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官梯险情 > 第261章 我反对这样的做法
    “问银行贷款,手续太麻烦,时间也长,还要政府担保。政府担保,是指县人大要做出一个决议,这很难做到。”
    叶峰说着借贷的难处:
    “问私人或者企业借吧?谁肯借?我先后打过几个电话,都委婉拒绝。”
    “县财政吧?聂县长说很困难,连一些乡民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根本没钱拨给教育局建学校。”
    “这样一来,这是一条唯一的办学途径。但收费标准,我们要讨论确定。”
    叶峰用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敲着:
    “因为没钱,我决定先建高中部,后建初中部。高中部后年暑期,计划招收六个班高一,每班以五十人计,总共三百人。”
    “你们看看,预收多少一个人妥当?”
    没有人敢回答,叶峰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几个因素:我们招的是省重点中学江海中学,挑剩下来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大都在乡下,到县城来上学,属于跨地区借读,可以适当收些借读费。”
    “新江中学的教育质量要追赶江海中学,所以在师资等的投入上,也要相当多一些。考虑到这个因素,也可以稍微比乡下老完中收得高一些。”
    叶峰话音未落,魏红怡就出声反对:
    “你就保护新办的新江中学,教育质量一定比乡下的老完中高吗?”
    叶峰愣住。
    “我反对这样的做法,这是变相的教育乱收费,国家不允许的。”
    魏红怡就是要跟叶峰对着干,跟他姐夫聂华林一样,把叶峰运作的好事搅黄:
    “要是有人向上面写举报信怎么办?我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我也是教育局副局长,我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她本来只是出于报复的本能提出反对意见,提出后她又生出一个灵感,利用这件事整叶峰。
    想到这个主意后,魏红怡心里振奋起来,不再提反对意见。他悄悄拿出手机,放在会议桌底下装作看微.信的样子,准备录叶峰的话。
    郭浩见魏红怡提出反对意见,心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才说反激叶峰的话:
    “这事看似很小,风险却很大。谁敢作这个主?弄不好要承担责任的。”
    他心里非常希望叶峰能拍板预收学费,然后把项目搞起来。他这个抓后勤和基建的副局长再怎么收敛,也会有机会捞到一些好处。
    另外,叶峰肯定会插手这个工程捞好处,只要留心捕捉,就不怕弄不到他的证据。这次去中海考察,叶峰就差点被他抓到把柄。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叶峰想到这是聂华林给他的主意,也是县政策给教育局的政策,怕什么?
    再说,这事要是不敢做,新江中学的建设就难以推进,停滞不前。
    于是,他没有多想就富有魄力地说道:
    “这是县政府给我们的政策,不用怕。”
    魏红怡见他拍板定音,赶紧轻轻按下手机上的录音键。
    “这个做法,我们可以实施,要是有什么责任,由我来承担。”
    叶峰声音镇静说道:
    “大家只是讨论一下收费标准,高中生每个收多少?初中生每个收多少?”
    孙超表面上支持叶峰,其实是与魏红怡和郭浩暗中唱和,对叶峰推波助澜,进一步座实他的责任:
    “这事叶局拍板了,我们还怕什么?”
    “考虑到刚才叶局说的几个因素,高中生每人收十万,初中生每人收八万。这样就能收到五千多万,建设新江中学的启动资金就有了。”
    班子成员,包括叶峰在内,都吃了一惊。
    这也太高了吧?
    超过了江海中学的收费标准,比乡下老完中高出两倍多。
    陆松军干咳一声,委婉提出反对意见:
    “孙局,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吧?这么高的学费,一是会给一些贫困学生的家长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二是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一些学生也会对学校生产不满情绪,这对学习也是不利的。”
    施红玲还是不住地偷瞄叶峰,暗暗替他担心,这会不会是你的对手给你下的套,你要是上他们的当怎么办?
    她犹豫了一下,壮起胆子说道:
    “我希望不仅这个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就是这个做法,也要三思而后行,不然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要是这个标准一出,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新江中学不仅生源会受到影响,名声也不好听。”
    她边说边给叶峰使眼色,把心里的担忧传送给他。
    叶峰却不看她,只是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于是,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发表不同看法。
    最后,还是由一把手局长叶峰拍板决定:
    “用这个办法解决新江中学的建设资金,从目前来说,是唯一途径,所以不能再犹豫。”
    “但尽管我们急需建设资金,收费标准还是不能定得太高,给家长增加过重的经济负担。我想,高中部每生收六万,初中部每生收四万,比较合适。”
    大家一致同意,举手通过。
    接着,就其它项目的收费标准进行讨论,确定后开始实施起来。
    于是,教育局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由办公室主任施红玲起草好文件,让叶峰签字后,送县政府各有关单位,并下发到各地各校。
    这样决定后,叶峰马上组建了一个新江中学筹建组,成员五人:
    管文教的副县长陆敏红,局长叶峰,抓基建的副局长郭浩,后勤股长吕军宝,教育股长陆松军,招生办主任金宇明。
    叶峰要把新江中学创建成省重点中学,从建设开始就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所以他自任筹建组组长,郭浩为副组长。
    学生预收费的点设在几个计划并掉的乡中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后,各个点开始收费,然后上缴到县财政。
    筹建组正式开始工作,陆敏红是挂名的,主要还是由叶峰和郭浩在做。
    叶峰开了一次筹建组会议后,就具体落实起来,他让郭浩找施工队做现场一通三平工程,他则抓图纸设计和垫资施工队的选择工作。
    叶峰怎么也没月想到,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向反对这件事的聂华林突然插手进来,并异常热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