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 > 【第2卷第209章】太子借画一观
    去年从盛京撤退后,皇太极已经在赫图阿拉蛰伏了大半年。为了报仇雪恨,他和多尔衮、多铎反复商讨对付明军的计策。

    到了今年初夏时节,皇太极听说明朝更换了沈阳、辽阳等多地守将,尤其是将郑成功、郑鸿逵调离,而接替的水师将领又缺乏作战经验,皇太极感觉机会来了,于是大举兴兵。

    这一次,在派出多路清军围攻各大城池的同时,皇太极亮出了已准备半年的妙计。

    明军则延续着以前的战法,毕竟这些战法经过了实战检验,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清军却率先变招了,突破口选在了浑河上。皇太极看出浑河上的运粮船维系着明军的生命线,只要破坏了粮草运输,就能掐住明军的脖子。

    皇太极的办法是,用假冒的运粮船沿浑河南下,遇到落单的苍山船,就假装运粮船漏水,引诱苍山船前来搭救,清军士兵趁机跳上苍山船,杀死明军士兵,然后调转炮口,对明军的往来船只开火。

    这些清军士兵都是皇太极命人精心挑选出来的,经过特别训练之后,他们的服装、打扮跟明军无异,汉语也很流利,令人难以识别。

    正因为如此,这帮人屡屡得手,逐渐掌控了好几艘苍山船。而且他们还能熟练使用船上的火炮,因此对于明军的运粮船构成了极大威胁。

    明军水师很快发现有人在冒充他们,但新任水师头领远不如郑成功、郑鸿逵有经验,洪承畴也不像朱慈烺那样头脑灵活,能很快拿出应对之策。于是明军水师在浑河上逐渐陷入被动,对于各大城池的支持力度日益减弱。

    与此同时,皇太极对于李倧也非常恼怒,派出一支兵马进攻朝鲜,李倧立刻向大明紧急求援。

    然而,没有了郑成功的指挥,沈阳号、锦州号盖伦船的威慑力已大不如前,清军得以顺利越过了鸭绿江。好在去年清军兵力损失太大,因此今年攻入朝鲜的清军规模不大,但已经让朝鲜捏着一把汗。

    看着从沈阳、汉城等地不断飞来的告急文书,崇祯压力很大。倪元璐建议让朱慈烺重新出山,定能打退满清的进攻。

    崇祯于是破例让朱慈烺上殿,征询他的意见。

    朱慈烺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让祖大寿、郑成功等人立即复职,因为这些人他用得很熟,到了辽东立刻就能发挥作用,而别的人则需要先磨合,成效如何也说不准。

    朱慈烺说这话的本意完全是为了能大胜仗,然而崇祯听了却很不舒服:什么叫用得很熟?这些人都是你的死党,一旦你觊觎皇位,用起来也很得心应手吧?

    想到这里,崇祯下决心弃用朱慈烺。他给洪承畴派去了大量援兵,尽量提供充足的粮草。反正他现在手头有的是钱,这些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慈烺原先建立的防御体系被逐渐摧毁,沈阳、辽阳、鞍山、大凌河堡等地各自为战,粮草断绝,重回三年前锦州被围时的态势。

    由于这些城市光复的时间不长,百姓里头有人充当满清的内应,给守城的明军带来了很大麻烦,辽阳、鞍山、大凌河堡相继失陷,吴三桂等守将全都逃进了沈阳。

    到了秋分时节,锦州以东只剩沈阳一座孤城在勉强支撑,形势危如累卵。

    正当大明朝廷焦虑不安之际,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太极病逝了!

    朱慈烺是从倪元璐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这一回,皇太极不是假死,是真的死了。

    张栩想起,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就是在公元1643年9月去世的,换算成农历的话,时间刚好对得上。

    看来,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虽然改变了一部分人物的命运走向,但是像皇太极这样的顶尖人物,依然在按照固有的节奏前行。

    随着皇太极的去世,满清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激烈起来,占领辽阳、鞍山、大凌河堡的清军纷纷撤退,参与到内斗中去了。

    大明朝廷这下松了口气,崇祯更是觉得大明有上天护佑,即便没有朱慈烺也能渡过难关。

    既然朱慈烺已经失去了作用,崇祯对于他的防范心理就占据了上风,加之内有田贵妃反复吹枕头风,外有范复粹、陈新甲等人明里暗里各种劝谏,终于,崇祯不顾张嫣、周皇后的劝说,做出了一个决定:立次子朱慈炯为太子。

    听到这个消息,朱慈烺感叹不已,他想起了一个人:范文程。

    虽然此人为满清效力,令人不齿,但作出的判断还是很有预见性的。

    范文程曾预言他功劳越大,就离太子之位越远,因为崇祯刻薄寡恩,猜忌心理极重。如今这一论断得到了证实。

    朱慈烺忍不住反思:难道是自己做错了?

    三年前,如果他不设法让父皇褫夺他的太子之位,他固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但大明江山都丢了,太子之位还有什么意义?

    他这么做了以后,率领明军打败了满清,解决了大明的财政问题,还平定了河南,然而果实却落到了二弟手里。

    也就是说,不管他怎么做,都注定了与皇位无缘?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想开点,不当这个皇上也没什么,他可以跟袁熙芸共度此生,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时,公主来到书房,朱慈烺用戏谑的口吻对她说:“这回你父王恐怕要失望了吧?我跟皇位无缘,你也当不成皇后,以后可就帮不上朝鲜了。”

    谁知公主满不在乎地说:“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啊,从今以后,我就可以为自己而活了。”

    “你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呢?”

    “我没有忘记啊,可是我力所不能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父王和百姓们应该会原谅我的吧。”

    朱慈烺笑道:“你可真是心宽。”

    两人正聊着,阮禄来报告:东宫管家求见。

    朱慈烺一愣:二弟的管家找我做什么?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朱慈烺来到客厅,东宫管家拱手道:“打搅大元帅了。事情是这样的,太子听说大元帅有一幅名为‘光影丽人’的画作,画工一流,太子一直很感兴趣,想借来一观。”

    朱慈烺的心一沉:“太子是这么知道的?”

    “哦,倪元璐大人曾经看过‘光影丽人’,对此画称赞不已。京城文人雅士,无人不知道这幅画,只是没人敢向大元帅讨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