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章 深宫修罗怨,塞北朔气寒4
    万幸,虽时常尴尬、但始终讲义气的步骘早已恭候在此。
    赵旻郑重其事地向步骘深深1揖,让后者吓了1大跳。
    “主公,使不得。骘必竭尽全力苦劝步贵人。”
    赵旻要的就是其人这句保证。
    昨夜,为了安抚委屈不已的大小姐孙尚香,赵旻在榻上不但费尽唇舌,而且赵旻技巧全开、拼尽全力。
    这3个“傻白甜”的软妹子尚且如此…
    绿茶师之可怕,可想而知。
    遑论伏寿还1直在宫中…
    赵旻是真怕了。
    对赵旻而言,这是天劫。
    赵旻只要1个不慎,不止袁绍,恐怕连刘备也将蠢蠢欲动。
    1旦这2者联合起来,赵旻将迎来天大危机。
    所以,刘协不但不能死,赵旻还要千方百计保护其人;赵旻和伏寿的那些破事儿,也要倾尽所能做好遮掩,万不可泄露分毫。
    归根结底,在如今赵旻1方实力不足之时,赵旻1方面要震慑天下诸侯,1方面也必须低调猥琐发育。
    这两件事并不冲突。
    首先赵旻需要以持续的大胜来壮声威,其次…赵旻则需善待刘协、尊奉汉室,以尽量避免给天下诸侯口实。
    这便是荀彧提出的“奉天子以顺民望”。
    刘渊尚且知道打着汉室之名建立“伪汉”,也就是赵汉;彭城人刘寄奴则更是打着汉室后裔之名,靠“金刀之谶”、天下民望及其泼天大功,建立起了南朝。
    赵旻又焉能不知“汉室正统”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因此,对未来太子,甚至未来大汉天子是赵旻亲儿子这个秘密,赵旻及所有知情者,是必须坚守到死的。
    步练师若当真得知此事部分真相…
    赵旻既然不能灭口,便只好与其人合谋。
    而且,赵旻绝对不能卖身。
    因为赵旻心知肚明,伏寿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就连孙尚香还知道卖可怜博同情,伏寿…
    赵旻细思极恐。
    然而,对此事,赵旻却无怨无悔。
    若1切可以重来,赵旻仍会毫不犹豫地给伏寿1个温暖的怀抱,再给她1个安全的港湾。
    只是,赵旻会拼命遮掩此事,不给步练师任何可乘之机。
    1念及此,赵旻细思极恐。
    万幸赵旻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他很快便冷静如常,云淡风轻地与步骘1前1后走进宫城。
    赵旻暗暗自嘲:即便你握着老子把柄,老子还会怕你1个弱女子不成?别忘了,你族叔步骘还在老子手上!
    腹黑男就是腹黑男…
    少顷,赵旻、步骘2人,在亲卫团团簇拥之下,来到百子坊外。
    甫至此地,赵旻便暗暗心惊。
    因为刘协竟然也在,而且其人此刻,正与步练师如胶似漆般依依惜别。
    赵旻委实未预料到,刘协居然会对步练师宠爱到这种程度。
    孙权历史上对步练师…好吧,其人比刘协有过之而无不及。
    腹诽归腹诽,赵旻反应却丝毫不慢。
    其人当即顿首行礼。
    “臣赵从文,拜见陛下!拜见步贵人!”
    步骘也随之行礼。
    刘协心情显然不错,虽然其人脸上带着酒色过度的苍白。
    其人微微颔首:“卿等免礼。卫将军,卿务必负好护卫之责,若步贵人出半点闪失,吾必不轻饶卿。”
    赵旻恭恭敬敬顿首道:“陛下尽管放心,臣必竭心尽力。”
    刘协身畔的步练师娇笑道:“卫将军,妾今晚留宿宫外,有劳卫将军护卫。”
    赵旻心中“咯噔”1下。
    他有预感,今晚极可能要出大事。
    出于自救,赵旻提醒刘协。
    “陛下,步贵人留宿宫外,此似于礼不合也。”
    刘协挥挥袍袖。
    “无妨,吾已知会宗正,宗正对此并无异议。”
    赵旻默默吐槽:刘艾当然不可能有异议!因为伏皇后都曾数次留宿宫外!
    果然,步练师冷笑起来,声音清冷。
    “卫将军,皇后既可留宿宫外,妾为何不可?卫将军何故厚此薄彼?”
    赵旻头皮直发麻,他完全可以确定,步练师肯定清楚某些事情…或许…这高级绿茶师知道的事情还不少。
    而且,步练师省亲这等大事,伏寿居然不露面…此事殊为可疑。
    赵旻打定主意,今日务必找个机会问问那个赵常侍。
    赵旻以眼角余光,迅速地扫了宦官中的赵常侍1眼,赵常侍投来1个极有深意的眼光。
    赵旻琢磨起这眼光的深意。
    其人虽心念电转,反应仍丝毫不慢。
    其人再次顿首:“此乃天子家事也,臣不应过问。既如此,请步贵人上车,臣必竭力护步贵人周全。”
    步练师娇哼1声:“卫将军免礼!”
