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七十八章 希望
    华安寺僻静的1隅有1座茅草搭建的凉亭,凉亭前面种植着几株桂树和松柏。顺着凉亭下去,有1条羊肠小径,小径两旁是成片的竹林,每隔几步就摆放着石灯。沿着小径1直向前,可以看到1堵朱红色的墙壁,右侧开1道小门。跨入小门之后,是1处幽静的禅房。皇后郦姝就被禁足于此。
    禅房4周被松树包围。傍晚时分来到此地只能听到松林里的风声。1角红漆的矮窗在松林较稀疏之处显露,窄窗中透出昏黄摇曳的烛光,在黯淡的暮色中若隐若现。木鱼的声音从房内散溢,在清幽的空气中飘荡。
    禅房外面,两名身穿赤色两裆衫的侍卫手持环首刀肃穆地站立,像是两尊门神,令房内之人插翅难飞。
    “娘娘,您还是吃点东西吧。”丹玲将1碗麦饭端到郦姝面前,静静地等着她发话。
    郦姝无动于衷地跪在佛像前的金丝软垫上,虔诚的敲着木鱼,似乎什么都没听到。她乌黑的头发沉甸甸的垂落腰间,光洁白皙的脸庞上没有1丝表情。
    那日的变故来的太快,令她措手不及。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里柔弱无能、对自己和父亲恭敬顺从的皇帝竟在1夜之间变成了1头恶狼,反过来咬到了他们父女的脖子。
    是我疏忽大意了。这些天来,郦姝无数次的责怪自己。都是我太过自信,没有重视巧如带来的消息才酿成今日的苦果。我不仅害了自己和父亲,还害了公孙恪。
    想到公孙恪,郦姝的心里1阵酸楚。他被关在了铜壁城的积云楼,谁都清楚那是个什么地方。
    从铜壁城落成到现在1百余年的时间里,积云楼中总共关押过两位皇帝、3位皇后和4个太子。其他被关押于此的朝廷钦犯更是无可计数。
    不过那里的犯人通常都不会关押太久——要么很快被释放,要么很快死亡,没有第3种可能。不幸的是,被释放的只占极少的部分。
    “娘娘。”丹玲再次轻声喊她。
    “我不饿。”郦姝冷冷地回答,“你自己吃吧。”
    比起刚被禁足的那几天,郦姝的心情已经算是平复了许多,但依然抗拒饮食。她每天只吃下极少的食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醒来便虔诚的诵经礼佛。曾经饱满的脸庞很快瘦削下来,面部的棱角变得更加明显。
    “你还记得本宫在华安寺的佛堂里摇的那根签子吗?”她看了1眼跪在1旁的丹玲,黑色的眸子虽然陷入眼眶但依然闪耀着玛瑙般的亮光。
    “奴婢当然记得。”丹玲紧咬嘴唇,“奴婢也深信神明的指引不会错。”
    “不会错?”郦姝苦笑1声,“‘红轮西坠兔东升。阴长阳消百事亨。是若女人宜望用。增添财禄福其心。’本宫永远都记得。
    只可惜那个男人已经疯了,神明从来都不管疯子,不是吗?他现在最宠爱的人竟是那个丑陋的辛氏。我的福禄究竟在何处?”
    “娘娘可听说过‘否极泰来’?不管怎么说,您还是我们夏国的皇后。只要太后还在,您就有机会翻身。”丹玲咬了咬嘴唇。
    “否极泰来?翻身?虽说他没有废了本宫的皇后之位,可是1个被禁足在寺庙里的皇后还怎么母仪天下?恐怕全天下都把我当成了笑话。”
    “天下人又算的了什么?”丹玲冷酷的脸看上去比郦姝坚定,“奴婢记得郦大人曾经说过,所谓的百姓不过是1群没用的草芥,草芥的想法向来都是无足轻重的,他们只会随风摇摆。
    当你失势之时,他们会笑话你、唾骂你、落井下石,若是哪1天你得势了,他们又会像群苍蝇1样围过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只要皇后娘娘不灰心,就能等到再次获取权力的那天。到时候天下之人谁敢不顺从?”
    “没想到你竟有此般见识?”郦姝轻挑1边的眉毛,“本宫倒是显得目光短浅了。”
    “娘娘这话说的真是让奴婢无地自容。”丹玲将双手放于膝上,微微垂下头去,“奴婢哪里是有见识,不过是没有处在娘娘的位置上,所以心境自然与娘娘不同。”
    “把斋饭拿来给我吧。”郦姝平缓地呼1口气,接过丹玲手中的托盘。这个丫头说的没错,只要我还是皇后,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1旦我郦氏能东山再起,就是他拓跋氏的末日!
