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谁无辜谁遭殃
    “这……这怎么可能呢?朝中的大臣怎会邀请楼罗南下景州?”拓跋明大惑不解,“爱卿说的是哪位大臣?”
    “臣也是难以相信的,可这偏偏就是事实。所谓病急乱投医,我想这位大臣1定就是因为自己病入膏肓才不得不向楼罗求助的吧。”
    “谁,究竟是谁做出此等蠢事!”叱罗氏怒目圆睁。
    “此人就是不久前率领朝廷5万精锐前往昆岗的镇北将军、当今的吏部尚书卢焕。”郦商义正言辞地揭露道。
    殿内的声音变得更加嘈杂起来。
    听到卢焕的名字,拓跋雍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到。他生怕郦商借着卢焕又扯上自己。毕竟当时他的确有给卢焕去过1封信,督促他不择手段剿灭叛贼。
    这个蠢货想到的手段不会是把楼罗给招来吧?拓跋雍默默地咒骂着卢焕这头蠢猪,心烦意乱地摇两下扇子。
    “征北大将军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叱罗氏让自己冷静下来,继续询问。
    “是大将军与库伦交涉之时,库伦亲口告诉他的。”郦商撒谎道。他决不能将高东丽早就从残兵口中获得这个消息的事情透露出来。
    “库伦说的?”拓跋雍勉强缓过神来。
    “没错。”郦商白他1眼。
    “什么时候我们竟开始相信起楼罗人的话来了?”拓跋雍抓住时机质问。
    “这又不是关系到战争成败的事,他们当然没必要造谣。”郦商反驳道。
    “造谣这个词用的好,我就觉得这正是他们在造谣生事。”拓跋雍恢复了元气,“他们看到镇北将军狼狈而逃,心中蔑视于他,所以才找了这个理由栽赃给他,想要借皇上之手除掉夏国的忠臣!”
    顾屿差点笑出声来。如果夏国都是卢焕这样的忠臣,恐怕国家早就灭亡了,不过他不打算与拓跋雍理论,有郦商1个人对付他就够了。
    “卢大忠臣将大夏国的5万精锐之师败的精光,独自1人狼狈逃窜回来。”郦商双手交叠于前缓缓地提醒众人。谁让你卢焕做墙头草,在我失意之时投入拓跋雍的门下,现在自食苦果去吧!
    “这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无关忠奸。若卢氏父子2人有谋逆之心,就根本不会逃回大邑甘愿受罚了。”拓跋雍狡辩道,“说到召唤2字,我倒是觉得征北大将军也极为可疑。
    他从1开始平定叛乱的时候就没有派兵前往景州,而是1直待在云野州和雁台州。会不会大将军1开始就筹划好了将景州的叛贼留给楼罗对付?”
    “简直荒缪!难不成还是征北大将军召唤的楼罗?!”看到拓跋雍颤抖着的双下巴,郦商恨不得拿刀子给他放放血。
    “这也是极有可能之事啊。郦大人可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来判断1个人的好坏。”郦商着急了,拓跋雍立即感觉到自己占了上风,变得愈发淡定起来。
    他的这句话也提醒了在座的所有人,在郦商出事之前,卢焕1直在他手下做事,对他唯命是从。郦商出事之后,他才投靠到拓跋雍的门下,如今郦商重返朝堂,每个人都清楚郦商对卢焕怀恨在心。
    郦商1定是想借机报复卢焕父子,拓跋明果然受到拓跋雍的引导,暗自琢磨着。在他看来,虽然卢焕父子在昆岗的表现丢尽了大夏国的脸面,但他决不相信这两个人会私自通敌。
    事实上,随着云野州和雁台州相继收复,拓跋明对卑微的卢焕父子的怒气已经被冲淡了许多。
    “臣做事情从来都不会受到个人好恶影响!皇上若是不信臣的话,可以派使臣前往漠北亲自询问赤都可汗!”郦商被拓跋雍气得血脉膨胀。
    “你们不要再吵了!”叱罗氏不耐烦地挪动着身子,“皇上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处理景州这个烂摊子!还有,那个阿提瓜勒将拓跋启也1并送回了景州,朝廷应该对他做出什么处置?”
    “秦王是陛下的至亲,却辜负了陛下对他的期望,还被抓到漠北做了楼罗的战俘。哎,此事的确是难办啊!”拓跋雍明白皇上的心思。
    “秦王当时已经是竭尽全力作战,是楼罗太狡猾绕道柴门郡对雁台州发动进攻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臣以为柴门郡太守汪庆才是真正的失职。”
    顾屿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人争来吵去,最后受到惩处之人竟突然变成了拓跋启。
    “汪庆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发配到边疆去了。”叱罗氏提醒他。
    “臣忽然想到1件事情。楼罗为何将秦王1同带去景州呢?若是楼罗对景州进行了长达十日的劫掠,他岂不是眼睁睁的看着景州的惨剧发生?”
    绝对不能让拓跋启返回朝堂,郦商恨透了拓跋启,就算是回来,也不能让他活着回来!