    随后,其人娉娉婷婷地向刘协盈盈1礼,当众发嗲。
    “陛下,妾明日清晨便回宫,请陛下珍重!若非妾家父过寿,妾必不舍陛下…妾今夜必孤枕难眠也。”
    步练师这番话太肉麻,让赵旻掉了1地鸡皮疙瘩。
    偏偏刘协对此极为受用,其人色咪咪地凝视着面前这如水蜜桃1般的女子,仿佛骨头都轻了7分。
    “卿且去,待明日吾必与卿游湖。”
    2人当着赵旻、步骘,以及1众宦官、宫女们的面儿,狠狠秀了1把恩爱。
    赵旻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装作欣赏宫城内的古建筑,实则1直与赵常侍以眼神交流。
    通过观察赵常侍唇语,赵旻已经大致明白,伏寿之所以不管不问,是因为其人不屑与步贵人作对,那样做有失皇后身份…
    步贵人上马车后,赵旻、步骘、赵旭便率1众亲卫,向许都的卫尉府行去。
    步骘族兄1家,与卫尉步骘同住。
    中途,步骘凑到步练师马车旁,叔侄2人隔着车帘窃窃私语片刻后,前者凑到赵旻马旁,压低声音道。
    “主公,步贵人称有重大之事,需与主公密谈。骘已再3告诫步贵人,不可行逾礼之事。”
    赵旻登时头大如斗。
    “子山,今日乃令族兄之寿辰?”
    步骘颔首:“正是。家兄已嘱托骘邀老夫人、主公1同赴宴。”
    赵旻暗暗叹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子便看看,绿茶师到底想要干什么!
    1念及此,赵旻便问道:“子山,令族兄1家于何时抵达陈留,为何某竟对此1无所知?”
    步骘于马上作揖:“主公有所不知,家兄自5月底便已先骘1步抵陈留。彼时主公正忙于定汝南、关中之事,其后便为主公大婚之喜。
    骘因偶遇公瑾及幼平,又担心吴侯安危,故而比家兄晚1旬方还。”
    赵旻蹙眉苦思片刻后,终于想了起来。
    那时,正是赵旻赴汝南定龚都、刘辟之乱,以及思索如何定关中的间隙。
    步骘恰好赶在赵旻、张凝婚礼之前,带着粮食和孙策的厚礼自济水返还。
    换言之,步练师在赵旻婚前,便已偷偷见过赵旻本人。
    赵旻很快便想通了此事的前因后果。
    毋庸置疑,这1定是出自赵大娘的手笔。
    于是,赵旻讪讪1笑,向步骘抱拳。
    “子山,此乃旻之过也!”
    这确实是赵旻的锅。
    他去了趟关中,回来便告知赵大娘,杨彪已将其人义女杨樱月许于赵旻为妾。
    赵大娘这1心欲与名门结亲之人,焉能不欣喜若狂?
    再加上彼时官渡决战在即,赵旻来去匆匆,赵大娘便将步练师之事耽搁了下来。
    1言蔽之,可以将此事理解为:赵旻母子耍了步骘族兄1家。
    因此,赵旻必须向步骘道歉。
    步骘苦笑作揖:“主公,老夫人已向家兄、家嫂道歉,何况如今步贵人已入宫,家兄、家嫂对主公感激不已。”
    赵旻苦笑着摇摇头。
    “子山,无论如何,旻终是有愧于令兄嫂也。”
    主臣2人不再多言。
    抵达步骘的卫尉府后,步练师便将赵旻喊进书房。
    赵旻正欲道歉,却见步练师俏脸生寒。
    “卫将军!你好大胆!皇后腹中胎儿,乃你之后也!”
