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官梯险情 > 第260章 县政府给政策不给钱
    茅启隆顺阶而上,一锤定音:
    “叶局长说得对,原来的教育用地应该用于教育,否则就是毁教育,毁国本!”
    “就这么定了,这块地收回,兴全县之力,建一所现代化的标志性的新完中。”
    “我相信,将来的事实会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聂华林激动地站起来:
    “好,你偿就这样定吧,我保留意见。对开发商的违约解释工作,你们去做。”
    说着掉头就走。
    走到门口,他还气呼呼地回头说道:
    “没有经济的振兴,教育怎么能发展?”
    茅启隆也回了一句:
    “教育发展了,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叶峰想到启动资金筹集的难度,连忙放缓口气说道:
    “聂县长,你慢点走啊,你看县财政能不能拨点启动资金?哪怕五千万也行。”
    他边说朝茅启隆看,请求支持,借款实在太难了。
    聂华林站住,转过身来看着叶峰,非常干脆,一口拒绝:
    “不可能!”
    然后抓住机会反诘:
    “我就搞不懂了,没有钱,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建新完中?”
    茅启隆和叶峰都无言以对。
    聂华林又说道:
    “我再三说,我们江海财政没钱,有些乡镇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哪里有启动资金给你?而且你狮子大开口,一要就要五千万。”
    “叶峰,我明确告诉你,不要说五千万,就是五十万也没有,你就不要再打这个主意了。”
    叶峰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聂华林说的也是无奈之语,他反驳不了。
    可这是个大问题,公办学校的所有资金都是财政拔付的,这条路断了,让他到哪里弄这这么多的启动资金?
    但叶峰不死心,愣了一会,准备要告辞时,最后还想争取一下:
    “那茅书记,聂县长,新江中学的启动资金,就真的一点也没办法了?”
    聂华林毕竟是县长,管着全县的经济,所以点子比较多,他皱眉看着叶峰:
    “你非要建新完中,我就给你透露一个消息,县里只能给你一个政策,资金由你自己想办法。”
    叶峰眼睛一亮:
    “什么政策?”
    聂华林有些神秘地看了茅启隆一眼,才说出来:
    “县政府在原则上允许你,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预收学费,还有借读费和寄宿费等费用,收到的钱可以在上缴市财政后,立即返还给你们,直接用于学校建设。”
    “这样的合理收费,等于是集资办学,对发展教育是有利的。”
    “这个政策,我也是刚刚想到,还没有经过县长办公会议讨论,你问我要钱,我才说出来,你们教育局可以讨论一个方案出来。”
    “嗯,这倒是一条路子。”
    叶峰惊喜说道:
    “这等于是自筹资金办学,或者叫集资办学,新江中学有希望了。”
    叶峰想了想追问:
    “那聂县长,收多少钱合适呢?”
    聂华林毕竟是县长,在这上边也注意说话分寸,留有后路:
    “这个,县里不作硬性规定,由你们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他停了一下,又补充:
    “这个政策全县统一的,又不是针对新江中学一个学校,但能收到多少钱,各个学校肯定是不同的。”
    “新江中学要在全县招生,教育质量肯定会比乡下中学高一些,可以考虑这些因素进去。”
    得到这个政策,叶峰立刻心明眼亮:
    走集资办学这条路是对的,只是收费要适度,不能过于加重家长的负担,让家长承受不了,引发不满也是不对的。
    “茅书记,聂县长,谢谢你们支持教育。”
    “我马上回去,讨论一个方案出来,然后一边收钱,一边开始设计图纸,做开工的准备工作。”
    聂华林听叶峰这样说,脸上掠过一层复杂的色彩。
    他知道这块用地的商业化已经不可能,马上转过弯来,给叶峰出了一个收费建设的主意。
    在表面上他转过弯来,支持了教育和叶峰,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抓住新江中学基建这个机会,既捞点好处,又相机整一下叶峰。
    叶峰回到教育局,当晚就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这件事。
    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一个正局长,三个副局长,五名中层干部,总共九人。
    因为这了一阵叶峰忙新江中学的事,已经两个多星期没开班子会了。
    教育局大事,叶峰都能拿到班子会上来讨论决定。
    说明他作风民.主,没有私心,也宽宏大量,不计较三个副局长针对他的态度。
    当然,他也想不想一个人承担有风险事情的责任,这件集资办学的事,就有一定的风险。
    “各位,前一阵我一直忙新江中学的事,三个星期没开班子会了。”
    叶峰等人员到齐后,开始主持会议:
    “土地批文跑下来后,又去搞招商引资,东奔西走,忙了好一阵,结果都是白忙。”
    叶峰看着魏红怡和郭浩这两个内鬼,只是把事情点一下,没有说得很具体:
    “我好不容易拉到一个有实力的挂投资商,最后也被给搅黄了。”
    “后来,县委常委会上决定公办,不引资,自己搞,没想到又被县政府以没钱为由,把这块地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啊?怎么这样?”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情况,惊讶地同时叫起来。
    “那后来怎么样的?”
    叶峰笑着回答:
    “后来,我不顾一切去跟他们争,最后又争回来了。”
    “但县政府不给一分钱,只给一个政策,所以今天召集大家来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更加好奇:“政策?什么政策?”
    “只给政策,不给钱,这么大的学校怎么建得起来?”
    叶峰喝了一口茶说道:
    “县政府的政策是: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允许我们提前收取学生的学费,借读费,转学费等各种费用。”
    “什么?提前收费?”
    孙超第一个发表意见:“这不就相当于预售吗?怎么还有预售学额的做法?国家允许吗?”
    叶峰回答:
    “那个不叫预售,应该叫预收学费。实际上相当于集资办学,或者是半相问学生借资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