    烛光燃到了尽头,夜色已深,4周只剩9级浮屠上铜铃叮咚作响的声音……
    饱餐1顿之后,郦姝沉沉地睡去。而同样遭到囚禁的公孙恪却在积云楼的底层彻夜难眠。
    事实上,他白天已经昏睡了许久。因为被单独关押在不见天日的房间的缘故,他很难从头顶箭孔1般大小的窗户中透出的光线判断外面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
    关押他的房间有9尺长7尺宽,里面没有任何家具,只有1张稻草铺就的床和1个窄小的案几,上面放有粗陶水罐和1支蜡烛。对于犯人来说,这里的条件算得上优渥了。
    没有人给他带镣铐,更加没有人严刑拷打他。除此之外,门外看守的侍卫每天都会按时给他送来新鲜的食物。房间虽然窄小,但里面干净整洁,连只老鼠都没有。他需要克服的只是每日独自面对墙壁的寂寞。
    刚被关押进来的那几日,公孙恪每天都平静地躺在草席上,没有任何与外界交流的欲望,甚至有1种难得清静的惬意,而这种惬意来源于他清楚自己的母国迟早都会解救他出去。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不知渡过了多少个日夜的公孙恪开始慌张起来。他开始渴望听到外面的声音,难以忍受孤寂。时至今日,他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发疯。
    他的食欲也下降了不少,虽然每日提供给他的食物并不是特别糟糕,但是比起金陵馆中的锦衣玉食,这里的麦饭、青菜和猪肉实在令人难以下咽。再加上他心情忧虑、缺少运动,曾经英俊的面容变得蜡黄。他数不清楚已经被关了多少天。
    按照惯例,出了这种外交事故之后,夏国会向楚国皇室递交1份国书,痛斥他得罪行,对他做出的种种破坏两国友谊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紧接着,他的母国会回复1封国书,言辞恳切地向夏国道歉、对发生这种不幸之事表示遗憾,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都是提出支付给对方1笔赎金,请求他们放人。
    对于支付赎金这件事,公孙恪1点都不担忧。公孙家族是楚国的豪门贵族,他的父亲更是楚国的丞相,不论多大数目的金钱,他们家1定都付得起。
    他本以为这是1件极为简单的事——赎金1到,夏国放人。然而时间1天天的过去,外面却没有任何动静,夏国不仅完全没有放人的意思,也从未派人前来对他做出审讯,似乎要让他把积云楼的楼底坐穿。
    公孙恪甚至开始怀疑他的母国放弃了他,任由他在这里自生自灭。但他很快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以公孙家族在楚国的地位,皇上是万万不可能放弃自己的。
    他们1定已经收到了夏国的国书,公孙恪无数次地安慰自己,陛下1定正在为他的事情与父亲大人1起出谋划策。
    他又想到了欧阳佩,他知道这个隐藏在大邑5年之久的人非同1般。就算他没法把我从积云楼救出来,也能将陈青他们安全的送出大邑。
    想到陈青,公孙恪不安的感觉变得强烈起来。他被派去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也不知道现在究竟怎么样了。还有郦姝,在他被逮捕的那2天,他就得知郦姝被禁足在了华安寺的禅房里,她的父亲也被削去官职禁足在自家府邸。
    夏国给他1个与宫中之人交往频繁、趁机窃取夏国朝廷机密的罪名,由此可见拓跋明虽然知道他与郦姝之间的事情,却不希望将皇室的家丑外扬。
    对于郦姝,公孙恪的感情颇为复杂。起初他的确是为了从她身上获取重要的信息而刻意的靠近她、讨好她。可是渐渐的,他越来越分不清楚自己如此频繁的前往嘉宁殿究竟是为了什么。
    直到被关押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他才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对她已经有了感情。他时常会缩在那张草席上默默地想她的模样,还有曾经与她在1起时的快乐时光。他知道回忆这些只会让他更加痛苦,可又无比享受这种备受折磨的感觉。
    今日的饭菜已经凉透了,公孙恪拖着绵软的身躯走到案几前。饭菜没有任何新意,依然是麦饭、青菜和几片猪肉。他强迫自己扒了两口饭,肥猪肉的味道令他1阵作呕。两滴晶莹的泪水不听使唤地滴落到盘中……
    “谁?”门外传来1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公孙恪将泪水抹干,放下碗筷,大步走到门口。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是今日当值的看守准备进来给他更换便桶了。可他就是不死心,万1是有人来宣布放他出去呢?
    他的希望再1次落空。身穿青衣的看守低着头径直向他的便桶走去。为了确保他的“安全”,拓跋明安排了5组不同的侍卫轮流看守他,并且严禁看守与他说话。
    起初看守们都严格遵照皇上的旨意行事,但是这段时间他们渐渐松懈下来。有时公孙恪询问他们外面的天气如何,今日是否能做鱼羹这类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他答案。
    有那么1两个心善的看守甚至会偷偷给他笔墨,让他通过写字打发时间。至于他提出的请求他们送信的要求,则无1人敢于应答。
    公孙恪仔细观察着这位看守,在他偶然抬头的1瞬间,他看到此人是1个身材如麻杆1样的瘦子,公孙恪确定自己是第1次见他。
    按照规矩,每次进来给他送饭或者倒便桶的都必须是两个人才行。不过这些天来,几乎没有人遵照这个规矩行事——看守们都与自己的搭档商量好了,每次只进来1个人干活就好,这样大家可以交替着休息。
    “你是新来的?我怎么没见过你?”那人为他打扫房间的时候,公孙恪抓住机会问话,“怎么?你们的皇帝又换了1波人侍候本公子吗?又不让你们与我说话?难道本公子是瘟疫吗?”
    见那人不搭理他,公孙恪继续道,“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让他不必大费周章。本公子很快就能出去了。”
    “公子不要乱说话。”瘦麻杆突然开口说话,把公孙恪吓了1跳。
    “好,我不乱说话。你来告诉我,外面都有些什么消息?”从那人的言语之中,公孙恪立即敏锐地判断出他有来头,立即凑过身去低声询问。
    “小的叫曹金,”麻杆谨慎地靠过来说,“是欧阳掌柜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