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四百八十六章 银票
    董思明放下手里的茶盅从怀里往外掏东西,吴氏还以为他一路奔波而来邋里邋遢地长虱子了,身上痒要挠痒痒呢。

    正嫌弃地皱了眉头,吴氏刚要起身去给董思明打热水让他好洗个热水澡把自个给弄干净了。

    董思明“啪”的一声把一叠子厚厚的银票甩在了桌上,“三娘的这个绣庄赚是真的赚,就这么一年多点的功夫,一百万两银子,这后头还有没结清的呢,估摸着还有二三十万银子能收。”

    吴氏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一百万两银子?”

    这做佛事绣件的确是挣钱,可也没这样的挣法呀。

    吴氏都惊呆了。

    “这也太多了些,不会惹来什么麻烦吧?”

    俗话说得好,这财不露白。

    三娘的绣庄这般赚钱,不知道会不会惹红了旁人的眼。

    董思明这会儿倒是真觉着身上痒了起来,伸手边往胳肢窝里挠边回吴氏的话,“所以我见好就收,没问过三娘和女婿就先把绣庄给关了。如今多事之秋,一个不好,说不得还会被亲家那头给卖了。这一百万两银子还没加上湖州府和咱们清河县两地的绣庄呢,多少人几辈子都赚不来这么多银子,三娘和女婿有了这点银子傍身,置办些产业日后这过日子就不愁了,子子孙孙也能跟着享福。”

    吴氏点头,“这是正理。做买卖来钱快,可到底有风险,还是产业好,稳当。”

    董思明挠得起劲,“吭哧吭哧”的一个劲地在身上抓,“等三娘醒了之后,你拿上这些银票去见三娘,问她有什么打算。”

    说到这,董思明又顿了顿,“我是这么想的,这绣庄毕竟是三娘自个的买卖,这也能算是她的嫁妆了吧?所以,这银子你还是得交到三娘手里,三娘若是要做什么得和女婿商量,但真要置办什么这银子花出去做什么,还得三娘自个做主。”

    这话说得是婉转,但是意思就是这笔银子就是董三娘的嫁妆,就算和阿晦夫妻两感情再好,可这银子还是得分清楚到底是谁的。

    这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董思明是商人,虽然并不讲究利益至上这个真理,但是涉及到他自个的女儿时候,他还是十分精明的。

    吴氏嗔了董思明一眼,“你倒是好,你这不是让三娘和女婿生分吗?再说,女婿对三娘好得很,何必计较这些身外物?”

    董思明摇摇头,“你这话就小了格局,女婿是什么样的人?千户,正六品的武官,说出去都是有派头的人了,女婿未必会想沾三娘嫁妆的光;二是,我在这说点不好听的你也别生气,当初的牛志高什么模样可后来呢?”

    “咱们一生就只有一双儿女,大郎如今暂时用不着咱们操心,可三娘不一样,你是最宝贝她的人,你怎么不多替她考虑考虑?”

    一番话把吴氏说的哑口无言,半天才瞪了董思明一眼,“你这是不是身上过了跳蚤?怎么一个劲地在身上挠呢?”

    董思明嗐了一声,“这叠银票我随身藏着一路从京里带到颍川我容易吗我?我这一路连澡都不敢洗,这件衣裳穿了足足一个多月,就算没过跳蚤我也难受啊。”

    吴氏一听这话又心疼了起来,“老头子,这一路你是真辛苦了。”

    董思明想到董三娘和刚出生的小外孙,再苦再累这会儿心里也甜。

    “咱们女儿真是福大命大,颍川这有没有什么佛寺?等我歇两天缓过这口气,咱们赶紧上佛寺去给菩萨塑金身去。这一趟,可真是菩萨保佑了咱们三娘和咱们的小外孙呢。”

    “很是很是。”

    吴氏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城里就有灵光寺,等你歇好了咱们一块去。”

    董思明身上痒得难受,“孩她娘,赶紧的让下人抬热水来,我要沐浴。”

    吴氏一迭声地应了,亲自去叫了黄婆子送热水,又给了看门的石婆子二十文钱让她去街上药铺里买了去虱子的药粉,董思明洗了足足三桶脏水出来,人才爽利了。

    董三娘这一觉足足睡到了天黑才醒过来,一睁开眼就瞧见了坐在床边看摇车里孩子的阿晦背影。

    身上又僵又酸疼,董三娘想动一动却连挪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

    发出的细微声音却惊动了一直竖着耳朵的阿晦,阿晦惊喜转头,“娘子,你醒了!饿不饿,渴不渴?厨里炖了乌鸡汤和鲫鱼汤,我这就让人送进来。”

    董三娘虚弱地一笑,“我想喝水。”

    阿晦一拍大腿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连忙从绣桌上倒了杯温水送到了董三娘的唇边。

    董三娘如逢甘霖“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了一杯,“还要。”

    足足喝了三杯温水董三娘才觉得自个缓了过来,身上似乎也有了点力气。

    “孩子睡了?”

    “方才才醒过,还哭了,奶娘给喂了奶之后就又睡着了。”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这样折磨他的娘亲,可又这样的可爱可怜,阿晦就算生气他折磨董三娘也不忍对这个小人儿生气。

    “吃了睡睡了吃,倒像只小猪。”

    董三娘嗔了阿晦一眼,“什么小猪?才出生的孩子就是这样。”

    阿晦微微笑:“我去叫人送些吃的进来。”

    黄婆子精心炖了几种补汤,补汤里还加了不少补血养气的药材,这是先前请的那两个大夫商量着给开的药膳。

    董三娘这一趟亏损了身子,要想养好得卧床三年还得连吃三年的苦药,这是人都受不了。

    阿晦黑着脸差点发火,那两大夫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加了药膳这一项。

    从吃食里温补,再加上喝药金针调理,让董三娘少受点罪。

    黄婆子手艺相当不错,哪怕补汤里加了药材也尝不出什么苦味和药味,只有淡淡的药香味,反倒勾起了董三娘的食欲。

    一碗乌鸡汤喝完,董三娘微微发了一身汗。

    齐十三家的和蓝香把窗子堵得死死的,又把炭炉烧得旺旺的,整个房间温暖如春之后,才拿了细棉汗巾给董三娘飞快地擦了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