时躬身抱拳。
    “某等参见主公!”
    赵旻哈哈大笑着下马,扶起这3员爱将。
    “文谦、公明、文远,多日不见,我心中极思念3位!3位别来无恙?”
    苟哥如今越来越像那大笔袋曹老板。
    “劳主公挂念,进1向安好!今张掖郡已重归于朝廷。”
    乐进居然1口气说了这么多字,不容易。
    “主公,晃此番立功不多,深感惭愧。前者陇西3日夺回、韩文约主力尽灭,皆赖文谦兄奋勇也。”
    徐晃谦逊依旧,其人顺便向苟哥简要汇报了1番进哥的功绩。
    “主公,某3人1路至此,诸县皆已定矣。此外,沿途小月氏、休屠各、烧当羌等杂胡,尽皆望风披靡,不敢再与我皇汉为敌。”
    进哥惜字如金,晃哥温良恭让,辽哥便只好独自承担起汇报工作的职责。
    颜良、于禁、夏侯渊3人,与乐进、徐晃、张辽3人各自见礼。
    矮壮的进哥,极为罕见地调侃老搭档。
    “文则此番立不世之功,封侯可期也。”
    瘦高的于禁老脸1红。
    “文谦休要胡言,某此番又有何战功可言?”
    禁哥已经深深后悔,早知如此,自己便不该随主公出征。
    主公何其善战也!
    诚然。
    沔阳南郑2城,是由苟哥攻下;
    张鲁投降,也是因苟哥威慑之故;
    阆中城是张鲁带路收回;
    成都城由庞德破城门…
    就连白衣渡江攻南郑码头…
    都是孙夫人勇夺首功。
    禁哥每1战都没能捞到功劳,貌似只有苦劳。
    禁哥正自怜自伤之时,骤然闻自家主公道。
    “文谦所言极是。破沔阳南郑2城,文则当居首功;
    成都城虽为令明所破,然文则巧用声东击西之计,且调度得当,当居次功;
    我等至凉州后,文则接应孟起有功,此战之后,我必向天子讨诏。”
    【作者题外话】:刚刚将工区夜班工作安排妥帖…
    码字…
    如今是云某1天中,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光。
    言归正传。
    陈寿出身于益州士族,从小听着刘帮主的传奇故事长大,所以其人是刘帮主的粉丝;
    同时,陈寿老爹因马谡失街亭之事,受诸葛亮刑罚;陈寿也被诸葛瞻欺负了许多年。
    所以陈氏父子,视诸葛亮父子为仇寇。
    然而…
    尽管如此,陈寿仍对刘帮主、诸葛亮君臣之义赞赏不已,由此可见,这对君臣实属难得。
    诸葛亮军事不行?
    那是陈寿丑化!
    曹魏视季汉数次北伐之诸葛亮为剧盗,对其人深深忌惮,由此可见,诸葛亮军事能力绝对不俗!
    历史已经证明,在汉末3国推行法家的“法术势”,是走不远的。
    曹爽败于司马懿,就是铁证之1。
    孙夫人是不屑于与其人夫君的下属争功,否则论抢人头,谁能争过大小姐?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没毛病吧?
    继续说吕布啊!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吕布骁勇,以“轻于去就、背信弃义”闻名当时。
    布屡弑旧主,遭时人耻笑,以至被同有“反复恶名”的刘备公开詈骂。
    然而常被读者忽略的,是吕布其实还有“忠君报国”的另1面。
    布初平3年(192)亡入关东之始,身负“西迎大驾、还于洛京”的重要使命。
    但因力不能及,且洛阳荒残已甚,故终未成行。
    换言之,吕布大概是诸侯之中,最早得到刘协密诏之人。
    谈到吕布“迎大驾还洛”的使命,绕不开他对刘协的个人情感。
    布孤微发迹,1朝平步青云,对刘协无疑心存感激。
    吕布出身并州5原(今内蒙包头),地处边鄙。
    按《后汉书》记载,5原土地贫瘠、作物稀少,不生麻麦。
    以至“人无冬衣,卧草御寒”。
    5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后汉书崔骃传》
    发迹后,吕布又被王允轻视,乃至“以剑客遇之”。
    (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后汉书王允传》
    剑客是“亡命奸臧”的代称。
    方诗铭曾据此猜测吕布青年时代,在并州大约有过“从事强盗活动”的黑历史,见解可谓精辟。
    汉末丧乱,悍夫“自恃勇武、断道剪径”并不鲜见。
    如关羽、甘宁等辈,皆“发于亡命”。
    1代大侠刘帮主亦然。
    似布般,靠着“气力过人”而出仕的边鄙武夫,在洛阳城内因缘际会,竟“拜将封侯”。
    布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魏书7吕布传》
    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中郎将”与“都亭侯”,但对寒士出身的吕布而言,无疑是1步登天。
    考虑到彼时“贵文贱武”的传统,吕布对汉廷无疑是感激涕0。
    虽然吕布的职位大多通过董卓表奏,但观其与卓侍婢通奸、又谋杀董卓的故事看,其与卓也无甚感情。
    注意:吕布的倚仗是“同州”王允(并州太原),政治倾向与董卓相异。
    初平3年(192)“手刃格卓”后,吕布1步登天;
    其人拜杂号将军,封温侯,假节,仪同3司…
    最终“与王允共秉朝政”。
    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3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魏书7吕布传》
    “温侯”是王允的故爵,在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温县…也就是司马懿老家。
    彼时处在同为“并州系”的张杨控制下。
    吕布从中郎将迁为杂号,成为彼时为数不多的拥有“正式将军号”的人物。
    在长安城内的“假节”不过是虚封,但“仪同3司”却给了吕布最高的政治待遇。
    虽然吕布的“好日子”仅持续了1个半月,但“帝国元勋”的荣耀过往,必然令吕布对刘协心存感激。
    注意:吕布4月2十3日杀卓,6月1日被关中诸将击破。
    此事详见裴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无论吕布人品如何,刘协给予的“最高规格待遇”,对其无疑是巨大笼络。
    看董卓死后,长安城内“前歌后舞”的狂热氛围,可知被捧为“救世主”的吕布,内心大约也滋生出了“报国情怀”。
    (卓死)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衔4。--《后汉书董卓传》
    吕布溃入关东之前,无疑从刘协处得到过密旨。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