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四百零八章 我来了
    周夫人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早膳请黄夫人和董三娘过去用早饭,算是当做践行宴。

    再过一个时辰,刘永订好的船就要出发,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中午饭了。

    昨夜已经有过详谈,今天的早膳席上无论是黄夫人还是周夫人一个旁的字都没有提,只语笑嫣然地劝着菜说着京城的那些故旧。

    用完早膳,车队也早就集结完毕。

    周夫人亲自送到大运河码头,“你这双身子的人,这一路上可千万要保重。等回了京城,记得常写信给我。”

    黄夫人也有些不舍,“这一别,也不知道多久才能与姐姐再相见了。”

    周夫人离京也是日久,“只盼着哪一日云散风平乾坤朗朗,你我姐妹总能再见着面!”

    周夫人的话代表着她相公徐大人的立场,徐大人只怕要一直外放直到皇位敲定。

    人各有志,先前刘永不也一直这样想?

    黄夫人更多的不舍,是对这片绵软温柔风光无限的土地。

    江南美,处处可为家。

    这一别,只怕此生她都不会再回江南。

    从此,只能梦中忆江南。

    上船的时候,黄夫人洒了热泪。

    赖嫲嫲想劝却被黄夫人拦了,“我舍不得江南,你就让我哭一回。”

    赖嫲嫲没法,只好来请董三娘。

    “董娘子,您帮着劝一劝我家夫人,她是双身子的人可不能一直这样哭。”

    凡事都有下人做,哪怕上了船也有知府府上的人帮忙安置行李,董三娘万事都不用操心。

    和董思明、吴氏打了声招呼,董三娘让他们先去安置,自个就跟着赖嫲嫲去了黄夫人那。

    刘永订的三艘船,全是大船,特别是主子用的这一艘更是三层的楼船,气派非凡。

    主子们住在二层,贴身伺候的下人和护卫住在底层,平常观赏沿途风景设宴的地方则在三楼,船夫们都睡在甲板之下的船舱里。

    黄夫人身份贵重更怀了双身子,一早就被安置的妥妥当当。

    董三娘过去的时候,她正靠在垫了大迎枕的椅子上擦眼泪,董三娘甚至还闻到了空气里传来的百合檀香。

    “姐姐。”

    黄夫人轻咳一声擦了擦眼泪,用通红的眼睛看向了董三娘,“妹妹,你来了。”

    董三娘坐到了黄夫人的身边,“我知道姐姐舍不得离开江南,可姐姐想一想,在江南可曾落下遗憾?姐姐这一趟回京城,是带着江南的风花雪月回去的,留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回忆,这么一想,姐姐是否会觉得这不舍淡了些?”

    黄夫人侧首仔细想了想,突然笑了。

    “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没什么好哭的了?”

    董三娘掩嘴一笑,“姐姐至情至性,这是好事。”

    黄夫人果然不哭了,擦擦脸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这么大个人,马上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还哭鼻子,惹妹妹笑话了。”

    董三娘摇摇头,“我怎么会笑话姐姐?就是我,才踏上船板的时候也感觉自个的心像是落在了岸上,我也不舍家乡。”

    黄夫人突然大笑:“你的心哪里是落在了岸上,是落在了阿晦身上才对!”

    董三娘被黄夫人打趣惯了,只微微红了耳根,“姐姐,这一趟去京城我也没告诉阿晦,也不知道我去了之后他会觉得高兴还是会觉得麻烦?”

    “怎么会?”

    黄夫人诧异,“你怎么会这样想?他是有情有义之人,你更是痴心不改,你去他只有高兴的份,怎么会觉得麻烦?”

    “再说了,他若是觉得麻烦我第一个要教训他!”

    黄夫人眼含心疼地看向了董三娘,“你为了他受了多少罪?就光身上的这些肉到现在都还没养回来呢!”

    从盛夏到深秋,中间过了几个月,可董三娘还是没养胖回来,依旧瘦骨嶙峋的模样。

    幸好她脸上五官长得精巧,不至于因为瘦脱了相而显得难看。

    董三娘自嘲:“我啊一时盼着这船快些到京城,最好明天起来一睁眼就到了通州的码头;又盼着这船慢些,俗话说近乡情怯,我现在这心里就有些慌张了。”

    黄夫人捂嘴笑她:“我懂我都懂!也就你们这样的才成亲的小儿女才会有这么多旖旎多思的心思。”

    董三娘吐吐舌头回笑她,“姐姐的一双眼睛红的好像兔子眼睛!一会儿哥儿和姐儿看了,怕都要奇怪了呢!”

    黄夫人捧场连忙叫了丫环拿镜子,“真像兔子眼睛?”

    一番插科打诨,黄夫人倒是忘了离别之情。

    而门外也传来了船夫的号子声,伴随着河水拍打着岸堤的声音,楼船突兀地动了一下紧跟着缓缓动了起来。

    出发了,起于杭州府终至通州,等到了通州,离京城就极近了。

    生长在江南,董三娘从小就坐惯了船。

    尤其到了湖州府,出门最方便的就是坐船,可这样的楼船董三娘还是第一次坐。

    饶是她经历了不少事情女儿家本有的活泼劲少了不少,可此刻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和黄夫人房里几个伺候的丫环一块开了房门走去了甲板上。

    晚秋的风打在了董三娘的脸上,将她鬓角的两缕长发吹的飞了起来。

    一群白鹭从天边飞过,秋日的阳光将最后的温暖无穷无尽地洒了下来,楼船移动时拨开河水产生的波纹被阳光一照,就像是一块块金色的鳞片。

    董三娘倚在船舷边,望着身后被越抛越远的码头微微出神。

    阿晦,你知道吗?

    我来了。

    秋风吹开了窗缝将窗子推了开来,吹乱了书桌上的信纸。

    阿晦微微皱起了眉头,拿过一只镇纸压在信纸上头。

    “三王爷写了奏折要回京?”

    齐贵躬着身子,“这消息应该还是绝密,小的是方才听夫人院里伺候的人来报才知晓,夫人方才又和侯爷吵了一架。”

    阿晦懒懒一笑:“她这是又闹着要出来?”

    齐贵呵呵笑道:“这几个月里夫人不知道闹了多少回,侯爷一直没答应,这不是看着三王爷又有东山再起的势头,夫人又开始闹腾了嘛!”

    阿晦往后一靠靠在了太师椅背上双手交叉横握在腹间,姿态悠闲无比。

    “你说说看,这次侯爷会不会放夫人出来?”