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八十四章 千里如破竹,一旬尽还主2
    目前的情况如下:
    站在赵旻1边、却属于伏寿及步练师中立方的刘艾拥有上帝视角,其人知晓1切。
    所以目前其人有苦难言、寝食难安。
    伏寿1方中,无人知晓步练师的真实情况,包括赵大娘在内的所有人,皆以为步练师怀的是刘协的孩子。
    而在步练师1方中,除步练师本人知道伏寿底细之外,就连步骘族兄嫂,都不知伏寿实则是赵旻的情人。
    步骘甚至干脆不知,自己族侄女实则是自己主公的情人。
    这便是步练师的高明之处,或者可称之为心机满满之处。
    步练师可充分利用这1点掌握主动权,而且步练师可借此,与刘艾共享上帝视角。
    更何况,若步练师也生下儿子,伏寿在不知情下,势必会妥善保护好步练师之子。
    原因很简单:
    伏寿本就亏欠于刘协,兼且其人本性善良,因此,伏寿做为刘协的皇后,于情于理、于职于责,都应该保护好刘协的血脉。
    然而,此情况有趣便有趣在:
    百子坊内的婢女、宦官们,皆不知伏寿、步练师与卫将军苟哥之间的腌臜事…
    偏偏1个是皇后,1个是刘协最宠爱的贵人。
    所以,可以预见,若步练师也生子,百子坊将会乱到何等程度。
    言归正传。
    见赵大娘行礼而退,伏寿幽幽1叹,喃喃低言。
    “妾日日思君,不知夫君何时方可凯旋?”
    “阿啾!”
    疾驰在河西走廊无垠草原上的苟哥,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其人复又左右看向与自己并辔而行的刘晔、徐庶2人。
    “子扬、元直,无论如何,我皆须助吴侯攻下江夏郡。”
    徐庶蹙眉不解。
    “主公若欲为故乌程侯报仇,则取黄祖性命即可,为何主公执意助吴侯攻下江夏?”
    其实平心而论,黄祖并非杀孙坚的凶手。
    导致孙坚身故的直接原因有2:
    1是孙坚自恃勇力,常顶“赤巾帻”而不喜欢戴兜鍪(头盔);
    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頍(kui),所有安物…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
    摘自范晔《后汉书之舆服制》。
    曹操常见的1种画像中,戴的便是武官常戴的“平顶帻”。
    值得1提的是:曹老板也喜欢戴巾帻。
    简言之,巾帻便是布制包头髻的1种软布平顶帽。
    推而论之,此物防御力相比兜鍪,几近于无。
    第2点原因,便是孙坚的脑袋被飞石所中时,因巾帻几乎无防御力,所以脑浆迸裂、死得极惨。
    (孙)坚轻骑寻山讨公(吕公,后汉书为吕介)。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
    摘自王粲《英雄记》。
    孙坚死于吕公(王粲是随刘表入荆州的山阳郡同乡,故其人所言吕公应为正名)令兵卒滚下的石头(但凡孙坚戴兜鍪,都不至于当场身亡),所以凶手并非黄祖。
    但话说回来,对孙坚之死,黄祖也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吕公是黄祖的部将。
    言归正传。
    苟哥闻徐庶此问,微微有些失望。
    他原以为,徐庶应已看出其中之关键所在。
    赵旻之所以执着于为孙坚报仇,固然有心疼小老婆香妹子的因素,但身为1方大诸侯,苟哥的心思又怎么可能如此单纯?
    苟哥之所以执着于夺下江夏郡,原因其实很简单。
    刘晔便失笑摇头。
    “元直莫非看不出其中端倪?”
    庶哥微微1叹:“主公、子扬兄,某不认为此乃良策也。”
    苟哥很欣慰。
    因为显而易见,庶哥已经看出来自己的策略,且对此颇有异议。
    苟哥遂笑道。
    “有何不妥,元直不妨直言相告!”
    因1直在疾驰,故徐庶无暇行礼,其人叹道。
    “主公之意应为,挑唆刘荆州与吴侯争斗不休,如此,某等方可安然与袁本初、公孙升济、黑山贼、鲜卑、乌桓等从容周旋。”
    苟哥连连颔首。
    “正是!江夏郡乃荆州江上之门户也。若江夏郡失,则刘荆州之南郡、章陵郡将暴露于江东水师虎口之下。
    然则,元直以为,我此策有何不妥?”
    南郡的郡治,即荆州治所襄阳城。
    襄阳城位于长江北岸、汉水南岸,与樊城互为犄角。
    章陵郡则位于南郡、汝南郡和南阳郡3郡之间。曹老板夺取荆州后,将章陵郡与南郡合并后1分为3…
    后来,魏蜀吴3国,各占3分之1南郡。
    毗邻巴东部分的南郡,归季汉;毗邻江夏郡部分的南郡,归孙吴;
    而南郡毗邻汝南、南阳2郡的部分,则归曹魏。
    窥1斑而知全貌,荆州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问题来了。
    苟哥如今根本腾不出手收荆州,何况苟哥也不敢收荆州。
    逼急了刘表,其人若向袁绍许以重利…
    刘表、袁绍南北夹攻之下,纵使苟哥能耐再大,也必跪无疑。
    届时苟哥若失去刘协这个因果律大杀器,还如何从容1统天下?