    “可这也并非是太尉大人所能左右的啊。”顾屿嗅到1股阴险的气息,可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与这些人争辩。
    “皇叔目前身在何处?”拓跋明望向奚宁,可惜他也无法提供关于拓跋启的准确消息。
    “皇上不必过于忧虑秦王的事。就算库伦真的将他送回国来,臣也有1个法子,既能够保全秦王的颜面,又能堵住众人之口,让他们敬佩陛下的公正。”拓跋雍得意地拿起扇子摇了两下。
    “丞相快讲。”拓跋明命令道。
    “让秦王戴罪立功。”拓跋雍慢悠悠地说,“如今北方的战事虽然算是平定了,可场面必然1片混乱,而朝廷又派不出合适的人手前往当地安抚。
    而秦王向来最擅长安抚众生,不如就让他继续留在当地。这样既给了他1定的惩罚,也保住了他的颜面,同时还解决了景州的问题。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拓跋明与叱罗氏对视1眼,相互点了点头。
    “传朕的旨意,”拓跋明说道,“不论秦王身在何处,接到朕的诏令后,需继续留在北方,安抚北方3州的百姓,不得有误!”
    “好了,北方的事情总算是解决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奏报皇上?”叱罗氏问。
    “皇上,延生坊的事您看……”段林,下1个到你了,郦商的嘴角露出不易被人察觉的笑。
    “将那些寻衅滋事的暴徒统统关进大理寺,严加审讯。”拓跋明已经忘了自己方才所说的“亲自审问”之事,只想尽快脱离这些恼人的政务。
    “这是自然的。”郦商接道,“不过仅仅这样做不能将问题根治。”
    “丞相的意思是?”拓跋明的脸上写满疑惑。
    “自皇上举办4部无遮大会以来,滋事之人就没停过。臣以为这是京城十2卫的失职啊!”
    “太尉大人,”叱罗氏瞬间明白了郦商这是想要收拾段林,及时制止了他,“京城十2卫担负着保卫京师的重任,他们1直做的不错。只是4部无遮大会这几天的时间乱了1些,想必过了这段时日,1切就都恢复正常了。”
    “可是他们砸了延生坊的牌匾,那上面的大字可以先皇亲笔所书。”郦商对此不依不饶。
    “那就罚段林3个月的俸禄,以示惩戒。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叱罗氏知道如果不给段林惩戒,郦商不会善罢甘休。
    “是,太后。”虽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郦商还是决定暂时收手。
    “朕今日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大臣们全都舒缓了1口气,纷纷退出殿外。
    “皇儿近日有没有多去绮罗宫和惠兰宫看看?”待大臣们离开之后,叱罗氏问道。
    “朕今日才去了惠兰宫。”
    “皇上做的对。”叱罗氏将手搭在儿子的手背上,“皇上要明白,延续皇家血脉向来都是帝王的头等大事。辛嫔和黄美人很快就要生了,皇上理应多关心她们,万万不可再出现什么岔子。”
    “母后放心,皇儿隔3差5的都会过去陪她们2人的。”拓跋明犹豫了1番,最终还是把宗喜前来惠兰宫送点心1事告诉了叱罗氏。
    “这件事你也不能怪罪黄美人。”叱罗氏将手收回来,转动着佛珠,“她眼看就要临盆了,谨慎1些总是好的。”
    “可朕还是觉得她太小气了些。”拓跋明撅起嘴巴,“而且她连孩子还没出生就让朕为它取名字。”
    “哦?皇上给它取了什么名字?”
    “朕都不知道孩儿的性别如何能定的下来?不过黄美人断定她怀的是男孩,所以她自己想了个名字,叫做拓跋乾,乾坤的乾。”
    “又是1个有野心的女人。”叱罗氏哼地1声,“反而是辛嫔比较让人省心。”
    “皇上打算如何处置黄美人的孩子?”稍稍停顿了片刻之后,叱罗氏看似无心的问了拓跋明1嘴。
    “自然是好好的待他了。不论男女,只要是朕的孩儿,朕都会将其视为掌上明珠。”拓跋明不明白叱罗氏问这句话的意图。
    “但是黄氏的地位太卑微了,”叱罗氏看着儿子的眼睛,“虽然她现在被皇上封为美人,可她此前毕竟只是皇上的1个侍女,这样对她腹中的胎儿不公平。”
    “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后恐怕是不能生育了,”叱罗氏将佛珠捏在手上,“可她毕竟是夏国的皇后,她的父亲也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
    所以我想,如果黄美人生的是皇子,不如让皇后将其领养过来好好教导。反正黄美人还年轻,以后还可以再生。”
    “这……”这该如何是好,朕可是偷偷地答应了黄美人,将来要把她的儿子立为太子的。不过若是将她的孩子过继给了皇后,倒是真有了立为太子的可能。
    “怎么?皇上是有什么其他的顾虑吗?”叱罗氏看不透儿子略显复杂的表情。
    “没……没有,就按母后的意思就办。”不知朕到时候该如何面对黄美人。
    “好了,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叱罗氏拍拍儿子的大腿,“现在国家渐渐平定,皇上也该多去后宫走走才是。”
    “皇儿谨遵母亲教诲。”
    “你今天也够累了,我就不烦你了。”
    “母后说的是哪里话,多亏了您才把这些乱78糟的事情给处理好,孩儿怎会觉得您烦?”
    “好了好了,我该回去了。记住我说的话,下次遇到事情不要慌乱。有我和郦商他们在呢,总能为皇上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是,母后。”拓跋明恭敬地目送叱罗氏登上步辇离开。
    “蒋芮,”拓跋明招呼道,“方才你也听到了,今日黄美人冤枉了皇后。宗喜回去之后1定会把整件事情告诉郦姝的。朕打算去1趟嘉宁殿,好好抚慰抚慰皇后,让她宽心。”
    “皇上考虑的真是周到。”蒋芮跟在拓跋明身后说。
    “朕还要顺便将母后所说之事告诉郦姝,让她今后不要再为生育之事伤透脑筋。”
    “那咱家去为皇上准备步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