    【作者题外话】:汉室延绵4百年,法统深入人心。
    直至隋唐之际,朝野之间还有大量“金刀谶”与“刘氏当王”等内学术语流传,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刘昉)常云姓是卯金刀(刘(劉)字为卯金刀),名是1万日,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隋书刘昉传》
    长社许绚解谶记,谓兰曰:“天下有长年者,咸言刘将军当为天下主。”--《新唐书刘兰成传》
    注意:“刘氏当王”的政治谶言,见孙英刚先生《金刀之谶:政治预言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刘寄奴便是宋武帝刘裕,其人是彭城人,出生于刘邦故里,自称为汉高祖刘邦胞弟的后代子孙。
    结果其人最终确实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
    咱们简单介绍1下,在历史上,曹操是如何架空汉室,并最终上位成功的。
    汉魏禅代工程,自延康元年(西历220)正式启动至结束,前后不过2十6日。
    不过它的奠基时间却极长,东汉建安时代的2十5年时间(196-220),均可以视作汉魏禅代的准备期。
    以下按时间顺序,简要梳理曹操“架空汉廷”的相关举措。
    建安元年(西历196)曹操赴洛阳,迎天子迁治许县,刘协自此沦为曹氏的政治傀儡。
    曹操“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成为事实上的汉室统治者。
    同年(196),汉廷太史令王立公开宣称“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
    太史令是掌管天象历数与图谶预言的权威人士,可知此事背后,离不开曹操的授意。
    (王)立后数言于(献)帝曰:“天命有去就,5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张璠《汉纪》
    建安2年(197),曹操将刘协软禁,同时将宫廷宿卫全部换成谯沛子弟(曹操的乡党),自此不再朝见天子。
    自(献)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伏皇后传》
    旧制,3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曹)公将讨张绣(事在建安2年),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曹)公自此不复朝见。--《魏晋世语》
    本书中,赵旻任赵氏子弟、赵氏部曲担任禁军,不过效仿曹操故事耳。
    建安4年(199),官渡之战爆发,袁绍幕僚陈琳在《檄文》中指责曹操“败法乱纪,坐召3台”,又“迷夺时权,杜绝言路”,诛戮汉廷官僚。
    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故圣朝(指献帝)含听,改容加锡,(曹)操欲迷夺时权,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为袁绍檄豫州》
    曹操屠戮汉官1事,并非孤证,在《后汉书》中也多见记载。
    可知最晚在建安4年(199),曹操已经基本架空汉廷。
    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杀侍中台崇(1作壶崇)、尚书冯硕等。--《后汉书献帝纪》
    建安5年(200),曹操诛杀车骑将军董承,又击破叛走徐州的左将军刘备,肢解了刘协的内外辅弼。
    自此,汉帝被彻底禁锢,形同囚徒。
    (建安)5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曹)公将自东征(刘)备。--《魏书武帝纪》
    本书中,在这种背景之下,赵旻进入许都,被刘协寒心,遂沿用曹操之策。
    建安9年(204)曹操击破袁尚,将治所迁至邺县(属冀州魏郡),与许县(属豫州颍川)的汉帝形成了事实上的地理隔绝。
    本书中,赵旻不会如此做,他舍不得他的宝宝伏寿。
    而且,赵旻也确实没有称帝之心…
    他只是想让亲儿子当皇帝罢了。
    建安十3年(208)曹操废3公,改设丞相与御史大夫。
    曹操自领丞相,御史大夫则由曹操的鹰犬郗虑担任。
    自此,汉廷在制度上确认了曹操的军政首脑地位。
    十3年春正月,汉罢3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6月,以(曹)公为丞相。--《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6年(211),曹操以曹丕为“副丞相”,将权力的世袭计划,昭告天下。
    建安十6年,(曹丕)为5官中郎将、副丞相。--《魏书文帝纪》
    建安十7年(212),曹操“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礼制待遇凌驾群臣。
    建安十8年(213),曹操划天下十3州为9州(借此扩大冀州的辖区),自领冀州十郡,建号魏国,自称魏公。
    魏国自设3公6卿,与汉廷的3公9卿分庭抗礼。
    秋7月,(曹操)始建魏社稷宗庙。冬十月,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十1月,初置尚书、侍中、6卿。--《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9年(214),曹**迫天子,在制度上确认“魏公位在诸侯王之上”。
    同年,曹操改用金玺,赤绂、远游冠,礼制开始与天子趋同。
    (建安十9年)3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年(215),汉帝立曹操之女为皇后。
    此事全系曹操安排,意在进1步加强对刘协的监视与控制。
    2十年春正月,天子立(曹)公中女为皇后。--《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1年(216),曹操由魏公晋升为魏王,公开破坏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祖制,篡汉步伐进1步加快。
    (建安2十1年)夏5月,天子进(曹)公爵为魏王。--《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2年(217),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同时“冕十2旒,乘金根,驾6马”,在礼制待遇上,与汉帝完全齐平。
    (建安2十2年)冬十月,天子命(魏)王冕十有2旒(礼帽上挂十2串珠子),乘金根车,驾6马,设5时副车。--《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3年至2十5年(218-220),许县、邺县相继发动了阻挠曹操称帝的暴乱活动,加上荆州的关羽北伐,益州的刘备西征,导致曹操的篡汉进程严重受阻。
    在这种背景之下,可想而知,于禁投降对曹老板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此背景下,健康状况日渐恶化的曹操,最终未能如愿,不得不将改朝换代的任务,交给嗣子曹丕。
    综上可知,曹操耗费2十5年(196-220),通过各种僭越举动不断试探士人的底线,最终摧毁汉帝权威,瓦解汉廷官僚,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坚实基础。
    曹**后,轮到孝子丕了。
    不同于曹操在建安年间(196-220)的兢兢业业与细心铺陈,曹丕的篡汉心态十分迫切,在短暂地稳定局势后,迅速发动政治攻势。
    建安2十5年(220)正月曹操去世,曹丕嗣位,改元延康(依然是东汉年号)。
    延康元年(220)十月,曹丕正式启动并完成了汉魏禅代,前后仅耗费2十6天。
    这些细节,咱们下1章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