    难道苟哥要舍弃中原,从关中、凉州、益州重新开局?
    别闹了!
    如此1来,老百姓必将再次受战争荼毒,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所以,苟哥认为,如今的最优解,便是挑唆刘表、孙策争斗不休,甚至…即便任由孙策夺下荆州,也未尝不可。
    因为刘备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或许,刘备会提前3顾卧龙岗…
    总而言之,荆州、江东争斗不休,这才是苟哥喜闻乐见之事。
    猥琐发育别浪是王道。
    所以问题又来了。
    如此稳如老狗的计策,庶哥又有何异议?
    徐庶再次叹了口气。
    “主公既与吴侯结亲,又与孙夫人感情甚笃,且有盟约在身,主公何不与吴侯共同对敌?”
    赵旻摇摇头。
    “元直不知周公瑾,其人必不会与我同进退!”
    刘晔适时解释道。
    “元直,益州处大江上游,荆州位于中游,而江东居于下游。
    周公瑾有良、平之才,非但不会坐视主公收荆州,且极有可能入川取益州。元直,防人之心不可无!”
    历史上,周瑜曾为孙权献过收益州这等釜底抽薪的毒计。
    可惜孙权彼时对周瑜过于猜忌,周瑜又天不假年,所以此计未成,周瑜便已病逝。
    可想而知,若赵旻采纳徐庶这等堂皇大气的阳谋,与孙策共谋荆州…
    周瑜不伺机偷塔取益州才怪!
    要知道,论造船、水战,人家江东士族可是专业的。
    所以,赵旻只需以遵守盟约、为娇妻亡父复仇为名,助孙策杀了黄祖、吕公,夺下江夏郡即可。
    如此1来,便是大舅哥孙策,也不好意思再觍着脸,向妹夫赵旻提共谋荆州这种无理要求。
    刘表是天子任命的荆州牧,赵旻这个大汉卫将军,无正当理由是不可随意征伐刘表的。
    问题是刘表如今是个乖宝宝,赵旻凭什么攻伐人家?
    便是攻江夏,赵旻还需先行向刘表当面说明缘由,以证明自己师出有名,并非不教而诛。
    虽然苟哥明知道,刘表绝无可能献祭黄祖…
    刘表实则是荆州望族推举出的代言人。
    孔子云:不教而杀谓之虐。
    去年袁绍征讨曹操,不也1样历数曹操忘恩负义、背叛故主、心怀篡逆汉室之不轨之心等数十条罪名?
    其后袁绍方可率军渡河,南攻曹操。
    总体而言,庶哥之所以提出这种策略,与其能力无关,但与其性格有关。
    智力不比刘晔逊色多少的庶哥,很快便想通此点。
    其人无奈地再叹1声。
    “主公,舍此再无良策?”
    苟哥果断摇头。
    “元直,天下诸侯皆谋求割据,独我1人欲1统天下,故我与天下诸侯,将来必有1战!元直万不可妇人之仁!”
    刘晔笑道。
    “燕雀之徒,安知主公鸿鹄之志哉?元直休要多言,不妨思量1番何以速收河西3郡之地。”
    【作者题外话】:苟哥:“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1个好人!”
    这哪里是许都宫城百子坊?
    这分明是无间道!
    继续!
    轻狡。
    同样的词汇曾被陈寿用来形容孙坚。
    孙坚家族本是瓜农,为自抬身份,谎称“世仕州郡”。
    孙坚之祖名(孙)钟,家在吴郡富春,独与母居,性至孝,遭岁荒,以种瓜为业。--《宋书符瑞志-上》
    (孙)坚世仕吴,家于富春。--韦曜《吴书》
    吴夫人亲戚就曾骂辱孙坚:“痞子1个,满嘴跑火车”(轻狡)。
    孙坚闻其(吴夫人)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吴书5》
    孙坚的反应:惭恨。
    恨者易解,惭者何为?
    无外乎是吹牛被人戳爆了。
    注意:看孙权立庙,只立孙坚庙和孙策庙可知。
    天子追7庙,孙权竟只追两庙…
    要么是孙氏祖先失考,要么是寒门小家,掩人耳目。
    孙坚与吕布,两位勇猛而轻狡之徒,倒都与袁术颇有渊源,未知何故。
    大概是为攀附权贵、自抬家门吧?
    汉末丧乱,纲常崩毁,群雄逐鹿,惟利是视。
    死生存亡之际,何来乡党之情?
    注意:稳定政权下的官僚群体内部、确实存在以“乡党”为线索构建的人际网络。
    但乱世中,“乡党关系”的作用则捉襟见肘。
    有道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与其绞尽心思与强者攀交情,不如努力提升自身价值。
    强扭的瓜不甜,硬凹的圈子不美。
    正如那句俗语:
    你认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认识你。
    攀了1辈子交情、却授首下邳的吕布,为人们上了生动的1课。
    下1章,咱们继续聊吕布…
    因为吕布,有1点,与苟哥简直如出1辙!
    是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